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畢竟也是身經百戰之人,知道這條過道走到死都沒有盡頭的,一旦中了天機,就會變成孤魂野鬼。


    古人的機關分兩種,一種叫“地機”,多現於普通富貴人家的墓中,這種機關用於墓室的入口和通往主墓的必經之路上,屬於機械類暗器,“地機”對於盜墓賊來說最熟悉了,是入行的必修基礎課。


    另一種叫“天機”,多用於皇陵之中,屬於玄學的範疇。這種機關不殺人,隻誅心,摧毀人的意誌,使其自動放棄生命。它象征著帝王至高無上的神力。“天機”在玄學的外表下,其實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在這個世上,能破解“天機”的人,少之又少,而血祭六神殿中,全都是天機!


    這樣說來,宋明和李隊長他們,當年根本就沒有真正走出黃琮炤魂台!隻是沿著瞎子爺爺曾經破解天機的痕跡走了出來,治標不治本。


    說句題外話,作者在寫這一章前,曾拜訪過很多隱秘人士,最後統一的結論是,在近三代人中,能破得了天機之人隻有七個,就是李宋史三位老前輩和北邙四鬼,當然為了保護隱私,名字是虛構的。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一旦中了天機,就會變成孤魂野鬼,老李心知肚明,所以寸步不前,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中。雖然他知道上官海已經想出辦法了,隻是在外麵看戲而已,可同為北邙四鬼,他也是有尊嚴的。


    天宮沒有一粒沙土,與他擅長的土木結構墓室完全不同,就不能以正常思維去考慮。


    李隊長首先想到的是,在沒有任何土質結構支撐的情況下,腳下這個天橋是不可能存在的,隻有一種解釋,就是“神機”。


    (“天機”又分為“神機”和“玄機”兩種。神機是毫無理論支持點的未解之謎,如黃琮炤魂台中的長明燈和噬魂銅門;玄機是用智慧和技術建造而成的特殊機關,有理論支撐點,如黃琮炤魂台中的大轉盤。)


    有著天賦和經驗的老李心裏明白,要破神機,隻有一種方法,就是不能有任何好奇心,隻要產生好奇心,就會中了神機,再也無法回頭。


    可隻要是人,誰又能沒一點好奇心呢?


    其實很簡單,隻要閉上眼睛不看就行了,不管前方是什麽,絕對不能睜開眼睛。當然了,前提是你得是高手,能準確辨別出自己是否真的處在神機中,不然盲目閉上眼睛,被暗器殺死都不知道。


    站在狹窄的天橋上,老李閉上了眼睛,抬起一隻腳,穩了穩身體,向前邁去。


    一步,兩步,三步……


    時間如同靜止一般,雙腳已經不受主觀控製,完全跟隨著自己的潛意識行動,老李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已經走偏離了這座橋。而這個時候,才是最考驗人心之時。


    若因恐懼而睜開眼睛,潛意識的指引就會立刻消失,主觀意識的加入會讓人掉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突然,老李停止了腳步,用力跺了跺腳,腳下是鬆軟的紅土地,繼而嘴角微微上揚,睜開了雙眼。


    眼前出現一扇扁圓形的門洞,邊沿雕刻著雙蛇盤旋的花紋,四周終於見到了他熟悉的土牆。門檻很高,人隻能扒著進去。


    “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老李自言自語道,突然皺起了眉頭,“不對啊,這門不應該是模仿玉璧建造嗎?”


    (這三種玉器相似,區別在於孔的大小,大孔為瑗,小孔為璧,孔徑與玉質部分邊沿相等為環。)


    可這個門洞的直徑與邊沿相等,明顯是模仿玉環建造的,這讓老李很是不解。莫非……


    要是一般人肯定不會在意這些細節,就算發現了也會認為是建造時的技術問題所致,直接就跨門而入了。但老李不是一般人。


    他知道,神機之後必有玄機。古人能建造如此浩大的地下宮殿,技術肯定不會出問題,這門洞比例建錯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能夠設置某種玄機。


    一旦進了這個門,就會掉入玄機的陷阱中。玄機設置之複雜,連他們北邙四鬼都沒有十足把握可以破解,就算能,最起碼也得三五天時間,不困死也餓死了。


    老李環顧四周,門洞與牆壁連接處的一塊黑色岩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走過去仔細觀察,老李不禁驚歎道:“玄武岩!怎麽可能?!”


    這種地殼下層的岩石,怎麽會出現在離地麵三十米處,難道自己已經走入地球深處了?


    有著專業學術的老李,很快就否定了這一點,因為此處溫度並沒有升高,用鋼探打入地下,也沒有見到莫霍麵,明顯還是在地殼上層。


    可這塊突兀的玄武岩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突然一個念頭浮現在腦海裏,老李將耳朵緊緊地貼在牆壁上,捂著另一隻耳朵,屏住呼吸,凝神靜聽。


    細細的流水聲,若有若無,但還是被老李給捕捉到了。


    老李心中一喜,快要笑出聲來:“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呐!”


    在邙山之上,地下河和玄武岩同時出現,就隻有一個原因,這裏是地質學上的龍脈集結處。


    風水學說的龍脈與地質學說的龍脈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同屬地理學範疇,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流派。


    風水學說的龍脈,是以河圖洛書為根基,《藏經》為輔的,充斥著道學思想的文化,實則為“龍氣”,如“埋金更名建寺廟,挖斷龍脈泄王氣”之說;而地質學說的龍脈,實則為“龍骨”,是以地殼運動、地球演變為根基的科學文化。


    老李之所以驚喜,是因為地質龍脈集結處,必有溶空的岩層和四通八達的地下河。這樣一來就說明,血祭六神殿一定是互通的,而且可以走捷徑,避開玄機,直取寶物。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的,可是也無法改變幾億年來形成的地質結構。這就為老李提供了一個捷徑。


    能夠看出地質龍脈的人,太多太多,究竟該如何穿梭於其中,或許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老李一個人會。


    五分鍾後,玄武岩旁多了個一人寬的洞,老李已經消失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邙挽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頭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頭七並收藏北邙挽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