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萬籟俱寂。


    勞累了一整天的人們早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沉沉地誰去。鳥獸回巢,天地漆黑一片,齊魯大地一片安靜祥和。


    帝國國都內,有一大片院落,那是聞名列國的聚賢之地,稷下學宮的所在之處。無論白天裏這些書生學者如何刻苦勤奮,此時已是深更,他們也都各自休息了,為第二天的學習養精蓄銳。


    其中一座小院中,住著三個年輕人。其中兩人已經是鼾聲微起,顯然是白天國語勞累,此刻正睡得舒服著呢。


    而那另外一人,頭枕左臂,雙目緊閉,眉頭緊鎖,不知是在做什麽噩夢。


    若是修道之人或是望氣之士,定然能看出古怪。


    一道肉眼凡胎未能可見的紅光,從他的天靈之上嫋嫋散出,直衝天穹。這紅光在天空中越散越開,吐出一把寶劍。


    紅光化成萬縷紅煙,湧動翻騰,裹著寶劍,竟發出金鐵之聲。當然,凡人之耳也聽不得這非凡之器,否則的話,整個齊國的人恐怕都要被吵醒了。


    但這凡間也不是沒有非凡之人。


    學宮之中就有著數位有道之士,原本他們隻是靜靜地旁觀著孟軻在夢境之中的一言一行,誰料到這孟軻竟如此不凡,今然能產生這驚人異象。


    未免徒生是非,眾位夫子也放出各自的文氣,或是虯筋髯須的青龍,或是身長無匹的墨龍,或是直通天際的巨樹,或是一瞬萬裏的飛鵬,不一而足。


    眾多文氣湊成一團,他人隻道是這稷下學宮人才輩出,談玄論道直至深夜,故而有此盛況。遠遠望之而興歎,百家之興盛果然非同凡響!


    但這隻能瞞住凡間修士,卻瞞不過有心的大能之人。


    “大哥,諸位兄弟!你看,這是不是劉道長的神通?莫不是劉道長已經明悟前世今生了?”


    “確實是劉道長的手段!好家夥,這動靜真是不得了,看起來更勝從前!”


    ——


    梅山之上,高明高覺兄弟受眾位兄弟的委托,正日夜關注著劉衽的轉世之身,故而今晚一有動靜,他們就立即召集眾位兄弟,不敢有所怠慢。


    “當日臨別之時,金靈聖母曾今說過,劉兄這一世另有使命在身,決計不會這麽早就脫劫而出,叫我等兄弟不可擅自插手,免得壞了劉兄的機緣,所以隻是暗暗關注不曾有所行動。如今人道大劫尚未顯現,恐怕還不是劉兄解脫之日。”


    袁洪這些年道法日間高深,已經遠遠超出眾人。


    當然,那隻憊懶的豬若是不偷懶,也能精進許多。


    眾人聽袁洪如此分說,也點點頭,隻是盯著孟軻發出的異象,指指點點,滿口地誇耀之詞。


    ——


    那羅宣正在轉輪殿中飲酒,轉輪王剛剛飲下一尊酒,忽然心念一動,使出神通在空中虛畫一圈,對羅宣笑道:“羅兄勿惱,你看這劉衽不是聞道了?”


    羅宣自從在六道輪回之中失了劉衽,自覺無顏麵對眾位同門兄弟,所以常常來轉輪王這裏躲避,另一方麵也是想通過轉輪王對人道的敏銳暗暗關注劉衽。


    劉衽拜入孔伋門下之時,羅宣還暗自懊惱,怪自己做事不慎重,平白把一個優秀的後生晚輩送入了闡教門下。如今看來,這劉衽終究還是回到了截教之義,可喜可賀。羅宣自然是眉開眼笑,舉起酒杯與那轉輪王痛飲三尊。


    ——


    金鼇島如今是定光仙做主,無當聖母大多時間在閉關,並不過問教中之事。


    定光仙眼見得這劉衽大放異彩,心下不喜。


    好不容易看著這劉衽要倒向闡教了,日後就算他有大成就,也無法與自己在教中的地位相媲美。一個入了闡教的弟子,無論是否故意,無論有過多大功績,起碼這島上的教中弟子是不會認同的。


    定光仙眼睛一轉,也不知又生出什麽詭計,對弟子囑咐了幾句,那弟子領了命令往下界去尋找那墨家門人了。


    ——


    玉虛宮中,赤精子等弟子坐在下首,一個個拿眼睛盯著元始天尊。赤精子現在作為首徒,隻能由他第一個開口:”師尊,如今那劉衽終究還是背離了我闡教教義,今後我等應當如何?“


    元始天尊那智計在握的臉上倒沒有太大的變化:”原本以為,那劉衽是這一次的應劫之人,故而利用孔宣的影響便利,提早將他收入門下。道不同終究不相為謀,今日還是回歸了原本。此次乃是人道大劫,隻有當世人族之身可以參與其中,你等莫要擅自加入,否則必受天譴!更何況,這劉衽是否是應劫之人,還猶未可知。但隻看孔宣如何施為。“


    赤精子再問道:”師尊也不知到底誰才是應劫之人嗎?“


    元始天尊道:”大劫之中,天機不顯,便是我等聖人,也未能盡知世事。“


    ——


    說道孔宣,孔宣也自然不會無知無覺。


    孔丘正與七十二弟子在尼山之上觀望這異象。


    子路最是沉不住氣,拿起戰戈就要下山找那孟軻。


    ”由,稍安勿躁!“子路名由,孔丘每每教誨子路之時,往往都是直呼其名。


    ”夫子!那孟軻曲解夫子的學說,偏生又如此怪異,如後恐怕是儒者之禍!仁將不仁,弟子這就去討個說法!“


    子路一臉憤憤,緊緊地攥著戰戈,一副就要衝下山去以身衛道的表情。


    ”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你我隻要潛心學問,推行仁道,自然能以正克邪。況且你這樣行事,豈不是顯得我們理虧麽?“


    孔丘最清楚孟軻的作為會對儒家產生怎樣的作用。


    孔丘說仁,是從二從人,是”親親尊尊“,仁者愛人不假,但更加重視”尊尊“的上下之別。


    孟子說仁,是仁者愛人,隻談”親親“,重視親疏,而淡化尊卑。


    這就是闡截之別。


    二教同樣說親疏和尊卑,但闡教重尊卑,重上下,重差別;而截教也說尊師重道,但也重視同門友愛,上下親愛。


    故而闡教能用弟子祭陣之法,而截教卻為了同門之情敢直言元始天尊的不是。


    孟子還說義,以義衛仁,義者無非是自強不息,秉持信念,剛正不屈,這不就是截教中的勇猛精進剛正不阿?


    故而此仁已非彼仁!


    儒家內亂,對儒家傷害甚至高過他派的攻擊。好一招絕戶計!


    看來,要另行在做些布置了。


    孔丘暗道,這莫非就是天意嗎?


    劉衽還未明悟前世今生,就自發領悟截教之義。截教門徒,終究還是截教門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教之火靈門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象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象馬並收藏截教之火靈門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