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尚宮見二位光祿寺大人都盯著這第三品菜膳發怔,不禁輕輕瞥了一眼側侍一旁的閔司膳。


    閔司膳心中忍不住有些緊張起來,指尖微微攥在一起,今日這三品菜膳,不知她們背地裏下了多少功夫。


    色澤是否濃淡得宜,香味是否聞之則喜,入口是否綿軟即爛,肉食是否肥甘不膩。所有食材菜膳製作的細節,皆以是否適宜高齡的孝康皇太後食用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而當今聖上康熙帝與懿仁皇後也已歲近天命,如此籌措安排得當,方能獲得一石三鳥之效。


    不過,再完好的籌措,也要由得力的人手,不折不扣的執行到位,才不會有悖初衷。


    這一道菜膳,是由閔司膳親自帶著夏青、春華和木嵐她們仨個,在一直延用的傳統配方下改良而成的。


    這一個回合,她所推薦的第一人選是夏青,一並陪同參選的,是木嵐。


    春華是個難得的玲瓏人選,可是在技藝的精湛上,與夏青相比還是差了那麽一截。


    這一截旁人也許品不出來多少,可是在她心裏卻毫厘分明。


    古人雲,失之毫厘,謬之千裏,多少也吻合這一層意思。


    皇太後在後宮深居簡出多年,這一年偶然間提出設辦菊花宴飲,莫要說是懿仁皇後,便是日理萬機的康熙帝,也於諸多冗絆之中放下國事,特意欽批宴飲一應事務安排,對此事的重視可窺一斑。


    所以說,既然上頭這麽重視這次宴飲,而尚宮局內膳、餑、藥、醞四司之間的爭鬥又是如此暗潮洶湧,此番亮劍必然勢必一場磨刀謔謔之爭,而從上到下宮中各府辦那麽多雙眼睛緊緊矚視,她豈能允許一絲一毫可能存在的意外或差池發生?


    不,絕對不行。


    而這一回之所以沒有把最沉的擔子壓在木嵐這一頭,並不是說木嵐能力稍遜一籌,而是因為這孩子才剛剛入宮沒有多久,到膳房做活的日子也不過才短短兩個月。


    兩個月的時間,也不過剛剛適應宮裏麵的生活。就算是人再聰穎機敏,隻怕到了臨壓一刻,發揮失常的可能,也不是沒有。一旦發生,則不僅是整個膳食司的損失,上頭如果責罰下來,又豈是一介小小宮女,能夠承受擔帶得起的?


    所以,這一回先不重用她,也是為了加以時日,能將這一塊美玉,慢慢雕琢成形。


    在宮裏做事,是急不得的。


    而夏青,則到底是不同的。這丫頭雖然生性冷淡,待人疏遠,我行我素,甚至很有些剛愎自用,但是她的優點也十分明顯。


    那就是這丫頭擅於鑽研,廚藝一向穩定並且精湛。而這一回,能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韓尚宮見二位大人一時默默無語,麵上一片春光,推波助瀾道:“二位大人,這第三品菜肴叫做八品佛跳牆,也是皇太後一直鍾愛的一道美食。這一次,我們結合秋令進補,將古法加以改良,在原有的八道食材中,添加了一味杭白菊,使這一道佛跳牆的味道,又添了一層菊香,故為這第三品菜膳冠名為八品菊香佛跳牆。”


    話音落下,有宮女盈盈走上前來,端上兩隻修長托盤,每隻托盤之上,由左至右整整齊齊擺著一排八隻,潔白的小小瓷盅。


    一雙素手拿起一隻長柄白瓷湯匙,伸到麵前的銅胎掐絲琺琅湯盆裏,從湯麵浮綴的朵朵白菊上輕輕一滑,如一尾小船輕輕撥開一條飄香的漣漪。


    熱氣蒸騰的嫋嫋菊香之中,長長的勺羹八舀八探,有如一尾白色蛟龍,上天入地,幻化無窮。


    每一次輕輕探底,順勢一舀,一味香氣四溢的食材,便穩穩盛入麵前的一隻小小瓷盅之中。


    不一會兒,兩位光祿寺大人麵前,那兩排各八隻白色小小瓷盅之內,已瑤光勻勻,每一隻都清香四溢。


    兩位大人食遍京城,哪裏見過這種吃法,兩道緊隨勺羹起起伏伏的眸光,一時間竟有些微微僵直了。


    韓尚宮總是擅長適時用春風化雨般的言語,輕而易舉的化解這樣的尷尬。


    “二位大人,佛跳牆這道菜在京城應該並不鮮見,不過我們膳食司所製,理所應當與外界絕然不同。所謂八品菊香,便正如大人們方才所見,正是盅盅不同,口口生香。還請二位大人慢慢甄選,細細品嚐。”


    紀署令趁著韓尚宮說話的當口,低頭飲了一口杯中茶,暗暗咽下滋生不斷的口水,方從容不迫麵帶笑容的從修長托盤中,拿起第一盞小巧瓷盅,如同飲茶般托至手中,微闔雙目低頭聞香之後,才用勺羹將盅裏盛著的一小尾魚翅,緩緩送入口中。


    如絹絲流紗般的美味,食入口中,仿佛一雙纖纖素手,輕輕撫順舌尖的每一顆小小味蕾。


    在不自覺的一聲微微歎息之下,紀署令忍不住如飲酒一般,將瓷盅內濃淡合宜的湯汁一灌入口。


    這一口下去,五髒六腹之間,仿佛被方才那隻溫存的美人手,一片暖意春風般輕輕拂過。


    紀大人忍不住輕輕籲了一聲,靜靜呆了半晌,才連連頷首,朝身側的韓尚宮讚道:“妙極!妙極!”


    又招呼一旁的白署丞道:“白大人,這道八品菊香佛跳牆,果然不同凡響。今日你我有幸品嚐,著實不虛此行。”


    韓尚宮聽到這一番真心實意的讚歎,難掩臉上的一派春光瀲灩,笑意盎然道:“承蒙紀大人謬讚了。二位大人,還請細細品鑒,看看這兩道菜,到底哪一邊,可以勝出。”


    年輕的白署丞微微一笑,也端起麵前的第一盞瓷盅,與一旁儼然已入化境的紀署令一起,一盅一口,細細品嚐起麵前的這第三品,又分作八道的特色美食來。


    足足等了一柱香的功夫,韓尚宮眼見二位大人自斟自飲,一盅又一盅,一口接一口,將麵前兩隻掐絲琺琅湯盆裏的湯品食材,食得幹幹淨淨,忍不住回頭與侍立一旁的閔司膳相視一笑。


    閔司膳泰然自若的眼神輕輕一落,兩位盈盈淺笑的宮女手捧著銅盆毛巾,恭恭敬敬端至大人們麵前。


    待二位大人身心舒暢的拭麵坐定之後,韓尚宮親切一如二位大人剛剛入座之時。


    春風拂麵一般,向光祿寺署令紀大人含笑道:“敢問二位大人,此番品鑒之後,以為這最後一品菜肴,哪一邊,可以勝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女木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手七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手七七並收藏宮女木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