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中,夜色漸深,爐中嫋嫋安息香的氣息,使人聞之不禁斂息寐行。


    而燈光下的母子二人,卻毫無困意的聊了許久。


    晚膳後,康熙帝索性放下白天政事上煩擾,想多陪一陪年邁的太後,母子共盡天倫之樂。


    因為菊花宴飲上的小小風波,太後回絕了皇後和其他妃嬪的相隨,隻任由著皇帝的鑾駕,跟在自己的鳳輦之後,一路回到了自己的慈寧宮。


    而經過一天的喧囂,此時母子二人相向而坐,手中各執一杯香茗,透過靜謐的夜色,可以從窗欞遙遙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仿佛低頭俯瞰著大地,也想聽一聽這窗欞之下,母子倆平時輕易不會說起的事情。


    此時此刻,月光下的母子倆都在追念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康熙帝的第一位先皇後,已經故去經年的結發之妻,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


    在一聲悠長的歎息過後,太後動情道:“皇帝,事隔多年,你可能早就已經不記得了。可是哀家永遠都忘不了......”


    “你們大婚那一年啊,禦花園裏的玉蘭花,好多年都沒有開得那麽美了。我看著你們倆第一次穿著吉服的樣子,真是覺得好像是神仙眷侶似的一對碧人。”


    “哀家記得,你們大婚典禮的正日子,是正月二十八日,是哀家請人拿著你們倆個的八字,找世外高人給你們算的良辰吉日。”


    “那一日,皇後升鳳輿應該是子初三刻由府邸正殿啟行,子正一刻至東長安街,醜初二刻十分至東長安牌樓,寅初二刻五分至乾清門,寅正三刻至乾清宮簷下降輿。”


    “哀家就立在那簷下,親手將寶瓶和蘋果,遞到了她手裏。哀家記得,她那當時的樣貌十分清秀,一副嬌滴滴的小模樣,哀家左看右看,心裏是說不出的歡喜......”


    康熙聽到此,一雙深沉的眸色中,仿佛被一點光點燃,目光灼灼接著道:“額娘說的沒錯......”


    “朕記那一天,不知是誰早早在乾清宮門口擺放了一隻火盆,還在門檻上用一張馬鞍壓上兩個蘋果。皇後那天的確姿容清麗,光**人。”


    “朕見她麵含微笑,一片溫柔地走入到大殿之內,盈盈與朕行過“坐賬禮”,又像一片雲彩似的,往她的坤寧宮去了。”


    “朕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再見到過,像她一樣,那麽會說話的眼睛。像她那樣,還未開口,就已經臉頰緋紅的女子。而她們,不過隻是東施效顰罷了。”


    “等到朕到了坤寧宮,她已經換下龍鳳同和袍,換了一身朝袍朝褂,長長的頭發也被挽起來,梳成一絲不亂的旗頭。”


    “朕看得真是開心,看,那個世間最美的女子,就是朕的結發妻子......”


    “朕與皇後合巹之時,有內務府的女官搬進一張宴桌,又在龍喜床沿下,鋪設了坐褥。


    “朕就坐在這宴桌右邊,皇後與朕相對而坐。朕端起酒杯時,她先是看著朕,朝朕一笑,才不勝嬌羞的拿起另一隻酒杯,與朕手臂相繞,一起共飲了交杯酒。”


    “那日的菜肴做得也格外鮮亮,朕和她彼此吃得格外謙讓,吃著吃著,便聽到宮外的屋簷之下,有結發的侍衛夫婦在用大清的滿語喝著交祝歌......”


    太後跟著康熙帝一同癡癡的凝視前方,麵帶笑意道:“你都不知道,哀家當時看著你興倆個並肩站在一起時,心裏頭是多麽的欣慰。哀家當時覺得,這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可終於是了了。”


    “後來,皇後有沒有用子孫餑餑啊?那裏麵還有哀家親自包的兩個呢。不為別的,就為取一個,好事成雙的吉兆。”


    康熙帝欣慰的點點頭,悠悠道:“皇額娘親自給包的,兒臣們怎麽敢不用呢?自然是用了的。不然,皇後怎麽會為朕連生了六個子嗣,朕如何能有胤礽那麽聰明漂亮的孩子......”


    說到這裏,康熙帝忽然一時語塞,顯然是回想起先皇後生下六皇子胤礽不久後,便因大出血而身故的,那段慘不忍睹的回憶。


    皇太後在心裏連連自責,自己怎麽這麽不小心,又一起叫皇帝跟著自己,回憶起過去多少年的事情,忙對康熙道:“皇帝,過去的事情,早已經煙消雲散。再怎樣悲傷惆悵,也是於事無補的。都怪哀家不應該總是舊事重提,惹得皇帝重溫舊夢,傷痕難褪......”


    康熙帝聽到皇額娘充滿內疚的自責,深吸了一口氣,嗬嗬一笑道:“皇額娘不必擔心,這些過去的事情,兒臣平常很少追溯,平日哪裏有這樣,可以隨心所欲,在皇額娘麵前發會子呆的時間。前朝的政務,就已經讓兒臣忙得焦頭爛額了。”


    太後愛重的凝視著康熙帝,關切道:“額娘一直知道,這麽多年來,你心裏麵的苦處。你從小就沒有好好蒙受過,多少像樣的父愛......現如今,你做了父親,有了這麽多的子嗣,就個頂個的疼愛著他們......”


    康熙帝微微一笑道:“皇額娘,人各有命,兒臣得到的已經足夠多了,所以並無怨言。兒臣也是從心底裏,覺得皇阿娘從小為兒臣操盡了心,這一輩子活得太不容易。所以,兒臣就想好好的孝敬您老人家,願您老人家看著朕坐穩江山,享盡人間的一切榮華富貴。”


    太後聽了,不禁莞爾道:“真是個傻孩子。哀家可不在乎什麽榮華富貴,哀家在意的是你不僅坐穩了江山,還如此年輕有為,既是一位明君,更是一位慈父。哀家眼看著,那一個一個的小苗苗兒,一轉眼全都長得一表人才,我大清在皇帝的統治下國泰民安,看到這些,哀家就想著,有一天,哀家在這個世界上,活得累了,活得厭煩了,把眼睛一闔,到地府裏去,與你那皇阿瑪終於見了麵,不管他關不關心這些個,我都得親口告訴他,現在咱們大清是如何的盛世......”


    康熙帝輕輕嗔怪道:“皇額娘,您千萬不要說這樣的話。您身子骨這麽硬朗,隻要保重身體,一定能陪著兒臣一起齊享千秋之福。”


    太後淡淡一笑,道:“人老了,都得一死,哀家早就看淡這生死之事了。隻是,心裏唯獨一件事,一直耿耿於懷,不知在皇帝的麵前,當講,不當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女木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手七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手七七並收藏宮女木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