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歐陽苑這不放心的話語,歐陽茂根本就不在意的笑了笑,然後抬起手,輕輕地拍了一下歐陽苑瘦弱的肩膀,“你放心吧,大哥給你保證絕對,不會有人說你什麽。那群老東西對咱們宰相府蓄謀已久了,他們要是再做出什麽事,分明就是想要騎到你脖子上去拉屎,這口氣絕對不能往下咽。”
以前祖父在的時候就是對他們太過客氣了,所以才會導致他們的野心已慢慢的膨脹,現在要是不給他們一點厲害,瞧瞧他們就不知道馬王爺到底有幾隻眼,宰相府到底能不能得罪。
‘歐陽瑩’也在此時恰當的開口,因為要是再不開口,估計歐陽苑的疑心根本就不會消下去。
“大哥,弟弟,他還是個小孩子,你也不能這麽教育他,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靠武力來解決問題的。”
總不能見誰不順眼,就找人去打一頓吧,這是蠻夷作風。
歐陽苑嚐了下擺在麵前的幹果,然後回答‘歐陽瑩’,“我說的那些話都是建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總不能到時候,要是宰相府一個人都沒有,那群老東西趁機進府,然後給苑哥來莫須有的下馬威怎麽辦。”
另外一邊的鄭氏知道王氏派人去叫她,也沒有敢耽擱,就立馬馬不停蹄的往那邊趕了。
但是在路上就是也暗暗的想王氏到底叫她去有什麽事,她可不相信真的如小丫鬟所說的那樣是有好東西要留給她。
嫁到馬府這麽多年了,王氏是個什麽樣的人,她也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該不會是馬氏的胃口太大了,瞧不上王氏那點體己銀子,所以在打自己的主意吧。
隨便給自己一個過時的東西,然後借此機會漫天開口,索要銀子。
“娘這突然叫我來,是有什麽事情嗎?”鄭氏到了之後先向王氏行了一個禮,隨後就開口詢問。
王氏倒是一反常態的,她對著鄭氏也算是和顏悅色,這樣正式的心裏更加沒底起來,越發覺得根本就不是好事。
但是又能怎麽辦來都來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老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
王氏指了一下自己身旁的座位,然後對著鄭氏笑眯眯的開口,“先坐下吧,這一路走來一定累了吧。”
“娘可真是客氣。”鄭氏淡淡的回了一句,但是卻全心提防著王氏。
心裏對著王氏最後那一句話,也是覺得可笑極了,難道王氏說這一句話就不覺得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嗎?
這麽些年以來,每天都要晨昏定醒,在王氏這裏,她總是要立規矩,從前可沒有見她這麽體貼過自己。
相反自己一點做的不順她的意,就對自己冷嘲熱諷的,而且還總是拿身份壓著自己。
現在居然跟自己突然這麽客套起來,要不然是王氏吃錯藥了,要不然就是她自己耳朵出現問題了。
馬氏在這時候也識趣的順著王氏的話往下說,“都是一家人,弟妹這麽客氣幹什麽。我這好久都沒有回家了嗎?弟妹坐下來陪我一同聊聊天吧,最近府上的事情比較多,所以才一直都沒有回來,看來這麽一些日子沒見,弟妹倒是和我生分起來。”
馬氏說起瞎話來,絲毫都不眨一下眼睛,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是她所說的那樣。
但是鄭氏當然不是不知道的人,不過馬氏和王氏都這麽說了,他要是再不坐下,那就顯得自己做作,有點做過火了,“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洋芋大姐說這就是我在這裏聽著。”
她倒要看看這娘倆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不過不管是什麽藥,她肯定都不會買賬。
鄭氏坐下之後,馬氏立馬招呼小丫鬟給鄭氏上茶,而且對政事也非常的熱絡,跟不久之前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鄭氏看著馬氏那樣虛偽的笑容,心裏也是反胃的緊,但是也隻能強忍著,誰讓人家是自己的大姐。要是惹了人家生氣,現在相公又不在家,也沒有人會站在這一頭向自己說話。
鄭氏坐下之後,也跟馬氏客套了起來,“這次大姐來怎麽沒有帶外甥女。”
其實這也隻不過就是隨口一問,因為馬氏以前來的時候經常帶著趙欣怡,隻不過馬氏不樂意看見鄭氏,所以就直奔王氏這裏。
每當馬氏回來的時候,鄭氏當然是知道的,不過馬氏都不來打招呼,也絲毫都沒有把鄭氏看在眼裏,根本就不叫下人去請鄭氏。
所以鄭氏也就睜一隻眼當作自己不知道,反正也可以落得一個清靜,不用花那麽多的精力和馬氏過招。
因為每次和馬氏過招的時候,明麵上看起來都是鄭氏她贏了,但其實笑到最後的那個人永遠都是馬氏。
“弟妹呀,你說的這個孩子我就傷心,你看她前陣子做的那些好事,這現在都把宰相府給得罪得完完全全的。”馬氏說著還抹起了眼淚,哭也是真的。
不過也就不知道馬氏到底是在哭趙欣怡的遭遇,還是她自己的遭遇。
鄭氏也裝作關心的歎了一口氣,然後寬慰馬氏,“這事情也總有解決的辦法,大姐也不要總是著急上火的,再怎麽說,姐夫都跟宰相也在朝為官了那麽多年。估計宰相爺是現在氣還沒有消,所以才不見你呢,等過些日子可能就好了。”
這一陣子,趙家所發生的事情,鄭氏就是不想知道也難,長安城都已經傳的風風雨雨的。
不過鄭氏壓根就沒有因此得到絲毫的舒心,或者說是解氣,因為怎麽說馬府現在可都是和趙府有著直接的聯係。
就算宰相爺不把怒火所牽扯到馬府身上,那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畢竟長安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那他們和趙家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是知曉的,難免會有的百姓或者官員也跟風和宰相也一起跟著他們馬家作對。
馬家一直都是做生意的,這吃的就是百姓的飯,現在趙家可以說是變相的得罪了百姓,他們又和趙家有著直接的聯係,那麽他們的日子自然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這些日子以來,店鋪的生意也是收入很慘淡,要是再照這麽下去,遲早都得關門,然後一家子喝西北風去。
雖然不怎麽喜歡馬氏,還有趙家,但是鄭氏心裏也很希望趙家能趕緊把這件事情解決了,因為他們家,所以因為這件事損失了不少銀錢。
鄭氏的相公之所以不在家也和這個有關係,他帶著兒子去外地觀察到底有沒有什麽新鮮的物件,然後買一批在長安城賣著。
以前祖父在的時候就是對他們太過客氣了,所以才會導致他們的野心已慢慢的膨脹,現在要是不給他們一點厲害,瞧瞧他們就不知道馬王爺到底有幾隻眼,宰相府到底能不能得罪。
‘歐陽瑩’也在此時恰當的開口,因為要是再不開口,估計歐陽苑的疑心根本就不會消下去。
“大哥,弟弟,他還是個小孩子,你也不能這麽教育他,不是什麽事情都可以靠武力來解決問題的。”
總不能見誰不順眼,就找人去打一頓吧,這是蠻夷作風。
歐陽苑嚐了下擺在麵前的幹果,然後回答‘歐陽瑩’,“我說的那些話都是建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總不能到時候,要是宰相府一個人都沒有,那群老東西趁機進府,然後給苑哥來莫須有的下馬威怎麽辦。”
另外一邊的鄭氏知道王氏派人去叫她,也沒有敢耽擱,就立馬馬不停蹄的往那邊趕了。
但是在路上就是也暗暗的想王氏到底叫她去有什麽事,她可不相信真的如小丫鬟所說的那樣是有好東西要留給她。
嫁到馬府這麽多年了,王氏是個什麽樣的人,她也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該不會是馬氏的胃口太大了,瞧不上王氏那點體己銀子,所以在打自己的主意吧。
隨便給自己一個過時的東西,然後借此機會漫天開口,索要銀子。
“娘這突然叫我來,是有什麽事情嗎?”鄭氏到了之後先向王氏行了一個禮,隨後就開口詢問。
王氏倒是一反常態的,她對著鄭氏也算是和顏悅色,這樣正式的心裏更加沒底起來,越發覺得根本就不是好事。
但是又能怎麽辦來都來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老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
王氏指了一下自己身旁的座位,然後對著鄭氏笑眯眯的開口,“先坐下吧,這一路走來一定累了吧。”
“娘可真是客氣。”鄭氏淡淡的回了一句,但是卻全心提防著王氏。
心裏對著王氏最後那一句話,也是覺得可笑極了,難道王氏說這一句話就不覺得自己臉上火辣辣的疼嗎?
這麽些年以來,每天都要晨昏定醒,在王氏這裏,她總是要立規矩,從前可沒有見她這麽體貼過自己。
相反自己一點做的不順她的意,就對自己冷嘲熱諷的,而且還總是拿身份壓著自己。
現在居然跟自己突然這麽客套起來,要不然是王氏吃錯藥了,要不然就是她自己耳朵出現問題了。
馬氏在這時候也識趣的順著王氏的話往下說,“都是一家人,弟妹這麽客氣幹什麽。我這好久都沒有回家了嗎?弟妹坐下來陪我一同聊聊天吧,最近府上的事情比較多,所以才一直都沒有回來,看來這麽一些日子沒見,弟妹倒是和我生分起來。”
馬氏說起瞎話來,絲毫都不眨一下眼睛,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是她所說的那樣。
但是鄭氏當然不是不知道的人,不過馬氏和王氏都這麽說了,他要是再不坐下,那就顯得自己做作,有點做過火了,“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洋芋大姐說這就是我在這裏聽著。”
她倒要看看這娘倆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不過不管是什麽藥,她肯定都不會買賬。
鄭氏坐下之後,馬氏立馬招呼小丫鬟給鄭氏上茶,而且對政事也非常的熱絡,跟不久之前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鄭氏看著馬氏那樣虛偽的笑容,心裏也是反胃的緊,但是也隻能強忍著,誰讓人家是自己的大姐。要是惹了人家生氣,現在相公又不在家,也沒有人會站在這一頭向自己說話。
鄭氏坐下之後,也跟馬氏客套了起來,“這次大姐來怎麽沒有帶外甥女。”
其實這也隻不過就是隨口一問,因為馬氏以前來的時候經常帶著趙欣怡,隻不過馬氏不樂意看見鄭氏,所以就直奔王氏這裏。
每當馬氏回來的時候,鄭氏當然是知道的,不過馬氏都不來打招呼,也絲毫都沒有把鄭氏看在眼裏,根本就不叫下人去請鄭氏。
所以鄭氏也就睜一隻眼當作自己不知道,反正也可以落得一個清靜,不用花那麽多的精力和馬氏過招。
因為每次和馬氏過招的時候,明麵上看起來都是鄭氏她贏了,但其實笑到最後的那個人永遠都是馬氏。
“弟妹呀,你說的這個孩子我就傷心,你看她前陣子做的那些好事,這現在都把宰相府給得罪得完完全全的。”馬氏說著還抹起了眼淚,哭也是真的。
不過也就不知道馬氏到底是在哭趙欣怡的遭遇,還是她自己的遭遇。
鄭氏也裝作關心的歎了一口氣,然後寬慰馬氏,“這事情也總有解決的辦法,大姐也不要總是著急上火的,再怎麽說,姐夫都跟宰相也在朝為官了那麽多年。估計宰相爺是現在氣還沒有消,所以才不見你呢,等過些日子可能就好了。”
這一陣子,趙家所發生的事情,鄭氏就是不想知道也難,長安城都已經傳的風風雨雨的。
不過鄭氏壓根就沒有因此得到絲毫的舒心,或者說是解氣,因為怎麽說馬府現在可都是和趙府有著直接的聯係。
就算宰相爺不把怒火所牽扯到馬府身上,那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畢竟長安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那他們和趙家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是知曉的,難免會有的百姓或者官員也跟風和宰相也一起跟著他們馬家作對。
馬家一直都是做生意的,這吃的就是百姓的飯,現在趙家可以說是變相的得罪了百姓,他們又和趙家有著直接的聯係,那麽他們的日子自然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這些日子以來,店鋪的生意也是收入很慘淡,要是再照這麽下去,遲早都得關門,然後一家子喝西北風去。
雖然不怎麽喜歡馬氏,還有趙家,但是鄭氏心裏也很希望趙家能趕緊把這件事情解決了,因為他們家,所以因為這件事損失了不少銀錢。
鄭氏的相公之所以不在家也和這個有關係,他帶著兒子去外地觀察到底有沒有什麽新鮮的物件,然後買一批在長安城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