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節宜豐百姓的希望


    石頭對於稅收方麵的事情不是太懂,但這段時間查抄這些富商官員們的家,他們獲得了驚人的糧食和財富,這些人的富裕程度實在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如果說那些地主鄉紳積累財富主要是靠盤剝百姓和從事商業牟利的話,那些官員們則完全就是靠巧立名目的稅收,來達到斂財的目的。以獨立團如今的實際情況來說,短時間裏,他們已經不需要為糧食發愁了,這一次的收獲足以供6000人的大軍一年之用,另外還有錢糧等等,集整個宜豐富商們的財富於手,獨立團的家底之豐厚,一時間遠超眾人想象。而石頭及手下的這幫兄弟,本身並不是什麽貪財的人,從基層一步步靠軍功殺上來的悍將們,整天衝鋒在最前線,隨時有可能沒了性命,再多的錢財對他們來說都是白搭,所以名利之心自然而然淡了許多。


    想到這些,石頭覺得胡子提出來的這個辦法很好,分土地給軍中將士,再整體轉租給流民百姓,稅收暫定為十五稅一,但第一年免租,第二年第三年減半,從第四年開始才收取全額的稅收。這樣一來,有了三年的緩衝,想必老百姓們的日子已經好過多了,而且到時候如果有了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足以讓百姓和軍中的將士都過上好日子。而從目前來說,真正得到實惠的還是那些流民百姓,第一年免租這個政策的讓利幅度之大實在太過驚人了,田裏的糧食百分之百的收歸於自家的倉庫,這種好事情,誰不想要?而軍中的將士們想必也不會有什麽意見,一人幾十畝田地分下來,即便是以後自己陣亡了,田地上的收入依舊可以分給家人,等於他們自己就成了地主,這種好事誰不讚同?


    指揮部裏的人當即一片讚同之聲,尤其是胡子等人更是激動不已,多少年了,他們奮鬥了這麽久,總算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了,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胡令龍則有些擔心,這樣的政策出來之後,其力量是巨大的,受到衝擊的首先便是宜豐的地主富戶們,從今以後,誰會還給他們做長工做佃戶?同樣是種田,誰不想多一點收入?在條件更加優惠的情況下,恐怕他們手下的人都要跑光了。


    劉文鋒聽完之後則冷笑道:“沒人?沒人就讓他們自己種去,實在不行,那就跟我們一樣,把田裏的收成分大半給老百姓,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世上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石頭聽到劉文鋒的話也是點了點頭,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讓老百姓們好好的生活下去,讓軍隊裏的將士們能安心的打仗,至於那些地主富戶們會怎麽樣,他哪裏管得著?反正這些人家底子厚實,就算田地裏麵損失了一點,他們照樣能活下去,自己操那麽多的心幹什麽?


    獨立團的行事風格向來幹脆利落,會議決定好政策之後,第二天就例出章程張貼了出去,結果整個宜豐都轟動了起來,老百姓們聽聞給軍爺種田第一年免稅、第二年第三年自己可以拿到七層左右的收入時,所有人都瘋了,這是什麽概念?農民終於翻身了啊!


    其中也有人猜測,這麽優厚的政策,不會是蒙人的吧?世界上哪有這種好事啊,其中會不會有詐?他們的這種想法,旋即就被別人恥笑了起來,駐防宜豐的那幫軍爺是什麽人?那可是真刀真槍跟小鬼子拚命的英雄,縣裏的大戶被他們一槍一個斃了上百人,他們需要跟老百姓們耍花槍?再說了,我們都已經這樣了,還有什麽好被人騙的?


    這話在理,那些軍爺殺貪官殺這些犯法的地主富商時,眉頭都不皺一下,而且聽聞那個年輕的團長光是自己打死的鬼子就有幾十上百人,這種人可是了不得的英雄,能有這樣的人到宜豐那真是福氣啊!


    相對於宜豐當地百姓心中還有些惴惴不定,那些從南昌和高安一帶撤過來的老百姓們則要幹脆利落的多,他們背井離鄉一無所有,不少人已經餓死在路邊,如今任何的希望都是他們救命的稻草,隻要能活下去他們什麽都願意幹,有田種總比一無所有餓死在路邊好吧,有田有地,最起碼有活下去的希望。沒有任何的猶豫,一時間聽到消息的流民大量的湧向新設立的報名點,爭先恐後的想要獲得租種田地的權利。


    隨著一旁的軍官對他們講解清楚租種田地的政策,他們不由興奮的歡呼了起來,這些軍爺考慮的太過周到,讓他們最後的一點疑慮也徹底消失了,此刻他們恨不得現在就去種田幹活。考慮到流民和百姓比較多,而獨立團手裏的土地並不是太多,現在暫定為每戶隻能租種五十畝田地。而且考慮到流民們現在一無所有,包括耕種的農具和田糧種子,團部都願意提前租借,一切等糧食收獲以後再償還,這種優厚的待遇,比賣身給那些地主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倍來。


    有人管吃喝,有人借種子農具,有人分下田地,這種隻有在睡夢中想象的事情此刻就出現在麵前,這還能有什麽不滿意的?一時間流民爭相報名,惟恐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更有機靈的人,此刻將目光放到了那些軍爺們身上,聽說這些田地的所有權以前就歸這些軍爺們所有了,這代表著什麽?這代表這些軍爺們從此就成了地主階層的人物了,他們不用耕種,不用勞作,每年都有固定的糧食收入,以後立下了戰功,還會有土地作為獎賞,如此一來,他們的土地越來越多,財富也就越來越多,即便他們不是軍官,但隻要戰功夠多,分下的土地夠多也就可以了。


    靠當兵發家致富,這是以前聞所未聞的,自古以來隻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說法,如今隨著軍功與土地政策的掛鉤,這種說法明顯已經站不住腳了,顯而易見的,他們窮困的一無所有,而那些軍爺除了名聲在外之外,還有土地和財富,在這種情況下,誰不願意冒險一搏,誰不願意封土蔭子?最起碼在宜豐一地,參軍將成為熱門,絕大多數人都願意參軍搏前程。


    百姓和流民的踴躍,讓石頭鬆了口氣,軍隊直管地方,不僅要養活軍隊裏的將士,也要維持地方上的穩定。尤其是宜豐這個地方,地方的政府官員,幾乎被他們殺光了,這種情況下要是地方上的治理出現了什麽大的問題,石頭也是難以交差,好在目前來看,暫時找到了應對的辦法,短時間裏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了。不過,隨後的幾天,林秀峰前來催要糧食的事情讓石頭意識到了潛在的隱患,那就是糧食不夠用了。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奇怪,畢竟先前預算的糧食足夠獨立團6000將士食用一年左右,如今他們的編製還沒有滿,二千多人的部隊消耗比預期要少很多,糧食問題應該不存在才是。但實際情況比想象中的要麻煩和複雜,超出的部分數量還不少,最主要的消耗就是租用田地的流民百姓們的口糧消耗,現在是八月份,十月份秋收的糧食能補充一部分,但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三四月份的冬小麥收獲還有將近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裏,這些人的糧食都要由他們來供給,不把這些人養活,田地就不可能有糧食收上來,先前的一切就都是奢談。


    就算這些人不像將士們一天三餐,每天盡是以粥為主,但他們的數量太過龐大,這樣算下來,眼下手頭上的糧食實在不夠用,除非部隊保持目前的編製,並且減三餐為二餐,但這樣一來與原先的想法完全的背道而馳,石頭顯然是不願意的。


    這樣一來,怎麽想辦法弄到糧食就成了困擾石頭的問題,百姓要吃飯,軍隊也要吃飯,存糧不夠的情況下,隻有想辦法從外部解決,可外部的這個解決點在哪裏?


    就在石頭為糧食的問題苦思冥想的時候,張驢兒急急的趕來報告了一則消息,偵察連的弟兄發現了一幫人正從上高往宜豐趕來,人數不少,其中似乎有原宜豐縣長熊城在其中。這個消息讓石頭不由皺起了眉頭,熊城?這個家夥當初去吉安,還是他有意放開一條通道的,要不然的話,憑他也能走出宜豐?但這段時間熊城沒了消息,石頭倒是把他忘到身後去了,如今他還敢回來?他回來幹什麽?


    對於偵察連弟兄們能將警戒的範圍擴大到上高一線,石頭非常的滿意,他們的及時匯報讓他可以及早的做出應對,想了想,他旋即將劉文鋒和胡令龍等人叫了過來商量。


    當聽到老縣長馬上就要到宜豐的消息時,胡令龍和龔蘇昌兩人神情大變,他們現在已經跟石頭等人坐在了一條船上,上一次的風暴,就數他們兩人出力最大,雖然他們也是被逼的,但誰知道熊城會不會秋後算賬?


    劉文鋒則是無所謂的說道:“人都殺光了,還怕他回來?這次來的正好,一並解決了,正好省的以後麻煩。”


    胡令龍當即在一旁說道:“是是是,劉營長說的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還是全部解決了好。”


    石頭沉吟了一下,擺了擺手道:“不急,先看看他們玩什麽花樣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賁鐵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韭菜煎雞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韭菜煎雞蛋並收藏虎賁鐵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