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儀威除了留下一頭白駱,還有一件抗風沙的黃衣大氅,一張羊皮地圖。地圖上標注著大漠中的綠洲,與狼夏築於大漠中的沙城。羊皮地圖上從西往東標注出了七處綠洲,從東往西標出了四座沙城。這是郭儀威給董平留下的兩條路,一條路是安穩的回到中原,另一條路則是荊棘密布。
一人一騎,行於廣袤無垠的黃沙之上。迎著扭曲滾燙的空氣,董平座下駱駝行的穩當無比。董平給這駱駝起了個名字,叫軟力。騎軟力,騎阮瀝。董平自然是要往西走,地圖上依次共標出了七座沙城,其中六座都被打了叉,他的目的地是第七座。
如今大夏皇帝為李柱驍,而其三叔李軒轅為當今大夏輔國親王,李軒轅為大夏東征北戰數百年,一舉奠定了宋遼夏三國鼎立的局麵,更為大夏冠以狼夏的凶名。李軒轅也為大夏國內第一宗門品滄門門主,其人當為大夏第一高手。李軒轅雖功高蓋主,但並不居功自傲,他終年居住於大夏邊關的黃狼城裏。在大宋時,董平也隻是聽聞過關於李軒轅的些許傳說,沒成想,他還有食人腦這個癖好。
董平沿著地圖所畫的路線一路向西走,中途路過那幾座已經被攻破的沙城,不由得驚歎夏人工匠的巧妙。大漠流沙滾滾,建造城池本就不易,但夏人所建的城池卻頗具規模,這些沙城中最少也能容五六百人居住。
一陣熱風吹過,掀開了一層黃沙,發出了一陣怪異的笛鳴。原來是風吹過森森白骨所發出的響聲,白骨鳴泣之聲嗚咽淒涼,更為這大漠添上了一份第一無二悲壯。
大漠路難行,但有這白駱駝相助,倒也算是如履平地。中途董平雖也遇到過兩場小沙暴,但都被軟力輕而易舉的穿過去了,董平連稱神異。
董平趕到第七座沙城時,郭儀威手下的駱駝刀客已與夏人展開了大戰。隻見那高十丈有餘的城牆此時已被打開了一個大豁口,夏人無奈隻好出城應戰。而郭儀威手下的駱駝刀客無一不是身經百戰,心狠手辣。
上百名駱駝刀客排成方陣,整齊劃一又凶猛異常的在夏人軍隊中來回衝殺。剛過幾個回合,夏人軍隊便已潰不成軍。沾染著鮮血的黃沙遮天蔽日的揚起,號角聲廝殺聲混合在一起,膽怯者聽之畏懼,勇者聽之更勇!
行兵打仗講究個快字,兵貴神速,速戰速決方能斬去後患。郭儀威手下的當是一批快兵,一刻鍾的功夫沒到,夏軍已盡數死於刀下。
董平震驚於駱駝刀客的戰鬥力,他不禁感歎,若他手中能有三十萬此等驍勇騎兵,莫說一個陸地神仙,就算來十個,也要給你斬於馬下。
董平正恍神時,郭儀威牽著駱駝走了過來,而其他駱駝刀客已經去城裏搬運戰利品了。
“董老弟。”郭儀威看見董平來了,心中也頗為高興。董平翻下駱駝,回禮抱拳道:“恭喜郭大哥又拿下一城。”
郭儀威擺手道:“冰山一角而已,兄弟隨我去城中一敘。”
說罷,二人牽著駱駝一同往沙城中走去。城中滿是扛著麻袋往外運東西的駱駝刀客,他們雖不苟言笑,但還是能看得出從他們眉目間流露出來的喜色。在途中,董平又看見了那個刀疤臉漢子。他看向董平時,目光中滿是警惕與寒意。據郭儀威所說,這漢子名庫爾班,是漢人與綠洲中的女子所生後代。平常大漠中鮮有外人來,所以他手下的這群漢子對生麵孔都有提防。董平自是不介意,這庫爾班滿身的殺氣,沒一刀將他斬了,已經是天大的好事。
郭儀威手下的漢子中極少有能將官話說利索的,這庫爾班例外,他不僅勇武,而且頭腦也靈活,是郭儀威的左膀右臂。
董平與郭儀威一路閑談著就來到了城樓之上,郭儀威居高臨下,環視大漠一周後,不由得心生感慨開口道:“居大漠百年,之前家祖與家父還隻是被動迎接夏人來犯。但近些年來,我郭儀威與手下兄弟一起破沙城上百座,殺夏人近五千人,但奈何夏人如潰巢之蟻,殺之不盡。”
聽郭儀威一番話,董平若有所思,他道:“郭大哥祖孫三代的所作所為稱得上是豐功偉績,但小弟有一事不明白,那李軒轅就因為好食人腦,便動用如此大的手筆,派人來大漠築城調兵,未免……”
“未免有些小題大做?”郭以為打斷董平後笑了笑道:“食人腦隻是個引子,那夏朝狼子野心,怕是另有所圖啊!兄弟你往西方看。”
董平手搭涼棚,往西邊看去,隻見在極西出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黑點正紋絲不動的矗立於大漠之中。
“那也是一座城?”
“不錯,那座城可比咱們腳下這座城要大的多。我們叫它主城,大漠中共有三座主城,每座主城裏約有萬餘名精兵強將。這座小沙城,便是那座主城中的人所建。我們摧毀一座小沙城,主城中便會再派人建一座,當真是無窮無盡。”
聽郭儀威說完,董平笑道:“狼夏意圖中原之心不死,大漠之中難已供大軍跋涉。他們邊想著在沙漠中建城,好往東方逐步推進。”
郭儀威讚歎一聲道:“兄弟好見識,這些年我與手下的兄弟們連連拔城奪寨,那狼夏並未有存進。”
董平雖對郭儀威甚是敬佩,但他仍是皺眉道:“大哥可否想過,你們連連破壞狼夏的東進計劃,但他們為什麽沒有出手將你們徹底剿滅?大哥與諸位兄弟雖然勇猛異常,但要是放在李軒轅眼裏怕是也不夠看的吧。”
郭儀威苦笑一聲道:“不瞞兄弟,大哥也不是沒想過這茬,但也是想不明白。隻道是那李軒轅,怕了你大哥我這一柄圓月彎刀。”
董平會心一笑道:“大哥的彎刀固然厲害,但那夏朝的飛狼騎也不是吃素的。依兄弟看,那李軒轅之所以不出手,無外乎是因為兩個原因。”
董平的修為雖然不高,但他的見識卻是令郭儀威頗為欣賞,“兄弟盡管說來。”
董平頷首道:“這第一個原因是李軒轅不屑於對大哥出手,第二個原因便是他現在出不了手。至於第一個原因,仔細想想,是不可能的。征東對於狼夏來說是大略,李軒轅即使不屑,但也知道輕重。依兄弟看,那李軒轅如今是沒辦法出手。”
郭儀威搖頭笑了笑道:“那李軒轅可是狼夏的二皇帝,世人誰不知道,他若想幹些什麽,大夏舉國皆可為他所用,他又怎麽會沒辦法出手?”
董平正色道:“壞就壞在這個二皇帝的稱呼上。”
郭儀威身軀一震,他暗道,莫非那李軒轅也走了與居西王爺相同的道路?
看出郭儀威心中所想,董平開口道:“李軒轅功高蓋主,但對大夏的皇位應該是沒有企圖的。這一點,從他當了足足一百多年的二皇帝便可以看出來。但他沒有心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覺得他有沒有這個心思。世人皆傳當今大夏的皇帝李柱驍生性昏庸,但兄弟我卻不以為然。一個皇帝昏庸了幾十年,那大夏的天下沒被他搞垮反而日益強盛,那宋遼的國祖豈不是要氣的從皇陵裏蹦出來?我看李柱驍昏庸是假,掩人耳目是真。”
聽到此處,郭儀威道:“兄弟難道是覺得那李柱驍是想示弱於李軒轅,待自己羽翼豐滿後再與李軒轅對抗?”
董平點頭道:“想來也差不了多少,如今看來,那李柱驍應已是得手了。在兄弟我七八歲時,街上說書的口中講的還是李軒轅,但如今都改講李柱驍了。”
郭儀威輕輕點頭道:“不過就算李軒轅如今無法出手,難道那李柱驍對入主中原就沒有一點想法?”
董平冷笑道:“如果李柱驍真的對李軒轅動了手,那他的野心自然是極大。不過他有數種辦法可以入侵中原,又為何要走這滿是凶險的大漠?”
“兄弟請明示。”
董平回答道:“李柱驍還可以走南邊,攻大理,入中原。”
郭儀威搖頭道:“大理與大宋可是唇亡齒寒,若李柱驍攻大理,那大宋定會與大理聯合禦敵。說不定狼夏不僅入不了中原,還會被反咬一口。”
董平沉聲道:“若是遼國攻宋,大宋自顧不暇之時,夏朝趁火打劫呢?”
郭儀威雖常居大漠,但對如今的天下大勢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笑著回答董平道:“若兄弟這麽說,那狼夏何不往北走,去打劫遼國呢?要知道,狼夏的李氏皇朝可與遼國有不共戴天之仇。”
董平微笑道:“大哥說錯了,與遼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並非是李氏皇朝,而是李軒轅。”
董平話音剛落,郭儀威的汗毛瞬間豎了起來,剛才解釋不通之處,現在也豁然開朗。
二人所談牽扯到百年前夏與遼的一場大戰,約兩百年前夏朝勢弱,遼國早對其有吞並之心。因此遼國時常對夏發兵,約是一百九十年前,當年夏國李軒轅雖隻是二十六歲,但已是大夏兵馬總元帥。那一年,李軒轅剛剛接過帥印,便與大遼來了一場驚世之戰。李軒轅率十萬人馬與大遼五十萬大軍,戰與兩國交界的鹿王山下。
雖是敵我懸殊,但李軒轅靠著一柄方天畫戟與八百飛狼騎應是將遼軍殺了個潰不成軍。但誰知,李軒轅在前方戰的正酣,後營卻失了火。那時李軒轅早就抱著與遼不死不休的念頭,於是他便將自己王府中的家眷都接到了軍營之中,原是想著一家人殉國。但沒成想,李軒轅勝了。但軍營卻遭到了遼軍一隊人馬的偷襲,李軒轅的數十口家眷全都慘死與遼軍刀下。他成婚不久的王妃,還有他剛滿月的孩子。
從此以後,李軒轅與遼便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百年不娶,征戰天下。李軒轅是個蜷起來的刺蝟,兩頭紮。他攻宋,也打遼。但他對宋的恨意卻是遠超大宋的,當年遼軍入關,李軒轅也並未對大宋趁火打劫,反而是從背後打了遼國一悶棍。
董平還是蠻欽佩李軒轅的,若是不知道他好食人腦,李軒轅在他心中可以稱得上是完人。
郭儀威淡淡道:“因為李軒轅阻礙了李柱驍與遼國合作,所以李柱驍便有了除掉李軒轅的心思。”
董平搖頭笑道:“算是一個理由,不過這全是兄弟的猜想,孰真孰假無法考證。”
郭儀威肯定道:“十有八九是如此了。”
聽聞郭儀威此言,董平說道:“若真是如此,那對咱們來說便是拔掉那主城的一個機會。”
不錯,若那李軒轅如今真的在夏受了難。矗立在大漠中的三座主城就成了無援的孤島,此時對三城出手的確是好時機。
郭儀威皺眉道:“談何容易,那主城高三十丈,城牆皆由米湯混合從夏國運來的黏土與大漠沙石所築,堅固無比。若想拿下主城,首先便是要破開城牆,要不然夏人居高臨下,僅僅是那勁弓利箭,我們駱駝騎兵便抵抗不住。”
董平問道:“難道以大哥的修為,還破不了那城牆?”
郭儀威回道:“可以是可以,但那城中有一名守將實力不在我之下。想要破牆,先得過他那一關。但那守將還有數千名士兵相助,想要破城何其難。”
董平皺眉踱步思索開來,忽而他腳下一陷,他腳下堅固的沙石城牆竟被他踩出一個坑。
郭儀威笑道:“一日不見,兄弟的修為可大有長進。”
“大哥說笑了。”董平也是暗自嘀咕,他剛才走路並沒有用力,這城牆怎會被他踩出個窟窿來?董平問道:“郭大哥,這裏的城牆可與那主城的牆造法相同?”
郭儀威回道:“不錯,但因這沙城規模小,所以城牆還要比那主城堅固一些。”
董平蹲下身,將眼睛對準被他踩出來的那個窟窿看了看後,又伸手從牆壁中掏出來一個不知名的物件。董平盯著那物件看了看後,微笑道:“郭大哥,兄弟有一法可破那主城之牆,不知郭大哥可否願意一試?”
郭儀威雙眼一亮道:“兄弟快快道來。”
董平站起來走到郭儀威身前嘀咕了一會兒後,郭儀威沉聲道:“這法子還需謹慎查證,別做了無用功。若是真的可行,那大哥便跟手下的兄弟商量一番。”
染血的流沙圍繞著孤零零的城池緩緩流動,紅彤彤的落日在此時映射下來,兩者交響呼應,顯露出一種詭異的燦爛輝煌。
琢磨了兩個時辰以後,郭儀威不禁對董平這個法子大加讚賞。郭儀威知道董平這個法子可行,便召集手下共同商議。郭儀威手下一百二十三位駱駝刀客,皆以郭儀威馬首是瞻。郭儀威讓他們往東,他們絕不會往西,除了刀疤臉庫爾班時常有些自己的想法外。郭儀威說是與眾人商討決策,其實主要是說服庫爾班。
沙城中心篝火通明,幾百號漢子圍著篝火大聲說笑,酒肉也是大碗入喉。這些大漠中遊行的漢子,終日遊走於刀尖之上,說不準哪日就會丟了性命。在能享樂時,自然也要盡情享樂。
郭儀威站起來,用大漠語對眾人說道:“諸位兄弟,今夜的酒醇不醇!”
“醇!”眾人附和,刀疤臉也是大笑著一飲而盡。
“今夜的肉香不香!”
“香!”
郭儀威望著眾人的臉,一時間如鯁在喉。這些兄弟出生於大漠,個個心思純良,個個陪他出生入死幾十年,個個都是他郭儀威的手足兄弟。雖說有了破那主城的主意,但其中數千名大夏士兵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能拿下的?到時候,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庫爾班看郭儀威滿臉的心事,便抬起酒碗與郭儀威碰了一下道:“大哥,怎麽了?”
郭儀威用官話說道:“老弟,若哥哥要你們陪我去出生入死,你們可願意去?”
“好酒!”庫爾班飲下一大海碗酒後道:“哥哥這句話不是多餘嗎?我們兄弟哪一日不是在隨哥哥出生入死,何時有過怨言?”
這句話的確問的多餘了,郭儀威沉聲道:“那過幾日,兄弟們可願隨我一同去攻那主城?”
庫爾班端酒的手登時停住了,他臉色一沉道:“是那小子給哥哥出的主意?”
“不錯。”
庫爾班放下海碗道:“那人來曆不明,口中所言哥哥也不盡其實。若他是夏國派來的奸細,那到時候我們兄弟豈不是白白送了性命?跟哥哥去出生入死可以,但跟那小子去,恕弟弟難以從命。”
說實在的,郭儀威也曾有過這個疑慮,但這疑慮也轉瞬便被打消了,隻因董平對他說了一句話。
郭儀威又對庫爾班將董平的計劃講了出來,庫爾班雖不信任董平,但對董平這個破城的法子卻是頗為滿意。
庫爾班聽完緩和了語氣道:“若真是如此,那小子也得打頭陣,方能保險。”
這時,董平腳步穩健的從遠處走了過來,他自來熟的拿起一個水囊灌了兩口烈酒後,微笑道:“自然,我將帶頭衝鋒。”
一人一騎,行於廣袤無垠的黃沙之上。迎著扭曲滾燙的空氣,董平座下駱駝行的穩當無比。董平給這駱駝起了個名字,叫軟力。騎軟力,騎阮瀝。董平自然是要往西走,地圖上依次共標出了七座沙城,其中六座都被打了叉,他的目的地是第七座。
如今大夏皇帝為李柱驍,而其三叔李軒轅為當今大夏輔國親王,李軒轅為大夏東征北戰數百年,一舉奠定了宋遼夏三國鼎立的局麵,更為大夏冠以狼夏的凶名。李軒轅也為大夏國內第一宗門品滄門門主,其人當為大夏第一高手。李軒轅雖功高蓋主,但並不居功自傲,他終年居住於大夏邊關的黃狼城裏。在大宋時,董平也隻是聽聞過關於李軒轅的些許傳說,沒成想,他還有食人腦這個癖好。
董平沿著地圖所畫的路線一路向西走,中途路過那幾座已經被攻破的沙城,不由得驚歎夏人工匠的巧妙。大漠流沙滾滾,建造城池本就不易,但夏人所建的城池卻頗具規模,這些沙城中最少也能容五六百人居住。
一陣熱風吹過,掀開了一層黃沙,發出了一陣怪異的笛鳴。原來是風吹過森森白骨所發出的響聲,白骨鳴泣之聲嗚咽淒涼,更為這大漠添上了一份第一無二悲壯。
大漠路難行,但有這白駱駝相助,倒也算是如履平地。中途董平雖也遇到過兩場小沙暴,但都被軟力輕而易舉的穿過去了,董平連稱神異。
董平趕到第七座沙城時,郭儀威手下的駱駝刀客已與夏人展開了大戰。隻見那高十丈有餘的城牆此時已被打開了一個大豁口,夏人無奈隻好出城應戰。而郭儀威手下的駱駝刀客無一不是身經百戰,心狠手辣。
上百名駱駝刀客排成方陣,整齊劃一又凶猛異常的在夏人軍隊中來回衝殺。剛過幾個回合,夏人軍隊便已潰不成軍。沾染著鮮血的黃沙遮天蔽日的揚起,號角聲廝殺聲混合在一起,膽怯者聽之畏懼,勇者聽之更勇!
行兵打仗講究個快字,兵貴神速,速戰速決方能斬去後患。郭儀威手下的當是一批快兵,一刻鍾的功夫沒到,夏軍已盡數死於刀下。
董平震驚於駱駝刀客的戰鬥力,他不禁感歎,若他手中能有三十萬此等驍勇騎兵,莫說一個陸地神仙,就算來十個,也要給你斬於馬下。
董平正恍神時,郭儀威牽著駱駝走了過來,而其他駱駝刀客已經去城裏搬運戰利品了。
“董老弟。”郭儀威看見董平來了,心中也頗為高興。董平翻下駱駝,回禮抱拳道:“恭喜郭大哥又拿下一城。”
郭儀威擺手道:“冰山一角而已,兄弟隨我去城中一敘。”
說罷,二人牽著駱駝一同往沙城中走去。城中滿是扛著麻袋往外運東西的駱駝刀客,他們雖不苟言笑,但還是能看得出從他們眉目間流露出來的喜色。在途中,董平又看見了那個刀疤臉漢子。他看向董平時,目光中滿是警惕與寒意。據郭儀威所說,這漢子名庫爾班,是漢人與綠洲中的女子所生後代。平常大漠中鮮有外人來,所以他手下的這群漢子對生麵孔都有提防。董平自是不介意,這庫爾班滿身的殺氣,沒一刀將他斬了,已經是天大的好事。
郭儀威手下的漢子中極少有能將官話說利索的,這庫爾班例外,他不僅勇武,而且頭腦也靈活,是郭儀威的左膀右臂。
董平與郭儀威一路閑談著就來到了城樓之上,郭儀威居高臨下,環視大漠一周後,不由得心生感慨開口道:“居大漠百年,之前家祖與家父還隻是被動迎接夏人來犯。但近些年來,我郭儀威與手下兄弟一起破沙城上百座,殺夏人近五千人,但奈何夏人如潰巢之蟻,殺之不盡。”
聽郭儀威一番話,董平若有所思,他道:“郭大哥祖孫三代的所作所為稱得上是豐功偉績,但小弟有一事不明白,那李軒轅就因為好食人腦,便動用如此大的手筆,派人來大漠築城調兵,未免……”
“未免有些小題大做?”郭以為打斷董平後笑了笑道:“食人腦隻是個引子,那夏朝狼子野心,怕是另有所圖啊!兄弟你往西方看。”
董平手搭涼棚,往西邊看去,隻見在極西出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黑點正紋絲不動的矗立於大漠之中。
“那也是一座城?”
“不錯,那座城可比咱們腳下這座城要大的多。我們叫它主城,大漠中共有三座主城,每座主城裏約有萬餘名精兵強將。這座小沙城,便是那座主城中的人所建。我們摧毀一座小沙城,主城中便會再派人建一座,當真是無窮無盡。”
聽郭儀威說完,董平笑道:“狼夏意圖中原之心不死,大漠之中難已供大軍跋涉。他們邊想著在沙漠中建城,好往東方逐步推進。”
郭儀威讚歎一聲道:“兄弟好見識,這些年我與手下的兄弟們連連拔城奪寨,那狼夏並未有存進。”
董平雖對郭儀威甚是敬佩,但他仍是皺眉道:“大哥可否想過,你們連連破壞狼夏的東進計劃,但他們為什麽沒有出手將你們徹底剿滅?大哥與諸位兄弟雖然勇猛異常,但要是放在李軒轅眼裏怕是也不夠看的吧。”
郭儀威苦笑一聲道:“不瞞兄弟,大哥也不是沒想過這茬,但也是想不明白。隻道是那李軒轅,怕了你大哥我這一柄圓月彎刀。”
董平會心一笑道:“大哥的彎刀固然厲害,但那夏朝的飛狼騎也不是吃素的。依兄弟看,那李軒轅之所以不出手,無外乎是因為兩個原因。”
董平的修為雖然不高,但他的見識卻是令郭儀威頗為欣賞,“兄弟盡管說來。”
董平頷首道:“這第一個原因是李軒轅不屑於對大哥出手,第二個原因便是他現在出不了手。至於第一個原因,仔細想想,是不可能的。征東對於狼夏來說是大略,李軒轅即使不屑,但也知道輕重。依兄弟看,那李軒轅如今是沒辦法出手。”
郭儀威搖頭笑了笑道:“那李軒轅可是狼夏的二皇帝,世人誰不知道,他若想幹些什麽,大夏舉國皆可為他所用,他又怎麽會沒辦法出手?”
董平正色道:“壞就壞在這個二皇帝的稱呼上。”
郭儀威身軀一震,他暗道,莫非那李軒轅也走了與居西王爺相同的道路?
看出郭儀威心中所想,董平開口道:“李軒轅功高蓋主,但對大夏的皇位應該是沒有企圖的。這一點,從他當了足足一百多年的二皇帝便可以看出來。但他沒有心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覺得他有沒有這個心思。世人皆傳當今大夏的皇帝李柱驍生性昏庸,但兄弟我卻不以為然。一個皇帝昏庸了幾十年,那大夏的天下沒被他搞垮反而日益強盛,那宋遼的國祖豈不是要氣的從皇陵裏蹦出來?我看李柱驍昏庸是假,掩人耳目是真。”
聽到此處,郭儀威道:“兄弟難道是覺得那李柱驍是想示弱於李軒轅,待自己羽翼豐滿後再與李軒轅對抗?”
董平點頭道:“想來也差不了多少,如今看來,那李柱驍應已是得手了。在兄弟我七八歲時,街上說書的口中講的還是李軒轅,但如今都改講李柱驍了。”
郭儀威輕輕點頭道:“不過就算李軒轅如今無法出手,難道那李柱驍對入主中原就沒有一點想法?”
董平冷笑道:“如果李柱驍真的對李軒轅動了手,那他的野心自然是極大。不過他有數種辦法可以入侵中原,又為何要走這滿是凶險的大漠?”
“兄弟請明示。”
董平回答道:“李柱驍還可以走南邊,攻大理,入中原。”
郭儀威搖頭道:“大理與大宋可是唇亡齒寒,若李柱驍攻大理,那大宋定會與大理聯合禦敵。說不定狼夏不僅入不了中原,還會被反咬一口。”
董平沉聲道:“若是遼國攻宋,大宋自顧不暇之時,夏朝趁火打劫呢?”
郭儀威雖常居大漠,但對如今的天下大勢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笑著回答董平道:“若兄弟這麽說,那狼夏何不往北走,去打劫遼國呢?要知道,狼夏的李氏皇朝可與遼國有不共戴天之仇。”
董平微笑道:“大哥說錯了,與遼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並非是李氏皇朝,而是李軒轅。”
董平話音剛落,郭儀威的汗毛瞬間豎了起來,剛才解釋不通之處,現在也豁然開朗。
二人所談牽扯到百年前夏與遼的一場大戰,約兩百年前夏朝勢弱,遼國早對其有吞並之心。因此遼國時常對夏發兵,約是一百九十年前,當年夏國李軒轅雖隻是二十六歲,但已是大夏兵馬總元帥。那一年,李軒轅剛剛接過帥印,便與大遼來了一場驚世之戰。李軒轅率十萬人馬與大遼五十萬大軍,戰與兩國交界的鹿王山下。
雖是敵我懸殊,但李軒轅靠著一柄方天畫戟與八百飛狼騎應是將遼軍殺了個潰不成軍。但誰知,李軒轅在前方戰的正酣,後營卻失了火。那時李軒轅早就抱著與遼不死不休的念頭,於是他便將自己王府中的家眷都接到了軍營之中,原是想著一家人殉國。但沒成想,李軒轅勝了。但軍營卻遭到了遼軍一隊人馬的偷襲,李軒轅的數十口家眷全都慘死與遼軍刀下。他成婚不久的王妃,還有他剛滿月的孩子。
從此以後,李軒轅與遼便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百年不娶,征戰天下。李軒轅是個蜷起來的刺蝟,兩頭紮。他攻宋,也打遼。但他對宋的恨意卻是遠超大宋的,當年遼軍入關,李軒轅也並未對大宋趁火打劫,反而是從背後打了遼國一悶棍。
董平還是蠻欽佩李軒轅的,若是不知道他好食人腦,李軒轅在他心中可以稱得上是完人。
郭儀威淡淡道:“因為李軒轅阻礙了李柱驍與遼國合作,所以李柱驍便有了除掉李軒轅的心思。”
董平搖頭笑道:“算是一個理由,不過這全是兄弟的猜想,孰真孰假無法考證。”
郭儀威肯定道:“十有八九是如此了。”
聽聞郭儀威此言,董平說道:“若真是如此,那對咱們來說便是拔掉那主城的一個機會。”
不錯,若那李軒轅如今真的在夏受了難。矗立在大漠中的三座主城就成了無援的孤島,此時對三城出手的確是好時機。
郭儀威皺眉道:“談何容易,那主城高三十丈,城牆皆由米湯混合從夏國運來的黏土與大漠沙石所築,堅固無比。若想拿下主城,首先便是要破開城牆,要不然夏人居高臨下,僅僅是那勁弓利箭,我們駱駝騎兵便抵抗不住。”
董平問道:“難道以大哥的修為,還破不了那城牆?”
郭儀威回道:“可以是可以,但那城中有一名守將實力不在我之下。想要破牆,先得過他那一關。但那守將還有數千名士兵相助,想要破城何其難。”
董平皺眉踱步思索開來,忽而他腳下一陷,他腳下堅固的沙石城牆竟被他踩出一個坑。
郭儀威笑道:“一日不見,兄弟的修為可大有長進。”
“大哥說笑了。”董平也是暗自嘀咕,他剛才走路並沒有用力,這城牆怎會被他踩出個窟窿來?董平問道:“郭大哥,這裏的城牆可與那主城的牆造法相同?”
郭儀威回道:“不錯,但因這沙城規模小,所以城牆還要比那主城堅固一些。”
董平蹲下身,將眼睛對準被他踩出來的那個窟窿看了看後,又伸手從牆壁中掏出來一個不知名的物件。董平盯著那物件看了看後,微笑道:“郭大哥,兄弟有一法可破那主城之牆,不知郭大哥可否願意一試?”
郭儀威雙眼一亮道:“兄弟快快道來。”
董平站起來走到郭儀威身前嘀咕了一會兒後,郭儀威沉聲道:“這法子還需謹慎查證,別做了無用功。若是真的可行,那大哥便跟手下的兄弟商量一番。”
染血的流沙圍繞著孤零零的城池緩緩流動,紅彤彤的落日在此時映射下來,兩者交響呼應,顯露出一種詭異的燦爛輝煌。
琢磨了兩個時辰以後,郭儀威不禁對董平這個法子大加讚賞。郭儀威知道董平這個法子可行,便召集手下共同商議。郭儀威手下一百二十三位駱駝刀客,皆以郭儀威馬首是瞻。郭儀威讓他們往東,他們絕不會往西,除了刀疤臉庫爾班時常有些自己的想法外。郭儀威說是與眾人商討決策,其實主要是說服庫爾班。
沙城中心篝火通明,幾百號漢子圍著篝火大聲說笑,酒肉也是大碗入喉。這些大漠中遊行的漢子,終日遊走於刀尖之上,說不準哪日就會丟了性命。在能享樂時,自然也要盡情享樂。
郭儀威站起來,用大漠語對眾人說道:“諸位兄弟,今夜的酒醇不醇!”
“醇!”眾人附和,刀疤臉也是大笑著一飲而盡。
“今夜的肉香不香!”
“香!”
郭儀威望著眾人的臉,一時間如鯁在喉。這些兄弟出生於大漠,個個心思純良,個個陪他出生入死幾十年,個個都是他郭儀威的手足兄弟。雖說有了破那主城的主意,但其中數千名大夏士兵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能拿下的?到時候,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庫爾班看郭儀威滿臉的心事,便抬起酒碗與郭儀威碰了一下道:“大哥,怎麽了?”
郭儀威用官話說道:“老弟,若哥哥要你們陪我去出生入死,你們可願意去?”
“好酒!”庫爾班飲下一大海碗酒後道:“哥哥這句話不是多餘嗎?我們兄弟哪一日不是在隨哥哥出生入死,何時有過怨言?”
這句話的確問的多餘了,郭儀威沉聲道:“那過幾日,兄弟們可願隨我一同去攻那主城?”
庫爾班端酒的手登時停住了,他臉色一沉道:“是那小子給哥哥出的主意?”
“不錯。”
庫爾班放下海碗道:“那人來曆不明,口中所言哥哥也不盡其實。若他是夏國派來的奸細,那到時候我們兄弟豈不是白白送了性命?跟哥哥去出生入死可以,但跟那小子去,恕弟弟難以從命。”
說實在的,郭儀威也曾有過這個疑慮,但這疑慮也轉瞬便被打消了,隻因董平對他說了一句話。
郭儀威又對庫爾班將董平的計劃講了出來,庫爾班雖不信任董平,但對董平這個破城的法子卻是頗為滿意。
庫爾班聽完緩和了語氣道:“若真是如此,那小子也得打頭陣,方能保險。”
這時,董平腳步穩健的從遠處走了過來,他自來熟的拿起一個水囊灌了兩口烈酒後,微笑道:“自然,我將帶頭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