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rayll大哥的推薦票,本書第一張推薦票,別怪作者君沒見過世麵,老激動了,謝謝了大兄弟!)
“主席,技術公有化的條約原件已經擬出來了,您看一下。”
一個秘書樣的女孩把手中一份厚厚的文件遞給忙碌的華夏主席。
華夏主席結過,看了大概十分鍾,點了點頭:
“嗯,就這樣,通知各國領導人明天在杭州進行簽署儀式。”
“好的,我馬上去辦。”
華夏主席看著秘書遠去的身影,揉了揉眉頭,歎了一口氣,聯合計劃終於要開始執行了,白莫行雖然賦予了他巨大的權利,但是一個月來連白莫行的人也沒有看到,人不在威懾力就會大大減小,華夏要以老大的身份統籌萬國執行聯合計劃也是一件難度不小的事情。
但所幸,隻要通過技術公有化條約,也算開了第一步。
所謂技術公有化,就是公開宇航計劃在內各種先進技術,無償的提供給國際社會。
這項提議在白莫行來到之前要想成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甚至就算是外星人攻打地球了,共同麵臨巨大的災難,想要實現技術公有化也很難。
但是白莫行來了就不同,其存在用【威脅】來概括已經完全不足以了,那簡直完完全全的【掌控】,十年之內挖不出那些東西你試試,別人隨手就能把核彈給滅了。
他親口提出來的聯合計劃,在諸多示威之後,各國肯定會執行,隻不過華夏想要保持自己的老大位置,也需要一些自身的努力。
聯合計劃既然勢在必行,那麽技術公有化就是第一步。
當實現技術公有化這個前提後,各國就會遣派自己的科研人員組成一個【研發理事會】,針對地底兩萬米的探索進行科研創新,其資金來源將根據各國的發展水平分配調和。
當然,其中各種細節就不是華夏主席去考慮的,畢竟手下一大批子人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分工。
不過他聽說世界第一鑽仍然為原蘇聯的科拉sg3,為12261米。華夏的最深鑽則是位於東海的大陸科鑽井,尚不足8000米,想要達到地底兩萬米的深度,還要再取出某些東西,對於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很難,需要完善和創新各種理論和實踐技術。
對於這個現狀,主席準備從華夏各個高校中抽取新鮮血液加入研發理事會,在創新與突破這方麵,有時候他更加相信年輕人。
於是,世界曆史的車軲轆,便開始緩緩向前.........嗎?
不,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當之勢,起飛了。
公元2017年1月1日,正式舉行日本大災難悼念儀式,這一天世界無國籍,各國人民、各個民族對日本遇難的1.2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聯合國降半旗。
公元2017年1月3日,第三次世界會議召開,當美國新任總統簽下最後一個字母,便代表著技術公有化條約正式通過,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全方麵共同合作。
公元2017年1月10日,研發理事會正式成立。
公元2017年2月22日,研發理事會分別在南極圈、北極圈、峨眉山以及喜馬拉雅山建立分部,地底兩萬米工程正式啟動。
公元2017年6月17日,清華物理係學生“歐華建”,以特招實習生的身份進入研發理事會駐峨眉山分部進行學習研究。
於此間,在大量資金的湧入,天才的誕生之後,人類地底探測水平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
..................
公元2021年12月1日,距離白莫行登陸地球,已經快要過去五年之久。
這會兒白莫行剛剛在山洞裏完成了命星的凝聚,正在進行對其的穩定控製,外加一點點恢複自己的血肉之軀。
與此同時的,人類對地底探測則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研發理事會駐峨眉山分部副部長歐化建,提出並實現了【超音波直線鑽孔】以及【接觸式熱電能量轉換器】,從根本上解決了鑽頭難題以及能源供電技術,此刻在峨眉山的鑽井已經能夠達到19000米,而現在歐部長的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到底該怎麽把人類送下去的技術問題上。
公元2021年12月25日,這一天,是聖誕節。
災難正在逼近地球。
就在人們在盛大的煙火下狂歡的時候,一艘太空船悄無聲息的到達了太陽係。
巨大的三維全息顯示器上,地球,這顆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栩栩如生的暴露在這群人的眼中。
這群人,是貨真價實的外星人。
他們來自銀河係兩大帝國之一的【千穀星】,隸屬於旗下的【星球開發總局】之【探測部門】之【追蹤組】。
“真是美麗啊,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銀河的邊境,也會誕生出這樣瑰麗的星球。”
“自我們追蹤那顆不明飛行物到這兒,也已經有五年了吧,發現了這顆星球,也算沒有白費我們的時間。”
那顆不明飛行物,就是在宇宙中流浪的白莫行,他們就是跟著白莫行來到這的。
“幸好我們這次帶了【特工一號】,正好可以用來做這個星球的信息搜集。”
“嘻嘻,也不知道這個星球是適合殖民、還是養殖,又或者,是直接進行無限製資源開發呢?”
“真是期待啊。”
一分鍾後,自這艘太空船子艦發射井,忽然彈出一個汽車大小的飛行艙,它以接近光的速度朝地球飛行著,在即將突破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忽然分裂成無數的金屬零件,這些細小的金屬零件如流星般降落地球,然後達到空中某一點時,又忽然凝聚、變形,直到最後,居然變成了一個30歲人類男子的模樣。
麵無表情,赤身、仿佛隻是一具人形機器。
她以接近音速接近著大地,人類沒有一個對外檢測器發現了他的蹤影。
這位化名為【穀隆】的特工一號機器人,在降落的地球後的第一時間,便開始執行起自己的任務:【搜集地球信息】
它行走於地球各個地方,融入了人類社會,了解人類社會結構,形態,以極快的進度研究人類創造的文明,其軍事發展程度,其文化、政治、經濟、醫療技術等等一切
完成對人類文明信息的搜集,穀隆用了四個月。
接下來的時間裏,她甚至融入了動物的社會結構,對地球的其他生命體以及環境資源進行探索與發現。
遺憾的是她自身所攜帶的技術與裝備限製,對於地球資源隻進行了百分之三的了解。
不過已足夠對其進行初步的評級判定。
在向位於母星的星球開發總局進行總結報告的時候,地球被穀隆定位為b2級星球,建議用途:【元氣樹】養殖。
這時,距離她來到地球,已經過了兩年,她已經將收集到的所有資料發送至母星。
技術部門將針對她提供的情報資料,進行高精度的數據歸納與總結,並且將重新判定。
重新審視後的地球被判定為a6級星球,最佳用途:有節製資源開發。
地球年公元2025年,兩艘宇宙飛船自千穀人的木星出發,目標,地球。
這兩艘宇宙飛船同樣來自星球開發總局。
隻不過他們隸屬的部分,是最為殘暴的戰爭部門。
殖民侵略、資源開發等等一係列的事情全部都在他們的職業範圍之內,當然不同星球也有不同的命令,技術部門的那群家夥總是能根據不同的星球製定出不同的方案,但無疑每一個方案都是最好的。
他們此次所攜帶命令就是:
【有節製資源開發:元液收集】
“主席,技術公有化的條約原件已經擬出來了,您看一下。”
一個秘書樣的女孩把手中一份厚厚的文件遞給忙碌的華夏主席。
華夏主席結過,看了大概十分鍾,點了點頭:
“嗯,就這樣,通知各國領導人明天在杭州進行簽署儀式。”
“好的,我馬上去辦。”
華夏主席看著秘書遠去的身影,揉了揉眉頭,歎了一口氣,聯合計劃終於要開始執行了,白莫行雖然賦予了他巨大的權利,但是一個月來連白莫行的人也沒有看到,人不在威懾力就會大大減小,華夏要以老大的身份統籌萬國執行聯合計劃也是一件難度不小的事情。
但所幸,隻要通過技術公有化條約,也算開了第一步。
所謂技術公有化,就是公開宇航計劃在內各種先進技術,無償的提供給國際社會。
這項提議在白莫行來到之前要想成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甚至就算是外星人攻打地球了,共同麵臨巨大的災難,想要實現技術公有化也很難。
但是白莫行來了就不同,其存在用【威脅】來概括已經完全不足以了,那簡直完完全全的【掌控】,十年之內挖不出那些東西你試試,別人隨手就能把核彈給滅了。
他親口提出來的聯合計劃,在諸多示威之後,各國肯定會執行,隻不過華夏想要保持自己的老大位置,也需要一些自身的努力。
聯合計劃既然勢在必行,那麽技術公有化就是第一步。
當實現技術公有化這個前提後,各國就會遣派自己的科研人員組成一個【研發理事會】,針對地底兩萬米的探索進行科研創新,其資金來源將根據各國的發展水平分配調和。
當然,其中各種細節就不是華夏主席去考慮的,畢竟手下一大批子人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分工。
不過他聽說世界第一鑽仍然為原蘇聯的科拉sg3,為12261米。華夏的最深鑽則是位於東海的大陸科鑽井,尚不足8000米,想要達到地底兩萬米的深度,還要再取出某些東西,對於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很難,需要完善和創新各種理論和實踐技術。
對於這個現狀,主席準備從華夏各個高校中抽取新鮮血液加入研發理事會,在創新與突破這方麵,有時候他更加相信年輕人。
於是,世界曆史的車軲轆,便開始緩緩向前.........嗎?
不,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當之勢,起飛了。
公元2017年1月1日,正式舉行日本大災難悼念儀式,這一天世界無國籍,各國人民、各個民族對日本遇難的1.2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聯合國降半旗。
公元2017年1月3日,第三次世界會議召開,當美國新任總統簽下最後一個字母,便代表著技術公有化條約正式通過,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全方麵共同合作。
公元2017年1月10日,研發理事會正式成立。
公元2017年2月22日,研發理事會分別在南極圈、北極圈、峨眉山以及喜馬拉雅山建立分部,地底兩萬米工程正式啟動。
公元2017年6月17日,清華物理係學生“歐華建”,以特招實習生的身份進入研發理事會駐峨眉山分部進行學習研究。
於此間,在大量資金的湧入,天才的誕生之後,人類地底探測水平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
..................
公元2021年12月1日,距離白莫行登陸地球,已經快要過去五年之久。
這會兒白莫行剛剛在山洞裏完成了命星的凝聚,正在進行對其的穩定控製,外加一點點恢複自己的血肉之軀。
與此同時的,人類對地底探測則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研發理事會駐峨眉山分部副部長歐化建,提出並實現了【超音波直線鑽孔】以及【接觸式熱電能量轉換器】,從根本上解決了鑽頭難題以及能源供電技術,此刻在峨眉山的鑽井已經能夠達到19000米,而現在歐部長的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到底該怎麽把人類送下去的技術問題上。
公元2021年12月25日,這一天,是聖誕節。
災難正在逼近地球。
就在人們在盛大的煙火下狂歡的時候,一艘太空船悄無聲息的到達了太陽係。
巨大的三維全息顯示器上,地球,這顆美麗的蔚藍色的星球栩栩如生的暴露在這群人的眼中。
這群人,是貨真價實的外星人。
他們來自銀河係兩大帝國之一的【千穀星】,隸屬於旗下的【星球開發總局】之【探測部門】之【追蹤組】。
“真是美麗啊,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銀河的邊境,也會誕生出這樣瑰麗的星球。”
“自我們追蹤那顆不明飛行物到這兒,也已經有五年了吧,發現了這顆星球,也算沒有白費我們的時間。”
那顆不明飛行物,就是在宇宙中流浪的白莫行,他們就是跟著白莫行來到這的。
“幸好我們這次帶了【特工一號】,正好可以用來做這個星球的信息搜集。”
“嘻嘻,也不知道這個星球是適合殖民、還是養殖,又或者,是直接進行無限製資源開發呢?”
“真是期待啊。”
一分鍾後,自這艘太空船子艦發射井,忽然彈出一個汽車大小的飛行艙,它以接近光的速度朝地球飛行著,在即將突破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忽然分裂成無數的金屬零件,這些細小的金屬零件如流星般降落地球,然後達到空中某一點時,又忽然凝聚、變形,直到最後,居然變成了一個30歲人類男子的模樣。
麵無表情,赤身、仿佛隻是一具人形機器。
她以接近音速接近著大地,人類沒有一個對外檢測器發現了他的蹤影。
這位化名為【穀隆】的特工一號機器人,在降落的地球後的第一時間,便開始執行起自己的任務:【搜集地球信息】
它行走於地球各個地方,融入了人類社會,了解人類社會結構,形態,以極快的進度研究人類創造的文明,其軍事發展程度,其文化、政治、經濟、醫療技術等等一切
完成對人類文明信息的搜集,穀隆用了四個月。
接下來的時間裏,她甚至融入了動物的社會結構,對地球的其他生命體以及環境資源進行探索與發現。
遺憾的是她自身所攜帶的技術與裝備限製,對於地球資源隻進行了百分之三的了解。
不過已足夠對其進行初步的評級判定。
在向位於母星的星球開發總局進行總結報告的時候,地球被穀隆定位為b2級星球,建議用途:【元氣樹】養殖。
這時,距離她來到地球,已經過了兩年,她已經將收集到的所有資料發送至母星。
技術部門將針對她提供的情報資料,進行高精度的數據歸納與總結,並且將重新判定。
重新審視後的地球被判定為a6級星球,最佳用途:有節製資源開發。
地球年公元2025年,兩艘宇宙飛船自千穀人的木星出發,目標,地球。
這兩艘宇宙飛船同樣來自星球開發總局。
隻不過他們隸屬的部分,是最為殘暴的戰爭部門。
殖民侵略、資源開發等等一係列的事情全部都在他們的職業範圍之內,當然不同星球也有不同的命令,技術部門的那群家夥總是能根據不同的星球製定出不同的方案,但無疑每一個方案都是最好的。
他們此次所攜帶命令就是:
【有節製資源開發:元液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