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和李斯韓非也是初來乍到,哪裏認得什麽路?幾個人一出大門口,就傻眼了。
蘇秦張儀哈哈一笑,也知道是自己誤會了,連忙改口說道:“我師兄弟早就聽說這齊國乃是列國之中最為強盛的一國,更是天下人才匯聚的地方。沒料想剛剛到了這裏就結識了幾位,傳言當真是不曾欺騙我等。相逢即是有緣,何不如一同見識一下這大國的風采?”
為了免去尷尬這台階已經給足了,孟軻三人自然也是就坡下驢,在這城中轉悠了大半天。
這臨淄城曆經數代齊王的建設,早就根基深厚,其防禦和繁榮早就超出了他國的國都。
尤其是自齊桓公稱霸以來,齊國國力日漸強盛,曆經三世奮發圖強,又有管仲、晏子等能臣名相輔佐,更是一日千裏。
孟軻看著這早就超出諸侯規定的高大城牆,默默無語。
今日才見到孔夫子所說的禮崩樂壞,已經到了一個怎樣嚴峻的程度。諸國國君紛紛越矩稱王,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人人隻稱國君的賢明,再沒有人記得周天子的仁德。長此以往,複興周禮隻怕是一句空談。
列國之中,竟無一人思念周王室。儒生在這亂世之中,應該何去何從?
孟軻觸景生情,駐足良久。
韓非李斯沒有意識到孟軻的心思。蘇秦張儀卻是敏銳之極。這倆人生的一顆七竅玲瓏心,善通人意,豈會不知道這儒生在想什麽?
張儀開口打破了寂靜:“孟兄,我曾聽說,孔夫子曾與弟子遊於郊野,坐而論道。如今我等何不仿效一回?縱使不及先賢之通達,但也能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你看如何?”
看這城牆心有芥蒂,那就別看了,換個風景豈不是更好?蘇秦張儀看出來了,這三人之中李斯雖然健談,但不夠大氣;韓非不知為何沉默寡言。但這兩人都以孟軻馬首是瞻,所以直接問孟軻的意見。
孟軻一聽要仿效先賢,也來了興致。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城外正是一片欣欣向榮,正是踏青的好時候。他們也已經把城內都轉了個遍,去城外看看倒也不失是一個好主意。
眾人在城外吟風和柳,席地而坐,談論自己的生平所學。
蘇秦張儀所學駁雜,與眾人都能有話題探討。縱橫一術,講究的是因時而變,不拘泥於一隅。反駁也好,讚同也罷,重要的不是談話的形式,而是最終能否達成自己的目標。所以縱橫家最會見機行事,且能言善辯。所以幾人雖然份屬不同學說流派,但也能說道一塊去。
有意思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已經日暮西山,幾人從城外一直談到學宮內,直到回到院子裏李斯還與他們依依不舍,隻好相約來日再談。
孟軻也確實是累了,也難怪,一群聰明人聚在一塊談論道理,自然費腦子。所以沒過多久,孟軻就進入了夢鄉。
這一夢,隻怕是此生難忘。
孟軻迷迷糊糊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身在一座大宅之中,再一低頭,發現自己身穿的不再是母親臨行前為自己縫製的儒服,而是一身華美的衣服。身上環佩叮當,掛滿了各種的寶石玉器。
在一轉頭,看見同樣是一身富貴的李斯正舉著酒杯向自己示意:“孟兄,如今你已經是這天下間最有權勢,也最有錢的人了,國君任免,百姓稅收全在你一念之間,今後可要多多照顧兄弟我啊!”
說完李斯一飲而盡,坐在高貴的馬車上擁抱著美女,說不盡的窮奢極欲。
孟軻一拍腦門,發現自己沒有醒,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樣,但他還是出離的憤怒,一把把身上的華服糾下,跳下九乘之車,揪住李斯的領子就往下拉。
“孟兄,你這是怎麽的了,莫非是兄弟我得罪你了麽?”李斯一臉惶恐,絲毫都不敢反抗孟軻的行為。
“君子當舉止有度,豈能飄飄然而忘乎所以?九乘之車乃天子所有,國君任免是天子之權,豈可擅專?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以百姓為耳目選拔賢能而為諸侯。是以諸侯屬百姓,而非以百姓屬諸侯。豈可妄言執掌天下百姓的性命?何其不仁!”
李斯還嘟囔著:“這天下間,隻要你想做的事,還有誰能阻攔的?又何必管那麽多?”
孟軻正色道:“孔夫子曾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怎麽能說無所畏懼?更何況,取之不以其道,吾不為也;驅之不以其道,吾不為也!”
孟軻眼前一晃,頓時天地變幻,自己再也不是那個執掌天下權柄的大人物,而是獨坐在一間破破爛爛的房子裏。
“咕嚕嚕!”孟軻一摸肚子,原來是自己的肚子響了。明明下午剛剛吃過,怎麽會這麽餓,就好像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一樣。
再一看自己的裝束,破衣爛衫,披頭散發,兩雙手黑的跟碳一樣。
這時有一個人從外麵進來,孟軻一看,原來是蘇秦。
蘇秦見孟軻如此落魄,關切地問道:“孟兄,怎麽許久未見既然落魄到如此的地步?如今我追隨一位君王,正好有所富貴,孟兄不如一同與我輔佐於他,也好,一展胸中所學。”
孟軻問道:“這君王是聖人嗎?”
蘇秦麵色難堪:“我王是性情中人,見周王室式微,欲興兵征伐好取而代之,正是用人的時候,孟兄你就跟我走吧!”
孟軻不理他,繼續問道:“紂王可有失德,招致天怒人怨?”
“不曾。”
孟軻氣得須發倒豎
蘇秦張儀哈哈一笑,也知道是自己誤會了,連忙改口說道:“我師兄弟早就聽說這齊國乃是列國之中最為強盛的一國,更是天下人才匯聚的地方。沒料想剛剛到了這裏就結識了幾位,傳言當真是不曾欺騙我等。相逢即是有緣,何不如一同見識一下這大國的風采?”
為了免去尷尬這台階已經給足了,孟軻三人自然也是就坡下驢,在這城中轉悠了大半天。
這臨淄城曆經數代齊王的建設,早就根基深厚,其防禦和繁榮早就超出了他國的國都。
尤其是自齊桓公稱霸以來,齊國國力日漸強盛,曆經三世奮發圖強,又有管仲、晏子等能臣名相輔佐,更是一日千裏。
孟軻看著這早就超出諸侯規定的高大城牆,默默無語。
今日才見到孔夫子所說的禮崩樂壞,已經到了一個怎樣嚴峻的程度。諸國國君紛紛越矩稱王,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人人隻稱國君的賢明,再沒有人記得周天子的仁德。長此以往,複興周禮隻怕是一句空談。
列國之中,竟無一人思念周王室。儒生在這亂世之中,應該何去何從?
孟軻觸景生情,駐足良久。
韓非李斯沒有意識到孟軻的心思。蘇秦張儀卻是敏銳之極。這倆人生的一顆七竅玲瓏心,善通人意,豈會不知道這儒生在想什麽?
張儀開口打破了寂靜:“孟兄,我曾聽說,孔夫子曾與弟子遊於郊野,坐而論道。如今我等何不仿效一回?縱使不及先賢之通達,但也能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你看如何?”
看這城牆心有芥蒂,那就別看了,換個風景豈不是更好?蘇秦張儀看出來了,這三人之中李斯雖然健談,但不夠大氣;韓非不知為何沉默寡言。但這兩人都以孟軻馬首是瞻,所以直接問孟軻的意見。
孟軻一聽要仿效先賢,也來了興致。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城外正是一片欣欣向榮,正是踏青的好時候。他們也已經把城內都轉了個遍,去城外看看倒也不失是一個好主意。
眾人在城外吟風和柳,席地而坐,談論自己的生平所學。
蘇秦張儀所學駁雜,與眾人都能有話題探討。縱橫一術,講究的是因時而變,不拘泥於一隅。反駁也好,讚同也罷,重要的不是談話的形式,而是最終能否達成自己的目標。所以縱橫家最會見機行事,且能言善辯。所以幾人雖然份屬不同學說流派,但也能說道一塊去。
有意思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已經日暮西山,幾人從城外一直談到學宮內,直到回到院子裏李斯還與他們依依不舍,隻好相約來日再談。
孟軻也確實是累了,也難怪,一群聰明人聚在一塊談論道理,自然費腦子。所以沒過多久,孟軻就進入了夢鄉。
這一夢,隻怕是此生難忘。
孟軻迷迷糊糊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身在一座大宅之中,再一低頭,發現自己身穿的不再是母親臨行前為自己縫製的儒服,而是一身華美的衣服。身上環佩叮當,掛滿了各種的寶石玉器。
在一轉頭,看見同樣是一身富貴的李斯正舉著酒杯向自己示意:“孟兄,如今你已經是這天下間最有權勢,也最有錢的人了,國君任免,百姓稅收全在你一念之間,今後可要多多照顧兄弟我啊!”
說完李斯一飲而盡,坐在高貴的馬車上擁抱著美女,說不盡的窮奢極欲。
孟軻一拍腦門,發現自己沒有醒,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樣,但他還是出離的憤怒,一把把身上的華服糾下,跳下九乘之車,揪住李斯的領子就往下拉。
“孟兄,你這是怎麽的了,莫非是兄弟我得罪你了麽?”李斯一臉惶恐,絲毫都不敢反抗孟軻的行為。
“君子當舉止有度,豈能飄飄然而忘乎所以?九乘之車乃天子所有,國君任免是天子之權,豈可擅專?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以百姓為耳目選拔賢能而為諸侯。是以諸侯屬百姓,而非以百姓屬諸侯。豈可妄言執掌天下百姓的性命?何其不仁!”
李斯還嘟囔著:“這天下間,隻要你想做的事,還有誰能阻攔的?又何必管那麽多?”
孟軻正色道:“孔夫子曾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怎麽能說無所畏懼?更何況,取之不以其道,吾不為也;驅之不以其道,吾不為也!”
孟軻眼前一晃,頓時天地變幻,自己再也不是那個執掌天下權柄的大人物,而是獨坐在一間破破爛爛的房子裏。
“咕嚕嚕!”孟軻一摸肚子,原來是自己的肚子響了。明明下午剛剛吃過,怎麽會這麽餓,就好像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一樣。
再一看自己的裝束,破衣爛衫,披頭散發,兩雙手黑的跟碳一樣。
這時有一個人從外麵進來,孟軻一看,原來是蘇秦。
蘇秦見孟軻如此落魄,關切地問道:“孟兄,怎麽許久未見既然落魄到如此的地步?如今我追隨一位君王,正好有所富貴,孟兄不如一同與我輔佐於他,也好,一展胸中所學。”
孟軻問道:“這君王是聖人嗎?”
蘇秦麵色難堪:“我王是性情中人,見周王室式微,欲興兵征伐好取而代之,正是用人的時候,孟兄你就跟我走吧!”
孟軻不理他,繼續問道:“紂王可有失德,招致天怒人怨?”
“不曾。”
孟軻氣得須發倒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