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秀隨著鬼先生直往前去,行了一個多時辰,又到了那座巍峨大山的底下,抬眼望去,蜿蜒的石階盤旋而上,最後消失於雲端。
宗秀正想拾階而上,鬼先生卻道:“不必走這條道。”
宗秀一愣,鬼先生已沿著山腳往後走去。宗秀連忙跟上,走了一刻鍾,鬼先生停下步來,說道:“就是這兒。”
眼前是一個被雜草掩蓋的洞窟,鬼先生說道:“山頂那處宮殿最裏麵設有禁製,憑你們是根本無法解開的。隻不過時間久了,裏麵有些岩層坍塌,反而露出一條通道來。我是百年前來到此處,沒事到處轉悠,因而恰巧我發現了。”
鬼先生瞳孔中透著光芒,道:“裏麵那兩件東西,對你正好有大用。”
宗秀疑聲道:“是什麽?”
鬼先生已進入洞窟,不過他的聲音傳來,隻有二字:“夜叉。”
因為不是人工修築的,洞窟裏麵的通道顯得很不好走,一會兒寬敞異常,一會兒又狹窄到要匍匐而過。
不過鬼先生卻是完全不受影響,就像是飄忽不定的風一般,各種地形都無法阻礙他分毫。
就這麽晃晃蕩蕩,在洞窟內差不多行了有一個時辰,通道豁然開朗,宗秀走出通道,看著眼前的景象,驀然呆住了。
前麵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空間,不過除去中間以外,四周全是空的,而且一眼見不到底,宗秀站在通道邊緣,就像是站在萬丈深淵之上,底部泛起陰冷的風,讓人心驚膽顫。
中間則有一根數丈大小的石柱從深淵底部聳立而起,宗秀望去,上麵似乎放著兩樽棺槨模樣的東西。
鬼先生說道:“可有飛行法器?”
宗秀想起師娘阮凝芝曾給他一件飛雲梭,便回道:“有的。”
鬼先生道:“如此正好,我倒是忘了你才是引氣境,不會飛遁之術。若是帶你走了幾個時辰的路來到這裏,卻是白走一趟,怕是你都會怨我這個師叔了。”
雖然這些障礙對鬼先生無礙,但因為此時特殊的存在形式,他是無法帶著宗秀飛遁而去的,如果宗秀沒有飛行法器,還真有可能會白來一趟。
當然,最後怨恨之言自然隻是玩笑話。
鬼先生當先朝那石柱台麵上飄去,而宗秀亦是祭出飛雲梭,隨後就到。
宗秀下到石柱上,從外麵看隻是孤零零聳立的一根石柱,但真到了上麵,卻發現這石柱似乎比想象中的還要大些。起碼站在上麵不會有要摔落深淵的心虛感。
石柱上麵的兩樽棺槨全是用透明的材質製成,宗秀看去,竟然發現每樽棺槨裏都躺著一個人。
嗯,其實這應該不算人。
左麵的棺槨裏的躺著一個女子模樣的人,即使躺著,也可見動人的曲線。隻不過不同於人類女子的雪白肌膚,她全身都泛著晶瑩的藍色,走進一看,那是極其細密的藍色鱗片。
而且她的背部還有一對飛翼,大半被壓在身下,隻露出一小部分來。從露出的部分來看,不是如飛禽那般長著羽毛,而有些像是蝙蝠一般,由骨骼和薄薄的翼膜組成,但又不像蝙蝠的灰色,她的飛翼亦是如身體一般,呈現幽藍之色。
雖然看上去與人類女子有些差異,但不管如何,總是另有一番妖冶的美麗。而另一個棺槨上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
他,或許用它來形容更適合。
它的頭部生著稠密的毛發,全是赤紅之色,額頭兩側長著小小的尖角,即使躺在棺槨裏全無生息,眼睛卻是圓瞪,直如銅鈴一般。而臉上的紋路如老樹盤根一般交錯,口中有巨大的獠牙突出,身上的肌肉如石塊鼓起,手腳指甲仿佛鋒利的倒鉤,活脫脫傳聞中食人惡魔的形象。
宗秀記得鬼先生說過它們叫夜叉,可這兩個形象差別也太大了,便忍不住問道:“這兩個……是同類?”
鬼先生解釋道:“左邊這個是空行夜叉,右邊的是地行夜叉,雖然外表與神通都大不相同,不過確是同一類無疑。”
又道:“你既然得了黃泉師兄的傳承,收服它們應是無礙的。九幽三大族,修羅王族不必提,沒人有膽子動它們的主意。剩下的兩大族,夜叉、羅刹,一直是幽冥諸宗絕佳的祭煉對象。你在引氣境便能得到空行、地行雙夜叉,若是讓人知道了,隻怕要羨慕死。”
不管從鬼先生聽到什麽修行界的新奇事物,宗秀都有些見怪不怪了。隻不過他還是不明白,為什麽他收服這兩隻夜叉就應是無礙?對於接下來怎麽做,宗秀根本一頭霧水,難道是用鬼奴魂印?可這根本與得到的傳承無關啊!
宗秀隻得支支吾吾開口道:“其實……我不太懂得收服之法,還望前輩指教。”
鬼先生見宗秀不知,奇道:“黃泉師兄一共凝結了十八個幽冥印,以此控製十八個幽冥傀儡,憑借這十八個幽冥傀儡,黃泉師兄以玄真修為,甚至能力抗劫仙而不敗。師兄身死,幽冥傀儡自然跟著毀去,但幽冥印卻是永恒存在的,沒有劫仙出手,絕不會消散。幽冥傀儡平常都是存於歸墟界,你既然得到了它,幽冥印應是在裏麵無疑。”
幽冥印?存於鬼城中?
宗秀低頭思索,聽鬼先生所言,這幽冥印應該是有些類似於鬼奴魂印的東西,但比鬼奴魂印更霸道。可宗秀得到鬼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兒了,算上時間流逝的差異,實際在鬼城待的時間更久,可卻完全對這幽冥印有絲毫印象。
會是在哪裏呢?
等等!
宗秀忽然想到,鬼奴魂印初看如鬼畫符一般,而細細一看,又像是由許多扭曲奇怪的文字組成。既然幽冥印與之功能類似,那想必形態也不會差上太多。而說起鬼畫符般的奇怪文字,宗秀還真在一個地方看過。
那不正是鬼城廣場上矗立的石碑!
宗秀雖然看那些字久了就會暈頭轉向,但那些字實在是顯眼,宗秀在鬼城中進進出出,自然是清楚,巨石碑上,正好是十八個大字。
宗秀正想拾階而上,鬼先生卻道:“不必走這條道。”
宗秀一愣,鬼先生已沿著山腳往後走去。宗秀連忙跟上,走了一刻鍾,鬼先生停下步來,說道:“就是這兒。”
眼前是一個被雜草掩蓋的洞窟,鬼先生說道:“山頂那處宮殿最裏麵設有禁製,憑你們是根本無法解開的。隻不過時間久了,裏麵有些岩層坍塌,反而露出一條通道來。我是百年前來到此處,沒事到處轉悠,因而恰巧我發現了。”
鬼先生瞳孔中透著光芒,道:“裏麵那兩件東西,對你正好有大用。”
宗秀疑聲道:“是什麽?”
鬼先生已進入洞窟,不過他的聲音傳來,隻有二字:“夜叉。”
因為不是人工修築的,洞窟裏麵的通道顯得很不好走,一會兒寬敞異常,一會兒又狹窄到要匍匐而過。
不過鬼先生卻是完全不受影響,就像是飄忽不定的風一般,各種地形都無法阻礙他分毫。
就這麽晃晃蕩蕩,在洞窟內差不多行了有一個時辰,通道豁然開朗,宗秀走出通道,看著眼前的景象,驀然呆住了。
前麵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空間,不過除去中間以外,四周全是空的,而且一眼見不到底,宗秀站在通道邊緣,就像是站在萬丈深淵之上,底部泛起陰冷的風,讓人心驚膽顫。
中間則有一根數丈大小的石柱從深淵底部聳立而起,宗秀望去,上麵似乎放著兩樽棺槨模樣的東西。
鬼先生說道:“可有飛行法器?”
宗秀想起師娘阮凝芝曾給他一件飛雲梭,便回道:“有的。”
鬼先生道:“如此正好,我倒是忘了你才是引氣境,不會飛遁之術。若是帶你走了幾個時辰的路來到這裏,卻是白走一趟,怕是你都會怨我這個師叔了。”
雖然這些障礙對鬼先生無礙,但因為此時特殊的存在形式,他是無法帶著宗秀飛遁而去的,如果宗秀沒有飛行法器,還真有可能會白來一趟。
當然,最後怨恨之言自然隻是玩笑話。
鬼先生當先朝那石柱台麵上飄去,而宗秀亦是祭出飛雲梭,隨後就到。
宗秀下到石柱上,從外麵看隻是孤零零聳立的一根石柱,但真到了上麵,卻發現這石柱似乎比想象中的還要大些。起碼站在上麵不會有要摔落深淵的心虛感。
石柱上麵的兩樽棺槨全是用透明的材質製成,宗秀看去,竟然發現每樽棺槨裏都躺著一個人。
嗯,其實這應該不算人。
左麵的棺槨裏的躺著一個女子模樣的人,即使躺著,也可見動人的曲線。隻不過不同於人類女子的雪白肌膚,她全身都泛著晶瑩的藍色,走進一看,那是極其細密的藍色鱗片。
而且她的背部還有一對飛翼,大半被壓在身下,隻露出一小部分來。從露出的部分來看,不是如飛禽那般長著羽毛,而有些像是蝙蝠一般,由骨骼和薄薄的翼膜組成,但又不像蝙蝠的灰色,她的飛翼亦是如身體一般,呈現幽藍之色。
雖然看上去與人類女子有些差異,但不管如何,總是另有一番妖冶的美麗。而另一個棺槨上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
他,或許用它來形容更適合。
它的頭部生著稠密的毛發,全是赤紅之色,額頭兩側長著小小的尖角,即使躺在棺槨裏全無生息,眼睛卻是圓瞪,直如銅鈴一般。而臉上的紋路如老樹盤根一般交錯,口中有巨大的獠牙突出,身上的肌肉如石塊鼓起,手腳指甲仿佛鋒利的倒鉤,活脫脫傳聞中食人惡魔的形象。
宗秀記得鬼先生說過它們叫夜叉,可這兩個形象差別也太大了,便忍不住問道:“這兩個……是同類?”
鬼先生解釋道:“左邊這個是空行夜叉,右邊的是地行夜叉,雖然外表與神通都大不相同,不過確是同一類無疑。”
又道:“你既然得了黃泉師兄的傳承,收服它們應是無礙的。九幽三大族,修羅王族不必提,沒人有膽子動它們的主意。剩下的兩大族,夜叉、羅刹,一直是幽冥諸宗絕佳的祭煉對象。你在引氣境便能得到空行、地行雙夜叉,若是讓人知道了,隻怕要羨慕死。”
不管從鬼先生聽到什麽修行界的新奇事物,宗秀都有些見怪不怪了。隻不過他還是不明白,為什麽他收服這兩隻夜叉就應是無礙?對於接下來怎麽做,宗秀根本一頭霧水,難道是用鬼奴魂印?可這根本與得到的傳承無關啊!
宗秀隻得支支吾吾開口道:“其實……我不太懂得收服之法,還望前輩指教。”
鬼先生見宗秀不知,奇道:“黃泉師兄一共凝結了十八個幽冥印,以此控製十八個幽冥傀儡,憑借這十八個幽冥傀儡,黃泉師兄以玄真修為,甚至能力抗劫仙而不敗。師兄身死,幽冥傀儡自然跟著毀去,但幽冥印卻是永恒存在的,沒有劫仙出手,絕不會消散。幽冥傀儡平常都是存於歸墟界,你既然得到了它,幽冥印應是在裏麵無疑。”
幽冥印?存於鬼城中?
宗秀低頭思索,聽鬼先生所言,這幽冥印應該是有些類似於鬼奴魂印的東西,但比鬼奴魂印更霸道。可宗秀得到鬼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兒了,算上時間流逝的差異,實際在鬼城待的時間更久,可卻完全對這幽冥印有絲毫印象。
會是在哪裏呢?
等等!
宗秀忽然想到,鬼奴魂印初看如鬼畫符一般,而細細一看,又像是由許多扭曲奇怪的文字組成。既然幽冥印與之功能類似,那想必形態也不會差上太多。而說起鬼畫符般的奇怪文字,宗秀還真在一個地方看過。
那不正是鬼城廣場上矗立的石碑!
宗秀雖然看那些字久了就會暈頭轉向,但那些字實在是顯眼,宗秀在鬼城中進進出出,自然是清楚,巨石碑上,正好是十八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