晚上十點,新特區指揮部。


    窗外,數不清的機械在嗡嗡的工作,深夜泥濘的道路上亮起了一盞盞的明燈,如夜空呼應。


    有風吹進來,是涼的。


    並不是很大的辦公室裏,站滿了氣勢十足的男人們。


    這裏的男人在東南亞非同小可,隨便拎出去一個,那都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人物。


    頂尖的正客,頂尖的軍閥,頂尖的權力者們。


    環境雖簡陋,但每個人都認真以待。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新特區與波剛衝突一事是小,它背後牽扯的東西可就大了去了。


    新特區之所以建立,說到底還是老、緬、泰三方想要拉動地方經濟,打開與促進三國在東南亞甚至全球的超自由貿易局麵。


    從另一個層麵講,是想跟北邊的那頭雄雞搞好關係。


    非要往細了說,是想破鏡重圓。


    東南亞諸多個小國一直都是排華的。


    這邊的人民與百姓,在不久前的若幹年也是排華的。


    他們的***排斥北邊,他們的人民也排斥北邊。


    歸根結底,是受了海對岸那些資本國家的操控與影響,是想討好美國這個大爺。


    從國際局麵上講,東南亞的諸位小兄弟們隸屬於雄雞腳下的要塞之地,無論是經濟、正治還是軍事層麵,對雄雞而言都占據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美國是個把野心開拓到全球的國家,他是不允許也絕不可能看著這些小「兄弟」們跟北邊的那頭雄雞親近。


    挑唆、威脅、教導是美國的慣用手段。


    於是之前的很多年裏,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之中,對華夏的偏見和排斥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早就遺留下的問題。


    在那段時間裏,整個東南亞對華夏,對華人的排斥已經達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


    他們的***不允許百姓了解任何關於華夏的事情,甚至不允許人們學習漢語,以及做任何跟華夏有關的生意。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89年才有所好轉。


    最起碼版納邊境之外的老、越兩國的態度發生了些許的轉變。


    在接觸華夏,迎接華人之時,才給了些好臉色。


    最近幾年來,華夏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


    美國的霸權在逐漸衰落,其野心之醜陋逐漸公之於天下。


    髒的永遠是髒的,是永遠見不得陽光的。


    一旦經過暴曬,那麽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就永遠不會過時。


    窮與弱小的國家,是沒有權利選擇與誰親近的。


    他們的人民,也沒有權利選擇與哪些人去親近。


    當華夏逐漸脫離了與資本國家之間的關係,甚至要「自立門戶」,由不得你美國當老大,而美國又無可奈何之時。


    有些人便早早的醒悟了過來。


    原來,北邊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北邊。


    北邊,也想當老大。


    跟人是一樣的道理。


    當一個人強大的時候,任何過去的黑暗或者灰暗,都不需要花費唾沫去跟弱小解釋。


    他們會自然而然的迎上來,並且自己去找借口,為這個強大的人而「開脫」。


    於是乎,東南亞的很多「聰明」們便反應了過來,不再一味的選擇與誰親近,而是保持觀望。


    他們不再排華、黑華,而是選擇兩不得罪。.


    誰給的好處多,他們就跟誰親近。


    雖然現實,但確實好用。


    實惠,遠比空頭支票更加耐久,更加被人接受。


    遠「親


    」畢竟是不如近「鄰」的。


    自1995年起,華夏國門大開,大量華商湧入東南亞地區,沿著老、越兩國一路延伸出去,直到海邊。


    到處都有華人的身影。


    除了那些為非作歹,無法無天的厚顏無恥之徒以外,華人在外做正經生意的,要遠比那些做非法買賣的「商人」多的多。


    加上頂層戰略上的不斷交流,東南方的諸多國家才逐漸與那頭雄雞緩和了關係。


    回暖。


    而且是大幅度的回暖。


    時至今天,華與東南亞係列多個國家已經從「敵」化為了「陌」,至「友」則成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


    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過程。


    從邊境延伸出去一直到海邊,是一條非常有深度的線。


    是要下功夫的。


    但無論如何,既然要收拾,還是要從最近的地方開始收拾。


    這也就是為什麽當華人提出在金三角設立新特區,給出那麽大權限的時候,老、緬、泰三方竟是全部都同意了。


    但同意歸同意,這是冒著些許風險的。


    新特區的成立,領頭的畢竟是華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在跟北邊「親近」。


    如此做法,是要讓美國不高興的。


    好在這些年北邊的功夫沒有白下,他們對美國的恐懼也逐漸在削弱。


    話說回來,恐懼雖然削弱了,但是不代表他們直接對美國進行無視。


    江洋現在的身份很特殊。


    新特區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特殊「項目」。


    往小了說,這是在建造一個景區,或者一座新城。


    但是往大了說,這是在整個東南亞建出了一個新國。


    一個完全擁有自主體係的,新的國都。


    江洋便是那個國王。


    地,是老、緬、泰三方麵出的。


    權限,也是老、緬、泰三方麵給的。


    不過是一個特區的建立,說起來輕鬆,但畢竟是位於三國之間的第四方。


    這其中需要大量的溝通、交涉、管理以及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


    對於頂層們來說,這世間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兩個字。


    威脅。


    此刻,新特區突然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


    確切的說,是江洋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


    江洋與波剛衝突事小,但這次衝突之後,江洋展現的「肌肉」有些過了,讓他們害怕了。


    當原本和平共存的幾個人突然發現加入了一個腰裏別著「菜刀」的家夥跟他們混在一起,這是要睡不著覺的。


    所以,在這次衝突之後,首領們第一時間便衝到了這裏,詢問那批武器的來源,以及出處。


    他們更關心的是,那些「東西」現在到底在哪裏?


    是誰的?


    會不會一直留在新特區?


    或者說,江洋到底想要用這些東西做什麽。


    不僅是察善與為瓦斯,幾乎屋子裏的人全部都有這些疑問。


    他們就是掛著一堆的問號來的,必然見麵的時候會把這些問號毫不客氣的甩在江洋的臉上。


    說直白點,就是新特區之所以出現,是要給我們帶來經濟和創收的,是要讓我們的gp提升,讓***賺到錢,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不是讓你江洋到這裏來耍威風,甚至以後有可能跟我們分庭抗禮的。


    這很關鍵。


    非常關鍵。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連江洋都在思考該如何跟他們溝


    通,交涉,讓這件事情圓滑的處理過去。


    而於欣的出現,以及一番說辭,竟是讓平時對自己的口才極為自信的江洋都自愧不如。


    這一刻,他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真理。


    論甩鍋。


    律師才是專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9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舞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舞春秋並收藏重返199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