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堂外一聲高喝,清昔歡停下了腳步,眾人也跟隨看去。
“這周雲開啊,什麽都要晚人家一步,你看看送賀禮的時辰都要過了,禮堂都拜過了,才姍姍來遲。”
“是啊是啊,周大人就是慢性子。”
幾位大人禮堂上笑道。
東初塵素來與周雲開沒有交情,就連見麵都寥寥無幾,隻聞聽他是當今滿朝文武中年紀最輕的一位,還被父皇媲美過智略孫仲謀,貌美周公瑾。這樣一位大人前來送賀,定要慎重相迎。
清昔歡聞聽是周雲開,知曉他為揚州百姓妙計治理水患,深得百姓之心,也深得清昔歡的賞識,便駐足,禮貌等待。
眾人更是翹首以望,期待周雲開帶來了什麽樣不俗的禮物。
禮堂外的家臣引著阿來,阿來手捧錦盒緩緩上前。
“奴才遵照周大人命令,送來薄禮一份,還請平東王妃笑納。”阿來拜在地上,雙手呈過頭頂,將錦盒舉高在大堂上。
哦?原來周雲開沒有親自來。清昔歡露出笑意,許是生氣自己舉薦他治理水患餘氣未消吧。
“這……周雲開沒來啊。”
“是啊,怎麽沒親自來,太不懂禮數了,哎。”
眾人又是一陣耳語。
東初塵倒是並未介意,對著地上的阿來笑道“替我謝過你家老爺,若是大人不忙,等下來喝杯喜酒。”
說罷,吩咐著家臣去接禮物。
“平東王恕罪,這禮物是周大人特意贈送昭王妃的,還請昭王妃過目,奴才也好交差。”阿來低頭道。
東初塵愣在原地,眨眨眼輕聲道“哦。”隨即轉身看向了清昔歡。
“給我的?”清昔歡臉上掛著與東初塵一樣的不解,緩緩走上來接下了錦盒,慢慢打開來。
鴛鴦手托著錦盒,清昔歡拿出了錦盒中的寬尺。
一把三寸寬的檀木尺子下壓著一封書信。清昔歡將寬尺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遞到了鴛鴦的手中,將書信展開來看。
信上赫然寫著四句詩。
送卿絕情尺,斬斷兒女恩。
都聞鑼鼓響,誰曉相思深。
一首五字詩憋得清昔歡險險吐血身亡。心中驚訝不已。這是什麽詩?相思之情?
清昔歡手上端著詩句隔著蓋頭表情複雜,而身周眾人開始躁動不安,竊竊私語隨即轉為亂哄哄一片的討論。
“這是周雲開與王妃有情啊!”
“是啊,怪不得周雲開不來,原是有這份感情在其中,怎見得了心頭之人為他人披嫁衣,拜禮堂啊,哎呀。”
“你們看啊,那信上明明還有眼淚洇濕了字跡啊,用情入骨髓可憐可歎啊。”
“這,平東王知道嗎……”
眾人的猜測與揣摩字字聽進了東初塵的耳朵,叫東初塵的麵色陰冷如寒霜,深深皺眉看向了清昔歡。
清昔歡更是百思不得解,有口難辯,大婚之日,如若不是相思甚苦之人,誰會冒險送上這樣一封情信,說是連麵都未見過,是萬萬無人可信的。
“王爺剛剛說周大人為何不來吃酒,多謝王爺美意,也請王爺恕罪,大人病了,一病臥床不起,骨瘦如柴,咳喘加劇,恐是不能來了。”阿來一拜道。
這樣一形容,眾人更是坐實了周雲開與清昔歡的情意,愛人大婚,相思病起,這樣的事太平凡,但是落在了王妃的身上,就有熱鬧了。
清昔歡在蓋頭裏苦思後,終於恍然大悟,大婚之日送情信的,不一定是愛人,還有可能是仇人。
顯然,周雲開是有仇的,大概是記恨著自己舉薦他治理水患還獻計殺掉他,懷恨在心,而又無法動殺手,隻能是來汙蔑自己名聲,這可比殺人還要狠毒,周雲開,有點意思。
清昔歡看著鴛鴦手上的寬尺,也明白了尺子的含義,這樣寬的尺子,是暗指自己管的寬嗎?
清昔歡聽著眾人的話,望著蓋頭外東初塵冷寒的目光,隨即一笑,將信與尺子收了起來。路過東初塵走至阿來身邊謙和道“替我謝謝你家老爺,你家老爺雖然心意不少,但是文化太淺,雖我與他有過一同獻計治理水患的交情,但是從未得見,且君子之交不可用兒女情意的字眼,這詩詞應當是有後半部分。”
清昔歡的話叫眾人都收了聲,靜靜的看去。
隻見清昔歡踱步在阿來身前緩緩道。
“鑼鼓喧天響,猶如炮紛紛,身為國家子,憂思我國春。與君共攜手,報得家國恨。今日特來討,問君可憂心。”
清昔歡說完,笑道“這是周大人為紀念你我為國家解除揚州水患後心係盛國,憂思不減,如今幾國戰爭一觸即發,叫周大人心慌不安,想問我有無計策解決國之危難,為此病倒了身體。大婚之際都不放過,要來尋良策。至於這把尺子,該是叫我明白國之危難近在咫尺,不可輕視。回稟你家老爺,如若我有方法定會獻計,如若我無方法叫周大人也不必太過憂心仲仲,為消除大人心憂,可來喝一杯王爺與我的喜酒,壓壓心驚,如若身子不好行動不便,王爺也會親自派人去迎接,王爺人多,不怕周大人動靜大,若是想來,隨時歡迎。”
清昔歡在蓋頭裏露出了陰笑,叫東初塵將信將疑的看向了清昔歡蓋頭下不慌不亂的神情。
淑昭儀望著清昔歡淺笑,在一邊也笑稱“是啊,周大人雖然用詞不當,卻是心係國家,以前周大人在淇水尋訪的時候,就見他為皇上上書,送了皇上一條紅豆手釧,說是以表對皇上的相思之情,當時叫眾人啼笑皆非呢。”
淑昭儀的一語,又叫眾人再次議論起來。
“周大人竟然是個才疏學淺之輩,哈哈哈,老夫終於可以笑他了!”
“是啊,這般學問還要賣弄寫詩,笑死人也。”
“哦,原來是這周雲開與王妃的情分在這啊,不過是一份交情,周雲開便趕著來攀附,看著是心機了得。”
眾人的猜測紛紛倒戈開始笑話周雲開,拊掌一笑叫他酸腐。
淑昭儀則安靜的退到了人群後。
隻有東初塵並沒有相信,周雲開才智過人怎會無緣無故寫出情詩,還一定要在大婚當日送來,豈非存心?
東初塵陰沉著臉,皺眉看向了清昔歡。
況清昔歡心中一直有人,難道就是周雲開?東初塵的心狠狠一揪,忽然想起二人約定過的,倘若哪日清昔歡有了情郎,也不會怪她,突然就心疼起來。但是大庭廣眾的,也隻好隨著淑昭儀的話去了。
“是啊,王妃從未見過周大人,何來兒女之情,周大人沒學識差點汙蔑了王妃,回去叫周大人多讀書,不要誤了別人才好,如若再有一次,無論周大人是多無意,本王都不會輕饒。”
東初塵對著阿來狠狠斂眉,眼神凜冽,叫碎嘴的眾人全部閉上了嘴。
“是,王爺王妃的意思奴才即刻通傳。”阿來跪拜出了門,清昔歡也被鴛鴦攙扶著去了後堂的喜房。
家臣們開始招呼眾賓客吃酒,東初塵則心事滿滿,也奇怪了,以前明明是自己答應清昔歡的,她若是心裏有人了,隨時可以走,可今天竟然因為一個還為謀麵的人吃醋了。
“王爺啊,喝酒了。”眾人拉著東初塵喝酒,東初塵幾杯酒下肚,卻壓不住心中的不甘。
阿來走出了王府的院落,卻被後門而出的鴛鴦喚住。
“哎,等下。”
阿來頓足看去。
“這是王妃托我帶給周大人的一封信,必要親手交到周大人手中。還有一句話托轉告,請告訴你家大人,王妃說他心口不一。”鴛鴦將信紙遞給了阿來,轉身豪不停頓的離去。
誰料這一幕還是被王府的丫頭偷偷躲在牆角看在眼裏,忙跑走了。
“這周雲開啊,什麽都要晚人家一步,你看看送賀禮的時辰都要過了,禮堂都拜過了,才姍姍來遲。”
“是啊是啊,周大人就是慢性子。”
幾位大人禮堂上笑道。
東初塵素來與周雲開沒有交情,就連見麵都寥寥無幾,隻聞聽他是當今滿朝文武中年紀最輕的一位,還被父皇媲美過智略孫仲謀,貌美周公瑾。這樣一位大人前來送賀,定要慎重相迎。
清昔歡聞聽是周雲開,知曉他為揚州百姓妙計治理水患,深得百姓之心,也深得清昔歡的賞識,便駐足,禮貌等待。
眾人更是翹首以望,期待周雲開帶來了什麽樣不俗的禮物。
禮堂外的家臣引著阿來,阿來手捧錦盒緩緩上前。
“奴才遵照周大人命令,送來薄禮一份,還請平東王妃笑納。”阿來拜在地上,雙手呈過頭頂,將錦盒舉高在大堂上。
哦?原來周雲開沒有親自來。清昔歡露出笑意,許是生氣自己舉薦他治理水患餘氣未消吧。
“這……周雲開沒來啊。”
“是啊,怎麽沒親自來,太不懂禮數了,哎。”
眾人又是一陣耳語。
東初塵倒是並未介意,對著地上的阿來笑道“替我謝過你家老爺,若是大人不忙,等下來喝杯喜酒。”
說罷,吩咐著家臣去接禮物。
“平東王恕罪,這禮物是周大人特意贈送昭王妃的,還請昭王妃過目,奴才也好交差。”阿來低頭道。
東初塵愣在原地,眨眨眼輕聲道“哦。”隨即轉身看向了清昔歡。
“給我的?”清昔歡臉上掛著與東初塵一樣的不解,緩緩走上來接下了錦盒,慢慢打開來。
鴛鴦手托著錦盒,清昔歡拿出了錦盒中的寬尺。
一把三寸寬的檀木尺子下壓著一封書信。清昔歡將寬尺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遞到了鴛鴦的手中,將書信展開來看。
信上赫然寫著四句詩。
送卿絕情尺,斬斷兒女恩。
都聞鑼鼓響,誰曉相思深。
一首五字詩憋得清昔歡險險吐血身亡。心中驚訝不已。這是什麽詩?相思之情?
清昔歡手上端著詩句隔著蓋頭表情複雜,而身周眾人開始躁動不安,竊竊私語隨即轉為亂哄哄一片的討論。
“這是周雲開與王妃有情啊!”
“是啊,怪不得周雲開不來,原是有這份感情在其中,怎見得了心頭之人為他人披嫁衣,拜禮堂啊,哎呀。”
“你們看啊,那信上明明還有眼淚洇濕了字跡啊,用情入骨髓可憐可歎啊。”
“這,平東王知道嗎……”
眾人的猜測與揣摩字字聽進了東初塵的耳朵,叫東初塵的麵色陰冷如寒霜,深深皺眉看向了清昔歡。
清昔歡更是百思不得解,有口難辯,大婚之日,如若不是相思甚苦之人,誰會冒險送上這樣一封情信,說是連麵都未見過,是萬萬無人可信的。
“王爺剛剛說周大人為何不來吃酒,多謝王爺美意,也請王爺恕罪,大人病了,一病臥床不起,骨瘦如柴,咳喘加劇,恐是不能來了。”阿來一拜道。
這樣一形容,眾人更是坐實了周雲開與清昔歡的情意,愛人大婚,相思病起,這樣的事太平凡,但是落在了王妃的身上,就有熱鬧了。
清昔歡在蓋頭裏苦思後,終於恍然大悟,大婚之日送情信的,不一定是愛人,還有可能是仇人。
顯然,周雲開是有仇的,大概是記恨著自己舉薦他治理水患還獻計殺掉他,懷恨在心,而又無法動殺手,隻能是來汙蔑自己名聲,這可比殺人還要狠毒,周雲開,有點意思。
清昔歡看著鴛鴦手上的寬尺,也明白了尺子的含義,這樣寬的尺子,是暗指自己管的寬嗎?
清昔歡聽著眾人的話,望著蓋頭外東初塵冷寒的目光,隨即一笑,將信與尺子收了起來。路過東初塵走至阿來身邊謙和道“替我謝謝你家老爺,你家老爺雖然心意不少,但是文化太淺,雖我與他有過一同獻計治理水患的交情,但是從未得見,且君子之交不可用兒女情意的字眼,這詩詞應當是有後半部分。”
清昔歡的話叫眾人都收了聲,靜靜的看去。
隻見清昔歡踱步在阿來身前緩緩道。
“鑼鼓喧天響,猶如炮紛紛,身為國家子,憂思我國春。與君共攜手,報得家國恨。今日特來討,問君可憂心。”
清昔歡說完,笑道“這是周大人為紀念你我為國家解除揚州水患後心係盛國,憂思不減,如今幾國戰爭一觸即發,叫周大人心慌不安,想問我有無計策解決國之危難,為此病倒了身體。大婚之際都不放過,要來尋良策。至於這把尺子,該是叫我明白國之危難近在咫尺,不可輕視。回稟你家老爺,如若我有方法定會獻計,如若我無方法叫周大人也不必太過憂心仲仲,為消除大人心憂,可來喝一杯王爺與我的喜酒,壓壓心驚,如若身子不好行動不便,王爺也會親自派人去迎接,王爺人多,不怕周大人動靜大,若是想來,隨時歡迎。”
清昔歡在蓋頭裏露出了陰笑,叫東初塵將信將疑的看向了清昔歡蓋頭下不慌不亂的神情。
淑昭儀望著清昔歡淺笑,在一邊也笑稱“是啊,周大人雖然用詞不當,卻是心係國家,以前周大人在淇水尋訪的時候,就見他為皇上上書,送了皇上一條紅豆手釧,說是以表對皇上的相思之情,當時叫眾人啼笑皆非呢。”
淑昭儀的一語,又叫眾人再次議論起來。
“周大人竟然是個才疏學淺之輩,哈哈哈,老夫終於可以笑他了!”
“是啊,這般學問還要賣弄寫詩,笑死人也。”
“哦,原來是這周雲開與王妃的情分在這啊,不過是一份交情,周雲開便趕著來攀附,看著是心機了得。”
眾人的猜測紛紛倒戈開始笑話周雲開,拊掌一笑叫他酸腐。
淑昭儀則安靜的退到了人群後。
隻有東初塵並沒有相信,周雲開才智過人怎會無緣無故寫出情詩,還一定要在大婚當日送來,豈非存心?
東初塵陰沉著臉,皺眉看向了清昔歡。
況清昔歡心中一直有人,難道就是周雲開?東初塵的心狠狠一揪,忽然想起二人約定過的,倘若哪日清昔歡有了情郎,也不會怪她,突然就心疼起來。但是大庭廣眾的,也隻好隨著淑昭儀的話去了。
“是啊,王妃從未見過周大人,何來兒女之情,周大人沒學識差點汙蔑了王妃,回去叫周大人多讀書,不要誤了別人才好,如若再有一次,無論周大人是多無意,本王都不會輕饒。”
東初塵對著阿來狠狠斂眉,眼神凜冽,叫碎嘴的眾人全部閉上了嘴。
“是,王爺王妃的意思奴才即刻通傳。”阿來跪拜出了門,清昔歡也被鴛鴦攙扶著去了後堂的喜房。
家臣們開始招呼眾賓客吃酒,東初塵則心事滿滿,也奇怪了,以前明明是自己答應清昔歡的,她若是心裏有人了,隨時可以走,可今天竟然因為一個還為謀麵的人吃醋了。
“王爺啊,喝酒了。”眾人拉著東初塵喝酒,東初塵幾杯酒下肚,卻壓不住心中的不甘。
阿來走出了王府的院落,卻被後門而出的鴛鴦喚住。
“哎,等下。”
阿來頓足看去。
“這是王妃托我帶給周大人的一封信,必要親手交到周大人手中。還有一句話托轉告,請告訴你家大人,王妃說他心口不一。”鴛鴦將信紙遞給了阿來,轉身豪不停頓的離去。
誰料這一幕還是被王府的丫頭偷偷躲在牆角看在眼裏,忙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