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二家為什麽會來此?他們聯手恐怕也不是遊山玩水那麽簡單。當我在詢問小悠病美人的情況時,她總是顧左右而言它。這時候房門忽然打開來,隨即就走進來一個男子,那人一身白西褲白襯衫,身材消瘦而麵色肅冷,進來就問可是方小龍?
我看著這人瞬時麵露古怪之色。看那樣子絕對是石家人,畢竟他們家族盛產冰塊臉。果然,道明身份,居然是病美人的親哥哥名叫石淵環。聽見他名字腦海中古怪的閃過‘大舅哥’三個字。隨即正正神色打了個招呼,便追問病美人現在的狀況。
那冰塊臉理也不理,淡淡丟下四個字“家主有請!”隨後自顧自的走到門外負手而立,看著像等我出門。
我和小悠麵麵相覷,那丫頭瞬時做了個凍僵狀的鬼臉。我滿頭霧水的隨著冰塊臉走了出去。
一踏上甲板,感覺這艘艦船果然大氣磅礴。對於艦船我也是半吊子。隻感覺艦體異常龐大,目測此艦排水量8000噸以上,艦體是采用時下最流行的低長寬比、大水麵積的設計。雖然這種設計高速性能欠缺,但卻極為抗震耐波,比較適合長途遠洋。船隻采用短首艛平甲板構造,艦首幹舷較高以增加惡劣海浪中的航行與抗浪性能,船舷從水線以上外移,艦尾至艦橋下方的兩舷有明顯折線,頭尖尾方的構型有利於在海上乘風破浪。整個艦體由高強度鋼材包裹,兩座如山包般大的高壓蒸汽鍋平地而起,如此動力起碼有十萬以上的輸出馬力!
我看著這鋼鐵巨獸驚的心驚膽戰,如果飛翔號對上我們家黃月英號。這對比之下,真是替自己家捏了把冷汗!原來一向韜光養晦的石家居然有這麽龐大的底蘊。
隨著冰塊臉穿堂過舍來到船頭一處輝煌大廳。這一路來我心下也拿捏不穩,石家家主要見我。畢竟方石兩家祖祖輩輩有著解不開的仇恨,雖然出了我和病美人兩個異數,可是絕大多數的家族傳人大有一旦相遇不死不休的觀念。這一下石當家的不會是要把我幹掉吧?還是說要把我扣押起來威脅我方家?
忐忑不安的走進大廳,鄭家丫頭一隻跟著在我身邊。大廳裏一張圓木桌子,兩方勢力的手下分兩邊站,鋤在那裏木頭似的。而一個頭發蒼白的老頭,身著古樸馬褂,駝著背脊,嘴裏巴滋巴滋的抽著大水煙,手指在桌麵啪啪的敲著,這老頭正是鄭家當家的鄭南天老爺子。而另一人身著白色中山裝,理著大背頭,背對著我站在那裏,目測這人應該就是石家家主,病美人的父親石衝霄。
鄭家老爺子看了我一眼,隨即吐了口煙圈。忽然從懷裏摸了件東西,同時丟了過來。那一瞬間我呆了一下,慌忙接在手中,低頭一看,居然是一枚半個巴掌大的金印子!
我不明白這東西丟給我幹什麽?腦袋轉不過彎,傻傻的拿著手中金印子,看質地應該有是有些年頭的東西,不過並不是大篆小篆文,應該是戰國時期以後的古物。
於是老爺子瞪了鄭小悠一眼,那丫頭做了個鬼臉,仰起腦袋。老爺子歎了口氣才轉頭跟我說道:“小子,幾年不見想不到從不能下水的方家大少,居然能獨當一麵了。連石家石歡這丫頭也點名提到你!”
我聽得越發迷糊,不知道老爺子唱的是哪出。
這時,隻見那白衣中年人緩緩轉過身,雙眼閉了閉,似乎在思考。看著這石大當家的麵容,我第一感覺就是‘帥’。濃眉大眼,刀削般的輪廓,感覺和小白臉著稱的我老爸也不遑多讓。出聲道:“方家的傳人,原本我不該留你,隻是其中卻有變數,倒是算你小子好命!。”
這番話語更是聽得我雲裏霧裏。經過鄭老爺子解釋,原來冰姑姑從龍宮出來一直音訊全無,直到不久前寄了一個包裹給石家。裏麵躺著一枚金印和一封信件。信件裏的內容卻出奇的怪異,居然指明道姓,要我和病美人兩人帶隊去一趟雲南。
這事情弄得我又是一頭霧水。冰姑姑為什麽要我和病美人去雲南?要知道冰姑姑和我根本沒交情,總共說話也不超過5句。她到底是什麽意識?
鄭家老爺子見我眉頭緊鎖解釋道:“我知道你可能一下子弄不明白,可是有些東西可能你方家老輩沒有和你細說。你知道方,石兩家乃是宿世之仇,往往兩家相遇不死不休,這一切的起因都源於三百年前五方勢力前往洱海蒼山一趟下水說起。”
洱海蒼山這四個字突然一下子又把我在歸墟之底的記憶勾起,回憶如潮水一樣襲來。我想起飛天所留下的那張破敗紙條,上麵是冰姑姑的筆記,提到什麽所有答案都在洱海蒼山?
老爺子敲了敲桌麵,繼續道:“三百年前,五方勢力前往雲南下水尋找俞元古城。那一趟五方勢力之人幾乎全軍覆沒,隻有石方二家兩位幸存者。那之後你們兩家開始勢如水火,當時方家勢力開始如日中天,江浙一代盛行一時。而東海石家卻封閉了與外界的接觸,那其中緣由也隻有石家人自己知道了!”
說著老爺子淡淡一笑,目光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眼石家主,抖了抖煙鬥裏的煙絲。石當家的順著其目光卻是冷哼一聲道:“石家封閉一事自是家族秘辛,鄭老還是不要多問的好!”
俞元古城?這地方聞所未聞?但必然是寶地無疑了,幾方水頭子無利不起早,何況讓五方海盜聯手行之!想想也必是什麽寶地所在。可三百年前陳芝麻爛骨頭的事,到底是什麽原因能讓方石兩家從那之後廝殺至今?
老爺子將煙絲再度塞入煙鬥,抖實了煙絲點上才緩緩又道:“戰國時期,楚國欲將勢力範圍擴展到西南,便派出大將莊蹻率領大軍來到滇地(現在的雲南地區),征服了當地的少數民族。正當莊蹻準備班師回朝之際,偏偏趕上秦國入侵楚國,切斷了他回頭路。莊蹻索性在滇地稱王建國,史稱“莊蹻王滇”而在1956年,石寨山6號墓出現了令學者們震驚的發現:一顆金質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來。在《史記》中,有關漢武帝“賜滇王王印”的史實得到了印證,這充分說明古滇王國確實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晉寧一帶。史學家曆來認為漢俞元古城在史書上消失是個謎,在曆史上,即使俞元建製變更地名,也應有所記載,但南北朝後俞元古城信息中斷,俞元城到底哪裏去了呢?”
‘滇王之印’?我聽著老爺子的話,隨即擺弄著手上那枚金印子的。腦袋開始思索,又是戰國時期楚國和秦國的續後!滇王本是楚國大將去雲南稱了王。可俞元古城裏又有什麽秘密?讓五方水頭子幾百年來都念念不忘,況且方石兩家又為此對持幾百年?
老爺子繼續講解:“《漢書·地理誌》載:‘俞元,池在南,橋水所出……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縣治龍池洲,周四十七裏。’俞元縣境是現澄江、江川、紅塔、石林(路南)等縣區,這樣一個大縣、強縣,其縣治龍池洲應是一個繁華的不小的城池。這個城池肯定不是我們說的澄江城,那麽,漢代的俞元縣城到底在什麽地方呢?這個城池是否已經沉入撫仙湖裏了呢?撫仙湖水下古城的內城可能是滇王離宮,而滇王離宮可能就是後改稱的俞元縣,俞元古縣城也真如百姓所說“澄江湖裏有一座沉沒的城”,因地震而沉沒湖底,它正是探測到的撫仙湖下殘存的古城。”
撫仙湖下有座古城?這事情在曾經確實鬧得沸沸揚揚。我隻記得報道中那水下世界太深,似乎現代化設備不好探查。可是對於我們混水的來說肯定有的獨門巧計能潛下去探查的。
“雲南蒼山,古時稱為‘孤山’,據傳說孤山之下有龍宮,孤山則由十顆金柱子頂著。傳說,孤山下麵有許多洞。撫仙湖便是其一,撫仙湖中的“魚王”進洞遊玩,誰知身大洞口小,進去就出不來了,就永遠呆在裏麵。湖中的魚經常到這裏來朝見。由於這種種原因,遂形成了魚樂國。而據現代潛水艇沉人湖底觀察發現,撫仙湖水下男男女女數不勝數,簡直就像天上的神人在虛空漫步,不知道是水下屍體還是活人。因為如果是屍體在水裏泡了幾百上千年不可能不腐爛。據說他們男屍前傾,女屍後仰,他們猶如活人,好像活人一般。”老爺子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給我時間消化。隨即神色一亮道:“他們好似長生不死!”
長生不死!這句話恐怕直指了要害所在!確實能讓五大家族聯手所探尋的東西,果然不是世間財寶就是和長生不老有關。聽到這四個字我總算明白幾百年來為什麽他們對俞元古城念念不忘了!
我看著這人瞬時麵露古怪之色。看那樣子絕對是石家人,畢竟他們家族盛產冰塊臉。果然,道明身份,居然是病美人的親哥哥名叫石淵環。聽見他名字腦海中古怪的閃過‘大舅哥’三個字。隨即正正神色打了個招呼,便追問病美人現在的狀況。
那冰塊臉理也不理,淡淡丟下四個字“家主有請!”隨後自顧自的走到門外負手而立,看著像等我出門。
我和小悠麵麵相覷,那丫頭瞬時做了個凍僵狀的鬼臉。我滿頭霧水的隨著冰塊臉走了出去。
一踏上甲板,感覺這艘艦船果然大氣磅礴。對於艦船我也是半吊子。隻感覺艦體異常龐大,目測此艦排水量8000噸以上,艦體是采用時下最流行的低長寬比、大水麵積的設計。雖然這種設計高速性能欠缺,但卻極為抗震耐波,比較適合長途遠洋。船隻采用短首艛平甲板構造,艦首幹舷較高以增加惡劣海浪中的航行與抗浪性能,船舷從水線以上外移,艦尾至艦橋下方的兩舷有明顯折線,頭尖尾方的構型有利於在海上乘風破浪。整個艦體由高強度鋼材包裹,兩座如山包般大的高壓蒸汽鍋平地而起,如此動力起碼有十萬以上的輸出馬力!
我看著這鋼鐵巨獸驚的心驚膽戰,如果飛翔號對上我們家黃月英號。這對比之下,真是替自己家捏了把冷汗!原來一向韜光養晦的石家居然有這麽龐大的底蘊。
隨著冰塊臉穿堂過舍來到船頭一處輝煌大廳。這一路來我心下也拿捏不穩,石家家主要見我。畢竟方石兩家祖祖輩輩有著解不開的仇恨,雖然出了我和病美人兩個異數,可是絕大多數的家族傳人大有一旦相遇不死不休的觀念。這一下石當家的不會是要把我幹掉吧?還是說要把我扣押起來威脅我方家?
忐忑不安的走進大廳,鄭家丫頭一隻跟著在我身邊。大廳裏一張圓木桌子,兩方勢力的手下分兩邊站,鋤在那裏木頭似的。而一個頭發蒼白的老頭,身著古樸馬褂,駝著背脊,嘴裏巴滋巴滋的抽著大水煙,手指在桌麵啪啪的敲著,這老頭正是鄭家當家的鄭南天老爺子。而另一人身著白色中山裝,理著大背頭,背對著我站在那裏,目測這人應該就是石家家主,病美人的父親石衝霄。
鄭家老爺子看了我一眼,隨即吐了口煙圈。忽然從懷裏摸了件東西,同時丟了過來。那一瞬間我呆了一下,慌忙接在手中,低頭一看,居然是一枚半個巴掌大的金印子!
我不明白這東西丟給我幹什麽?腦袋轉不過彎,傻傻的拿著手中金印子,看質地應該有是有些年頭的東西,不過並不是大篆小篆文,應該是戰國時期以後的古物。
於是老爺子瞪了鄭小悠一眼,那丫頭做了個鬼臉,仰起腦袋。老爺子歎了口氣才轉頭跟我說道:“小子,幾年不見想不到從不能下水的方家大少,居然能獨當一麵了。連石家石歡這丫頭也點名提到你!”
我聽得越發迷糊,不知道老爺子唱的是哪出。
這時,隻見那白衣中年人緩緩轉過身,雙眼閉了閉,似乎在思考。看著這石大當家的麵容,我第一感覺就是‘帥’。濃眉大眼,刀削般的輪廓,感覺和小白臉著稱的我老爸也不遑多讓。出聲道:“方家的傳人,原本我不該留你,隻是其中卻有變數,倒是算你小子好命!。”
這番話語更是聽得我雲裏霧裏。經過鄭老爺子解釋,原來冰姑姑從龍宮出來一直音訊全無,直到不久前寄了一個包裹給石家。裏麵躺著一枚金印和一封信件。信件裏的內容卻出奇的怪異,居然指明道姓,要我和病美人兩人帶隊去一趟雲南。
這事情弄得我又是一頭霧水。冰姑姑為什麽要我和病美人去雲南?要知道冰姑姑和我根本沒交情,總共說話也不超過5句。她到底是什麽意識?
鄭家老爺子見我眉頭緊鎖解釋道:“我知道你可能一下子弄不明白,可是有些東西可能你方家老輩沒有和你細說。你知道方,石兩家乃是宿世之仇,往往兩家相遇不死不休,這一切的起因都源於三百年前五方勢力前往洱海蒼山一趟下水說起。”
洱海蒼山這四個字突然一下子又把我在歸墟之底的記憶勾起,回憶如潮水一樣襲來。我想起飛天所留下的那張破敗紙條,上麵是冰姑姑的筆記,提到什麽所有答案都在洱海蒼山?
老爺子敲了敲桌麵,繼續道:“三百年前,五方勢力前往雲南下水尋找俞元古城。那一趟五方勢力之人幾乎全軍覆沒,隻有石方二家兩位幸存者。那之後你們兩家開始勢如水火,當時方家勢力開始如日中天,江浙一代盛行一時。而東海石家卻封閉了與外界的接觸,那其中緣由也隻有石家人自己知道了!”
說著老爺子淡淡一笑,目光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眼石家主,抖了抖煙鬥裏的煙絲。石當家的順著其目光卻是冷哼一聲道:“石家封閉一事自是家族秘辛,鄭老還是不要多問的好!”
俞元古城?這地方聞所未聞?但必然是寶地無疑了,幾方水頭子無利不起早,何況讓五方海盜聯手行之!想想也必是什麽寶地所在。可三百年前陳芝麻爛骨頭的事,到底是什麽原因能讓方石兩家從那之後廝殺至今?
老爺子將煙絲再度塞入煙鬥,抖實了煙絲點上才緩緩又道:“戰國時期,楚國欲將勢力範圍擴展到西南,便派出大將莊蹻率領大軍來到滇地(現在的雲南地區),征服了當地的少數民族。正當莊蹻準備班師回朝之際,偏偏趕上秦國入侵楚國,切斷了他回頭路。莊蹻索性在滇地稱王建國,史稱“莊蹻王滇”而在1956年,石寨山6號墓出現了令學者們震驚的發現:一顆金質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來。在《史記》中,有關漢武帝“賜滇王王印”的史實得到了印證,這充分說明古滇王國確實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晉寧一帶。史學家曆來認為漢俞元古城在史書上消失是個謎,在曆史上,即使俞元建製變更地名,也應有所記載,但南北朝後俞元古城信息中斷,俞元城到底哪裏去了呢?”
‘滇王之印’?我聽著老爺子的話,隨即擺弄著手上那枚金印子的。腦袋開始思索,又是戰國時期楚國和秦國的續後!滇王本是楚國大將去雲南稱了王。可俞元古城裏又有什麽秘密?讓五方水頭子幾百年來都念念不忘,況且方石兩家又為此對持幾百年?
老爺子繼續講解:“《漢書·地理誌》載:‘俞元,池在南,橋水所出……橋水上承俞元之南池,縣治龍池洲,周四十七裏。’俞元縣境是現澄江、江川、紅塔、石林(路南)等縣區,這樣一個大縣、強縣,其縣治龍池洲應是一個繁華的不小的城池。這個城池肯定不是我們說的澄江城,那麽,漢代的俞元縣城到底在什麽地方呢?這個城池是否已經沉入撫仙湖裏了呢?撫仙湖水下古城的內城可能是滇王離宮,而滇王離宮可能就是後改稱的俞元縣,俞元古縣城也真如百姓所說“澄江湖裏有一座沉沒的城”,因地震而沉沒湖底,它正是探測到的撫仙湖下殘存的古城。”
撫仙湖下有座古城?這事情在曾經確實鬧得沸沸揚揚。我隻記得報道中那水下世界太深,似乎現代化設備不好探查。可是對於我們混水的來說肯定有的獨門巧計能潛下去探查的。
“雲南蒼山,古時稱為‘孤山’,據傳說孤山之下有龍宮,孤山則由十顆金柱子頂著。傳說,孤山下麵有許多洞。撫仙湖便是其一,撫仙湖中的“魚王”進洞遊玩,誰知身大洞口小,進去就出不來了,就永遠呆在裏麵。湖中的魚經常到這裏來朝見。由於這種種原因,遂形成了魚樂國。而據現代潛水艇沉人湖底觀察發現,撫仙湖水下男男女女數不勝數,簡直就像天上的神人在虛空漫步,不知道是水下屍體還是活人。因為如果是屍體在水裏泡了幾百上千年不可能不腐爛。據說他們男屍前傾,女屍後仰,他們猶如活人,好像活人一般。”老爺子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給我時間消化。隨即神色一亮道:“他們好似長生不死!”
長生不死!這句話恐怕直指了要害所在!確實能讓五大家族聯手所探尋的東西,果然不是世間財寶就是和長生不老有關。聽到這四個字我總算明白幾百年來為什麽他們對俞元古城念念不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