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麵前人竟不討價還價,木嵐一怔,目光自下而上,細細打量來人。


    大步流星折回這人,腳上踩著一雙軟底步履,著一身漿洗得有些發白的山青色長衫,一口京腔,似長途跋涉而來,從腳到頭卻是一絲不亂。


    看著不過二十來歲年紀,卻一派少年老成。身長玉立,劍眉星目,氣度雍容。隻可惜白白生得一副好皮囊,整個人像自帶金鍾罩鐵布衫,一身冰山般倨傲攝人之氣,使人不敢親近。


    旁邊險些撞懷的是位年輕公子,足蹬一雙雲底軟靴,一身武行便服打扮,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這位少年,兩道濃眉,一身靜氣,麵帶春風的感覺,讓人瞧著舒服多了。


    少年微微一笑,上前一步道:“這位姑娘,我家爺剛才說,這方硯台,我們買了。”


    說罷,從懷裏掏出兩錠足銀,放在木嵐麵前。


    見木嵐一言不發,以為便是默許,附身去取那方“美人”硯。


    沒想到手剛伸出一半,便被麵前的清秀少女發聲攔下。


    “慢著。”


    少年一楞,身形一頓,一臉懵懂的挺直腰杆,清澈的雙眸多少有些尷尬的看過來。


    木嵐率直道:“二位公子既然不議價,那我也就不客氣了。不過,這硯台隻值十五兩,少一文不賣,多一文不取。我們家做生意的規矩多的很,這是其中一條,還請公子笑納。”


    “哦?”


    冷麵公子聽了,漆黑深邃的眼眸中訝異之色一閃而過,嘴角微微一勾,朝少年悠悠道:“既然要買人家的東西,那就悉聽尊便吧。”


    說罷,眼風淡淡掃了木嵐一眼,徑自悠哉遊哉的大步去了。


    少年何等機靈,稍一會意,麻利地從懷裏掏出一錠五兩的小銀角子,輕輕放在攤子上,換回了剛才多放的那錠十兩足銀。


    不過,這回學乖了。不敢馬上伸手去取硯台,誠意十足的等著麵前的少女發話。


    見木嵐莞爾做了個請君自便的手勢語,神清氣爽的一笑,微一探身取了硯台,仔細用帕子包好,小心揣入懷中,朝木嵐微一點頭,朝人流中三步並兩步的大步去了。


    木嵐從小到大,頭一回見到買東西這麽幹脆爽利的人,又是這樣一冷一熱的兩位,心裏正覺得有意思,肩膀不知被誰溫柔的拍了一下。


    原來是靜宜方才見三人搭話,怕別出什麽事,悄悄來到木嵐的身旁,將剛才的一幕盡收眼底。


    靜宜有些不解道:“妹妹,你也太實誠了。剛才那二人既然不議價,出手也闊綽,說明他們並不缺錢,你為何不索性多收幾兩銀子,貼補家用?”


    木嵐嘴角一彎,道:“姐姐,我方才還真是動心了。不過,凡事求實,兩不相欠,豈不更好。”


    靜宜淺淺一笑,點點頭,與木嵐一同收拾利索,一路逶迤向山上走去。


    兩人說說笑笑,拾級而上,不多時已來到峰頂廟堂之外。


    尼山孔廟橫分三路,五進院落,殿堂巍峨,高低錯落,細細數來足有數十餘間。


    門前東側臨崖處,相傳孔子曾在此觀賞五川匯流,孔子的後人們,為了紀念逝去的祖先,便在此地建造了一座木質結構的“觀川亭”。


    《論語》所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即是此地。而那高高的崖下,相傳便是孔子當年降生的“夫子洞”。


    眺過夫子洞,二人走進石構欞星門,步入內庭院落,麵前就是千百年來香火鼎盛的孔廟大成正殿。


    隻見大殿烏木巍峨,琉璃覆頂,東西各五間兩廡,五間寢殿。東路是講堂、照壁、土地祠,西路是啟聖殿,為祭祀孔子父叔梁紇而設。


    行畢一應祭拜儀事後,木嵐和靜宜繞過後殿,來到中殿的毓聖侯祠。


    這裏是當地民間奉祀尼山神的聖祠。因為幾百年來香火靈驗,多少百姓都特意趕著這一天早早來祈福祭拜,爭著搶著想為山神敬上最顯虔誠的幾柱頭香。


    木嵐和靜宜捐了香火錢,取了香,跟著右手邊一支熙熙攘攘的進香隊伍,一步一趨往前挪動。


    好不容易輪到她們,木嵐執意讓身弱的靜宜在先,自己則悉心護在一叢人前。


    靜宜禮畢,姐妹倆相視一笑,換了木嵐上前。


    木嵐跪於蒲團之上,行過叩拜之禮後,恭恭敬敬雙手合十,闔眼輕輕道:“民女木嵐,共有三願。一願百姓不再流離,二願上天庇佑雙親,三願......”


    話到嘴邊,木嵐忽然覺得,長條蒲團的另一頭,有雙眼睛朝自己這邊觀望過來。


    木嵐順勢直拜下去,餘光中偷偷往旁邊一瞄。


    一絲不亂的山青色長衫,似曾相識的軟履布鞋。


    原來是那位在聖水湖畔命人買下她“美人”硯的冷麵公子。


    雖然隻有一麵之緣,木嵐卻對這人記憶猶新。


    遠看吧,挺玉樹臨風的一個人,近看吧,整個人跟一樹冰掛似的。


    木嵐心道:雖然你是買了我的硯台,但是,你照顧好我的硯台就夠了。本姑娘,怕凍傷~


    一個長長的叩首之後,木嵐深深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正欲無比虔誠的悄悄離去。


    哪知這廝從長條蒲團的另一頭,漫不經心自言自語般道:“好事要成雙,敬神要磕單……”


    說罷,起身嗬嗬一笑,徑自大步去了。


    一句話說得木嵐肩頭一萎,臉上微微泛出一片僵紅,不露聲色的又在蒲團上叩了兩個長頭,方才起了身。


    眼見那廝早已不見蹤影,心中不由暗暗運氣。


    靜宜似乎也憶起來人,疑惑道:“木嵐,剛才你旁邊那人看著有點眼熟,是不是買了你硯台的那位公子?”


    木嵐心知肚明,沒好氣兒的道:“姐姐說的是哪個,我怎麽沒看到。”


    靜宜見狀,微微一笑道:“木嵐,天色還早,咱們去中院的書院瞧瞧去。書院外邊,應該有賣小食的,我們去買一些來吃。”


    木嵐從小受父母熏染,素喜讀書,兼愛美食。聽到靜宜一下提起兩大人生快事,一時不禁喜上眉稍,剛才的煩惱早給甩得一幹二淨,快活的挽著靜宜同去了。


    正殿之後,便是赫赫有名的尼山書院。


    一派圍垣繚繞,鬆柏環植,十分幽雅清靜,正是讀書講學難得的好地方。


    長廊兩側,設有一些茶點小食攤子,往來遊客遊覽至此,便已抵達一路佳境之尾聲。


    遊人至此,淡飲香茶,閑啜小食,剛好茲沛體力,方好平安下山。


    木嵐眼見左一樣右一樣的琳琅小食,正柔腸百轉糾結猶豫。


    忽的眼前一亮,朝前麵的一個小食攤兒一指,拉著靜宜的手道:“姐姐,那兒有賣頂糕的,咱們去吃吧!”


    靜宜笑著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女木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手七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手七七並收藏宮女木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