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反攻高安十一
高安城的消息傳到了旅團部,傳到了工藤義雄的耳朵裏,這讓他有種焦頭爛額之感,他實在難以想象,整整一個聯隊防守高安城,居然不到一個時辰就快要頂不住了,這仗怎麽會打成這個樣子?他們的實力竟然如此不堪?
自從淞滬會戰以來,一路潰敗而逃的不都是支那軍隊麽?在同等兵力下,不是敵軍根本沒有一絲取勝的機會麽?怎麽這種情況到他們101師團身上就徹底被顛覆了?
如今103聯隊已經頂不住了,花了極大精力構築的高安防線即將被突破,這種嚴重的後果讓他不由大為頭疼。要知道,構築高安防線為的是在南昌的西南方向構築一道外圍的屏障,建立攻擊長沙的前沿陣地,一旦高安失守,南昌也就處於敵軍的火力威脅之下,整個攻守秩序就要顛倒過來了。
“傳令福井浩太郎大佐,立即往高安城增派援軍,同時電告師團部,支那軍隊於高安一線集結重兵,兵力數倍於我部,請求支援。”工藤義雄咬牙切齒說道,雖然在戰鬥開始伊始便向上求援實在不是一件什麽光榮的事情,但如果為了麵子而丟掉高安城,那後果可就嚴重了,孰輕孰重,他還是可以分得清楚的。
就在這個時候,通訊參謀大叫了起來,這讓工藤義雄大為不滿,不由皺著眉頭快步趕了過去。
“內黃遭到敵軍進攻,駐守內黃的中隊已經被迫後撤,敵軍正朝茶子山方向殺來。”通訊參謀大驚失色的喊道。
工藤義雄聞言愣在當場,內黃離茶子山不由五六裏路,這麽短的距離,敵軍轉瞬即至,雖然茶子山有157聯隊的主力駐守,但高安城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搖搖欲墜,茶子山能不能擋住敵軍的進攻可實在難說。而假如茶子山失守,那高安肯定也守不住,更糟糕的是,祥符觀先前因為身處戰場後方,所以隻部署了149聯隊的一部,聽說在祥符觀的側後方還有騷擾的敵軍出現,這種情況下,祥符觀一旦受到兩麵夾擊,哪裏還有守住的可能?
難道他們101師團在繼德安會戰之後又會遭到一場慘敗?工藤義雄想到這裏不由打了一個寒顫,那種對於戰敗的莫名恐懼,讓他根本不敢在往下想去。
“命令103聯隊撤出高安城,讓福井大佐將增援高安的援兵調往內黃方向,一定要將內黃給奪回來,告訴佐藤君(第101旅團旅團長佐藤正三郎),立即把祥符觀側後方的敵軍騷擾部隊解決,屯兵祥符觀一線準備抵禦敵軍的進攻,這一次敵軍進攻聲勢浩大,很有可能會是一場大會戰,我們萬萬不能丟掉高安防線。”工藤義雄這個時候終於回過了神來,他能升到今天的位置,其戰鬥經驗之豐富還是遠超一般軍官的,隻是幾個呼吸的瞬間便分析明白了戰場上的形勢,在最短的時間裏作出了調整。
攻擊內黃一線的部隊是74軍57師,在有58師掩護側翼監視奉新方向第106師團敵軍的情況下,他們大膽進攻,大步推進。其副師長餘程萬更是親自帶著突擊團勢如破竹,直奔茶子山方向殺來,一路上日軍數道防線如同紙糊一般,根本擋不住57師分毫。
說起餘程萬,可是一個傳奇般的人物,雖然不像石頭這般20出頭就掛上少年軍銜,但其顯赫的資曆讓其即便隻是一名副旅長,但連軍長俞濟時都大為敬重。畢業於中山大學政治係,又與俞濟時同為黃浦一期學員。年僅25歲便掛少將軍銜,1931年,就任南京警衛軍少將教官,後又進入陸軍大學研究係深造,可謂文武全才。
但因為他一開始選擇的是幹黨務工作,即便是學曆非凡,資曆驚人,但轉到作戰部隊之後,再往上提拔也是十分艱難,所以才會與老同學俞濟時等人相差了數級。雖然不管是俞濟時、王耀武還是馮聖法都對他恭敬有加,但那種身份上的差別,還是讓他始終憋著一股氣,想要證明自己並不比這些學弟差,所以,身為副師長的餘程萬每仗必身先士卒,奮勇殺敵。57師本就是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精兵悍將,再加上餘程萬才華橫溢,能征善戰,其戰力之強並不落後於51師。
日軍157旅團在接到內黃失守的消息之後,奉命將原本派往高安增援的一個大隊調往姚家巷一戰阻敵,但剛一與57接觸,便被餘程萬指揮的突擊團打的大敗。原來,餘程萬早就料定這麽短的距離茶子山一線的敵軍必來增援,於是早就分出一個營包抄繞向了姚家巷的側翼,兩邊夾攻之下,日軍倉促趕到立足未穩,結果隻是一個照麵便被打的心驚膽顫一哄而散了。
而攻占姚家巷之後,餘程萬便放棄了繼續前進,轉而穩固防守起來,一挺挺機槍並排架設於陣地最前沿,一個個槍法精準的老兵被調到了最前線。結果,日軍就像是跟他商量好了一般,一頭撞進了他們的火力網,這些急於收複失去的日軍先鋒部隊在十幾挺輕重機槍的瘋狂掃射下,連慘叫都沒有來得及發出便被射殺一淨。
這種猛烈而血腥的殺戮驚醒了日軍,他們徒然間意識到這次碰到了*煩,如今不僅高安失守在即,茶子山能否守住也實在難說了,敵軍的強悍實在出乎他們的預料,敵軍強悍的戰力似乎還在他們之上,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讓他們實在難以置信。
但現實就是現實,不相信都不行,尤其是幾處防線的接連丟失,更是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現狀。
福井浩太郎在接到姚家巷一線的戰報之後,當即氣得拔槍便要將擅自撤回來的大隊長給斃了,如今敵軍就在他們二三裏外的地方,這麽近的距離,敵人隨時都有可能殺上山來,先前他之所以要扼守內黃一帶,為的便是在茶子山外建立一道外圍防線,以保持這裏的戰鬥縱深,如今內黃失守,高安失陷在即,光靠一個茶子山,哪裏能擋住敵軍的進攻?茶子山一丟,敵軍直撲祥符觀,以149聯隊的一半兵力能擋住敵軍如此犀利的進攻?
防線體係原本就是一環接一環,一環套一環,一環被破之後,還有下一環可以阻擋敵軍的攻勢,但如果直接被破掉兩環,那整個體係就崩潰了,隻能各自為戰。想到這裏,津田辰參毫不遲疑將聯隊的預備隊投入到了進攻之中,趁著高安還沒有失守之際,假如能夠重建內黃防線與茶子山形成犄角之勢,那就可以在茶子山堅持足夠多的時間,有這段時間的支撐,相信師團的援兵應該能夠趕到祥符觀了,到時候他們再撤到後麵一道防線的話,便足以抵擋敵軍的推進。
他的想法固然是十分的美好,但現實卻是非常的殘酷,假如不能拿回內黃的話,這一仗接下來就根本沒法打下去了。
福井浩太郎一邊將自己的想法向旅團長工藤義雄作了匯報,一邊下令朝姚家巷一帶繼續增兵,隻有搶在高安完全失守之前,他們還有機會調整,一旦高安失守,那時候除了退守之外就再無他法了。
姚家巷離茶子山實在是太近了,二三裏的距離幾乎就是眨眼就到,隨著他們的增兵,戰鬥也是越發的激烈和殘酷起來。姚家巷與內黃不同,作為茶子山側翼要地,自從日軍在茶子山一帶站穩腳根之後便在內黃一帶建立防禦工事,雖然先前的鹿兒島聯隊(第136旅團第123聯隊)曾在這裏遭受大敗,但那是一場突襲戰,陣地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下來。自國軍撤離之後,又重新被日軍所占據,考慮到這裏通往奉新一帶的連接要點,即便此刻已經不是主陣地,但對整個戰場還是起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日軍占據之後又做了加固,整個內黃都牢不可破。
姚家巷則不一樣了,這裏距離茶子山太近,根本沒有設置陣地的必要,所以基本上無險可守,餘程萬殺到這裏之後便迅速指揮部隊構築工事,然而,他們雖然如同一柄匕首一般插進了敵人的心髒,卻也因為威脅太大,遭到了猛烈的反撲。餘程萬的先見之明讓57師的弟兄在開戰伊始占據了上風,但隨著戰鬥的進行,隨著日軍的增多,這種優勢便漸漸消失了。
“轟……”一聲炮烈的炮響拉開了日軍反撲的號角,緊接著,一連串的炮彈呼嘯而來,徹底將姚家巷這片彈丸之地淹沒其中,在茶子山後不遠處的炮兵陣地上,日軍積聚的大量火炮調整了攻擊的方向,瘋狂的朝姚家巷傾瀉著炮彈,隻是片刻便將這一帶夷為平地。
突擊團的將士固然悍勇,然而,鬼子的炮火實在太猛烈了,麵對這種密集的炮火覆蓋,在沒有工事的情況下,血肉之軀根本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便被吞噬一淨,整個突擊團在片刻的時間裏幾乎死傷殆盡,半數以上的士兵以身殉國。
高安城的消息傳到了旅團部,傳到了工藤義雄的耳朵裏,這讓他有種焦頭爛額之感,他實在難以想象,整整一個聯隊防守高安城,居然不到一個時辰就快要頂不住了,這仗怎麽會打成這個樣子?他們的實力竟然如此不堪?
自從淞滬會戰以來,一路潰敗而逃的不都是支那軍隊麽?在同等兵力下,不是敵軍根本沒有一絲取勝的機會麽?怎麽這種情況到他們101師團身上就徹底被顛覆了?
如今103聯隊已經頂不住了,花了極大精力構築的高安防線即將被突破,這種嚴重的後果讓他不由大為頭疼。要知道,構築高安防線為的是在南昌的西南方向構築一道外圍的屏障,建立攻擊長沙的前沿陣地,一旦高安失守,南昌也就處於敵軍的火力威脅之下,整個攻守秩序就要顛倒過來了。
“傳令福井浩太郎大佐,立即往高安城增派援軍,同時電告師團部,支那軍隊於高安一線集結重兵,兵力數倍於我部,請求支援。”工藤義雄咬牙切齒說道,雖然在戰鬥開始伊始便向上求援實在不是一件什麽光榮的事情,但如果為了麵子而丟掉高安城,那後果可就嚴重了,孰輕孰重,他還是可以分得清楚的。
就在這個時候,通訊參謀大叫了起來,這讓工藤義雄大為不滿,不由皺著眉頭快步趕了過去。
“內黃遭到敵軍進攻,駐守內黃的中隊已經被迫後撤,敵軍正朝茶子山方向殺來。”通訊參謀大驚失色的喊道。
工藤義雄聞言愣在當場,內黃離茶子山不由五六裏路,這麽短的距離,敵軍轉瞬即至,雖然茶子山有157聯隊的主力駐守,但高安城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搖搖欲墜,茶子山能不能擋住敵軍的進攻可實在難說。而假如茶子山失守,那高安肯定也守不住,更糟糕的是,祥符觀先前因為身處戰場後方,所以隻部署了149聯隊的一部,聽說在祥符觀的側後方還有騷擾的敵軍出現,這種情況下,祥符觀一旦受到兩麵夾擊,哪裏還有守住的可能?
難道他們101師團在繼德安會戰之後又會遭到一場慘敗?工藤義雄想到這裏不由打了一個寒顫,那種對於戰敗的莫名恐懼,讓他根本不敢在往下想去。
“命令103聯隊撤出高安城,讓福井大佐將增援高安的援兵調往內黃方向,一定要將內黃給奪回來,告訴佐藤君(第101旅團旅團長佐藤正三郎),立即把祥符觀側後方的敵軍騷擾部隊解決,屯兵祥符觀一線準備抵禦敵軍的進攻,這一次敵軍進攻聲勢浩大,很有可能會是一場大會戰,我們萬萬不能丟掉高安防線。”工藤義雄這個時候終於回過了神來,他能升到今天的位置,其戰鬥經驗之豐富還是遠超一般軍官的,隻是幾個呼吸的瞬間便分析明白了戰場上的形勢,在最短的時間裏作出了調整。
攻擊內黃一線的部隊是74軍57師,在有58師掩護側翼監視奉新方向第106師團敵軍的情況下,他們大膽進攻,大步推進。其副師長餘程萬更是親自帶著突擊團勢如破竹,直奔茶子山方向殺來,一路上日軍數道防線如同紙糊一般,根本擋不住57師分毫。
說起餘程萬,可是一個傳奇般的人物,雖然不像石頭這般20出頭就掛上少年軍銜,但其顯赫的資曆讓其即便隻是一名副旅長,但連軍長俞濟時都大為敬重。畢業於中山大學政治係,又與俞濟時同為黃浦一期學員。年僅25歲便掛少將軍銜,1931年,就任南京警衛軍少將教官,後又進入陸軍大學研究係深造,可謂文武全才。
但因為他一開始選擇的是幹黨務工作,即便是學曆非凡,資曆驚人,但轉到作戰部隊之後,再往上提拔也是十分艱難,所以才會與老同學俞濟時等人相差了數級。雖然不管是俞濟時、王耀武還是馮聖法都對他恭敬有加,但那種身份上的差別,還是讓他始終憋著一股氣,想要證明自己並不比這些學弟差,所以,身為副師長的餘程萬每仗必身先士卒,奮勇殺敵。57師本就是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精兵悍將,再加上餘程萬才華橫溢,能征善戰,其戰力之強並不落後於51師。
日軍157旅團在接到內黃失守的消息之後,奉命將原本派往高安增援的一個大隊調往姚家巷一戰阻敵,但剛一與57接觸,便被餘程萬指揮的突擊團打的大敗。原來,餘程萬早就料定這麽短的距離茶子山一線的敵軍必來增援,於是早就分出一個營包抄繞向了姚家巷的側翼,兩邊夾攻之下,日軍倉促趕到立足未穩,結果隻是一個照麵便被打的心驚膽顫一哄而散了。
而攻占姚家巷之後,餘程萬便放棄了繼續前進,轉而穩固防守起來,一挺挺機槍並排架設於陣地最前沿,一個個槍法精準的老兵被調到了最前線。結果,日軍就像是跟他商量好了一般,一頭撞進了他們的火力網,這些急於收複失去的日軍先鋒部隊在十幾挺輕重機槍的瘋狂掃射下,連慘叫都沒有來得及發出便被射殺一淨。
這種猛烈而血腥的殺戮驚醒了日軍,他們徒然間意識到這次碰到了*煩,如今不僅高安失守在即,茶子山能否守住也實在難說了,敵軍的強悍實在出乎他們的預料,敵軍強悍的戰力似乎還在他們之上,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讓他們實在難以置信。
但現實就是現實,不相信都不行,尤其是幾處防線的接連丟失,更是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現狀。
福井浩太郎在接到姚家巷一線的戰報之後,當即氣得拔槍便要將擅自撤回來的大隊長給斃了,如今敵軍就在他們二三裏外的地方,這麽近的距離,敵人隨時都有可能殺上山來,先前他之所以要扼守內黃一帶,為的便是在茶子山外建立一道外圍防線,以保持這裏的戰鬥縱深,如今內黃失守,高安失陷在即,光靠一個茶子山,哪裏能擋住敵軍的進攻?茶子山一丟,敵軍直撲祥符觀,以149聯隊的一半兵力能擋住敵軍如此犀利的進攻?
防線體係原本就是一環接一環,一環套一環,一環被破之後,還有下一環可以阻擋敵軍的攻勢,但如果直接被破掉兩環,那整個體係就崩潰了,隻能各自為戰。想到這裏,津田辰參毫不遲疑將聯隊的預備隊投入到了進攻之中,趁著高安還沒有失守之際,假如能夠重建內黃防線與茶子山形成犄角之勢,那就可以在茶子山堅持足夠多的時間,有這段時間的支撐,相信師團的援兵應該能夠趕到祥符觀了,到時候他們再撤到後麵一道防線的話,便足以抵擋敵軍的推進。
他的想法固然是十分的美好,但現實卻是非常的殘酷,假如不能拿回內黃的話,這一仗接下來就根本沒法打下去了。
福井浩太郎一邊將自己的想法向旅團長工藤義雄作了匯報,一邊下令朝姚家巷一帶繼續增兵,隻有搶在高安完全失守之前,他們還有機會調整,一旦高安失守,那時候除了退守之外就再無他法了。
姚家巷離茶子山實在是太近了,二三裏的距離幾乎就是眨眼就到,隨著他們的增兵,戰鬥也是越發的激烈和殘酷起來。姚家巷與內黃不同,作為茶子山側翼要地,自從日軍在茶子山一帶站穩腳根之後便在內黃一帶建立防禦工事,雖然先前的鹿兒島聯隊(第136旅團第123聯隊)曾在這裏遭受大敗,但那是一場突襲戰,陣地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下來。自國軍撤離之後,又重新被日軍所占據,考慮到這裏通往奉新一帶的連接要點,即便此刻已經不是主陣地,但對整個戰場還是起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日軍占據之後又做了加固,整個內黃都牢不可破。
姚家巷則不一樣了,這裏距離茶子山太近,根本沒有設置陣地的必要,所以基本上無險可守,餘程萬殺到這裏之後便迅速指揮部隊構築工事,然而,他們雖然如同一柄匕首一般插進了敵人的心髒,卻也因為威脅太大,遭到了猛烈的反撲。餘程萬的先見之明讓57師的弟兄在開戰伊始占據了上風,但隨著戰鬥的進行,隨著日軍的增多,這種優勢便漸漸消失了。
“轟……”一聲炮烈的炮響拉開了日軍反撲的號角,緊接著,一連串的炮彈呼嘯而來,徹底將姚家巷這片彈丸之地淹沒其中,在茶子山後不遠處的炮兵陣地上,日軍積聚的大量火炮調整了攻擊的方向,瘋狂的朝姚家巷傾瀉著炮彈,隻是片刻便將這一帶夷為平地。
突擊團的將士固然悍勇,然而,鬼子的炮火實在太猛烈了,麵對這種密集的炮火覆蓋,在沒有工事的情況下,血肉之軀根本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便被吞噬一淨,整個突擊團在片刻的時間裏幾乎死傷殆盡,半數以上的士兵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