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給人家一點好處,嚐嚐人家憑什麽相信你,為你做事?
頓了頓歐陽族長又繼續開口,“怎麽說那個二女兒都是歐陽磊的親生骨肉,身上流著咱們歐陽族的血,咱們也是有話語權的。”
而就在此時,歐陽族長與口中的二女兒歐陽芯也在和他們一樣正在用飯。
看著眼前的四菜一湯,歐陽芯一點胃口都沒有,因為這個待遇真的是比她在宰相府的時候差多了。
小翠此時麵子上的功夫做的還是很足的,看著歐陽芯,她一臉關心的開口,“小姐多多少少還是用點膳吧,奴婢瞧著您這些日子可都瘦了。”
瘦什麽瘦,歐陽芯這是也就吃過苦頭,不知道這兩個是來的有多麽不容易,有的吃就不錯了,還在這裏挑三揀四的。
而歐陽芯則是納悶極了,這個楊大人對她的態度轉變的怎麽這麽大?
她剛來這裏的時候,每天這飯菜都是有魚有肉,每頓都有至少有八個菜,而且每天還不帶重樣兒的。
可是這幾天卻菜樣卻變少了,而且飯菜也不過就是勉強可以入口罷了。
“這些吃食跟我在宰相府的時候都差遠了,看著都沒有什麽胃口,怎麽吃得下去?”
歐陽芯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不過這幾天他對小翠的態度真的是變好了不少,這讓小翠一直認為這歐陽芯是被鬼附身了,要不然就是抽風了。
小翠強忍著對歐陽芯,繼續耐心的勸慰著歐陽芯,“這話您在奴婢跟前說說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在別人跟前說咱們現在可是寄人籬下。小姐,您可要知道這禍是從口裏出來的,誰又知道個牆到底有沒有耳朵呢?要是您說的話傳到了楊大人的耳朵呢?楊大人該怎麽想?他肯定不會再幫您了。”
“你說的我也知道,可我現在最煩的不是這個,而是我父親。你說這都好幾天了,他怎麽還沒有來找我?是不是他不知道我在哪,要不要我去提醒提醒他?”歐陽芯心心念念的可是這個。
小翠用公筷給歐陽芯夾了一塊魚肉,“您且寬心吧,這機會都是人等來的。這長安城雖然很大,但總歸會見到宰相爺的。”
要不是楊大人讓她繼續在歐陽芯這裏伺候著她,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她才不會和歐陽芯在這裏周旋。
想了想以後自己的吃香喝辣的生活,小翠覺得還是忍忍比較好。
歐陽芯吃了一口小翠給她夾的魚肉,撇了撇嘴,一點也不鮮美,跟她平常吃的差遠了,“那也不能就這麽一直等著,這要等到猴年馬月,看來還得想個法子在去父親麵前晃悠晃悠,讓他心裏惦記我一下。”
“這還不簡單,宰相爺別的不說,最少每天都要去上朝,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實在不行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奴婢再陪您走一趟,到時候您穿的寒酸一點,要在線也看一看您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到時候就說您把大部分銀子都給了那些孤寡老人,就留了夠一年開銷的銀子給自己。咱們把這出苦肉計,一定要唱到最好。”
歐陽芯聽著小翠說的話,覺得也很有道理。上一次她就是忘了唱苦肉計了,這才讓父親不緊張她吧,父親這才會認為她生活的很好。
“可是父親要是問我在何處怎麽辦?要是讓他知道我在楊大人家住了這麽久,那可不打斷我的腿?”歐陽芯想到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而小翠聽了這話,強忍著心裏的笑意和不屑。
宰相爺才懶得搭理你,也根本就不會管你,他都恨不得你走的遠遠的,更別提會管教你了。
但是這話小翠自然是沒有說出口,“到時候求楊大人幫忙租比較寒酸一個小院子,然後買通鄰裏街坊的,這不就行了。”
“對對,還是你聰明,這的確是一個好法子。”
…
這邊的歐陽族長吃了一半,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把小廝叫了進來,“趕快去府裏取五千兩銀票,走公中。”
歐陽族長在小廝的耳邊輕輕的說道,生怕別人聽見了,丟了他的麵子。
小廝想到剛才鄭氏的遭遇,心裏好像也了然,知道為什麽歐陽族長讓他回去取銀票。
身上沒帶銀票唄!
小廝立馬應聲然後出門了,歐陽族長想到早上的4000兩,剛才的3000兩,現在的5000兩,覺得頭都大了。
可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也不好發作什麽,“大家快吃啊,好好吃,這裏的廚子手藝真的不錯。”
就是太他娘的貴了!
他從前從來沒有留意過這裏的菜價,但是現在想想肯定也不便宜。
這裏可以說得上是長安城數一數二的酒樓了,許多的達官貴人,就連文人雅客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價錢自然是低不了。
他以前為了好麵子也時常帶著別人來這裏吃飯,不過大多都是記賬的,有時候象征的給上一點而已。
“這盅雪梨燕窩味道真好,族長您也嚐嚐。”歐陽固向歐陽族長說道。
他其實跟他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知道什麽是自己的什麽不是自己的,也很想跟他們撇清關係。
可無奈的是不管怎麽撇著關係都撇不清,歐陽族長對他也是越來越熱絡,顯然是想要把他拉下水。
歐陽族長點了點頭,象征性的用勺子盛了一點燕窩放在了自己的湯碗裏,就沒有再理會了。
這一頓飯下來,大部分人都是食不知味,隻有歐陽固吃的很盡興。
歐陽福在這時也開口,“那咱們每家就出二十個小廝去找那個二女兒,一旦找到了就立馬報信。”
“恩,著重要找那些客棧,也得讓人打聽打聽看,有沒有什麽院子在最近被人給買了去。”歐陽翼也附和著。
歐陽族長也沒有反對,“找到了,先不要打草驚蛇,先觀察觀察再下手,別讓人家以為咱們是人販子。”
“這是自然的,畢竟是大家裏長出來的小姐,戒備心肯定比平常人要重上許多,心眼兒肯定也多,不得不小心應對。”
頓了頓歐陽族長又繼續開口,“怎麽說那個二女兒都是歐陽磊的親生骨肉,身上流著咱們歐陽族的血,咱們也是有話語權的。”
而就在此時,歐陽族長與口中的二女兒歐陽芯也在和他們一樣正在用飯。
看著眼前的四菜一湯,歐陽芯一點胃口都沒有,因為這個待遇真的是比她在宰相府的時候差多了。
小翠此時麵子上的功夫做的還是很足的,看著歐陽芯,她一臉關心的開口,“小姐多多少少還是用點膳吧,奴婢瞧著您這些日子可都瘦了。”
瘦什麽瘦,歐陽芯這是也就吃過苦頭,不知道這兩個是來的有多麽不容易,有的吃就不錯了,還在這裏挑三揀四的。
而歐陽芯則是納悶極了,這個楊大人對她的態度轉變的怎麽這麽大?
她剛來這裏的時候,每天這飯菜都是有魚有肉,每頓都有至少有八個菜,而且每天還不帶重樣兒的。
可是這幾天卻菜樣卻變少了,而且飯菜也不過就是勉強可以入口罷了。
“這些吃食跟我在宰相府的時候都差遠了,看著都沒有什麽胃口,怎麽吃得下去?”
歐陽芯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不過這幾天他對小翠的態度真的是變好了不少,這讓小翠一直認為這歐陽芯是被鬼附身了,要不然就是抽風了。
小翠強忍著對歐陽芯,繼續耐心的勸慰著歐陽芯,“這話您在奴婢跟前說說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在別人跟前說咱們現在可是寄人籬下。小姐,您可要知道這禍是從口裏出來的,誰又知道個牆到底有沒有耳朵呢?要是您說的話傳到了楊大人的耳朵呢?楊大人該怎麽想?他肯定不會再幫您了。”
“你說的我也知道,可我現在最煩的不是這個,而是我父親。你說這都好幾天了,他怎麽還沒有來找我?是不是他不知道我在哪,要不要我去提醒提醒他?”歐陽芯心心念念的可是這個。
小翠用公筷給歐陽芯夾了一塊魚肉,“您且寬心吧,這機會都是人等來的。這長安城雖然很大,但總歸會見到宰相爺的。”
要不是楊大人讓她繼續在歐陽芯這裏伺候著她,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她才不會和歐陽芯在這裏周旋。
想了想以後自己的吃香喝辣的生活,小翠覺得還是忍忍比較好。
歐陽芯吃了一口小翠給她夾的魚肉,撇了撇嘴,一點也不鮮美,跟她平常吃的差遠了,“那也不能就這麽一直等著,這要等到猴年馬月,看來還得想個法子在去父親麵前晃悠晃悠,讓他心裏惦記我一下。”
“這還不簡單,宰相爺別的不說,最少每天都要去上朝,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實在不行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奴婢再陪您走一趟,到時候您穿的寒酸一點,要在線也看一看您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到時候就說您把大部分銀子都給了那些孤寡老人,就留了夠一年開銷的銀子給自己。咱們把這出苦肉計,一定要唱到最好。”
歐陽芯聽著小翠說的話,覺得也很有道理。上一次她就是忘了唱苦肉計了,這才讓父親不緊張她吧,父親這才會認為她生活的很好。
“可是父親要是問我在何處怎麽辦?要是讓他知道我在楊大人家住了這麽久,那可不打斷我的腿?”歐陽芯想到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而小翠聽了這話,強忍著心裏的笑意和不屑。
宰相爺才懶得搭理你,也根本就不會管你,他都恨不得你走的遠遠的,更別提會管教你了。
但是這話小翠自然是沒有說出口,“到時候求楊大人幫忙租比較寒酸一個小院子,然後買通鄰裏街坊的,這不就行了。”
“對對,還是你聰明,這的確是一個好法子。”
…
這邊的歐陽族長吃了一半,像是想到了什麽一般,把小廝叫了進來,“趕快去府裏取五千兩銀票,走公中。”
歐陽族長在小廝的耳邊輕輕的說道,生怕別人聽見了,丟了他的麵子。
小廝想到剛才鄭氏的遭遇,心裏好像也了然,知道為什麽歐陽族長讓他回去取銀票。
身上沒帶銀票唄!
小廝立馬應聲然後出門了,歐陽族長想到早上的4000兩,剛才的3000兩,現在的5000兩,覺得頭都大了。
可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也不好發作什麽,“大家快吃啊,好好吃,這裏的廚子手藝真的不錯。”
就是太他娘的貴了!
他從前從來沒有留意過這裏的菜價,但是現在想想肯定也不便宜。
這裏可以說得上是長安城數一數二的酒樓了,許多的達官貴人,就連文人雅客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價錢自然是低不了。
他以前為了好麵子也時常帶著別人來這裏吃飯,不過大多都是記賬的,有時候象征的給上一點而已。
“這盅雪梨燕窩味道真好,族長您也嚐嚐。”歐陽固向歐陽族長說道。
他其實跟他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知道什麽是自己的什麽不是自己的,也很想跟他們撇清關係。
可無奈的是不管怎麽撇著關係都撇不清,歐陽族長對他也是越來越熱絡,顯然是想要把他拉下水。
歐陽族長點了點頭,象征性的用勺子盛了一點燕窩放在了自己的湯碗裏,就沒有再理會了。
這一頓飯下來,大部分人都是食不知味,隻有歐陽固吃的很盡興。
歐陽福在這時也開口,“那咱們每家就出二十個小廝去找那個二女兒,一旦找到了就立馬報信。”
“恩,著重要找那些客棧,也得讓人打聽打聽看,有沒有什麽院子在最近被人給買了去。”歐陽翼也附和著。
歐陽族長也沒有反對,“找到了,先不要打草驚蛇,先觀察觀察再下手,別讓人家以為咱們是人販子。”
“這是自然的,畢竟是大家裏長出來的小姐,戒備心肯定比平常人要重上許多,心眼兒肯定也多,不得不小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