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節反攻高安七十
101聯隊因為一直都是101師團的核心部隊,所以在德安會戰之後實際上便處於一種刻意扶持和保護的狀態。要知道,101師團經過那一場慘敗之後,比106師團的情況還要糟糕,這種情況下想要恢複師團的名譽和威風,集全師團之力組建一支武力超強的部隊無疑在短時間裏是最好的辦法,所以在日軍占據南昌被將高安一線劃歸101師團的防區之後,其他聯隊都被派到了高安一線,惟獨101聯隊留在了西山萬壽宮附近,遠離了最前線。
日軍101師團的指揮官願望是好的,但現實卻很殘酷,高安剛剛平靜下來沒有幾天,戰火便又突然燃起,而這一仗開打之後,讓人大迭眼鏡的事情發生了,高安的102旅團根本抵擋不住,半天不到的時間便丟了高安城,好在他們在茶子山一線穩住了局勢,否則的話,101師團的師團長恐怕就要羞憤的拔刀剖腹了。不過,接下來的形勢卻是讓他們更加的揪心,前麵的形勢不僅沒有改觀,祥符觀和大城一線反倒連吃敗仗,一股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敵人,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在西山萬壽宮,得到消息的101聯隊眾軍官無不為前線的同僚們感覺到羞辱,整整一個聯隊的兵力,居然一天的時間就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而且還是麵對一支比他們要少的多的敵人,這是他們想都不想想象的,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就是換一頭豬指揮,恐怕也不會比這更糟糕。
然而,隻有見識到了敵軍的強悍,才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隻有親自與這支敵軍交過手之後,才能發現先前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和無知,這支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敵軍,根本不是他們想象中支那軍隊的樣子,那股子從骨頭裏麵冒出來的狠勁,比他們信奉的武士道精神還要強悍數倍。
雖然101聯隊的士兵前後從本土補了兩次,但在軍國主義思想充斥的日本,男人從小就被當做武士和士兵來培養,基本上能參軍的人,都經過數年的專業培養,白刃格鬥更是從小就要訓練的科目,他們的單兵素質之強,在淞滬會戰中便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這一次他們卻是撞到了鐵板上,三連的悍卒們雖然不像日軍士兵那樣接受過長期係統的訓練,但他們經過大大小小幾十場仗下來,在戰場上學到的格鬥殺人技巧比日軍單純靠訓練習得的本事更加強悍。在戰場這種死生一瞬間鍛煉出來的手段,往往更加的直接有效,甫一交手,氣勢不足的日軍便被猛然放倒好了幾個,剛剛體會到戰場的殘酷便再也爬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別說是支援前麵的坦克了,這些步兵自保都成了問題。
“板哉”日軍中隊長焦急無比,一時間想不到任何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問題,隻能不斷的呼號鼓舞身旁的士兵,不管怎麽說,他實在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前方的坦克陷入敵人的圍攻,一輛輛損毀在麵前。
“板哉”日軍士兵們被眼前敵人的凶狠給嚇倒了,他們隻能一遍遍不斷的重複著這些簡單的字眼來驅散心頭的恐懼,眼看著身旁的同伴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眼看著敵人手持著沾滿鮮血的刺刀朝他們撲來,他們的腦子裏麵一麵空白,什麽搏殺技巧,什麽三角陣型,統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殺”程重大吼一聲,聲音如晴天霹靂一般在日軍耳畔炸響,手裏刺刀劃作一道匹練,猛然紮進了麵前敵軍的胸膛。
這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日軍士兵,皮膚白淨,身材削瘦,一套土黃色的軍裝穿在身上顯得略顯寬大,從他的麵相上判斷,應該隻有二十一二歲的樣子。然而,血腥的戰爭將這麽一個年輕的生命放到了這種血腥至極的修羅場上,本該美好的青春年華卻在這種血腥廝殺中嘎然而止。
程重拔出刺刀之後看也不看一下,徑自撲向另外一人,在他的眼裏,隻有活著的敵人跟死了的敵人之分,至於其他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去過多的考慮。而在程重的身旁,數名經驗豐富身手矯健的悍卒護衛左右,他們這個小團隊如同一錘鋒利的刺刀,左突右衝,無人可擋。
被炸成黑呼呼一團的坦克並沒有嚇阻到其他的日軍,在“咯吱……咯吱……”聲響的鼓勵下,坦克裏麵的日軍獰叫著朝大城的的核心地帶衝去,至於他們身後的步兵,聽著震天響的“板哉”聲,他們沒有絲毫的擔憂。
就在他們與步兵拉開一段距離,在越過了三連的陣地不遠之後,突然“轟”的一聲炮響傳來,旋即突前的坦克驀然間閃爍出刺目的光芒,驚人的爆炸聲響讓其他坦克裏的所有日軍一個個目瞪口呆。
幾秒鍾的時間後,他們驀然反應了過來,反坦克炮,絕對是反坦克炮,隻有這東西才能如此幹脆利落的擊毀坦克,才能如此精準的命中目標。可是,支那軍隊怎麽會有這種東西?要知道,這種火炮就是他們也都隻有聯隊以上的軍隊才會配備!
如果敵軍隻是有山炮、野炮或是迫擊炮的話,他們毫無懼意,畢竟這些炮彈是通過拋物線的方式攻擊目標,而坦克本身又在不斷的移動,這種情況下被炮彈擊中的概率實在小的可憐,就算是再優秀的炮手,恐怕也難以捕捉到他們的前進方向,對他們造成致命的打擊。當然,假如火炮數量多的足以形成覆蓋式的攻擊,那就另外兩說了。而反坦克炮則不同,這是一種平射炮,與坦克本身的火炮極其相似,這種平行射擊方式的火炮,隻要瞄得準,攻擊這種轉向不怎麽便利的坦克,那是一打一個準,而極具穿透性的炮彈,可以在穿透鋼板護甲之後再形成爆炸,對坦克裏麵的士兵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隻要被炮彈擊中,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
“轟”就在他們愣神的這麽極短時間裏,又是一輛坦克被當頭擊中,原本看上去堅固無比的坦克,隻是一個瞬間便四分五裂,隻剩下一堆破銅爛鐵了。這種平射的炮彈其實爆炸的威力遠不如山炮和野炮,爆炸影響的範圍也極其的有限,但一物降一物,這種專為對付坦克的火炮在對坦克的殺傷力上實在無出其右者。
“轟……轟轟……”幸存的幾輛坦克瘋狂的朝聲響發出的地方射出炮彈,坦克裏麵的日軍明顯膽怯了,反坦克炮的出現無疑將他們放到了最危險的情況下,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像先前的那兩輛坦克一樣毫無還手之力便消亡在這裏,所以他們毫不吝惜的用炮彈進行著反攻,寄希望於在炮彈用完之前能夠解決掉敵人。
在坦克的炮轟之下,遠處陷入了平靜之中,但安靜下來的大城,不僅沒有讓他們鬆口氣,卻是更讓坦克中的日軍感覺到恐懼,敵人麵對炮擊的沉著反應,顯然是心裏素質極佳的一種表現,跟這樣的敵人打仗,哪怕他們的實力並不強,也將會極其難纏。這個時候,他們不由心生退意,前麵還有反坦克炮的存在,他們就這樣衝過去完全就是送死,師團長苦心策劃的進攻看樣子就要失敗了,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敵軍的強悍根本不是他們所能匹敵的。
當然,他們現在並不是毫無機會,隻是碰到了完全克製他們的反坦克炮,他們便需要遠程火炮的增援或者是飛機空中轟炸,最次也需要步兵突前掩護,不說解決敵軍的炮兵,隻要能夠影響敵軍的射擊便行了,隻要他們突進有效射程之內,能夠用火炮幹掉敵人,他們便沒有什麽好顧忌的了。然而,形勢卻是格外的嚴峻,飛機剛剛轟炸結束沒有多久,需要回航補給燃油和彈藥,想要重新投入轟炸,恐怕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遠程火炮則更加的無奈了,師團的炮兵部隊全部都部署在高安一線用來阻擊敵軍,他們聯隊隻剩下幾門山炮,根本形成不了什麽強大的殺傷和破壞效果,自然是沒有什麽好期望的了,至於步兵,他們實在搞不懂,為什麽已經掩護他們衝進了敵軍陣地了,到現在還沒有上來?
“轟”敵軍的反坦克炮又一次響起,然後更換過位置之後的敵軍炮兵,就像是還沒有適應新的位置一樣,炮彈擦著坦克邊緣飛過,一頭紮進地裏,然後猛然間爆炸開來掀起衝天的泥塵,雖然沒有給日軍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打擊,然而,那種強大的威懾力,依舊是讓所有日軍坦克兵出了一身的冷汗,敵人換一個位置打一炮,狡猾到了極點,這樣下去,恐怕他們這幾輛坦克早晚都得讓敵軍給分批吃光了。
“撤退!”身處坦克車中的日軍軍官依靠著車載電台對其他車輛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這一仗的首要任務已經不是能不能攻克敵軍的防線,而是能不能活著回去了。
101聯隊因為一直都是101師團的核心部隊,所以在德安會戰之後實際上便處於一種刻意扶持和保護的狀態。要知道,101師團經過那一場慘敗之後,比106師團的情況還要糟糕,這種情況下想要恢複師團的名譽和威風,集全師團之力組建一支武力超強的部隊無疑在短時間裏是最好的辦法,所以在日軍占據南昌被將高安一線劃歸101師團的防區之後,其他聯隊都被派到了高安一線,惟獨101聯隊留在了西山萬壽宮附近,遠離了最前線。
日軍101師團的指揮官願望是好的,但現實卻很殘酷,高安剛剛平靜下來沒有幾天,戰火便又突然燃起,而這一仗開打之後,讓人大迭眼鏡的事情發生了,高安的102旅團根本抵擋不住,半天不到的時間便丟了高安城,好在他們在茶子山一線穩住了局勢,否則的話,101師團的師團長恐怕就要羞憤的拔刀剖腹了。不過,接下來的形勢卻是讓他們更加的揪心,前麵的形勢不僅沒有改觀,祥符觀和大城一線反倒連吃敗仗,一股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敵人,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在西山萬壽宮,得到消息的101聯隊眾軍官無不為前線的同僚們感覺到羞辱,整整一個聯隊的兵力,居然一天的時間就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而且還是麵對一支比他們要少的多的敵人,這是他們想都不想想象的,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就是換一頭豬指揮,恐怕也不會比這更糟糕。
然而,隻有見識到了敵軍的強悍,才能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隻有親自與這支敵軍交過手之後,才能發現先前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和無知,這支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敵軍,根本不是他們想象中支那軍隊的樣子,那股子從骨頭裏麵冒出來的狠勁,比他們信奉的武士道精神還要強悍數倍。
雖然101聯隊的士兵前後從本土補了兩次,但在軍國主義思想充斥的日本,男人從小就被當做武士和士兵來培養,基本上能參軍的人,都經過數年的專業培養,白刃格鬥更是從小就要訓練的科目,他們的單兵素質之強,在淞滬會戰中便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這一次他們卻是撞到了鐵板上,三連的悍卒們雖然不像日軍士兵那樣接受過長期係統的訓練,但他們經過大大小小幾十場仗下來,在戰場上學到的格鬥殺人技巧比日軍單純靠訓練習得的本事更加強悍。在戰場這種死生一瞬間鍛煉出來的手段,往往更加的直接有效,甫一交手,氣勢不足的日軍便被猛然放倒好了幾個,剛剛體會到戰場的殘酷便再也爬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別說是支援前麵的坦克了,這些步兵自保都成了問題。
“板哉”日軍中隊長焦急無比,一時間想不到任何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問題,隻能不斷的呼號鼓舞身旁的士兵,不管怎麽說,他實在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前方的坦克陷入敵人的圍攻,一輛輛損毀在麵前。
“板哉”日軍士兵們被眼前敵人的凶狠給嚇倒了,他們隻能一遍遍不斷的重複著這些簡單的字眼來驅散心頭的恐懼,眼看著身旁的同伴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眼看著敵人手持著沾滿鮮血的刺刀朝他們撲來,他們的腦子裏麵一麵空白,什麽搏殺技巧,什麽三角陣型,統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殺”程重大吼一聲,聲音如晴天霹靂一般在日軍耳畔炸響,手裏刺刀劃作一道匹練,猛然紮進了麵前敵軍的胸膛。
這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日軍士兵,皮膚白淨,身材削瘦,一套土黃色的軍裝穿在身上顯得略顯寬大,從他的麵相上判斷,應該隻有二十一二歲的樣子。然而,血腥的戰爭將這麽一個年輕的生命放到了這種血腥至極的修羅場上,本該美好的青春年華卻在這種血腥廝殺中嘎然而止。
程重拔出刺刀之後看也不看一下,徑自撲向另外一人,在他的眼裏,隻有活著的敵人跟死了的敵人之分,至於其他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去過多的考慮。而在程重的身旁,數名經驗豐富身手矯健的悍卒護衛左右,他們這個小團隊如同一錘鋒利的刺刀,左突右衝,無人可擋。
被炸成黑呼呼一團的坦克並沒有嚇阻到其他的日軍,在“咯吱……咯吱……”聲響的鼓勵下,坦克裏麵的日軍獰叫著朝大城的的核心地帶衝去,至於他們身後的步兵,聽著震天響的“板哉”聲,他們沒有絲毫的擔憂。
就在他們與步兵拉開一段距離,在越過了三連的陣地不遠之後,突然“轟”的一聲炮響傳來,旋即突前的坦克驀然間閃爍出刺目的光芒,驚人的爆炸聲響讓其他坦克裏的所有日軍一個個目瞪口呆。
幾秒鍾的時間後,他們驀然反應了過來,反坦克炮,絕對是反坦克炮,隻有這東西才能如此幹脆利落的擊毀坦克,才能如此精準的命中目標。可是,支那軍隊怎麽會有這種東西?要知道,這種火炮就是他們也都隻有聯隊以上的軍隊才會配備!
如果敵軍隻是有山炮、野炮或是迫擊炮的話,他們毫無懼意,畢竟這些炮彈是通過拋物線的方式攻擊目標,而坦克本身又在不斷的移動,這種情況下被炮彈擊中的概率實在小的可憐,就算是再優秀的炮手,恐怕也難以捕捉到他們的前進方向,對他們造成致命的打擊。當然,假如火炮數量多的足以形成覆蓋式的攻擊,那就另外兩說了。而反坦克炮則不同,這是一種平射炮,與坦克本身的火炮極其相似,這種平行射擊方式的火炮,隻要瞄得準,攻擊這種轉向不怎麽便利的坦克,那是一打一個準,而極具穿透性的炮彈,可以在穿透鋼板護甲之後再形成爆炸,對坦克裏麵的士兵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隻要被炮彈擊中,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
“轟”就在他們愣神的這麽極短時間裏,又是一輛坦克被當頭擊中,原本看上去堅固無比的坦克,隻是一個瞬間便四分五裂,隻剩下一堆破銅爛鐵了。這種平射的炮彈其實爆炸的威力遠不如山炮和野炮,爆炸影響的範圍也極其的有限,但一物降一物,這種專為對付坦克的火炮在對坦克的殺傷力上實在無出其右者。
“轟……轟轟……”幸存的幾輛坦克瘋狂的朝聲響發出的地方射出炮彈,坦克裏麵的日軍明顯膽怯了,反坦克炮的出現無疑將他們放到了最危險的情況下,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像先前的那兩輛坦克一樣毫無還手之力便消亡在這裏,所以他們毫不吝惜的用炮彈進行著反攻,寄希望於在炮彈用完之前能夠解決掉敵人。
在坦克的炮轟之下,遠處陷入了平靜之中,但安靜下來的大城,不僅沒有讓他們鬆口氣,卻是更讓坦克中的日軍感覺到恐懼,敵人麵對炮擊的沉著反應,顯然是心裏素質極佳的一種表現,跟這樣的敵人打仗,哪怕他們的實力並不強,也將會極其難纏。這個時候,他們不由心生退意,前麵還有反坦克炮的存在,他們就這樣衝過去完全就是送死,師團長苦心策劃的進攻看樣子就要失敗了,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敵軍的強悍根本不是他們所能匹敵的。
當然,他們現在並不是毫無機會,隻是碰到了完全克製他們的反坦克炮,他們便需要遠程火炮的增援或者是飛機空中轟炸,最次也需要步兵突前掩護,不說解決敵軍的炮兵,隻要能夠影響敵軍的射擊便行了,隻要他們突進有效射程之內,能夠用火炮幹掉敵人,他們便沒有什麽好顧忌的了。然而,形勢卻是格外的嚴峻,飛機剛剛轟炸結束沒有多久,需要回航補給燃油和彈藥,想要重新投入轟炸,恐怕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遠程火炮則更加的無奈了,師團的炮兵部隊全部都部署在高安一線用來阻擊敵軍,他們聯隊隻剩下幾門山炮,根本形成不了什麽強大的殺傷和破壞效果,自然是沒有什麽好期望的了,至於步兵,他們實在搞不懂,為什麽已經掩護他們衝進了敵軍陣地了,到現在還沒有上來?
“轟”敵軍的反坦克炮又一次響起,然後更換過位置之後的敵軍炮兵,就像是還沒有適應新的位置一樣,炮彈擦著坦克邊緣飛過,一頭紮進地裏,然後猛然間爆炸開來掀起衝天的泥塵,雖然沒有給日軍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打擊,然而,那種強大的威懾力,依舊是讓所有日軍坦克兵出了一身的冷汗,敵人換一個位置打一炮,狡猾到了極點,這樣下去,恐怕他們這幾輛坦克早晚都得讓敵軍給分批吃光了。
“撤退!”身處坦克車中的日軍軍官依靠著車載電台對其他車輛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這一仗的首要任務已經不是能不能攻克敵軍的防線,而是能不能活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