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長安會以極其強勢的姿態,一舉將啟陽包括連雲派在內的,未有三品高手坐鎮的十大宗門從掌門到弟子都挑戰了一遍。而且通過與連雲派曹豫傑的賭鬥,順利將梧桐淩雲峰收歸囊中,正式握有整個梧桐山脈。


    隨著長安會迅速又凶猛的崛起,整個啟陽乃至新安郡的武林都不得不將目光重點投注到應天峰來。映月坊和以智公子程問知為中間人的風月樓(於東武林沐川郡的分舵——風姿醉月樓),還有江雲圖、魏元龍(春秋書院弟子,江雲圖師兄,三十五歲的三品武者)、易昭容(易家旁支女,與易山河、易海天同輩,三十三歲的三品武者)等人聯手,借機查出明心宗(啟陽十大宗門之首)、李家等門派,乃夷人扶持的新安武林勢力。


    第二年,風姿醉月樓放出消息,朝廷將遣欽差於秋季問斬梁方旭(明心宗掌門)、李正德等人,夷人萬戶統領印宿烈帥一千死士和三千海匪來救,受朝廷及武盟埋伏而潰敗,逃回海上者不足十一。長安會於是役出力甚大,葉天接替黎信成為啟陽武盟盟主。


    這兩年間,長安會晉升為世間一流宗門,上三品武者多達七名,中三品亦有百餘人,下三品更是近千(特殊設施又有兩次升級,葉天將原先的開放給內門子弟和主力會眾,但沒有言明作用,防止秘密泄露)。


    其中葉天、顧琉璃、傅東南為三品巔峰,蘇玲瓏、邱如白、莫開、於上元(十年前原十二散人中的新安散人,經劍癡杜允欽推薦,加入長安會擔任客卿長老,加入時是三十四歲的三品用劍高手)為二品。


    秦心、林詩雲、鍾臨風因所學武功俱由葉天傳授(顧琉璃等人已能利用推演室推演新的武學,也得知了葉天背後實無高人相助),經顧琉璃和蘇玲瓏商議,秦、林、鍾三女共同拜入葉天座下,分別習得天霜拳、排雲掌、風神腿,並與陸璿璣(大小陸柳中的小陸,長安會刑律殿次席長老,二十六歲的四品女子。參與伏殺海匪時強接印宿烈殺招而重傷垂危,被葉天以得自“市集”的“還陽金丹”所救)、徐登文、關同、陳靜秋、葉思禦、郭鵬等同列四品。


    此外許婉儀掌管內事院,千語(鬆竹館清倌人)輔之,兩人俱暗中修煉了眀意類奇功《四勢圖》。


    至為劉正風守孝三年期滿,葉天、顧琉璃、蘇玲瓏、莫開,帶秦心、林詩雲、鍾臨風、徐登文、關同等半個長安會重回青江,與趙東清算舊賬。飛鴻會由楚向原(已登三品)領著兩百人助陣。


    事了之後,長安會於望山建立青江分會和長安學院分院,請方承卓為分會會首,留徐登文、關同、郭鵬等佐之。又招得蔣伯言(楚向原引薦,十二散人中的靜海散人,二十八歲的四品武者)、朔之山(刀狂劍癡中的刀狂,二十七歲的五品武者)、方塗(方承卓之子,二十五歲的五品)等人任職於望山。


    翌年上半年,朝廷與武盟謀攻夷人海島,長安會隨大軍出征。葉天、顧琉璃、蘇玲瓏、百裏長歌(問劍山莊莊主百裏弘毅的小兒子,劍聖百裏雲天之侄,三十四歲的三品武者。被視為百裏氏下一代最有可能爭奪劍聖封號的三劍之一,修煉的“智劍”)、楚嫣然(映月坊坊主花無垢的親傳弟子,三十四歲的三品武者)、江雲圖、洛娉婷、孟玄八位上三品高手兵行險著,直闖夷人宮殿,擒夷王及其後、妃、子女數十人,迫使夷族投降大華。


    朝廷領軍大將欲暗中滅絕夷人王族血脈,被葉天識破。但武盟於此役的主導者也讚同朝廷大將的做法,葉天不得已之下,唯有提出由長安會監管夷人王族後裔。朝廷大將仍是不允,蘇玲瓏持禦賜金牌表明身份(大華皇後蘇氏族人,實際蘇玲瓏為蘇氏養女,不過知道的人隻有幾個。而秦歸為大華三皇子,排行第四的秦心為大華公主。當今大華皇帝三兒一女,取名天下歸心),終是助葉天救下夷族王室後代(印宿烈為夷人王族呼衍氏旁支子弟,為確保一眾夷族王裔安全,自封修為隨葉天等人前往應天峰)。


    海匪之禍雖暫且平息,不過蘇玲瓏和秦心皇族宗親的身份,導致武盟內部對待長安會的態度產生分歧。春秋書院(儒)、天玄山(道)、大空寺(釋)、問劍山莊四家持中立,滄瀾宮、易家、映月坊站在長安會一邊,雲中寧氏、天武宗、四溟幫(因青江上林幫一事對長安會懷有敵意)三家主張驅逐長安會出武盟,並對長安會實施打壓。一時之間,長安會在江湖上站到了風口浪尖的位置。


    下半年,新一屆論武大會中,長安會陸璿璣、蔣伯言、朔之山、方塗、徐登文、葉思禦、陳靜秋、秦心、林詩雲、鍾臨風等十數人登地榜。三甲分別為陸璿璣、秦心、林詩雲所得,鍾臨風第四,另有三人也進入前十。


    葉天等人則占據天榜末段。


    不願放任長安會日漸壯大,威脅十大超然宗門的地位。在雲中城、天武宗、四溟幫三家暗中推動下,東武林和南武林各郡俱有一部分宗門聯合起來,不斷挑釁長安會。更有甚者,還對長安會一眾門人子弟和長安學院的學生狠施毒手,致使應天峰與望山都人心惶惶,連葉天與顧琉璃(兩人已躋身二品)的婚事也不得不放到一邊,以應付各種局麵。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新一年秋,朝廷令秦歸為帥,統兩千精兵駐守啟陽(名義上為監察夷族王裔和夷人島民動靜)才有所好轉。隻是雲中城卻趁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長安會吸引過去之際,聯合荒漠上的羌胡(十萬眾)殺敗西陲十五萬守軍,欲推翻華朝(寧氏除了明處協助守關的三千悍卒,雲中城實際還有上萬隨時能披掛上陣的兵馬。此外,在西武林三郡各地也另外分散養著五萬多兵將,表麵都是抵抗羌胡的義士)。而北地草原的圖蠻部族則是擺出大舉進攻之勢,牽製住華軍主力。一時間,大華風雨飄搖,動蕩不安。


    消息傳至啟陽,秦歸受命領所部西征,沿途又從所經各郡抽調兵馬,合西陲殘軍與朝廷援軍共計二十萬(半數為新兵)迎敵。


    然而寧氏在殺潰鎮西軍後,首先做的就是將大軍分作三路,取大空寺等西武林宗門。雖說大空寺等宗門經風月樓(西武林駐地為風煙冷月樓,一定程度上遭受了寧家的滲透。羌胡進關後隱入暗處)及時傳訊,但當機立斷撤出西武林的卻不多(大空寺是舉宗撤離的一家),撤離時未被追捕到的也極少。加上寧氏在西武林苦心孤詣經營了兩朝,最終整合大小宗門數百家(部分實為雲中城五大家族一直扶持或多年前創建,寧氏舉兵的同時發動了對弱小宗門的圍攻),控製各層次修為的武者逾三萬人。寧氏兵力在短短兩個月內便超過十萬(除去六萬多自家培養的和三萬武者,還有兩萬多大華降卒與各府駐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超級掌門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蔡向前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蔡向前衝並收藏我是超級掌門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