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昭儀嚇傻了,平時打宮門口過的丫鬟都不曾正兒八經的喊過自己一句淑昭儀,淑娘娘,今日竟得呈齊王抬舉,喊了一聲淑娘娘,還不嚇死了她。
“怎敢怎敢,我怎受的住齊王的一聲娘娘,參見齊王……”淑昭儀忙起身,整理衣冠,伏拜東初塵。
“兒臣來遲了,還叫這人惹了淑娘娘的尊嚴,還辱了嫻娘娘的品行,誰不曉得後宮之中,以母後為首,賢良淑德,品行端莊贏得天下盛譽,嫻妃為後緊隨母後腳步,自律端莊,賢淑,大殿台階上人,雖是容貌與之嫻妃娘娘一般無二,但品相簡直相差甚遠,可是易容易的,易性難得。”
東初塵忽而眼色冰冷,似刀光閃過嫻妃眼睛,隨意眨眼間,嫻妃竟嚇得丟了魂,失了魄一樣。
齊王接下來便貴為太子,她嫻妃就算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對太子怠慢半分,更何況自己正是無理在先,說什麽都不會被人認同,就什麽都不必說了。
“奴才……奴才拜見齊王!”趙明剛剛反應過來,便伏跪在東初塵腳下,不敢抬頭,不敢吭聲,移動都不敢再動。
都曉得東初塵殺人不眨眼,前一刻還嬉笑對你,喝茶聊天,後一秒長劍穿心,死都不知怎麽死的。
“齊……齊王……”台階之上的嫻妃娘娘臉臊的通紅,微微低頭,算是拜禮,身邊一左一右奴才站立穩正,嫻妃心裏怕,不敢亂動。
“誰在殿外喧嘩?”
赫輝的聲音自大殿內飄來,東初塵拜倒在地,恭恭敬敬拜禮。
“兒臣參見父皇。”
東初塵伏拜後,殿前幾人也忙跪地。
“塵兒,進來。”
赫輝聲音輝廣,即使是平日說話言語,也是威氣逼人,叫跪在大殿門前的嫻妃與德公公趙明不知不覺的打了個寒顫。
“是。”東初塵起身,轉頭不放心的望了一眼淑昭儀,又微微抬頭看了眼遠處的錦繡園,起身進入上書殿。
東初塵進入後,淑昭儀對著還未從驚亂中緩過神來的嫻妃禮拜,退下。
嫻妃看著婢女手裏的食盒,本是為皇上新煮的綠豆解暑湯,怕焐熱了,剛晾涼就放入擱滿冷水的食盒中,為快點遞給皇上叫他品嚐,特意穿了雙足底矮的繡鞋,緊趕慢趕的來,這會,怕是已經又熱起來了。
“娘娘,別站在日頭底下了吧,小心中暑了。”貼身婢女淑兒一邊為嫻妃扇著扇子,一邊勸意嫻妃。
“心涼到透了,還怕什麽暑熱!”嫻妃怒氣道。
淑兒不再搭言,低頭隻管扇扇子。
“再等等吧……”嫻妃眼睛瞧向上書殿,神情落寞寂寥,語氣也緩和了下來,接過淑兒手裏的食盒,不斷叫淑兒用扇子扇著食盒,保持涼爽。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東初塵剛走進大殿門口,跪地伏拜。
“哈哈哈,朕的塵兒就是懂禮數,怕是忘了,父皇叫你來,商談的是國事,但你來見父皇就是家事,父皇父皇,先父後皇,不要這麽多禮數,否則朕與你母後都是拘束的。”
皇後輕笑,朱唇太小,笑似無笑。
赫輝書完詞,大手一揮,收筆道“起來。”
“謝父皇,謝母後。”
東初塵起身,赫輝開門見山道“塵兒,父皇與你母後都已屬意你做太子,之後你要做些什麽,說些什麽,都會有翰林院的老師教導你,你要虛心學習,日後,父皇的擔子,就落在你頭上了,哈哈哈。”赫輝爽朗大笑,不拘君臣禮節。
“兒臣請父皇恕死罪於兒臣!”東初塵聽過後,並無欣喜之意,卻再次跪倒在地,鄭重請罪。
皇後輕挑眉目,瞥向跪地垂頭的東初塵,不曉他何意。
“塵兒有話直說,父皇怎會降罪與你!”赫輝仔細看著剛剛書成的詩文,不斷點頭微笑,喜歡極了自己的字。
“父皇,兒臣自知資曆尚淺,才學疏漏,能力寡薄,定擔不起一國儲君之位,還請父皇不要為一己私欲早立國本。”東初塵言語神色波瀾不驚,如溫潤公子謙卑有禮,卻無勃勃野心,隻望地麵一磚之地,眼裏有神,卻無心事。
皇後自然是一驚,卻除神情細微變化,並無驚恐之狀。
但見赫輝將書完的字全部劃掉,搖搖頭,又是不滿之意掛滿麵,眉宇間的三分怒氣呼之欲出,卻被生生壓回了眼底,化作笑意,一笑了之。
“如何這般說?”赫輝皺眉,勾唇,上怒下喜,皇後知道,這個表情,不是裝怒,就是裝笑,無論哪般,都是可怕。
“兒臣知父皇治理盛國兢兢業業,日理萬機,外有敵國屢屢來犯,內有奸佞動搖國本,父皇畢然心力交瘁,時有勞累之意,但父皇不妨瞧一瞧自己身體明明強壯中年,如日中天,民擁臣愛,君威赫赫,怎可為貪閑耍懶便早早立了儲君,實在過早。”
東初塵說的不卑不亢,卻眼瞅地麵黑玉磚石,映出自己淡然鎮定的眉眼,映出了不想做君王的謙遜儒雅。
“你意不想叫朕立你為太子?還是不想叫朕立太子?”
東初塵望著光亮的地板,看著地板裏記憶交錯映出的女子,一勾唇,一挑眉,一喜一怒一轉身,一顰一笑一回眸,皆是一副好景致,若自己不身為帝王子,若她不生在帝王家,這樣暑熱的悶夏,有她飲酒作詩,定不會煩悶無聊。隻是此刻,連上柱香都無可能。
東初塵抬頭正言道“兒臣隻知,這天下,再無與父皇媲美之人。”
東初塵一語寄出,大殿之上算上奴才婢女,共計數十人,悄無聲息,呼吸聲也聽不見。
“哈哈哈哈……”一段大笑打破寂靜,打破了上書殿內寒冷的氣氛,大家全部鬆了口氣,放下了提著的心,吊著的膽。
“塵兒如此說,朕委實不能再勸,既是如此,儲君之位,可以空上一空,待朕真的老到不能動彈了,再傳與你,不遲。”
皇後嘴角笑意顯露,輕聲言道“陛下萬歲,天子之軀,真龍之身,怎會老?”
赫輝望了眼皇後,喜色難掩。
赫輝口中麵上不表示,卻心裏大悅,一是東初塵不會有僭越之心,二是東初塵如此說過,自己的皇位當然也願意做的久些,再久一些,若真立了太子,一來而去,朝中大臣必有反心,這般,太子上位,便意味著,皇帝之位,近在眉睫。
皇後心中大喜,也不知今是什麽黃曆,東初塵竟然自己請見不要這太子之位。
皇後站在一旁,卻不好說什麽,現在說什麽,皇帝都會覺察自己的私心。
赫輝大悅,臉上卻愁思不減,搖頭不允。
“你若不呈太子之位朕要賜你什麽好?”赫輝犯了難,捂著額頭,示意皇後為自己按揉頭部。
赫輝心中有事,便會頭疼,此刻,表麵看來,怕是有心事了。
“兒臣隻想逗鳥觀魚,不想理朝中之事,還請父皇什麽職位都不要賜予兒臣,叫兒臣偷閑才好。”
“你是齊王!不是一般的皇子,你立了大功!朕不賜予你實在的東西,叫眾臣怎麽看朕!”
赫輝大怒,摔了書桌上的大堆政卷,發雷霆之怒,大喝將上書殿的奴才婢女嚇得跪倒在地,不敢吭聲。
皇後也是嚇了一大跳,伏拜在赫輝身後,不敢勸言。
東初塵抬眼一掃,便看到赫輝‘無意間’散落出來的政卷上大臣的進言,字字句句全是勸說赫輝派使東初塵鎮守洛陽關的,幾乎同一天,所有大臣,好的壞的,為國著想的,為帝著想的,幾乎全部如此。
“兒臣實則藏私心在胸,不敢坦言。”東初塵眉宇微皺,小心謹慎。
“說!”
“人道洛陽關攻城易守城難,兒臣呈父皇厚愛,協助清遠大將軍攻下洛陽關,……兒臣欲鎮守洛陽關,請父皇允準。”
東初塵說的從容不迫,赫輝眼底閃過喜色,躊躇良久,沉聲歎息“準。”
重擬聖旨,即刻封齊王東初塵為平東王,鎮守洛陽關。
皇後笑了,什麽平東王,不就是一城之主,將他東初塵不近不遠的支開,不會太近威脅皇位,不會太遠起兵造反。赫輝是皇帝,帝王家,哪裏有父子,都是君臣。
赫輝笑了,東初塵果然不負希望,無僭越之心是好,隻希望,你永遠沒有。
東初塵也滿意了,正不想做什麽太子之位,還正好能守住洛陽關,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謝父王!”
嫻妃在門口等的香汗淋漓,高峨威嚴的上書殿門簷下,踱著碎步,腳下雖穿著步步生涼的冰玉鞋,卻還是燙了腳掌,灼了額頭。
東初塵推了門走了出來,見嫻妃還在,俯身一拜,轉身離去。
嫻妃也趕忙還禮,站在門口不知道要不要進去。
趙明站在不遠處,對著東初塵的背影行大禮,又趕緊跑到嫻妃身邊,鞠躬行禮道“還請嫻妃娘娘再稍等片刻,咱們皇後娘娘還在。”
趙明訕笑,嫻妃白了趙明一眼,見趙明在身旁低首彎腰,也不說什麽,立在門口等候。
“怎敢怎敢,我怎受的住齊王的一聲娘娘,參見齊王……”淑昭儀忙起身,整理衣冠,伏拜東初塵。
“兒臣來遲了,還叫這人惹了淑娘娘的尊嚴,還辱了嫻娘娘的品行,誰不曉得後宮之中,以母後為首,賢良淑德,品行端莊贏得天下盛譽,嫻妃為後緊隨母後腳步,自律端莊,賢淑,大殿台階上人,雖是容貌與之嫻妃娘娘一般無二,但品相簡直相差甚遠,可是易容易的,易性難得。”
東初塵忽而眼色冰冷,似刀光閃過嫻妃眼睛,隨意眨眼間,嫻妃竟嚇得丟了魂,失了魄一樣。
齊王接下來便貴為太子,她嫻妃就算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對太子怠慢半分,更何況自己正是無理在先,說什麽都不會被人認同,就什麽都不必說了。
“奴才……奴才拜見齊王!”趙明剛剛反應過來,便伏跪在東初塵腳下,不敢抬頭,不敢吭聲,移動都不敢再動。
都曉得東初塵殺人不眨眼,前一刻還嬉笑對你,喝茶聊天,後一秒長劍穿心,死都不知怎麽死的。
“齊……齊王……”台階之上的嫻妃娘娘臉臊的通紅,微微低頭,算是拜禮,身邊一左一右奴才站立穩正,嫻妃心裏怕,不敢亂動。
“誰在殿外喧嘩?”
赫輝的聲音自大殿內飄來,東初塵拜倒在地,恭恭敬敬拜禮。
“兒臣參見父皇。”
東初塵伏拜後,殿前幾人也忙跪地。
“塵兒,進來。”
赫輝聲音輝廣,即使是平日說話言語,也是威氣逼人,叫跪在大殿門前的嫻妃與德公公趙明不知不覺的打了個寒顫。
“是。”東初塵起身,轉頭不放心的望了一眼淑昭儀,又微微抬頭看了眼遠處的錦繡園,起身進入上書殿。
東初塵進入後,淑昭儀對著還未從驚亂中緩過神來的嫻妃禮拜,退下。
嫻妃看著婢女手裏的食盒,本是為皇上新煮的綠豆解暑湯,怕焐熱了,剛晾涼就放入擱滿冷水的食盒中,為快點遞給皇上叫他品嚐,特意穿了雙足底矮的繡鞋,緊趕慢趕的來,這會,怕是已經又熱起來了。
“娘娘,別站在日頭底下了吧,小心中暑了。”貼身婢女淑兒一邊為嫻妃扇著扇子,一邊勸意嫻妃。
“心涼到透了,還怕什麽暑熱!”嫻妃怒氣道。
淑兒不再搭言,低頭隻管扇扇子。
“再等等吧……”嫻妃眼睛瞧向上書殿,神情落寞寂寥,語氣也緩和了下來,接過淑兒手裏的食盒,不斷叫淑兒用扇子扇著食盒,保持涼爽。
“兒臣參見父皇,母後,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東初塵剛走進大殿門口,跪地伏拜。
“哈哈哈,朕的塵兒就是懂禮數,怕是忘了,父皇叫你來,商談的是國事,但你來見父皇就是家事,父皇父皇,先父後皇,不要這麽多禮數,否則朕與你母後都是拘束的。”
皇後輕笑,朱唇太小,笑似無笑。
赫輝書完詞,大手一揮,收筆道“起來。”
“謝父皇,謝母後。”
東初塵起身,赫輝開門見山道“塵兒,父皇與你母後都已屬意你做太子,之後你要做些什麽,說些什麽,都會有翰林院的老師教導你,你要虛心學習,日後,父皇的擔子,就落在你頭上了,哈哈哈。”赫輝爽朗大笑,不拘君臣禮節。
“兒臣請父皇恕死罪於兒臣!”東初塵聽過後,並無欣喜之意,卻再次跪倒在地,鄭重請罪。
皇後輕挑眉目,瞥向跪地垂頭的東初塵,不曉他何意。
“塵兒有話直說,父皇怎會降罪與你!”赫輝仔細看著剛剛書成的詩文,不斷點頭微笑,喜歡極了自己的字。
“父皇,兒臣自知資曆尚淺,才學疏漏,能力寡薄,定擔不起一國儲君之位,還請父皇不要為一己私欲早立國本。”東初塵言語神色波瀾不驚,如溫潤公子謙卑有禮,卻無勃勃野心,隻望地麵一磚之地,眼裏有神,卻無心事。
皇後自然是一驚,卻除神情細微變化,並無驚恐之狀。
但見赫輝將書完的字全部劃掉,搖搖頭,又是不滿之意掛滿麵,眉宇間的三分怒氣呼之欲出,卻被生生壓回了眼底,化作笑意,一笑了之。
“如何這般說?”赫輝皺眉,勾唇,上怒下喜,皇後知道,這個表情,不是裝怒,就是裝笑,無論哪般,都是可怕。
“兒臣知父皇治理盛國兢兢業業,日理萬機,外有敵國屢屢來犯,內有奸佞動搖國本,父皇畢然心力交瘁,時有勞累之意,但父皇不妨瞧一瞧自己身體明明強壯中年,如日中天,民擁臣愛,君威赫赫,怎可為貪閑耍懶便早早立了儲君,實在過早。”
東初塵說的不卑不亢,卻眼瞅地麵黑玉磚石,映出自己淡然鎮定的眉眼,映出了不想做君王的謙遜儒雅。
“你意不想叫朕立你為太子?還是不想叫朕立太子?”
東初塵望著光亮的地板,看著地板裏記憶交錯映出的女子,一勾唇,一挑眉,一喜一怒一轉身,一顰一笑一回眸,皆是一副好景致,若自己不身為帝王子,若她不生在帝王家,這樣暑熱的悶夏,有她飲酒作詩,定不會煩悶無聊。隻是此刻,連上柱香都無可能。
東初塵抬頭正言道“兒臣隻知,這天下,再無與父皇媲美之人。”
東初塵一語寄出,大殿之上算上奴才婢女,共計數十人,悄無聲息,呼吸聲也聽不見。
“哈哈哈哈……”一段大笑打破寂靜,打破了上書殿內寒冷的氣氛,大家全部鬆了口氣,放下了提著的心,吊著的膽。
“塵兒如此說,朕委實不能再勸,既是如此,儲君之位,可以空上一空,待朕真的老到不能動彈了,再傳與你,不遲。”
皇後嘴角笑意顯露,輕聲言道“陛下萬歲,天子之軀,真龍之身,怎會老?”
赫輝望了眼皇後,喜色難掩。
赫輝口中麵上不表示,卻心裏大悅,一是東初塵不會有僭越之心,二是東初塵如此說過,自己的皇位當然也願意做的久些,再久一些,若真立了太子,一來而去,朝中大臣必有反心,這般,太子上位,便意味著,皇帝之位,近在眉睫。
皇後心中大喜,也不知今是什麽黃曆,東初塵竟然自己請見不要這太子之位。
皇後站在一旁,卻不好說什麽,現在說什麽,皇帝都會覺察自己的私心。
赫輝大悅,臉上卻愁思不減,搖頭不允。
“你若不呈太子之位朕要賜你什麽好?”赫輝犯了難,捂著額頭,示意皇後為自己按揉頭部。
赫輝心中有事,便會頭疼,此刻,表麵看來,怕是有心事了。
“兒臣隻想逗鳥觀魚,不想理朝中之事,還請父皇什麽職位都不要賜予兒臣,叫兒臣偷閑才好。”
“你是齊王!不是一般的皇子,你立了大功!朕不賜予你實在的東西,叫眾臣怎麽看朕!”
赫輝大怒,摔了書桌上的大堆政卷,發雷霆之怒,大喝將上書殿的奴才婢女嚇得跪倒在地,不敢吭聲。
皇後也是嚇了一大跳,伏拜在赫輝身後,不敢勸言。
東初塵抬眼一掃,便看到赫輝‘無意間’散落出來的政卷上大臣的進言,字字句句全是勸說赫輝派使東初塵鎮守洛陽關的,幾乎同一天,所有大臣,好的壞的,為國著想的,為帝著想的,幾乎全部如此。
“兒臣實則藏私心在胸,不敢坦言。”東初塵眉宇微皺,小心謹慎。
“說!”
“人道洛陽關攻城易守城難,兒臣呈父皇厚愛,協助清遠大將軍攻下洛陽關,……兒臣欲鎮守洛陽關,請父皇允準。”
東初塵說的從容不迫,赫輝眼底閃過喜色,躊躇良久,沉聲歎息“準。”
重擬聖旨,即刻封齊王東初塵為平東王,鎮守洛陽關。
皇後笑了,什麽平東王,不就是一城之主,將他東初塵不近不遠的支開,不會太近威脅皇位,不會太遠起兵造反。赫輝是皇帝,帝王家,哪裏有父子,都是君臣。
赫輝笑了,東初塵果然不負希望,無僭越之心是好,隻希望,你永遠沒有。
東初塵也滿意了,正不想做什麽太子之位,還正好能守住洛陽關,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謝父王!”
嫻妃在門口等的香汗淋漓,高峨威嚴的上書殿門簷下,踱著碎步,腳下雖穿著步步生涼的冰玉鞋,卻還是燙了腳掌,灼了額頭。
東初塵推了門走了出來,見嫻妃還在,俯身一拜,轉身離去。
嫻妃也趕忙還禮,站在門口不知道要不要進去。
趙明站在不遠處,對著東初塵的背影行大禮,又趕緊跑到嫻妃身邊,鞠躬行禮道“還請嫻妃娘娘再稍等片刻,咱們皇後娘娘還在。”
趙明訕笑,嫻妃白了趙明一眼,見趙明在身旁低首彎腰,也不說什麽,立在門口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