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人武者這個說法,葉天還是在遇到夷人萬戶統領印宿烈那天,才聽蘇玲瓏提及,首次得知。
現在隔了數月時間,又聽蘇玲瓏說起,他仍免不了疑惑。
通過係統推演得來的五禽戲,竟然不包含有效的鍛體方式,這點和葉天固有記憶裏的認知極為不符。但身處這個時代,又沒有辦法給他搜索一下前世的五禽戲具體是什麽樣的,好比較比較兩者差異,他也便不再糾結。
不過且將五禽戲放到一邊,葉天更想問的是,既然五禽戲有成就異人武者的可能,為何又加了個“不通武藝之人”作為前提條件?
邱如白對此也有所聽聞,替蘇玲瓏解釋道:“任何異人武者,都是從不通武藝之時,便開始以一種方式攀升修為,直至成就宗師境界,才會回頭重拾另外兩種。而已有修為在身的常人武者,若是想往異人武者發展,唯有先散盡修為才行。否則像這門五禽戲,對於常人武者來說,也就是一門練氣心法罷了。”
葉天越聽越糊塗:“為什麽?”
“功法衝突。”
與常人武者修行不同。異人武者之所以成就境界比常人武者更為容易,正是因為專注在一條道上一往直前,心無旁騖。並且這心無旁騖,不單單指純粹鍛體、練氣或明意,更要求功法也隻修煉同宗同源的一係。若非如此,便會導致體內功法互相消弭、衝突,或是對武道的闡述的不同,導致理解紊亂。消弭則修為大降,轉入常人武者這群體中;衝突則使筋骨、丹田成為不同功法的戰場,生不如死。理解紊亂,則會對靈台神識造成傷害,走火入魔。
反過來說,常人武者去修煉那些奇功,倒不虞有這方麵的危險,隻是也無法轉為異人武者。
葉天聽得一陣頭大,暗道:反正我沒想著散功重修,知其然就好,沒必要非知其所以然。
“無論如何,這五禽戲對我們得是有用的吧?”
蘇玲瓏說道:“我稍微翻閱了下,練氣是有益的。”她問邱如白:“你覺得如何?”
邱如白頷首道:“你們想增進修為,正好合適。”
“那就行了。至於什麽憑五禽戲純粹練氣成就宗師境界,還是留待有緣人吧。”
異人武者成就單境界更為容易,雙境界則比常人武者困難。但仍有無數人對異人武者的修行方式趨之若鶩,蓋因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連躋身上三品都是幻夢,何況成為宗師了。葉天明白此理,不過有係統在,倒沒有必要太在乎這些。
他指著另一本冊子:“這《四勢圖》怎麽說?”
《四勢圖》是曲譜,裏麵記載的是音律而非口訣,哪是隨隨便便就能從中看出什麽端倪的。
蘇玲瓏皺眉搖頭:“我學過歌舞,但並未學過琴曲。”
葉天看向邱如白,後者徑自閉目養神。
“這是明意類奇功。”葉天強調道。
“你能確認?”蘇玲瓏問。
“能!相信我。”
琴棋書畫皆能入武,曲譜類的武學不是沒有,奇功一級的也有可能。或許這曲譜真有什麽特殊之處。
隻是……
“那也沒轍。”蘇玲瓏卻道:“誰不知修行一途,明意最難?世間武者難以計數,能登意三品者不足千人,能成就非天境者更是寥寥無幾。”
不光如此,三類異人武者中,明意類的異人武者是最難修煉和最走極端的。潛心這一路途的人,往往終其一生唯有初階下位(相當於傳統定義的九品)的修為,卻也說不定一朝明意直上青雲,成為高階(上三品)武者,甚至直接步入寓意“似天而非天”的非天境。遺憾的是有史以來,這樣的驚豔人物,百年難得一見。再加上此類奇功極為難得,便也杜絕了武林宗門對培養這方麵弟子的念想。
葉天說道:“所以不是更體現了《四勢圖》的價值?”
“找這份曲譜的有緣人,比找《五禽戲》的有緣人難了幾十倍不止,你說它的價值能高到哪裏去?”
“那我們這些常人武者嚐試以之明意總歸是可以的吧?”
蘇玲瓏嗯道:“可以啊!隻要精通此道,又具備卓絕悟性,或許能有一線之機解開其中奧妙。不過說實話,與其寄希望於此,倒不如想辦法弄一門中乘武學。畢竟中乘武學關於‘明意’部分的記載,要有的放矢許多。”
“拾人牙慧,人雲亦雲,哪有自出機杼那樣得心應手,自成一派。”
“能自出機杼固然是好,就怕白費力氣,浪費時間啊。”
葉天抿緊嘴唇,心裏極為不甘。
《四勢圖》是他和顧琉璃察覺問題後,利用係統複製過來的。和那些通過各種其它方式得到的武學不同,這曲譜對他的意義格外特殊,說是純粹屬於他和顧琉璃的機緣也不為過。誰知竟是這麽一個雞肋結果,完全對不起“奇功”這兩個字。怪不得鬆竹館那何媽媽舍得拿原冊給自己看,她那些女兒們精通音律,又有她這知情人從旁提點,都沒誰有所感悟,何況是別人。
蘇玲瓏隻是把客觀事實告訴他,沒有故意打擊的意思。見葉天這意興闌珊的樣子,她安慰道:“許婉儀頗通樂理,要不找她試試?就是萬一一個不好,她無意間把這事外傳,很難說會不會引起麻煩。”
“每個人的天賦與悟性都各有所長,我們能感受到的她未必會感受到。如果我們沒什麽收獲,反而她有,就意味著她是有緣人。那就把她納為長安會門人,以門規約束她。”顧琉璃是刑律殿首座長老,此刻出聲說道。
許婉儀是許亮的女兒,長安會對許亮那孤兒寡母真心照顧,許夫人三個都十分感激,忠誠度也高於外門子弟。葉天相信倘若許婉儀能藉《四勢圖》走上武者之路,許家人會更感謝長安會才對。
“讓她試試也無妨,但我們就別和她說什麽奇功的事了。省得她不是那位有緣人,卻又為自己知曉《四勢圖》的存在而生出壓力。”葉天至此也不抱太大希望了,說道:“今天就這樣吧。”
現在隔了數月時間,又聽蘇玲瓏說起,他仍免不了疑惑。
通過係統推演得來的五禽戲,竟然不包含有效的鍛體方式,這點和葉天固有記憶裏的認知極為不符。但身處這個時代,又沒有辦法給他搜索一下前世的五禽戲具體是什麽樣的,好比較比較兩者差異,他也便不再糾結。
不過且將五禽戲放到一邊,葉天更想問的是,既然五禽戲有成就異人武者的可能,為何又加了個“不通武藝之人”作為前提條件?
邱如白對此也有所聽聞,替蘇玲瓏解釋道:“任何異人武者,都是從不通武藝之時,便開始以一種方式攀升修為,直至成就宗師境界,才會回頭重拾另外兩種。而已有修為在身的常人武者,若是想往異人武者發展,唯有先散盡修為才行。否則像這門五禽戲,對於常人武者來說,也就是一門練氣心法罷了。”
葉天越聽越糊塗:“為什麽?”
“功法衝突。”
與常人武者修行不同。異人武者之所以成就境界比常人武者更為容易,正是因為專注在一條道上一往直前,心無旁騖。並且這心無旁騖,不單單指純粹鍛體、練氣或明意,更要求功法也隻修煉同宗同源的一係。若非如此,便會導致體內功法互相消弭、衝突,或是對武道的闡述的不同,導致理解紊亂。消弭則修為大降,轉入常人武者這群體中;衝突則使筋骨、丹田成為不同功法的戰場,生不如死。理解紊亂,則會對靈台神識造成傷害,走火入魔。
反過來說,常人武者去修煉那些奇功,倒不虞有這方麵的危險,隻是也無法轉為異人武者。
葉天聽得一陣頭大,暗道:反正我沒想著散功重修,知其然就好,沒必要非知其所以然。
“無論如何,這五禽戲對我們得是有用的吧?”
蘇玲瓏說道:“我稍微翻閱了下,練氣是有益的。”她問邱如白:“你覺得如何?”
邱如白頷首道:“你們想增進修為,正好合適。”
“那就行了。至於什麽憑五禽戲純粹練氣成就宗師境界,還是留待有緣人吧。”
異人武者成就單境界更為容易,雙境界則比常人武者困難。但仍有無數人對異人武者的修行方式趨之若鶩,蓋因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連躋身上三品都是幻夢,何況成為宗師了。葉天明白此理,不過有係統在,倒沒有必要太在乎這些。
他指著另一本冊子:“這《四勢圖》怎麽說?”
《四勢圖》是曲譜,裏麵記載的是音律而非口訣,哪是隨隨便便就能從中看出什麽端倪的。
蘇玲瓏皺眉搖頭:“我學過歌舞,但並未學過琴曲。”
葉天看向邱如白,後者徑自閉目養神。
“這是明意類奇功。”葉天強調道。
“你能確認?”蘇玲瓏問。
“能!相信我。”
琴棋書畫皆能入武,曲譜類的武學不是沒有,奇功一級的也有可能。或許這曲譜真有什麽特殊之處。
隻是……
“那也沒轍。”蘇玲瓏卻道:“誰不知修行一途,明意最難?世間武者難以計數,能登意三品者不足千人,能成就非天境者更是寥寥無幾。”
不光如此,三類異人武者中,明意類的異人武者是最難修煉和最走極端的。潛心這一路途的人,往往終其一生唯有初階下位(相當於傳統定義的九品)的修為,卻也說不定一朝明意直上青雲,成為高階(上三品)武者,甚至直接步入寓意“似天而非天”的非天境。遺憾的是有史以來,這樣的驚豔人物,百年難得一見。再加上此類奇功極為難得,便也杜絕了武林宗門對培養這方麵弟子的念想。
葉天說道:“所以不是更體現了《四勢圖》的價值?”
“找這份曲譜的有緣人,比找《五禽戲》的有緣人難了幾十倍不止,你說它的價值能高到哪裏去?”
“那我們這些常人武者嚐試以之明意總歸是可以的吧?”
蘇玲瓏嗯道:“可以啊!隻要精通此道,又具備卓絕悟性,或許能有一線之機解開其中奧妙。不過說實話,與其寄希望於此,倒不如想辦法弄一門中乘武學。畢竟中乘武學關於‘明意’部分的記載,要有的放矢許多。”
“拾人牙慧,人雲亦雲,哪有自出機杼那樣得心應手,自成一派。”
“能自出機杼固然是好,就怕白費力氣,浪費時間啊。”
葉天抿緊嘴唇,心裏極為不甘。
《四勢圖》是他和顧琉璃察覺問題後,利用係統複製過來的。和那些通過各種其它方式得到的武學不同,這曲譜對他的意義格外特殊,說是純粹屬於他和顧琉璃的機緣也不為過。誰知竟是這麽一個雞肋結果,完全對不起“奇功”這兩個字。怪不得鬆竹館那何媽媽舍得拿原冊給自己看,她那些女兒們精通音律,又有她這知情人從旁提點,都沒誰有所感悟,何況是別人。
蘇玲瓏隻是把客觀事實告訴他,沒有故意打擊的意思。見葉天這意興闌珊的樣子,她安慰道:“許婉儀頗通樂理,要不找她試試?就是萬一一個不好,她無意間把這事外傳,很難說會不會引起麻煩。”
“每個人的天賦與悟性都各有所長,我們能感受到的她未必會感受到。如果我們沒什麽收獲,反而她有,就意味著她是有緣人。那就把她納為長安會門人,以門規約束她。”顧琉璃是刑律殿首座長老,此刻出聲說道。
許婉儀是許亮的女兒,長安會對許亮那孤兒寡母真心照顧,許夫人三個都十分感激,忠誠度也高於外門子弟。葉天相信倘若許婉儀能藉《四勢圖》走上武者之路,許家人會更感謝長安會才對。
“讓她試試也無妨,但我們就別和她說什麽奇功的事了。省得她不是那位有緣人,卻又為自己知曉《四勢圖》的存在而生出壓力。”葉天至此也不抱太大希望了,說道:“今天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