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江長生宗是什麽層次的宗門,楚向原早已打探得清清楚楚。眼前的啟陽長安會並無多少得自長生宗的傳承,說是一個新生勢力都不為過。
但也恰恰如此,在白手起家的階段便有這般肚量,才愈加彰顯葉天等人的性情舉止殊為不易與難得。
楚向原本是文人出生,少年從武,卻不曾完全拋下學業。加上師父亦是儒士,他深受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影響,自然對長安會的做法十分推崇。
有言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說在來啟陽之前,僅僅抱著故人相見的單純心思,那在來啟陽之後,得知長安會的作為,楚向原便真正將葉天等人引為知音了。
他在長安會住了兩夜,與蘇玲瓏飲茶閑敘,與邱如白喝酒論武。第三日正午,終於等到葉天和顧琉璃幾人的回歸。
對於楚向原的到訪,葉天歡欣之餘,多少也帶有疑惑。待蘇玲瓏將近日發生的事情詳細說完,葉天對楚向原長揖以禮,說道:“大恩不言謝,向原高義,葉天銘記於心。”
第二次聽葉天說“大恩不言謝”這句話,邱如白不由扯了扯嘴角,暗自心想:他該不會又想拿這話賴掉這恩情?
楚向原躬身回禮說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起身時瞥到邱如白麵部動作稍縱即逝,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飛鴻會總舵在南武林三郡之一的靜海郡廣泉府,連雲派東遷啟陽前則屬於挨著廣泉府的金平府的宗門。雖然通常情況下若無緊要事,即使是相鄰府地的武林勢力也甚少來往,但同為地榜武者,又同在靜海郡生活,楚向原和邱如白還是認識的。
不過他對邱如白所知甚少,印象仍停留在外界傳聞的不苟言笑、生人勿近這一層麵。哪裏會想到邱如白與葉天相處數月,心態竟是在後者有意無意的潛移默化下,逐漸發生了改變。
葉天倒是有注意到邱如白的反應,也瞬間想起初見邱如白時自己就說過這話。隻是他被美女揶揄才會尷尬,換成男人來,他臉皮能比城牆都厚實。因此他對邱如白的反應視若無睹,老神在在的邁前一步,邀請楚向原及幾位飛鴻會金平分堂的故人,還有許亮妻兒入席就坐。
酒菜很快上齊,葉天端起酒杯,先行敬謝楚向原,並且對飛鴻會幾人的到訪表示歡迎。接著便為眾人介紹即將出任煉器閣首座的鐵匠馮奎,以及即將出任煉藥閣首座的藥師公孫胥明。
末了葉天延手示意道:“這二位是許浩然和許婉儀,都是原雲山派掌門許亮的子女。如今雲山派並入長安會,過段日子,他們會擔任長安學院的先生。”
近來諸多規劃進展順利,加上卻敵幫退走,又合並了雲山派,係統裏一統梧桐應天峰的主線任務就算完成了。完成後的獎勵是長安會所有特殊設施的效果都翻一倍,這可是最實在的獎勵之一了,比門派經營任務獎勵的什麽鍛造圖紙或者一兩門末流內功都要好。
所以葉天對於許夫人及許浩然、許婉儀三人頗為感激。畢竟他不是隻講利益不講私誼的人,如果許夫人三個不願讓雲山派並入長安會,憑著許亮的一點情分,葉天也不願為難他們孤兒寡母。那樣的話,統一應天峰就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了。
楚向原還在對圓桌上的轉盤這種不起眼卻大為便利的創意嘖嘖稱奇,聽葉天提及學院,頓時收斂心神,奇道:“長安會要開辦書院?”
文武相輕是常態,更何況這個時代武林同盟會的存在,使得武者的地位水漲船高,對應的,文人的地位就低了不少。
為何十多年前楚向原會放棄春闈改學武功?正是因為文人在掌握實權以前太不受重視了,令楚向原心生悲涼。若非救他並傳授他武藝之人,是出身春秋書院的先生,他也不會對“文”之一字留有念想,占據地文星這一席位。
現在聽到作為武林勢力的長安會要開辦長安書院,楚向原既驚且喜,更多的反倒是半信半疑。
“準確的講,叫學院才對。”葉天糾正楚向原的用詞,解釋道:“其實一開始隻是想建個學堂,為自家門人弟子服務罷了。後來琉璃與玲瓏有更完善的想法,於是才有學院一說。”
他將完整的思路連同綜合型住宿學院的先進概念詳細告知眾人,眾人均是驚詫不已。
自古士農工商,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在此之前卻還要加上武人這種身份。可以說當今天下,不想成為武者的人少之又少。換而言之,這種觀念無疑也導致武者潛意識裏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僅輕視書生文士,還輕視從事其它行業的人。
但葉天作為穿越者,受前世社會的熏陶以及大學教師工作的影響,思維迥異於當下社會環境中土生土長的原住民。他做出的規劃,自然亦有別於常人會想到的規劃。
就像已將葉天引為知音的楚向原,聽完之後也沉思許久,遲疑著說道:“隻怕世間能認可你的人寥寥無幾。”
“何出此言?難道連那些受益者都不會認同?”
“我指的是武林同道。”頓了頓,楚向原又道:“而且說實話,那些受益者還真不一定會認同。”
改善生活與改變地位是兩回事。得益於長安學院的人會念著長安會的好,卻未必會覺得如此辦學也好。很多東西根深蒂固了,前世封建思想傳承數千年,變化極為緩慢細微,直到近代外國列強叩關,先進的思想浪潮湧入,才有了突飛猛進的革新。葉天作為某名牌大學的中文係講師,雖然教的古代漢語,卻不至於會不了解這些。
隻是他倒不認為因此就什麽都無需去做。
“其實認不認可無所謂,就像你的師門春秋學院,它做的事,同樣不一定就是別的勢力認可的。不過隻要不違背仁義道德,不是為非作歹殺人放火,我們又何須在意那麽多?”
天下宗門林立,數以萬計。春秋學院既是儒家聖地,更是武林十大宗門之首。饒是如此,文武兼備的勢力在江湖上,仍唯獨春秋學院一家。
哦,不久之後,還要算上長安會。
蘇玲瓏轉頭看來,心想:這是你第二次拿春秋學院作對比了,葉天,你到底意欲何為?
楚向原說道:“春秋學院曆兩朝共百餘年方有今日之盛況,可見另辟蹊徑絕非易事。長安會若想效仿,還需謹防蹊徑不成坦途,而是成了歧路。”
“沒有想以此為主壯大宗門的意思,也不是完全從長安會的利益出發。”葉天搖搖頭,想起穿越過來後的所見所聞,喟然長歎:“就當作行善積德了。”
但也恰恰如此,在白手起家的階段便有這般肚量,才愈加彰顯葉天等人的性情舉止殊為不易與難得。
楚向原本是文人出生,少年從武,卻不曾完全拋下學業。加上師父亦是儒士,他深受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影響,自然對長安會的做法十分推崇。
有言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說在來啟陽之前,僅僅抱著故人相見的單純心思,那在來啟陽之後,得知長安會的作為,楚向原便真正將葉天等人引為知音了。
他在長安會住了兩夜,與蘇玲瓏飲茶閑敘,與邱如白喝酒論武。第三日正午,終於等到葉天和顧琉璃幾人的回歸。
對於楚向原的到訪,葉天歡欣之餘,多少也帶有疑惑。待蘇玲瓏將近日發生的事情詳細說完,葉天對楚向原長揖以禮,說道:“大恩不言謝,向原高義,葉天銘記於心。”
第二次聽葉天說“大恩不言謝”這句話,邱如白不由扯了扯嘴角,暗自心想:他該不會又想拿這話賴掉這恩情?
楚向原躬身回禮說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起身時瞥到邱如白麵部動作稍縱即逝,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飛鴻會總舵在南武林三郡之一的靜海郡廣泉府,連雲派東遷啟陽前則屬於挨著廣泉府的金平府的宗門。雖然通常情況下若無緊要事,即使是相鄰府地的武林勢力也甚少來往,但同為地榜武者,又同在靜海郡生活,楚向原和邱如白還是認識的。
不過他對邱如白所知甚少,印象仍停留在外界傳聞的不苟言笑、生人勿近這一層麵。哪裏會想到邱如白與葉天相處數月,心態竟是在後者有意無意的潛移默化下,逐漸發生了改變。
葉天倒是有注意到邱如白的反應,也瞬間想起初見邱如白時自己就說過這話。隻是他被美女揶揄才會尷尬,換成男人來,他臉皮能比城牆都厚實。因此他對邱如白的反應視若無睹,老神在在的邁前一步,邀請楚向原及幾位飛鴻會金平分堂的故人,還有許亮妻兒入席就坐。
酒菜很快上齊,葉天端起酒杯,先行敬謝楚向原,並且對飛鴻會幾人的到訪表示歡迎。接著便為眾人介紹即將出任煉器閣首座的鐵匠馮奎,以及即將出任煉藥閣首座的藥師公孫胥明。
末了葉天延手示意道:“這二位是許浩然和許婉儀,都是原雲山派掌門許亮的子女。如今雲山派並入長安會,過段日子,他們會擔任長安學院的先生。”
近來諸多規劃進展順利,加上卻敵幫退走,又合並了雲山派,係統裏一統梧桐應天峰的主線任務就算完成了。完成後的獎勵是長安會所有特殊設施的效果都翻一倍,這可是最實在的獎勵之一了,比門派經營任務獎勵的什麽鍛造圖紙或者一兩門末流內功都要好。
所以葉天對於許夫人及許浩然、許婉儀三人頗為感激。畢竟他不是隻講利益不講私誼的人,如果許夫人三個不願讓雲山派並入長安會,憑著許亮的一點情分,葉天也不願為難他們孤兒寡母。那樣的話,統一應天峰就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了。
楚向原還在對圓桌上的轉盤這種不起眼卻大為便利的創意嘖嘖稱奇,聽葉天提及學院,頓時收斂心神,奇道:“長安會要開辦書院?”
文武相輕是常態,更何況這個時代武林同盟會的存在,使得武者的地位水漲船高,對應的,文人的地位就低了不少。
為何十多年前楚向原會放棄春闈改學武功?正是因為文人在掌握實權以前太不受重視了,令楚向原心生悲涼。若非救他並傳授他武藝之人,是出身春秋書院的先生,他也不會對“文”之一字留有念想,占據地文星這一席位。
現在聽到作為武林勢力的長安會要開辦長安書院,楚向原既驚且喜,更多的反倒是半信半疑。
“準確的講,叫學院才對。”葉天糾正楚向原的用詞,解釋道:“其實一開始隻是想建個學堂,為自家門人弟子服務罷了。後來琉璃與玲瓏有更完善的想法,於是才有學院一說。”
他將完整的思路連同綜合型住宿學院的先進概念詳細告知眾人,眾人均是驚詫不已。
自古士農工商,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在此之前卻還要加上武人這種身份。可以說當今天下,不想成為武者的人少之又少。換而言之,這種觀念無疑也導致武者潛意識裏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僅輕視書生文士,還輕視從事其它行業的人。
但葉天作為穿越者,受前世社會的熏陶以及大學教師工作的影響,思維迥異於當下社會環境中土生土長的原住民。他做出的規劃,自然亦有別於常人會想到的規劃。
就像已將葉天引為知音的楚向原,聽完之後也沉思許久,遲疑著說道:“隻怕世間能認可你的人寥寥無幾。”
“何出此言?難道連那些受益者都不會認同?”
“我指的是武林同道。”頓了頓,楚向原又道:“而且說實話,那些受益者還真不一定會認同。”
改善生活與改變地位是兩回事。得益於長安學院的人會念著長安會的好,卻未必會覺得如此辦學也好。很多東西根深蒂固了,前世封建思想傳承數千年,變化極為緩慢細微,直到近代外國列強叩關,先進的思想浪潮湧入,才有了突飛猛進的革新。葉天作為某名牌大學的中文係講師,雖然教的古代漢語,卻不至於會不了解這些。
隻是他倒不認為因此就什麽都無需去做。
“其實認不認可無所謂,就像你的師門春秋學院,它做的事,同樣不一定就是別的勢力認可的。不過隻要不違背仁義道德,不是為非作歹殺人放火,我們又何須在意那麽多?”
天下宗門林立,數以萬計。春秋學院既是儒家聖地,更是武林十大宗門之首。饒是如此,文武兼備的勢力在江湖上,仍唯獨春秋學院一家。
哦,不久之後,還要算上長安會。
蘇玲瓏轉頭看來,心想:這是你第二次拿春秋學院作對比了,葉天,你到底意欲何為?
楚向原說道:“春秋學院曆兩朝共百餘年方有今日之盛況,可見另辟蹊徑絕非易事。長安會若想效仿,還需謹防蹊徑不成坦途,而是成了歧路。”
“沒有想以此為主壯大宗門的意思,也不是完全從長安會的利益出發。”葉天搖搖頭,想起穿越過來後的所見所聞,喟然長歎:“就當作行善積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