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朝的帝印,是大梁朝最高的權力象征。


    帝印曆代相傳,唯有皇帝陛下能持有。


    如今大梁皇帝叫李恒取來帝印,在群臣眼裏,便是傳位之舉了。


    既然之前陳朝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要這皇位,那麽如今皇位便隻能在兩位皇子身上選擇一人了。


    三皇子不過少年,想要執掌一座王朝,怎麽看都要差些意思。大皇子體弱,但年紀適合,另外也有賢名,是最好的人選。


    這樣一看,其實陳朝的確是最好的人選,他少年英武,像極了如今的大梁皇帝,但是群臣不見得便想要再迎來一位大梁皇帝這般的陛下。


    再說,他身為廢帝親弟,加上在那夜親自殺了廢帝,這在很多讀書人眼中已經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他們絕不會讓這樣的人登上帝位。


    ……


    ……


    李恒去而複返,捧著一方金玉所做的大印來到了此地,他緩慢來到大梁皇帝身側,然後緩慢站定。


    不過眼中有些悲意。


    今日的事情,他也能猜到不少,知曉陛下馬上便要迎來最為危險的處境。


    妖帝本就是這個世上的最強者,大梁皇帝全盛之時也不見得能戰勝他,更何況如今先後和觀主以及劍宗宗主一戰,大梁皇帝此刻傷勢不輕,再麵對妖帝,隻怕勝算渺茫。


    大梁皇帝看了李恒一眼,主仆多年,兩人之間早有默契,一舉一動之間,都能知曉其意。


    「李恒,以後皇後陵寢,你親自去掃,沒事便去陪她說說話,她最怕寂寞了。」


    大梁皇帝緩緩一笑,「別告訴她朕去做了什麽。」


    李恒沉默片刻,說道:「陛下總該回來才是。」


    大梁皇帝沒有說話,隻是拍了拍李恒的肩膀,然後看向群臣,淡然道:「朕要暫離神都,不知歸期。」


    聽著這話,群臣都紛紛抬頭,眼裏的情緒不一,有些始終忠於大梁皇帝的朝臣,已經開始哭泣。


    暫離神都不過是一種說法,朝臣們哪裏想不明白陛下的言外之意。


    過去的這十幾年裏,大梁迎來了最好的十幾年,雖說在朝堂上,沒有了靈宗皇帝朝那般平和,但從整個大梁來看,北邊打了一次勝仗,整個北境或許會得到十數年的安寧,整個大梁境內,百姓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再加上如今剪除了方外的羽翼。


    大梁可以說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最大的奠基者,便是這位會在史冊上以不光彩的手段坐上皇位的皇帝陛下。


    隻可惜,如今這位皇帝陛下好像也要成為曆史的一部分了。


    太史令認真看著那位皇帝陛下,這些年裏,他對大梁皇帝有敬重也有不滿,敬重的是他做的那些事情,實實在在將大梁帶來了強盛,不滿的則是他實在是說不上是個聽取朝臣意見的帝王,有很多事情一旦下定決心,便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


    宮門前跪死的朝臣還少嗎?


    這位陛下說不上是仁君,但一定是明君和雄主。


    過去縱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如今想著皇帝陛下就此要離開,成為曆史的一部分,太史令也有些感觸。


    「立三皇子陳盞……為太子。」


    大梁皇帝看著群臣開口,聲音平淡,以往冊立太子,總有一番誇讚,可到了大梁皇帝這裏,卻什麽都沒有,隻有這麽簡單的一句話。


    「大皇子陳麟封寧王。」


    「朕離神都之後,太子陳盞暫攝國政,自朕回歸之日止。」


    朝臣們神情複雜,對此也很是不解,陛下這般安排,實際上還是傳位,但卻沒有真正傳位,太子頂


    著監國的名頭,實際上便是大梁朝的新君,但始終沒有那個名分,若是大梁皇帝真的還能回來也就算了,可若是一直不歸,等到數十年或者多少年後,太子殿下亡故,那之後的大梁朝又該誰來做主?


    而且這道旨意最讓人覺得別扭的是,從此大梁朝便沒了皇帝陛下……


    一國無主,這在曆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局麵。


    「陛下,此舉仿佛不妥。」


    太史令忽然走了出來,認真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既然遠離,本應立下新君。」


    太史令這話其實很直接,也很直白,不過這些話,朝臣裏卻沒有幾個人敢說。


    陛下即便如今要遠去,但往日威壓仍在。


    「太史令是覺得,朕這一去便不會歸來?」


    大梁皇帝看著太史令,淡然笑道:「朕縱橫天下,何人可殺朕?」


    大梁皇帝輕描淡寫開口,聲音裏卻有著舉世無雙的氣魄。


    尤其是在剛才他才接連擊退兩大世間最強者。


    太史令欲言又止。


    大梁皇帝已經揮袖,「左衛指揮使陳朝,深得朕意,實乃大梁股肱之臣,更乃我陳氏血脈,朕已授其重任,軍國大事,太子可問詢陳朝之意。」


    這一句話說出來更是重磅之意,大梁皇帝雖說並未明確封陳朝什麽官職,但這軍國大事可問詢陳朝,便已經授予了他極大的權力。


    群臣沉默,問詢這個詞可大可小,即便是他們也找不到什麽好說的。


    就在群臣都沉默的時候,大皇子已經跪下,平淡道:「兒臣謝父皇隆恩。」


    三皇子陳盞,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殿下也跪倒在地,認真道:「兒臣定然銘記父皇旨意,好生治理大梁,待父皇歸來。」


    大梁皇帝沒看這位太子殿下,隻是看向群臣,豪邁笑道:「諸卿,待朕歸來便是!」


    ……


    ……


    皇城外,皇後陵寢。


    大梁皇帝立於墓碑之前,陳朝則是安靜地立在大梁皇帝身後。


    大梁皇帝靠近墓碑,伸手取下上麵的落葉,才輕聲道:「朕要離開些日子,這些日子便讓這孩子來陪陪你吧。」


    陳朝眼神複雜,還是忍不住問道:「陛下,當真能回來嗎?」


    兩位帝王,代表著人族和妖族的最巔峰戰力,兩人一戰,真以生死而分,注定會有一人亡故。


    而現在大梁皇帝這狀態,很讓人擔憂。


    大梁皇帝轉過頭來看著陳朝,笑道:「還是不信朕?」


    陳朝苦笑道:「實在是太過艱難了些。」


    大梁皇帝沒說話,隻是伸出手,掌心溢出一抹白霧。


    陳朝看到這白霧,隨即一怔,然後瞪大眼睛。


    那白霧他再熟悉不過,是當初他在戎山宗的宗門遺址裏發現的,那法門銘刻於白衣少女的棺槨之上,但隻有一半,可就是那一半,也讓陳朝不同於世間其他武夫,後來另外一半,在白衣少女蘇醒之後給予的陳朝。


    但在此之前,隻怕普天之下唯有陳朝一個人會這門秘法。


    「陛下也見過她了?」


    陳朝恍然大悟。


    大梁皇帝沒說話,掌心的白霧瞬間凝結,然後變成一片光粒,氣息也有所不同,仿佛是兩門不同的道法。


    「隻是佐證,讓朕觀摩,朕這一生,何須學旁人秘法?」


    大梁皇帝笑道:「不過當世的武夫修行之法,的確是一條斷路,尋常武夫,隻怕一輩子都無法走到盡頭,即便是朕,過去那些年,也不過是走到斷橋處,前方不是無路,而是斷開了。」


    光以修行來論,大


    梁皇帝的確是這千年未有之武夫,不僅走到了這千年的武夫盡頭,還憑借一點契機,越過了那條斷路,踏上了新的路。


    「如此還不信朕能歸來?不過需要些時日罷了,朕斬了妖帝,還得尋一所在悟一悟所得。」


    大梁皇帝看著陳朝,微笑道:「天下已在朕彀中。」


    到了此刻,陳朝才是真對眼前的大梁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你身負白霧,踏足忘憂盡頭,也會知曉新路所在,可世間武夫不知有此路,若遇資質和心性俱佳者,也可傳下,如此武道一途,這千年式微會有改善。」


    大梁皇帝忽然停了停,感慨道:「不過說來說去,一切都早了些,本該等著你踏入忘憂,才做這些事的。」


    陳朝已經到了忘憂門檻之前,隻是還差契機,才能踏入其中。


    陳朝說道:「是我走得慢了些。」


    大梁皇帝歎道:「本來將天下予你,朕也輕鬆許多,自從可一心做別的事情,你卻不願。」


    陳朝笑道:「連陛下都覺得麻煩,我又怎麽會覺得輕鬆?」


    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哪裏有那麽簡單的。


    即便是大梁皇帝這般可控全局的人,也會覺得疲倦。


    「還好朕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接下的事情你不願做,也可多問那女子主意。」


    說到這裏,大梁皇帝伸手又揉了揉陳朝的腦袋,問道:「傻小子,到了這會兒,還有什麽想對朕說的嗎?」


    陳朝看著大梁皇帝,笑了笑,平靜道:「以前陛下是我身後的山,以後我便是大梁身後的山。」.五


    大梁皇帝說道:「擔子有點重,可朕也隻能托付給你了,別怪朕。」


    ……


    ……


    大梁皇帝來到神都城頭,周枸杞仍舊還沒離開,他坐在城頭,抱著那個紙鳶。


    大梁皇帝看了他一眼,微笑道:「當真是讀出了個聖人。」


    周枸杞子站起身,莊重行禮,卻不知道說些什麽。


    「不必死在此處,未來還有許多地方用得著你。」


    大梁皇帝頓了頓,笑道:「想來鳶兒也不想這麽早看見你。」


    周枸杞神色黯然,隻是緊了緊握住紙鳶的手。


    大梁皇帝拍了拍周枸杞的肩膀,「你沒能做成朕的女婿,也是有些遺憾。」


    周枸杞猶豫片刻,說道:「老師他……」


    大梁皇帝說道:「院長與朕相交多年,朕怎能不知曉他的心意?他自覺有愧於朕,已去北境了。」


    大梁朝立國至今,從未有書院院長去北境抵抗妖族的事情發生。


    如今算是第一次。


    周枸杞說道:「老師有事弟子服其勞,我願去替老師。」


    大梁皇帝搖頭道:「世上的事情,哪裏是你說替便替得了的,他是在為魏序贖罪。」


    周枸杞還想說些什麽,但此刻城門處,正有一人踉蹌出城,他披頭散發,嘴裏喃喃自語。


    狀若瘋狂。


    大梁皇帝說道:「是魏序。」


    周枸杞神情複雜,「他瘋了。」


    大梁皇帝感慨道:「癡人,也是可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生未知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生未知寒並收藏武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