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論功行賞


    5月底,軍委會終於傳來了好消息,74軍軍長俞濟時因功獲頒華胄榮譽勳章。此獎章為民國二十七年二月奉令籌製,係頒給在抗日戰役中,軍官士兵或文職官吏及地方團隊中奮勇殺敵、足資矜式者。中心為古代戰士之戰盔圖,戰士賴以保護生命之安全,象征榮獲此章者,國家之安全,有賴其保衛也。


    抗戰中能榮獲勳章者,無不是立下赫赫戰功之人。此次俞濟時之所以能獲此殊榮,源自於74軍於南昌反擊戰中的突擊表現,單憑一軍之力便成功奪回高安、祥符觀、大城三地,殲滅日寇數千大軍。此番作戰,第三第九兩個戰區能有如此表現者,不過74軍一支部隊而已,俞濟時獲此嘉獎殊榮,乃是實至名歸。


    而對於74軍的將士們來說,軍長獲此嘉獎,代表著上峰對於他們此戰的肯定,其在戰鬥中立下的戰功,已經被認可,後續的嘉獎隻是遲早之事。雖然當兵打仗殺鬼子,乃是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之義務,但能立功受賞,也是一種榮耀和驕傲。


    數天之後,對於俞濟時的任命也隨之傳來,他調任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兼任第八十六軍軍長。從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七十四軍軍長的位置上調任,看起來算是平級調動,但八十六軍為新編軍,由16師、67師和預10師編成,直屬於軍委會管轄,僅從這上麵,也足以看出軍委會各位官長對他的期望和信任。隻要在八十六軍再帶出成績出來,前途將不可限量。至於74軍,51師暫時不說,58師作為他的起家老本,師長的人選自然一直會由他的親信部下接任,絕對聽從他的指揮。這一仗過後,他的實力大漲。


    與這個調令同時傳來的,還有對王耀武和餘程萬兩人的通報嘉獎,雖然他們二人沒有獲得勳章,但能全軍通電嘉獎,也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其後,一個問題凸顯了出來,俞濟時走後,74軍的軍長會由誰來擔任?呼聲最高的自然是51師師長王耀武,作為74軍的副軍長兼51師師長,王耀武接任74軍軍長一職名正言順,而之前的全軍通電表揚,也是對他成績的一種肯定。不過,74軍的另外兩名副軍長也都有極大的可能,蔣伏生自從37年開始,便一直是副軍長,其資曆之豐富,遠超王耀武,另外一名副軍長詹忠言,也是資曆深厚之人,其早在民國十年,就曾追隨過中山先生參加過討逆軍,又在委員長的侍從室當過少將副官,上上下下的關係都很不錯,由他接手俞濟時空出來的位置,想必沒有人會說什麽,至於施中誠和馮聖法兩位師長,其赫赫戰功也都不是等閑之輩,外加上其他部隊的軍官們,一時間,無數雙眼睛都盯著74軍軍長的寶座。


    對於此刻身處於宜豐的302團將士來說,除了休整訓練之外,另外的事情便是猜測上峰之間的職位調動了,尤其是武子淮和林秀峰等人,更是多方打聽著消息,以期盼著接下來出現的變化。對他們來說,他們自然是希望王師長接任軍長一職,這樣一來,師長位置空出來之後,各方麵的人員都會有著相應的升遷,尤其是他們團長此次表現極為出色,一旦師座升任軍長,團長最少也是個副旅長職位,甚至是升任旅長都有可能,以石頭本身的戰功來說,早已經達到了升遷的要求。


    也正因為如此,302團的上上下下都是一片的喜氣,全團將士都翹首期盼著團長升遷的命令下來。


    不過,涉及到軍長一職,其各方麵的程序都異常的複雜,甚至還涉及到各方麵勢力的爭奪,所以對於74軍軍長的任命遲遲沒有下達,到了6月中旬,在302團已經在宜豐休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軍長一職仍舊懸而未決。


    6月24日,任命的消息終於傳來,51師師長王耀武成攻擊敗眾人升任74軍軍長職,這支從羅店開始便屢立戰功的部隊,也終於掌握在了王耀武的手裏,這讓身體已經康複的王耀武大喜,也讓51師的將士們一陣歡呼。


    這一次,王耀武的成功上位,得益於51師自羅店以來在戰場上的良好表現,羅店的血戰自不必說,南京守衛戰,51師幾乎是當時唯一一支能打仗的部隊,給眾位上峰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自那之後,51師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徐州會戰、蘭封會戰51師皆有突出表現,隨後的德安戰役便是74軍最著名的“萬家嶺大捷”,其帳下151旅和153旅皆有驚天之功,他這個師長自然也是功勳顯著。這一次的南昌會戰,率先收複高安的部隊是51師,在大城祥符觀一地奪城又大量殲敵的302團是其所屬部下,凡此種種,讓王耀武將其他人甩在身後,最終接任了軍長一職。


    為了表示隆重,也為了獎賞抗戰中的有功將士,委員長將王耀武召去重慶,親自予以褒獎,委以重任。作為一個從普通農民家庭出身的人,王耀武走到今天,可謂是萬民之表率,尤其是他的升職軍功來自於日寇,更是不得不佩服。


    74軍的軍長位置確定,接下來的事情便有條不紊的進展開來,最先確定的,便是51師的師長人選。升任軍長之後,王耀武自然是沒法兼任51師師長一職了,新的師長在所難免,其實以王耀武的想法,由張靈甫接過師長一職是最為恰當不過的。張靈甫帶兵嚴謹,打仗凶猛,在這一點上,與他頗有相似之處,這也是王耀武一直以來非常器重張靈甫的原因。然而,不巧的是,高安一戰,張靈甫腿部中彈,至今還在醫院,什麽時候歸隊尚未確認,51師師長一職自然不能長時間空缺,隻能退而求其次,由李天霞接任。


    李天霞雖然壞毛病多了一些,但好在軍中資曆夠老,是最早一批跟在他身後打天下的小老弟,打仗方麵也是頗為果決善戰,一直以來對他也是衷心耿耿,51師由他接任,自然是頗為放心。還有一點,那就是李天霞與全師幾位主官的關係都不怎麽樣,石頭就不必說了,他們的事情,全師皆知。153旅那邊也差不多,因為張靈甫的關係,不管是常孝德、盧醒還是唐生海,都跟李天霞矛盾重重,這種關係未免有些影響部隊的戰鬥力和士氣。不這,對於王耀武來說,這樣的關係,也讓他可以更好的繼續掌控著51師。


    李天霞升職之後,副師長一職則由151旅旅長周誌道接任,以王耀武的意思,151旅旅長一職,由302團團長石頭來接任是最好不過。對於石頭的使用,王耀武一貫以來都有自己的想法。像石頭這樣的軍官,隻有一部之軍事主官,才是最佳的位置,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他的智慧和力量,像石頭這樣的人,讓他衝殺在最前線,無疑是最好不過的。一般來說,別說是軍長了,就是師長,對於手下軍官的任用,都有著推薦的權力,而且往往上報之後,都會準允,其實也就是走個流程。這也是為什麽得到上峰賞識,在軍中是最為關鍵的原因所在,隻有得到了上峰的賞識,你才能不斷的往上升,才有前途可言,否則的話,即便是你再有能力,也難有發揮的餘地。


    但這一次,情況有些反常,王耀武的提議被上峰給扣了下來,得到的答複是讓他等待消息,而具體是什麽消息,暫未可知。這種情況,讓王耀武大為疑惑,也是他根本沒有遇到過的,他剛剛升任74軍的軍長,屁股都還沒有坐熱,自然沒法跟俞濟時在時相提並論,不管是話語權還是人脈關係,都還沒有建立起來,這讓他暫時顯得有些無奈和被動。不過好在上麵也沒有將話說死,意思自然還有回旋的餘地,想必是哪個環節上麵還有問題,靜靜等待便可,王耀武也是沒有放在心上。


    為了此事,他還特意跑了一趟宜豐302團駐地,與石頭徹夜詳談了一次。新任軍長的到來,自然是讓302團將士們歡欣鼓舞,甚至連宜豐的縣長和各科長也是送來了拜貼,想邀請王軍長賞個臉共進晚餐,以便讓他們盡地主之誼,不過王耀武軍務繁忙,來此地隻是因為石頭,新任軍長之後,一大堆的事情還在等著他處理,又哪裏有閑功夫去吃什麽飯,自然是讓這些地方官員熱臉貼了次冷屁股。


    王耀武走後,302團的軍官們紛紛前來恭賀,軍長如此重視團長,升遷想必是指日可待,他們也是萬分的欣喜,同時對於石頭升職之後空出來的位置,多少也有了一些想法,尤其是林秀峰人,論資曆他早已經可以擔任一團之長,要不是石頭橫空出世,當初紀團長陣亡,這個團長的位置就該是他的了。不過這些事情,他哪裏還敢再提?如今之計,他隻想多在石頭麵前露露臉,隻想讓石頭升遷之後,略微關照一下。


    隻有石頭覺得軍長的到來恐怕不是什麽好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王耀武新任軍長如些忙碌的情況下,又豈會專門來這麽一趟?恐怕多半還是有什麽變數吧!不過,石頭對於這些倒是沒什麽感覺,團長也好,旅長也罷,無非就是帶兵多少而已,說實在的,帶兵越多,他還越感覺到壓力沉重呢,以他的想法,要是能像在羅店時那樣多好!什麽事情都不用煩,隻要專心打好眼前的仗便是了,哪像現在,幾乎連個好覺都睡不成,其中的痛苦又有多少人知道?


    7月9日,另外一批升職名單出來,原58師師長馮聖法因功升任八十六軍副軍長,繼續在老上官俞濟時的手下帶兵。而對於石頭的升遷,則依舊沒有消息,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賁鐵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煎雞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煎雞蛋並收藏虎賁鐵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