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風風火火查了一夜,連那神秘高手的尾巴都沒抓到。
趙絕江與慧劫大師信步行於書院的石子路上,對那神秘高手的身份,二人自有一番猜測。
慧劫方丈道:“趙劍主,你當真就憑借著老衲所說的蘭花香一事,就認定那神秘高手就在鹿嶽書院中人?”
趙絕江頷首道:“不錯,若之前咱們的設想都是對的,那神秘高手定然就是書院中人。蘭花香。若不是常施脂粉的女子,便是就居蘭花之地的人,身上才會附帶此等香氣。要說蘭花,北莽之中,有哪處能比得上書院呢?”
慧劫方丈道:“言之有理,趙劍主當日讓老衲將此事隱下,是怕太叔院長會心懷芥蒂吧?”
趙絕江微笑道:“太叔倦此人城府極深,我對他不得不防。”
慧劫聞言皺眉道:“難道趙劍主懷疑太叔院長?”
趙絕江搖頭道:“鹿嶽書院中人,我現在都不能相信。慧劫方丈可別忘了,當日墨府之亂,那一刀就是從鹿嶽書院開始的。此後的種種事件,或多或少,都與書院脫不了幹係。”
慧劫方丈想想的確如此,當日鹿嶽書院弟子遭背刀門人襲擊,後來鹿嶽書院順藤摸瓜追查到墨家。之後,墨家遭襲,隻有幾個覆族族眾與幾個鹿嶽書院的人走了出來。這才有了,數百門派上燕臨,為討公道,眾人又匯聚楊家槍坪上劍墟。再之後,山河巨劍崩壞。而在這些事兒中,鹿嶽書院就像一根線,把它們串了起來。
慧劫方丈歎息道:“譚峰主之死怕隻是個引子,還不知以後要生起多少事端。後天就是百花祭,百花祭一過,咱們可就沒繼續待在燕臨的理由了。”
趙絕江微笑道:“那神秘高手與牙非道我都要揪出來,老劍主之仇,我非報不可!”
望著窗外的雨,太叔倦莫名的煩躁。懸掛在他屋中的字帖,早被他一一摘除,偌大個屋子顯得空蕩冷清。
忽而,他房門被人咚咚敲了兩下。
太叔倦轉身緩緩坐下道:“進來吧。”
他話音剛落,一個滿臉煩躁的中年男子便走了進來。
太叔倦一瞧來人便笑道:“吳院首,還從沒見過你這幅慌張的樣子。”
吳顏武尋了個座,坐下後立刻開門見山道:“院長,你最近有沒有察覺呂學監有些不對勁?”
太叔倦聞言一愣,他皺眉道:“呂學監為書院是嘔心瀝血,勤勤懇懇。怎麽,你懷疑呂學監有問題?”
吳顏武苦笑道:“我與老呂是十幾年的摯交好友,我打死也不想懷疑他。不過他近日的確有些反常。”
“講。”
吳顏武急切道:“平常,呂學監天不亮就要起身來操持院內事務。但這幾日本是正忙的功夫,但三天兩頭不見他人影,難道院長不覺得反常?”
太叔倦聞言笑道:“老吳,別看你平時不喜言語,但在院中諸多師長中,你是最沉不住性子的一個。呂學監在楊家槍坪受了傷,這幾日閉關調理,不見他人影也不足為怪。而且你我對熟知呂學監的人品與作風,難道吳院首真的相信呂學監是那為非作歹之人。我與呂學監係出同門,皆是金院長的弟子。當年老師便經常誇讚呂學監的人品,反正我是絕不會懷疑呂學監。
老吳,現在明擺著是有人要在我們書院的頭上扣屎盆子。從背刀門人襲擊我書院學生開始,此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衝我們書院而來。別人要怎麽看我鹿嶽書院我不管,但我們切記不可自亂陣腳。”
吳顏武聽罷長呼一口氣,點頭道:“我是怕老呂攪進這渾水壇子裏。今日有院長一言,我便放心了。不過,還有一件事,我至今沒弄明白。”
太叔倦拿起筆正要寫身麽,聽到吳顏武還有話沒講完,便點頭道:“說。”
“那日在去肅州的路上,船快靠岸時,呂學監突然說有要事要折返回書院,後來回書院後正巧趕上數百門派圍堵燕臨,我便沒問呂學監是為何事要急著趕回燕臨。之後,呂學監又帶曲軒逸等人趕去楊家槍坪,這事便一拖再拖。這次他回來,我更是連個照麵都沒跟他打上。”吳顏武話還沒說完,太叔倦的筆啪的一聲便掉在了桌子上。
太叔倦麵目陰沉,但片刻後他又笑道:“原來是這件事,那日的確是院裏出了一些事,我自己處置不了,才傳信讓呂學監回來的。”
吳顏武聞言,沉吟片刻,緩緩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饒院長了。”吳顏武起身要走,太叔倦卻喊住他道:“老吳,關於呂學監的事,你絕不能對外人透露,以免有人鑽了空子。”
吳顏武笑道:“自然。”
待他走後,太叔倦合起了雙眼,他側臥在椅子上,顯得疲憊至極。
且說董平一回到府衙,便開始鑽研起那兩本書來。一本化氣,一本合氣。再加上他已學會的吞氣與泄氣,這四篇功法,便組成了那無上宗的不傳之秘,《鯤鵬總略》。
“吞真氣,泄雜氣,化他氣,合己氣。”董平將兩本書看完後,不由感覺此功法的邪門與神異。
董平自語道:“吞噬他人真氣轉化為己用,還真是應上了扉頁上的那句老子說,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有吞氣篇跟泄氣篇做底子,學會這兩篇功法對董平來說並不算難事。
“先吞他人真氣,隨後泄出斑駁雜氣。再將他人真氣化成與自身相同的本源之氣,最後合氣為一。”
董平將兩本書記下後,便將書扔在了那盆藥湯裏。他曉得,這種東西若留在手裏,免不了成為隱患。早些毀了,便少一件事端。
突然,一個小吏從外麵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
那小吏一進來便笑嘻嘻的說道:“董大爺,您可還記得小的?”
董平笑道:“自然,當日這住處,還是你帶我與內人來的。”
小吏聞言笑地更歡,他哈腰道:“董大爺好記性。”
“不知小哥今日來,是為何事?”
小吏道:“大人在青雲店專門為董大爺設了宴席,這不讓小的來請董大爺赴宴麽?”
董平輕挑劍眉,微笑道:“不知道是哪位大人要請我赴宴?”
小吏一拍胸脯道:“自然是張大人!”
董平搖頭數落道:“這個張大人,摳門的很,我都與他相識這麽久了,他這還是頭一次請客。”
小吏聞言趕忙噓了一聲,他輕聲道:“董公子小聲些,張大人不僅摳門,還小氣的很呢!”
二人同時放聲大笑起來,董平摸摸肚皮道:“正好昨個一天沒吃飯,咱們走著。”
小吏往地上看一眼道:“董大爺,您這書都泡爛了,要不小的幫你拾起來曬曬?”
董平笑道:“這是張大人送的書,沒意思的很,你要是拾起來,我還得讀,你這不是難為我嗎?”
“不敢,不敢。”小吏聞言一笑,閃身出了屋。董平則抽出刀,將那兩本書攪了個稀爛後,才走出房門。
青雲店乃燕臨頂尖的館子,當年大宋官家還給青雲店提了一塊牌匾。那牌匾給青雲店撐了小百年的場麵,但遼人一入關,那牌匾便被店家給劈成柴,燒火煮了一鍋豬食。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不掌權的官家,還他娘不如一頭豬!
董平站在青雲店前,忽而想起了當日上官曦給他送來的那幾碟小菜。那飯菜的香味兒,至今還縈繞在他的舌尖。對於上官曦,董平更願意將她當成一個知己。為紅顏,董平願意舍命,但為知己,他願意摔琴。
小吏被來往於青雲店的人流給撞了幾個趔趄,他看向呆呆矗立的董平,不由得開口道:“董大爺,別站著啦,上麵的酒菜已經備好了。”
董平點點頭,大步跨入了青雲店,“老張啊,今天我就當一回你的手腳。”
小吏一進店便喊道:“九層,天字號,甲字房!”
轉眼間,一個幹淨利落,雙眼有神的青年就走了過來。他一瞧董平便笑道:“爺,您上麵請。”
董平恍了一下神,他仔細打量來人一番後,不由得感歎到,這青雲店的小二都如此神武。若是他不說自己是個小二,董平還真把他當成了哪家公子哥。
董平笑道:“有勞了。”
小二溫和一笑,先行上了樓梯,董平緊隨其後。但那小吏卻站在大廳中沒動腳,董平停下來對櫃台喊道:“給這個兄弟上一桌上好的酒菜,帳就記在那天字號甲子房裏的張大人身上。”
小吏本以為董平要請他吃飯,還挺樂嗬。但一聽是要那張大人結賬,小吏雙腿一軟,差點沒癱倒在地。
且說青雲店共有九層,每層又有九廳,每廳又有九屋,每屋裏又有九個單間,這便暗合三十六重天,直上青雲巔之意。
待行到裝飾最為奢華的第九層後,小二便停下了腳步道:“爺,這段兒我就不能帶您了。天字號屋,甲子號房門上有些,勞煩您自己找。”
董平揮了揮手淡淡道:“一會兒去找張大人領賞。”
本書來自
風風火火查了一夜,連那神秘高手的尾巴都沒抓到。
趙絕江與慧劫大師信步行於書院的石子路上,對那神秘高手的身份,二人自有一番猜測。
慧劫方丈道:“趙劍主,你當真就憑借著老衲所說的蘭花香一事,就認定那神秘高手就在鹿嶽書院中人?”
趙絕江頷首道:“不錯,若之前咱們的設想都是對的,那神秘高手定然就是書院中人。蘭花香。若不是常施脂粉的女子,便是就居蘭花之地的人,身上才會附帶此等香氣。要說蘭花,北莽之中,有哪處能比得上書院呢?”
慧劫方丈道:“言之有理,趙劍主當日讓老衲將此事隱下,是怕太叔院長會心懷芥蒂吧?”
趙絕江微笑道:“太叔倦此人城府極深,我對他不得不防。”
慧劫聞言皺眉道:“難道趙劍主懷疑太叔院長?”
趙絕江搖頭道:“鹿嶽書院中人,我現在都不能相信。慧劫方丈可別忘了,當日墨府之亂,那一刀就是從鹿嶽書院開始的。此後的種種事件,或多或少,都與書院脫不了幹係。”
慧劫方丈想想的確如此,當日鹿嶽書院弟子遭背刀門人襲擊,後來鹿嶽書院順藤摸瓜追查到墨家。之後,墨家遭襲,隻有幾個覆族族眾與幾個鹿嶽書院的人走了出來。這才有了,數百門派上燕臨,為討公道,眾人又匯聚楊家槍坪上劍墟。再之後,山河巨劍崩壞。而在這些事兒中,鹿嶽書院就像一根線,把它們串了起來。
慧劫方丈歎息道:“譚峰主之死怕隻是個引子,還不知以後要生起多少事端。後天就是百花祭,百花祭一過,咱們可就沒繼續待在燕臨的理由了。”
趙絕江微笑道:“那神秘高手與牙非道我都要揪出來,老劍主之仇,我非報不可!”
望著窗外的雨,太叔倦莫名的煩躁。懸掛在他屋中的字帖,早被他一一摘除,偌大個屋子顯得空蕩冷清。
忽而,他房門被人咚咚敲了兩下。
太叔倦轉身緩緩坐下道:“進來吧。”
他話音剛落,一個滿臉煩躁的中年男子便走了進來。
太叔倦一瞧來人便笑道:“吳院首,還從沒見過你這幅慌張的樣子。”
吳顏武尋了個座,坐下後立刻開門見山道:“院長,你最近有沒有察覺呂學監有些不對勁?”
太叔倦聞言一愣,他皺眉道:“呂學監為書院是嘔心瀝血,勤勤懇懇。怎麽,你懷疑呂學監有問題?”
吳顏武苦笑道:“我與老呂是十幾年的摯交好友,我打死也不想懷疑他。不過他近日的確有些反常。”
“講。”
吳顏武急切道:“平常,呂學監天不亮就要起身來操持院內事務。但這幾日本是正忙的功夫,但三天兩頭不見他人影,難道院長不覺得反常?”
太叔倦聞言笑道:“老吳,別看你平時不喜言語,但在院中諸多師長中,你是最沉不住性子的一個。呂學監在楊家槍坪受了傷,這幾日閉關調理,不見他人影也不足為怪。而且你我對熟知呂學監的人品與作風,難道吳院首真的相信呂學監是那為非作歹之人。我與呂學監係出同門,皆是金院長的弟子。當年老師便經常誇讚呂學監的人品,反正我是絕不會懷疑呂學監。
老吳,現在明擺著是有人要在我們書院的頭上扣屎盆子。從背刀門人襲擊我書院學生開始,此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衝我們書院而來。別人要怎麽看我鹿嶽書院我不管,但我們切記不可自亂陣腳。”
吳顏武聽罷長呼一口氣,點頭道:“我是怕老呂攪進這渾水壇子裏。今日有院長一言,我便放心了。不過,還有一件事,我至今沒弄明白。”
太叔倦拿起筆正要寫身麽,聽到吳顏武還有話沒講完,便點頭道:“說。”
“那日在去肅州的路上,船快靠岸時,呂學監突然說有要事要折返回書院,後來回書院後正巧趕上數百門派圍堵燕臨,我便沒問呂學監是為何事要急著趕回燕臨。之後,呂學監又帶曲軒逸等人趕去楊家槍坪,這事便一拖再拖。這次他回來,我更是連個照麵都沒跟他打上。”吳顏武話還沒說完,太叔倦的筆啪的一聲便掉在了桌子上。
太叔倦麵目陰沉,但片刻後他又笑道:“原來是這件事,那日的確是院裏出了一些事,我自己處置不了,才傳信讓呂學監回來的。”
吳顏武聞言,沉吟片刻,緩緩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饒院長了。”吳顏武起身要走,太叔倦卻喊住他道:“老吳,關於呂學監的事,你絕不能對外人透露,以免有人鑽了空子。”
吳顏武笑道:“自然。”
待他走後,太叔倦合起了雙眼,他側臥在椅子上,顯得疲憊至極。
且說董平一回到府衙,便開始鑽研起那兩本書來。一本化氣,一本合氣。再加上他已學會的吞氣與泄氣,這四篇功法,便組成了那無上宗的不傳之秘,《鯤鵬總略》。
“吞真氣,泄雜氣,化他氣,合己氣。”董平將兩本書看完後,不由感覺此功法的邪門與神異。
董平自語道:“吞噬他人真氣轉化為己用,還真是應上了扉頁上的那句老子說,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有吞氣篇跟泄氣篇做底子,學會這兩篇功法對董平來說並不算難事。
“先吞他人真氣,隨後泄出斑駁雜氣。再將他人真氣化成與自身相同的本源之氣,最後合氣為一。”
董平將兩本書記下後,便將書扔在了那盆藥湯裏。他曉得,這種東西若留在手裏,免不了成為隱患。早些毀了,便少一件事端。
突然,一個小吏從外麵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
那小吏一進來便笑嘻嘻的說道:“董大爺,您可還記得小的?”
董平笑道:“自然,當日這住處,還是你帶我與內人來的。”
小吏聞言笑地更歡,他哈腰道:“董大爺好記性。”
“不知小哥今日來,是為何事?”
小吏道:“大人在青雲店專門為董大爺設了宴席,這不讓小的來請董大爺赴宴麽?”
董平輕挑劍眉,微笑道:“不知道是哪位大人要請我赴宴?”
小吏一拍胸脯道:“自然是張大人!”
董平搖頭數落道:“這個張大人,摳門的很,我都與他相識這麽久了,他這還是頭一次請客。”
小吏聞言趕忙噓了一聲,他輕聲道:“董公子小聲些,張大人不僅摳門,還小氣的很呢!”
二人同時放聲大笑起來,董平摸摸肚皮道:“正好昨個一天沒吃飯,咱們走著。”
小吏往地上看一眼道:“董大爺,您這書都泡爛了,要不小的幫你拾起來曬曬?”
董平笑道:“這是張大人送的書,沒意思的很,你要是拾起來,我還得讀,你這不是難為我嗎?”
“不敢,不敢。”小吏聞言一笑,閃身出了屋。董平則抽出刀,將那兩本書攪了個稀爛後,才走出房門。
青雲店乃燕臨頂尖的館子,當年大宋官家還給青雲店提了一塊牌匾。那牌匾給青雲店撐了小百年的場麵,但遼人一入關,那牌匾便被店家給劈成柴,燒火煮了一鍋豬食。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不掌權的官家,還他娘不如一頭豬!
董平站在青雲店前,忽而想起了當日上官曦給他送來的那幾碟小菜。那飯菜的香味兒,至今還縈繞在他的舌尖。對於上官曦,董平更願意將她當成一個知己。為紅顏,董平願意舍命,但為知己,他願意摔琴。
小吏被來往於青雲店的人流給撞了幾個趔趄,他看向呆呆矗立的董平,不由得開口道:“董大爺,別站著啦,上麵的酒菜已經備好了。”
董平點點頭,大步跨入了青雲店,“老張啊,今天我就當一回你的手腳。”
小吏一進店便喊道:“九層,天字號,甲字房!”
轉眼間,一個幹淨利落,雙眼有神的青年就走了過來。他一瞧董平便笑道:“爺,您上麵請。”
董平恍了一下神,他仔細打量來人一番後,不由得感歎到,這青雲店的小二都如此神武。若是他不說自己是個小二,董平還真把他當成了哪家公子哥。
董平笑道:“有勞了。”
小二溫和一笑,先行上了樓梯,董平緊隨其後。但那小吏卻站在大廳中沒動腳,董平停下來對櫃台喊道:“給這個兄弟上一桌上好的酒菜,帳就記在那天字號甲子房裏的張大人身上。”
小吏本以為董平要請他吃飯,還挺樂嗬。但一聽是要那張大人結賬,小吏雙腿一軟,差點沒癱倒在地。
且說青雲店共有九層,每層又有九廳,每廳又有九屋,每屋裏又有九個單間,這便暗合三十六重天,直上青雲巔之意。
待行到裝飾最為奢華的第九層後,小二便停下了腳步道:“爺,這段兒我就不能帶您了。天字號屋,甲子號房門上有些,勞煩您自己找。”
董平揮了揮手淡淡道:“一會兒去找張大人領賞。”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