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家,董板山看到兩個孩子摘了一堆茶籽回家,奇怪地問道:“你們怎麽摘這個回來了,這個又不能吃?”
說完又好笑地搖搖頭,孩子們還是喜歡玩鬧的時候,想想自己小時侯也是如此。看到別人家有好吃的,自家沒有,娘親也很少做,後來就漫山遍野地找果子吃。
看到好吃的果子做好了記號,還在春天的時候把他挖回來種,幾棵種在池塘邊,二棵就種在這裏屋後。
劉氏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孩子回來了的聲音,大聲喊道:“飯熟了,吃飯了。”
一邊將最後的一盤的菜從鍋裏鏟出來。又對著董板山白了一眼,說道:“孩子們要玩,就讓他們玩吧,每天都這麽辛苦,你還想咋樣啊。”
董如意就捂嘴笑了,跑去洗手吃飯。父母親現在也喜歡拌拌嘴,其實這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董板山就不好意思地低聲說道:“我也沒這個意思,就看到了隨便說兩句。”又對著董如意他們說道:“爹也沒說你們,你們要玩,就玩吧。”
董如意就捂住嘴嘿嘿直笑,沒有直說賣了個關子,等到吃飯的時候就問劉氏,“娘,你做菜的時候最頭疼的問題是什麽?”
董平安是個嘴緊的,看妹妹在打啞謎,也沒說,跟著洗手吃飯。
劉氏解下圍裙,不加考慮,想也不想就回答道:“當然是吃油的問題了。”之前女兒炒菜多放點油,好吃多了。水煮的哪有油炒的菜香,尤其是辣椒,被油一炒更香更下飯。
董平康邊吃邊看桌上的人打機鋒,左看看右看看眼睛不停地轉著,這時候回味過來叫道:“姐,你說的這個是不是可以做油吃啊?”
劉氏猛地抬起頭,直直地看向女兒,帶著希翼的目光急切問:“如意,平康說的是真的,這個真的能做油?”
董如意知道母親為什麽這麽興奮,巧婦無為米之炊,沒油做菜的苦,誰做誰知道啊,點點頭,“這個確實能榨油油,就要用裏麵的果實來壓榨的,特別好吃,特別香,比豬油好上一百倍。”
劉氏張大嘴巴,吃驚了好一會兒,要知道山上的茶籽一直就這麽爛在樹上,從來都沒有人去摘過,而這個能夠榨油,那該是多好。
“能榨多少油?”問完又拍拍腦袋,女兒沒榨過怎麽知道。
董板山想到如果將榨出的油拿去賣,那家裏的條件將會大大的提升。
兒子再也不是擔心買筆墨的錢,女兒也不用那句要成為全村最富裕的人家絞盡腦汁。“那油榨了能拿出來賣嗎?”
董板山這是從來沒有考慮過他自己要錢用的問題。
董如意不由看向她父親,不愧是當家作主的人,還沒有開始采,就想到賣茶油的事了。就點點頭。
董板山為了家庭攢錢大計,站起身大手一揮,“好,我們全家都去采茶籽,平安和平康你們除了休沐的時間都去摘。”
那感覺有點像毛主席打算走二萬五千裏長征那氣魄。同誌們,衝啊。
全家人的氣勢一下子鼓舞起來。
董如意也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村裏的人都知道了,都去采,那這茶籽還有我們的事嗎?
“爹,我們去摘茶籽的話,碰到村裏的人,他們問我們為什麽摘茶籽怎麽辦。”
董平安一下子想到了主意,小時候跟村裏的人去偷桃,咳咳,不想了那是他的黑曆史。
於是就說道:“這個好辦啊,到時候我們去摘茶籽的時候,就假裝砍柴啊,我們在筐底下裝茶籽,上麵蓋上柴,或者鬆葉都可以啊。看到有人來了,就假裝砍柴,沒人的時候就再摘。”
全家人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點頭同意了。
董如意又想起一個問題,就說了出來:“茶籽過了這個季節,就會掉地上了,倒時候要是從滿是灌木叢中撿回來就難了。”
劉氏知道這是家裏的頭等大事,種莊稼辛辛苦苦一年到頭,穀子才賣多少錢一斤,而這茶籽隻要撿回來就可以榨油,而且這油多少錢一斤啊。
“這段時間我也去,地裏的事少幾天也沒有多大關係,一斤油的錢能買多少菜啊。”
董如意家的富裕之路計劃,就在這個飯桌上定下了。
吃過午飯,興奮的董如意一家人就開始行動。那感覺都想大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華,風雲雷電任叱詫,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啦…
降妖除魔,經過久久八十一難,終於能成佛了,咱家也能攢大錢了。啦啦啦。。
劉氏一人一組,背著背簍走上了她尋找茶籽之路。
董板山從小就在這邊山裏長大,見過茶花盛開的時候,也見過掛滿枝頭的茶籽,他很快就找到有茶籽的地方,他就帶著董平康摘。
董平安也是從小喜歡在山上找吃的,知道這種茶樹,開花的時候有茶蜜吸,春天的時候茶葉上就會有茶耳,茶包吃,秋天的時候就有八月茶吃。
所以他也能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裏,找到茶樹。
兩人先去樹林裏找了不少的鬆葉,摘了就用鬆葉蓋起來,等到把這一片的樹林都摘完了,就開始挑回家。
其實山上也不是很多,畢竟野生的,沒有經過專業種植,左一棵,走上很遠才右一棵。不過收獲還是不錯的,找到一棵樹就七八斤。
兩人就像鬆鼠搬家一樣,把山上的茶籽往回搬了幾次。
等到晚上的時候,全家人都回來了,將茶籽就堆在雜物間裏。
每個人背著一下午沉重的背簍,非常的辛苦,但每個人臉上都是笑著的。
然後開始清點收獲,董板山組找了快二分之一的麻袋,劉氏組差不多就三分之一了,董如意組也是二分之一麻袋。加上上午的,一天的收獲有了一麻袋半。
董如意提議道:“我們把今天大家去過的路線統計下,不然大家走重複了,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說完又好笑地搖搖頭,孩子們還是喜歡玩鬧的時候,想想自己小時侯也是如此。看到別人家有好吃的,自家沒有,娘親也很少做,後來就漫山遍野地找果子吃。
看到好吃的果子做好了記號,還在春天的時候把他挖回來種,幾棵種在池塘邊,二棵就種在這裏屋後。
劉氏在廚房做飯,聽到兩個孩子回來了的聲音,大聲喊道:“飯熟了,吃飯了。”
一邊將最後的一盤的菜從鍋裏鏟出來。又對著董板山白了一眼,說道:“孩子們要玩,就讓他們玩吧,每天都這麽辛苦,你還想咋樣啊。”
董如意就捂嘴笑了,跑去洗手吃飯。父母親現在也喜歡拌拌嘴,其實這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董板山就不好意思地低聲說道:“我也沒這個意思,就看到了隨便說兩句。”又對著董如意他們說道:“爹也沒說你們,你們要玩,就玩吧。”
董如意就捂住嘴嘿嘿直笑,沒有直說賣了個關子,等到吃飯的時候就問劉氏,“娘,你做菜的時候最頭疼的問題是什麽?”
董平安是個嘴緊的,看妹妹在打啞謎,也沒說,跟著洗手吃飯。
劉氏解下圍裙,不加考慮,想也不想就回答道:“當然是吃油的問題了。”之前女兒炒菜多放點油,好吃多了。水煮的哪有油炒的菜香,尤其是辣椒,被油一炒更香更下飯。
董平康邊吃邊看桌上的人打機鋒,左看看右看看眼睛不停地轉著,這時候回味過來叫道:“姐,你說的這個是不是可以做油吃啊?”
劉氏猛地抬起頭,直直地看向女兒,帶著希翼的目光急切問:“如意,平康說的是真的,這個真的能做油?”
董如意知道母親為什麽這麽興奮,巧婦無為米之炊,沒油做菜的苦,誰做誰知道啊,點點頭,“這個確實能榨油油,就要用裏麵的果實來壓榨的,特別好吃,特別香,比豬油好上一百倍。”
劉氏張大嘴巴,吃驚了好一會兒,要知道山上的茶籽一直就這麽爛在樹上,從來都沒有人去摘過,而這個能夠榨油,那該是多好。
“能榨多少油?”問完又拍拍腦袋,女兒沒榨過怎麽知道。
董板山想到如果將榨出的油拿去賣,那家裏的條件將會大大的提升。
兒子再也不是擔心買筆墨的錢,女兒也不用那句要成為全村最富裕的人家絞盡腦汁。“那油榨了能拿出來賣嗎?”
董板山這是從來沒有考慮過他自己要錢用的問題。
董如意不由看向她父親,不愧是當家作主的人,還沒有開始采,就想到賣茶油的事了。就點點頭。
董板山為了家庭攢錢大計,站起身大手一揮,“好,我們全家都去采茶籽,平安和平康你們除了休沐的時間都去摘。”
那感覺有點像毛主席打算走二萬五千裏長征那氣魄。同誌們,衝啊。
全家人的氣勢一下子鼓舞起來。
董如意也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村裏的人都知道了,都去采,那這茶籽還有我們的事嗎?
“爹,我們去摘茶籽的話,碰到村裏的人,他們問我們為什麽摘茶籽怎麽辦。”
董平安一下子想到了主意,小時候跟村裏的人去偷桃,咳咳,不想了那是他的黑曆史。
於是就說道:“這個好辦啊,到時候我們去摘茶籽的時候,就假裝砍柴啊,我們在筐底下裝茶籽,上麵蓋上柴,或者鬆葉都可以啊。看到有人來了,就假裝砍柴,沒人的時候就再摘。”
全家人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點頭同意了。
董如意又想起一個問題,就說了出來:“茶籽過了這個季節,就會掉地上了,倒時候要是從滿是灌木叢中撿回來就難了。”
劉氏知道這是家裏的頭等大事,種莊稼辛辛苦苦一年到頭,穀子才賣多少錢一斤,而這茶籽隻要撿回來就可以榨油,而且這油多少錢一斤啊。
“這段時間我也去,地裏的事少幾天也沒有多大關係,一斤油的錢能買多少菜啊。”
董如意家的富裕之路計劃,就在這個飯桌上定下了。
吃過午飯,興奮的董如意一家人就開始行動。那感覺都想大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華,風雲雷電任叱詫,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啦…
降妖除魔,經過久久八十一難,終於能成佛了,咱家也能攢大錢了。啦啦啦。。
劉氏一人一組,背著背簍走上了她尋找茶籽之路。
董板山從小就在這邊山裏長大,見過茶花盛開的時候,也見過掛滿枝頭的茶籽,他很快就找到有茶籽的地方,他就帶著董平康摘。
董平安也是從小喜歡在山上找吃的,知道這種茶樹,開花的時候有茶蜜吸,春天的時候茶葉上就會有茶耳,茶包吃,秋天的時候就有八月茶吃。
所以他也能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裏,找到茶樹。
兩人先去樹林裏找了不少的鬆葉,摘了就用鬆葉蓋起來,等到把這一片的樹林都摘完了,就開始挑回家。
其實山上也不是很多,畢竟野生的,沒有經過專業種植,左一棵,走上很遠才右一棵。不過收獲還是不錯的,找到一棵樹就七八斤。
兩人就像鬆鼠搬家一樣,把山上的茶籽往回搬了幾次。
等到晚上的時候,全家人都回來了,將茶籽就堆在雜物間裏。
每個人背著一下午沉重的背簍,非常的辛苦,但每個人臉上都是笑著的。
然後開始清點收獲,董板山組找了快二分之一的麻袋,劉氏組差不多就三分之一了,董如意組也是二分之一麻袋。加上上午的,一天的收獲有了一麻袋半。
董如意提議道:“我們把今天大家去過的路線統計下,不然大家走重複了,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