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節論功行賞
作為補充營的營長,劉太平對於手下士兵的強弱自然是了如指掌,調配到各營的士兵完全由他來分配,自然也是凸顯了他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得到最優秀的士兵,就得與劉太平搞好關係,可劉大炮是個什麽樣的人,他們誰不知道?在獨立團敢指著石頭的鼻子大罵的人,他是獨一份,想跟這樣的人搞好關係談何容易?
就在獨立團這裏忙碌著補足各營士兵的時候,軍委會對於第19集團軍各部的獎勵也是終於出來了。“上高會戰”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部隊毫無疑問是74軍,在前期準備圍殲33師團時,74軍曾憑一軍之力擋住了日軍中路34師團和錦江南岸獨立混成20旅團的二路攻擊,其中57師正麵硬扛日軍一個師團進攻,一路緩緩後撤的優異表現,實在是驚人無比。另外一支表現突擊的部隊便是74軍所屬獨立團了,這個不過三四千人的獨立團,是此役之中殲滅日軍數量最多的部隊,僅是在伍橋和野市集兩地全殲的日軍兩個步兵大隊,便是其他部隊所無法比擬的,至於在官橋這裏的戰果,那就更不要說了。
除此之外,戰後的統計發現,獨立團不僅僅是殺傷了大量的日軍,死在他們手裏的還有日軍214聯隊大佐聯隊長濱田、34師團步兵指揮官少將岩永等,以往能擊斃日軍佐官以上的軍官,都是大功一件,如今居然還有將軍級別的軍官死在獨立團將士們的手上,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的強悍展露無疑。也正因為如此,軍委會對於74軍的表彰遠超平常。當獎勵的消息傳達下來的時候,即便他們已經心理有所準備,也是不由自主的大吃一驚。
74軍因堅守正麵陣地,頑強擋住了日軍的進攻守住了上高,居功至偉,榮獲軍中最高榮譽——“青天白日飛虎錦旗”。這份榮耀,即便是當初俞濟時擔任軍長時指揮部隊打出了“萬家嶺大捷”也是沒有獲得,可以想象出這次會戰上峰對於74軍所發揮作用的肯定。可以說,王耀武自擔任軍長之後,的確讓74軍的整體實力上了一個大的台階。而王耀武本人,也因為指揮此戰有功榮獲“青天白日勳章”,這一戰中,同樣有此榮耀的人,便隻有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了。從民國一十九年的“中東路事件”開始,及至如今,“青天白日勳章”總共隻有93人獲得,此番王耀武可謂是風光無限。
接下來便是74軍轄下各支部隊的獎勵情況,“虎賁獨立團”因為戰功最多、殺敵最多、表現最好榮獲國民政府一號武功狀,第57師也因為在正麵戰場上的頑強作戰榮獲國民政府第二號武功狀。包括餘程萬、張靈甫、石頭等將領皆因為所屬各部的突擊表現而受到表彰,名傳三軍。
隨後的幾天,第19集團軍在上高舉行盛大的表彰大會,一方麵接受軍委會的表彰,另一方麵,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也是代表第九戰區和湖南省政府對在此戰中表現突擊的部隊進行獎勵,其中包括法幣、財物、裝具等,直讓人看得眼紅。甚至薛長官在慶功宴上,親自向餘程萬、張靈甫、石頭等人敬酒,更是讓其他人看得眼紅,尤其是石頭,眾人看著他二十出頭的年紀,不僅身佩少將軍銜,“虎賁”獨立團更是此戰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部隊,毫無疑問,他的將來必定是前程無限,以他的軍功,這次結束之後升任一個師長,也是大有可能的,想想一個20多歲的少將師長,這是什麽概念?這讓石頭成了會場中最受關注的人物,各支部隊的軍政長官都前來敬酒拉關係,想趁早鋪好路子。
石頭雖然處事已經十分的老練,但在這種場合下,又豈是這些老狐狸們的對手?短短片刻時間,便連幹數杯當場醉倒。王耀武顯然也是清楚自己的手下,早已安排好了人員將石頭給抬下去休息了,他的這種關切做法自然是引來一旁同僚們的讚歎,王軍座對手下如此關愛,難怪74軍的將士打仗如引勇猛,顯然都是報答長官的厚愛啊。
如此場景之下,眾人因為打了勝仗而個個開心,像72軍、78軍等部隊,雖然戰功不大,但不管怎麽說上高會戰打贏了,他們在其後的追擊作戰也有不少繳獲,也贏得了上峰的讚譽,雖然不像74軍如此耀眼,卻也是皆大歡喜的局麵。惟一在如此場景下強顏歡笑的便是74軍51師師長李天霞了,74軍57師和58師皆有人受到軍委會的表彰,甚至就連下屬的獨立團都榮耀加身,惟獨他們51師就像是被人遺忘了一般,根本沒有人提及,這讓一向好麵子的李天霞大為惱火,尤其是隨著薛長官向石頭等人敬酒,引來眾官長爭相與石頭等人拉好關係,惟獨他被晾在角落裏無人問津,這種落差實在讓他有些接受不了,不由對於石頭、張靈甫等更加記恨於心。
慶功會在上高整整熱鬧了三天的時間,各部的長官們才一個個心滿意足的回去了,獎勵發完了,接下來自然就是提拔升官,調整部隊了。這下子卻是讓王耀武有些犯難了起來,隨後的幾天時間裏麵他跟參謀長陳瑜一起悶在書房裏商討著部隊軍官位置的調整,不過卻是始終拿不定主意。
在民國二十八年74軍整編時,部隊已經大調過一次,各級的官員其實都是新調整不久,在這麽短時間裏再做調整,實在是有些犯難。其實74軍倒不是沒有位置可調,像74軍副軍長的位置如今雖然是由施中誠擔任,但他現在人在一百軍擔任副軍長,等同虛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各支部隊的戰力實在一般,各部上官無奈之下隻能抽調精兵強將配屬新整編的部隊,以希望可以加強這些部隊的戰力。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57師戰力驚人,在俞濟時調離74軍之後,他與王耀武在軍中的資曆不相上下,讓他擔任王耀武的副手,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正好100軍於民國二十八時重新整編,隨後74軍重編,便將施中誠借調了過去,如今100軍已經走上正軌,施中誠在那裏也是大展所長,這74軍副軍長的職務顯然是注意要空缺了。
但是這個空出來的位置,卻是沒有人能頂得上!51師、57師、58師三個師的師長皆是74軍整編之時新上任的,當初李天霞是頂的王耀武的空缺、餘程萬頂的施中誠的空缺、廖齡奇頂的馮聖法的位置,三名新任的師長裏麵,論資曆隻有李天霞在74軍的資曆最深,跟在王耀武後麵的時間最長,由他擔任副軍長,是最理想的事情,畢竟是老部下老兄弟,用起來也放心。可偏偏不巧的是,51師在這一仗裏的表現實在是差勁,但凡51師能有一點說的過去的戰績,恐怕王耀武都會頂著壓力將他提上來了。這樣一來,將周誌道提拔為51師師長,將石頭調任51師副師長,再從獨立團起提拔一人當團長,整個74軍的形勢便會好很多。
有周誌道這樣的51師老人擔任師長,誰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像盧醒等人不管是聲勢還是資曆都遠沒法與周誌道相比,自然不會鬧出什麽亂子。而有石頭這樣的悍將擔當副師長主管行軍打仗,51師的戰鬥力想不強都不行,外加上還有石頭的嫡係獨立團撐腰,51師和獨立團連成一體,戰力之強,有幾支部隊能比?他這個老上官到時候自然也是臉上有光。隻可惜,李天霞爛泥扶不上牆,這一戰的表現實在差勁,別說是升官了,沒受處分都已經沾了部隊打了大勝仗的光了。
至於餘程萬和廖齡奇,那就完全不在王耀武的考慮之中了,餘程萬還好說,57師這仗打的實在漂亮,升任副軍長其它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但問題是,餘程萬的升遷對於整個74軍的調整沒有什麽意義,讓石頭去人生地不熟的57師任副師長?他這個年紀,又沒有幫襯,去那裏肯定就廢了,到時候一點作用都發揮不出來,反倒可能影響獨立團的戰力。而58師師長廖齡奇就更讓王耀武頭痛了,這位老長官俞濟時的親信愛將,對他可不是很友好,自恃才高,似乎有些看不起他,真要將他提上來當副軍長,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想來想去,王耀武都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參謀長陳瑜旋即提議,既然如此,還不如就保持目前的態勢不要動,等到接下來再打勝仗,再有戰功累積之後做調整也不遲。以目前74軍的實力,再打勝仗並不是什麽難事,到時候自然就不需要頭痛了。
王耀武卻是有此遲疑問道:“獨立團那邊怎麽辦?石頭在南昌會戰時,便有連奪大城、祥符觀之奇功,有殲敵數千之壯舉,論戰功,早應該是一旅之長了,如果算上以前的戰功,就是當個師長,也不會有人說什麽,這次又立下如此大功,連軍委會的長官都點名表彰,仍舊原地不動當個小小團長,會不會有人覺得我們沒有容人之量?”
作為補充營的營長,劉太平對於手下士兵的強弱自然是了如指掌,調配到各營的士兵完全由他來分配,自然也是凸顯了他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得到最優秀的士兵,就得與劉太平搞好關係,可劉大炮是個什麽樣的人,他們誰不知道?在獨立團敢指著石頭的鼻子大罵的人,他是獨一份,想跟這樣的人搞好關係談何容易?
就在獨立團這裏忙碌著補足各營士兵的時候,軍委會對於第19集團軍各部的獎勵也是終於出來了。“上高會戰”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部隊毫無疑問是74軍,在前期準備圍殲33師團時,74軍曾憑一軍之力擋住了日軍中路34師團和錦江南岸獨立混成20旅團的二路攻擊,其中57師正麵硬扛日軍一個師團進攻,一路緩緩後撤的優異表現,實在是驚人無比。另外一支表現突擊的部隊便是74軍所屬獨立團了,這個不過三四千人的獨立團,是此役之中殲滅日軍數量最多的部隊,僅是在伍橋和野市集兩地全殲的日軍兩個步兵大隊,便是其他部隊所無法比擬的,至於在官橋這裏的戰果,那就更不要說了。
除此之外,戰後的統計發現,獨立團不僅僅是殺傷了大量的日軍,死在他們手裏的還有日軍214聯隊大佐聯隊長濱田、34師團步兵指揮官少將岩永等,以往能擊斃日軍佐官以上的軍官,都是大功一件,如今居然還有將軍級別的軍官死在獨立團將士們的手上,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的強悍展露無疑。也正因為如此,軍委會對於74軍的表彰遠超平常。當獎勵的消息傳達下來的時候,即便他們已經心理有所準備,也是不由自主的大吃一驚。
74軍因堅守正麵陣地,頑強擋住了日軍的進攻守住了上高,居功至偉,榮獲軍中最高榮譽——“青天白日飛虎錦旗”。這份榮耀,即便是當初俞濟時擔任軍長時指揮部隊打出了“萬家嶺大捷”也是沒有獲得,可以想象出這次會戰上峰對於74軍所發揮作用的肯定。可以說,王耀武自擔任軍長之後,的確讓74軍的整體實力上了一個大的台階。而王耀武本人,也因為指揮此戰有功榮獲“青天白日勳章”,這一戰中,同樣有此榮耀的人,便隻有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了。從民國一十九年的“中東路事件”開始,及至如今,“青天白日勳章”總共隻有93人獲得,此番王耀武可謂是風光無限。
接下來便是74軍轄下各支部隊的獎勵情況,“虎賁獨立團”因為戰功最多、殺敵最多、表現最好榮獲國民政府一號武功狀,第57師也因為在正麵戰場上的頑強作戰榮獲國民政府第二號武功狀。包括餘程萬、張靈甫、石頭等將領皆因為所屬各部的突擊表現而受到表彰,名傳三軍。
隨後的幾天,第19集團軍在上高舉行盛大的表彰大會,一方麵接受軍委會的表彰,另一方麵,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也是代表第九戰區和湖南省政府對在此戰中表現突擊的部隊進行獎勵,其中包括法幣、財物、裝具等,直讓人看得眼紅。甚至薛長官在慶功宴上,親自向餘程萬、張靈甫、石頭等人敬酒,更是讓其他人看得眼紅,尤其是石頭,眾人看著他二十出頭的年紀,不僅身佩少將軍銜,“虎賁”獨立團更是此戰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部隊,毫無疑問,他的將來必定是前程無限,以他的軍功,這次結束之後升任一個師長,也是大有可能的,想想一個20多歲的少將師長,這是什麽概念?這讓石頭成了會場中最受關注的人物,各支部隊的軍政長官都前來敬酒拉關係,想趁早鋪好路子。
石頭雖然處事已經十分的老練,但在這種場合下,又豈是這些老狐狸們的對手?短短片刻時間,便連幹數杯當場醉倒。王耀武顯然也是清楚自己的手下,早已安排好了人員將石頭給抬下去休息了,他的這種關切做法自然是引來一旁同僚們的讚歎,王軍座對手下如此關愛,難怪74軍的將士打仗如引勇猛,顯然都是報答長官的厚愛啊。
如此場景之下,眾人因為打了勝仗而個個開心,像72軍、78軍等部隊,雖然戰功不大,但不管怎麽說上高會戰打贏了,他們在其後的追擊作戰也有不少繳獲,也贏得了上峰的讚譽,雖然不像74軍如此耀眼,卻也是皆大歡喜的局麵。惟一在如此場景下強顏歡笑的便是74軍51師師長李天霞了,74軍57師和58師皆有人受到軍委會的表彰,甚至就連下屬的獨立團都榮耀加身,惟獨他們51師就像是被人遺忘了一般,根本沒有人提及,這讓一向好麵子的李天霞大為惱火,尤其是隨著薛長官向石頭等人敬酒,引來眾官長爭相與石頭等人拉好關係,惟獨他被晾在角落裏無人問津,這種落差實在讓他有些接受不了,不由對於石頭、張靈甫等更加記恨於心。
慶功會在上高整整熱鬧了三天的時間,各部的長官們才一個個心滿意足的回去了,獎勵發完了,接下來自然就是提拔升官,調整部隊了。這下子卻是讓王耀武有些犯難了起來,隨後的幾天時間裏麵他跟參謀長陳瑜一起悶在書房裏商討著部隊軍官位置的調整,不過卻是始終拿不定主意。
在民國二十八年74軍整編時,部隊已經大調過一次,各級的官員其實都是新調整不久,在這麽短時間裏再做調整,實在是有些犯難。其實74軍倒不是沒有位置可調,像74軍副軍長的位置如今雖然是由施中誠擔任,但他現在人在一百軍擔任副軍長,等同虛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各支部隊的戰力實在一般,各部上官無奈之下隻能抽調精兵強將配屬新整編的部隊,以希望可以加強這些部隊的戰力。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57師戰力驚人,在俞濟時調離74軍之後,他與王耀武在軍中的資曆不相上下,讓他擔任王耀武的副手,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正好100軍於民國二十八時重新整編,隨後74軍重編,便將施中誠借調了過去,如今100軍已經走上正軌,施中誠在那裏也是大展所長,這74軍副軍長的職務顯然是注意要空缺了。
但是這個空出來的位置,卻是沒有人能頂得上!51師、57師、58師三個師的師長皆是74軍整編之時新上任的,當初李天霞是頂的王耀武的空缺、餘程萬頂的施中誠的空缺、廖齡奇頂的馮聖法的位置,三名新任的師長裏麵,論資曆隻有李天霞在74軍的資曆最深,跟在王耀武後麵的時間最長,由他擔任副軍長,是最理想的事情,畢竟是老部下老兄弟,用起來也放心。可偏偏不巧的是,51師在這一仗裏的表現實在是差勁,但凡51師能有一點說的過去的戰績,恐怕王耀武都會頂著壓力將他提上來了。這樣一來,將周誌道提拔為51師師長,將石頭調任51師副師長,再從獨立團起提拔一人當團長,整個74軍的形勢便會好很多。
有周誌道這樣的51師老人擔任師長,誰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像盧醒等人不管是聲勢還是資曆都遠沒法與周誌道相比,自然不會鬧出什麽亂子。而有石頭這樣的悍將擔當副師長主管行軍打仗,51師的戰鬥力想不強都不行,外加上還有石頭的嫡係獨立團撐腰,51師和獨立團連成一體,戰力之強,有幾支部隊能比?他這個老上官到時候自然也是臉上有光。隻可惜,李天霞爛泥扶不上牆,這一戰的表現實在差勁,別說是升官了,沒受處分都已經沾了部隊打了大勝仗的光了。
至於餘程萬和廖齡奇,那就完全不在王耀武的考慮之中了,餘程萬還好說,57師這仗打的實在漂亮,升任副軍長其它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但問題是,餘程萬的升遷對於整個74軍的調整沒有什麽意義,讓石頭去人生地不熟的57師任副師長?他這個年紀,又沒有幫襯,去那裏肯定就廢了,到時候一點作用都發揮不出來,反倒可能影響獨立團的戰力。而58師師長廖齡奇就更讓王耀武頭痛了,這位老長官俞濟時的親信愛將,對他可不是很友好,自恃才高,似乎有些看不起他,真要將他提上來當副軍長,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想來想去,王耀武都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參謀長陳瑜旋即提議,既然如此,還不如就保持目前的態勢不要動,等到接下來再打勝仗,再有戰功累積之後做調整也不遲。以目前74軍的實力,再打勝仗並不是什麽難事,到時候自然就不需要頭痛了。
王耀武卻是有此遲疑問道:“獨立團那邊怎麽辦?石頭在南昌會戰時,便有連奪大城、祥符觀之奇功,有殲敵數千之壯舉,論戰功,早應該是一旅之長了,如果算上以前的戰功,就是當個師長,也不會有人說什麽,這次又立下如此大功,連軍委會的長官都點名表彰,仍舊原地不動當個小小團長,會不會有人覺得我們沒有容人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