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的一陣脆響,外壁繪有竹葉疊影、產自正德堂的白瓷杯盞應聲摔碎成數塊,茶水遍地。
正德堂曾是前朝官窯,專製白瓷。國祚交替之後,正德堂未能得到大華高祖皇帝青睞,逐漸沒落,很快為他家兼並。
這麽些歲月過去,如今民間的正德堂瓷器都是當年的舊物。古董還稱不上,但已經有富貴人家挑選著收藏,其中精品,往往價值百兩至數百兩銀子。
李正德並非對瓷器有何喜好,隻是李家畢竟是啟陽十大宗門之一,放到整個新安郡也算有頭有臉,自然少不得這些支撐門麵的風雅之物。
他也不是對瓷器有何研究,書房裏會使用正德堂出品的瓷具,純粹因為其上印有“正德”二字。
曹元魁俯身拾起碎片,放到茶幾上,默然無語。
連雲派東遷啟陽立身梧桐群山淩雲峰,是他暗中牽的線。曹豫傑不想引起啟陽各勢力太大關注,低調以淩雲峰為中心,想要慢慢將整座梧桐山脈收入囊中,把連雲派打造成氣度恢弘的一流甚至頂尖宗門。
長安會突如其來的插足令人始料未及。葉天直接將梧桐主峰出雲峰買下,並更名為應天峰,徹底打亂了曹豫傑的謀劃。尤其是長安會在葉天的帶領下展現出來的胸懷和意誌,打一開始就叫啟陽武盟裏好些人隱含期待。
曹豫傑再想獨得梧桐群脈,其它僅僅租借的各家勢力不足為患,唯獨持有應天峰地契的葉天創建的長安會無法繞過去。
大華朝廷對武盟既依賴又排斥的緣故,這個時代的土地政策對武林勢力有極大限製。不管是什麽門派,一旦持有地契那人離世,該門派需帶著地契原件另行至有司繳納全額土地金,否則土地重歸國有。像宗親繼承這種說法,隻適用於沒有門派背景的人。
去年在青江望山,劉正風持有的望山地契不知藏於何處,趙東遣方承卓討要長生宗掌門印信,以將長生宗據為己有,正是基於這點。他擔心葉天和顧琉璃借長生宗門人名義,拿上地契向官府申請延續望山的所有權。一旦程序符合規定,連青江知府趙河都無法阻止,到時候唯有再用別的手段奪取望山,隻會徒增變數。
長安會地契填寫的是葉天的名字,如果葉天遭遇不測,顧琉璃和蘇玲瓏等人皆能按律製繼續占據應天峰。不過長安會銀錢捉襟見肘也非什麽秘密,目前還不虞他們拿得出這麽一筆數額的資金。
李家與連雲派私下裏已經結成同盟,無論以後是何狀態,至少此時李正德是不介意為曹豫傑掃平應天峰上的障礙的。但看許亮被害一事,還把當時仍屬於連雲派客卿長老的邱如白牽扯進去,足夠說明李正德對待曹豫傑遠不如表麵那麽親密無間。
行刺的計劃,身為李家門客的曹元魁隻知曉一半。好些事情不用講得太透徹,能有今天這般成就的人,沒幾個是傻子。倘若不是近兩天武盟眼線傳來消息,曹元魁完全沒想到李正德派去的人竟是去年年底在北地觸犯軍令畏罪潛逃的鎮北軍校尉屠彰武。
或許在這幾年裏,自己數次代為引見曹豫傑,惹得李正德對自己生出戒心了吧?可惜這次的事,完全是他用人不慎導致的。
曹元魁心裏冷笑,臉上卻毫無異常,說道:“我和豫傑都覺得,武林大會在即,若能大事化小,對大家都有好處。”
李正德怒極反笑道:“你說的大家有包括我李家?”
“對於李家而言,聲望受損在所難免,如何降低影響才是當務之急,家主以為呢?”
“你有什麽建議?”
“找葉天談判,主動和解,將此事的影響限製在一定範圍內。”
“你要我李家主動送上門給他割一刀?”與其說談判和解,還不如說拿財消災。李正德半輩子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何曾試過給一晚輩低頭?
“豫傑說了,家主畢竟是為了連雲派,若葉天接受和解,不論提出要多少銀錢,連雲派願意承擔一半。”曹元魁淡然說道。
李家自身始終沒有躋身上三品的宗親人員,但還能位列啟陽十大宗門之一,錢財又怎麽會缺?在李家坐鎮多年的三品武者便是這麽來的。李正德強壓怒火,說道:“即使葉天接受和解,民間不清楚,啟陽武林會有幾家不清楚?”
屠彰武身份暴露的消息還限定在小範圍內,武盟給足李家麵子沒有主動大肆傳播,難道葉天也會如此?
“隻需葉天發一份聲明,證實屠彰武所作所為與李家無關,或許依舊有人要懷疑,卻不一定所有人都懷疑。”
曹元魁此意是要徹底犧牲掉屠彰武了。
屠彰武現在已經淪為廢人,李正德倒並非顧念舊宜。他找屠彰武刺殺許亮和葉天,屠彰武還收取數千銀兩,可以看出兩人關係的淡漠程度。
關鍵李正德與屠彰武曾同門求藝,和李正德注定返回李家成為要員不同,屠彰武在師門頗受重視。讓李正德棄之不顧,一旦被師門得知,李家的麻煩未必比長安會小。
李正德沉聲說道:“你先下去吧。”
曹元魁微微躬身,出門之際突然說道:“對了,豫傑叫我轉達一句,家主以後再想為連雲派做些什麽,還請提前告知一聲。”
李正德深吸幾口氣:“知道了。”
等曹元魁退下,李正德臉色反而變得平靜,譏屑道:“果然是養不熟的狗!”
之前竟是在演戲給曹元魁看。
一直在旁沒有說話的李正明說道:“連雲派轉遷啟陽之後,曹豫傑和各家沒有多少來往,倒是在曹元魁的引薦之下,和官府走得極近。”
李正明是李正德胞弟,同為四品,與李正德的區別在於他更善謀財,李家來錢的行當,歸李正明單獨掌管的超過半數。
在他看來,曹元魁在李家隻是一名門客,或許排嶺縣都指揮使的身份讓他地位高於別人,但也同樣讓他難以真正融入此地武林勢力。他和連雲派能親密無間的相輔相成,和別家卻不能。
李正德聽了他的話,哼了一聲,問道:“你認為會不會是針對我們?”
“我也無法斷定。按理說我們一直小心謹慎,要有什麽差池,他們不應該到現在還按兵不動。”李正明搖搖頭,回到剛才的話題:“曹元魁說得沒錯,現今最重要的,還是怎麽降低李家聲望的損失。倘若處理不當,家裏好些生計都將受到影響。”
李家的生計既有麵向民間的,也有麵向武林的。隻是無論民間或者武林,相信沒幾個願意和名聲帶有汙點的李家打交道。
“你說如何處理?”
“可以先按曹元魁的辦法試試,就是不知道屠彰武師門那邊……”
“放心,頂多再多花些錢財。”
正德堂曾是前朝官窯,專製白瓷。國祚交替之後,正德堂未能得到大華高祖皇帝青睞,逐漸沒落,很快為他家兼並。
這麽些歲月過去,如今民間的正德堂瓷器都是當年的舊物。古董還稱不上,但已經有富貴人家挑選著收藏,其中精品,往往價值百兩至數百兩銀子。
李正德並非對瓷器有何喜好,隻是李家畢竟是啟陽十大宗門之一,放到整個新安郡也算有頭有臉,自然少不得這些支撐門麵的風雅之物。
他也不是對瓷器有何研究,書房裏會使用正德堂出品的瓷具,純粹因為其上印有“正德”二字。
曹元魁俯身拾起碎片,放到茶幾上,默然無語。
連雲派東遷啟陽立身梧桐群山淩雲峰,是他暗中牽的線。曹豫傑不想引起啟陽各勢力太大關注,低調以淩雲峰為中心,想要慢慢將整座梧桐山脈收入囊中,把連雲派打造成氣度恢弘的一流甚至頂尖宗門。
長安會突如其來的插足令人始料未及。葉天直接將梧桐主峰出雲峰買下,並更名為應天峰,徹底打亂了曹豫傑的謀劃。尤其是長安會在葉天的帶領下展現出來的胸懷和意誌,打一開始就叫啟陽武盟裏好些人隱含期待。
曹豫傑再想獨得梧桐群脈,其它僅僅租借的各家勢力不足為患,唯獨持有應天峰地契的葉天創建的長安會無法繞過去。
大華朝廷對武盟既依賴又排斥的緣故,這個時代的土地政策對武林勢力有極大限製。不管是什麽門派,一旦持有地契那人離世,該門派需帶著地契原件另行至有司繳納全額土地金,否則土地重歸國有。像宗親繼承這種說法,隻適用於沒有門派背景的人。
去年在青江望山,劉正風持有的望山地契不知藏於何處,趙東遣方承卓討要長生宗掌門印信,以將長生宗據為己有,正是基於這點。他擔心葉天和顧琉璃借長生宗門人名義,拿上地契向官府申請延續望山的所有權。一旦程序符合規定,連青江知府趙河都無法阻止,到時候唯有再用別的手段奪取望山,隻會徒增變數。
長安會地契填寫的是葉天的名字,如果葉天遭遇不測,顧琉璃和蘇玲瓏等人皆能按律製繼續占據應天峰。不過長安會銀錢捉襟見肘也非什麽秘密,目前還不虞他們拿得出這麽一筆數額的資金。
李家與連雲派私下裏已經結成同盟,無論以後是何狀態,至少此時李正德是不介意為曹豫傑掃平應天峰上的障礙的。但看許亮被害一事,還把當時仍屬於連雲派客卿長老的邱如白牽扯進去,足夠說明李正德對待曹豫傑遠不如表麵那麽親密無間。
行刺的計劃,身為李家門客的曹元魁隻知曉一半。好些事情不用講得太透徹,能有今天這般成就的人,沒幾個是傻子。倘若不是近兩天武盟眼線傳來消息,曹元魁完全沒想到李正德派去的人竟是去年年底在北地觸犯軍令畏罪潛逃的鎮北軍校尉屠彰武。
或許在這幾年裏,自己數次代為引見曹豫傑,惹得李正德對自己生出戒心了吧?可惜這次的事,完全是他用人不慎導致的。
曹元魁心裏冷笑,臉上卻毫無異常,說道:“我和豫傑都覺得,武林大會在即,若能大事化小,對大家都有好處。”
李正德怒極反笑道:“你說的大家有包括我李家?”
“對於李家而言,聲望受損在所難免,如何降低影響才是當務之急,家主以為呢?”
“你有什麽建議?”
“找葉天談判,主動和解,將此事的影響限製在一定範圍內。”
“你要我李家主動送上門給他割一刀?”與其說談判和解,還不如說拿財消災。李正德半輩子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何曾試過給一晚輩低頭?
“豫傑說了,家主畢竟是為了連雲派,若葉天接受和解,不論提出要多少銀錢,連雲派願意承擔一半。”曹元魁淡然說道。
李家自身始終沒有躋身上三品的宗親人員,但還能位列啟陽十大宗門之一,錢財又怎麽會缺?在李家坐鎮多年的三品武者便是這麽來的。李正德強壓怒火,說道:“即使葉天接受和解,民間不清楚,啟陽武林會有幾家不清楚?”
屠彰武身份暴露的消息還限定在小範圍內,武盟給足李家麵子沒有主動大肆傳播,難道葉天也會如此?
“隻需葉天發一份聲明,證實屠彰武所作所為與李家無關,或許依舊有人要懷疑,卻不一定所有人都懷疑。”
曹元魁此意是要徹底犧牲掉屠彰武了。
屠彰武現在已經淪為廢人,李正德倒並非顧念舊宜。他找屠彰武刺殺許亮和葉天,屠彰武還收取數千銀兩,可以看出兩人關係的淡漠程度。
關鍵李正德與屠彰武曾同門求藝,和李正德注定返回李家成為要員不同,屠彰武在師門頗受重視。讓李正德棄之不顧,一旦被師門得知,李家的麻煩未必比長安會小。
李正德沉聲說道:“你先下去吧。”
曹元魁微微躬身,出門之際突然說道:“對了,豫傑叫我轉達一句,家主以後再想為連雲派做些什麽,還請提前告知一聲。”
李正德深吸幾口氣:“知道了。”
等曹元魁退下,李正德臉色反而變得平靜,譏屑道:“果然是養不熟的狗!”
之前竟是在演戲給曹元魁看。
一直在旁沒有說話的李正明說道:“連雲派轉遷啟陽之後,曹豫傑和各家沒有多少來往,倒是在曹元魁的引薦之下,和官府走得極近。”
李正明是李正德胞弟,同為四品,與李正德的區別在於他更善謀財,李家來錢的行當,歸李正明單獨掌管的超過半數。
在他看來,曹元魁在李家隻是一名門客,或許排嶺縣都指揮使的身份讓他地位高於別人,但也同樣讓他難以真正融入此地武林勢力。他和連雲派能親密無間的相輔相成,和別家卻不能。
李正德聽了他的話,哼了一聲,問道:“你認為會不會是針對我們?”
“我也無法斷定。按理說我們一直小心謹慎,要有什麽差池,他們不應該到現在還按兵不動。”李正明搖搖頭,回到剛才的話題:“曹元魁說得沒錯,現今最重要的,還是怎麽降低李家聲望的損失。倘若處理不當,家裏好些生計都將受到影響。”
李家的生計既有麵向民間的,也有麵向武林的。隻是無論民間或者武林,相信沒幾個願意和名聲帶有汙點的李家打交道。
“你說如何處理?”
“可以先按曹元魁的辦法試試,就是不知道屠彰武師門那邊……”
“放心,頂多再多花些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