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九月,寒煙鎮百花凋零、萬木枯黃,山水之間死氣沉沉、毫無生機。夏日那百花齊放,隨處鳥語花香的景致早已被秋風無情吹至九霄雲外,隻剩下一番讓人無欲留戀的蕭條之象。立秋時節從無數人身邊悄然而過,竟好像沒人察覺到,也或許唯有那些隻知春耕秋獲的農家人能夠記住這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豐收喜悅的日子,但這也僅僅是在意秋天所帶來的豐收喜悅而已,他們並無閑情雅致來關心季節之中神州大地上萬物交替間的唯美與淒涼。


    齊宅後院裏的花花草草也無可避免的成了秋風洗禮的對象。唯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花開正旺,與秋風洗禮後隨處殘花敗柳、蕭條至極的景致形成尤為鮮明的對照,讓此刻立於樹下正神情專注賞花的人心中還留有一絲絲的慰藉,不至於‘無景兩眼空對木,有念群蜂花間舞’。


    此刻老人正立於那棵粗大的桂花樹下,眼神在天空之中還沒西下的太陽和不知什麽時候就已經升起的不顯眼的月亮之間不停地徘徊著,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看個什麽。不過太陽和月亮在同一時刻出現在同一片天空下是秋日獨有的景致,但也不是什麽稀奇罕見之象,可對於老人這種從小在地下度日的人來說,這樣的景致足以讓他沉醉其中。夕陽的美景雖然不如彩虹初起時那麽令人興奮,也不如夜晚升空的煙花那麽璀璨絢麗,更不如曇花一現那麽彌足珍貴,但它的美並不是無所曆經的凡夫俗子所能夠看懂的。


    日複一日,春去秋來,這樣的交替不知道已經持續了多少年。太陽落了有再升起的時候,春天過天秋天就不會太遠,這些道理天下之人有誰不知道,更何況像老人這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飽學之士。他之所以如此留戀此刻的夕陽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如此這般讓人陶醉的夕陽西下的景致。


    轉眼間已然月上眉梢,老人一個人在這後院之中依舊呆呆的看著天空,隻是此時夕陽早已下山,剩下的隻有那一輪水一樣透明的、圓盤似的月亮在那萬裏無雲的夜空之中形單影隻的徘徊著,似乎它是在尋找著早已西下的太陽。皎潔的月光透過粗大的桂花樹,從枝丫的縫隙中穿射出來照到老人那滄桑的麵孔之上,絲絲銀發在微風地吹拂下不停地搖擺著,顯得無比的蒼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老人背手而立的身子突然搖晃了一下,無力的念起了李白的《近月思》,聲音也是那般的滄桑沙啞,隻是念到最後一句時,突然就沒了聲音。是啊,老人從小就被一座死人的墳墓弄得父母雙亡,無家可歸,哪裏才是他的家鄉,他恐怕自己都不會知道。也許是想起他的亡妻,想起當年一起遠遁他鄉時兩人度過的那幾年美好清靜的時光,才會觸景生情,有此感受。


    “哦,我都沒有發現後院的桂花都開成這樣了!”一個府上的家丁不知道什麽時候走進來走到老人的身邊喃喃的說道:“嗬嗬,真香啊!”


    “是有什麽事情嗎?”老人轉過身看著家丁問道。


    “哦,對了,老爺,齊媽讓我告訴你,你交代她的事情他已經辦妥了,她還說她先帶小姐去了。”一邊說一邊墊著腳尖從桂花樹上摘下了一把桂花拿到鼻子前使勁的聞了起來。這個家丁是老人早些年從外麵帶回來的孤兒,老人平時對他也明顯比其他的下人要寬容一些,要不是看在他與老人早年身世一樣淒慘,從小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到處顛沛流離的討生活,老人也不會容他在自己麵前這麽放肆。


    “還有別的事情嗎?”老人有點不耐煩的問道。老人此時此刻心裏不知藏有多少感慨和無奈,他的確需要一些時間一個人靜靜。


    “還有,還有......,”家丁不停地抓著腦袋竭力的想著,然後笑著說道:“大堂裏的客人們已經等候多時了,他們叫我前來請老爺早些過去。”家丁又聞了聞手中的桂花道:“老爺,這桂花真的好香啊!”老人撇了他一眼,神色凝重的說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老人看著家丁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感慨道:“要是我還是你們這個年紀該是多好啊!”感慨終歸是感慨,說的難聽一點也就權當是人生事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的一種自尋安慰的方法,充其量也就隻是幻想一下那些自己人生中沒有經曆過的,但自己內心深處又時時刻刻為之呐喊的、向往的、美好的事物,人物,經曆罷了。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過去已然成為了過去,美好的憧憬隻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傷感,那又有什麽用呢?


    老人也隨手摘下幾朵桂花,但他並沒有去聞桂花的味道,隻是拿在手裏看了看,扔到地上,便徑直的朝前廳走去。整個後院又沉寂在一片冰冷的月光之下,隻是地上的那幾朵桂花隨著夜風在地上不停地打著轉。


    前廳大堂內,今晨的來者除了齊媽之外都已入座,又來了幾個沒有見過的生麵孔,老人一進門,所有雙眼睛都看向了門口,從他們焦灼的眼神中看出他們應該等了很長時間了,都有些不耐煩了。果不然,還沒等老人入座,老婦人的徒弟林雲便起身氣衝衝的道:“溫老真是好雅興啊,自己院中賞月,卻把我們諸多來客當成什麽了?”老婦人用責備的眼神瞟了他一眼,林雲才又滿臉無奈的坐了下去。蕭玲站在父親作為旁邊也等了好長一段時間,父親沒到之時都是她在極力的安撫著來客眾人,既是端茶送水,又忙府外院內,弄得滿頭虛汗,看來著實是有些累了。


    老人快速地掃視了一遍堂內的眾來客,說了一些客套話後對著老婦人說道:“師妹,早上我們講到哪裏了?”老婦人瞟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師兄記性怎的如此差,你該說說師傅的死因了吧。”其實老人怎會健忘到如此地步,隻是老人真不知道怎麽開口接上今天早上的故事,找一個開始的借口罷了。


    “想必大家都等不及了吧?那我們就接著今天早上的說吧。”老人話語間用異樣的眼神看著那幾個生麵孔的來人,嘴角的肌肉像是不聽使喚似的,輕輕的抽動了幾下,但臉色便為改變,輕輕的拍落了衣服上不知何時粘在上麵的桂花花瓣,緩緩地說道:“小貝死後,我心灰意冷,無意再留在師傅的身邊,就帶著小貝拿上這些年所有的積蓄在耀州買了一個官做,想就此帶著瀟玲過一些平靜的正常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唐陵地宮的誘惑,就將簫玲送給一個普通人家寄養,自己專心下地入宮。當時我的心中隻有家仇,所以我將自己管轄境內的唐皇陵悉數掘開,將裏麵所得之物全部藏於一個隱秘的地方。本來一切都非常順利,誰知道開掘武氏乾陵之時卻屢屢受阻,心想乾陵如此之固,必有驚世駭俗之物,我便輾轉尋到師傅一起下墓,我與師傅等人入得乾陵外宮之時師傅突然在一個殉葬坑中發現了一個紅色的蝴蝶樣式的物件,便讓我就此罷手,說乾陵之內有神靈庇佑,若一定要鑿槨開棺,血光之災無所避免,這才不了了之。”


    “這和師傅的死有什麽關係?”


    “師妹我們不是說好了,從頭說起嗎,你急什麽?”老人和老婦人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後便又說道:“兩年後,師傅突然發現了‘血蝶’的秘密,他隨即便派你去請他的幾位老友一起來商討如何下那個西漢時期的大墓,也就是當年我們一起下過的龍脊穀底。當時的我雖然上下打點但還是遭到朝中重臣的排擠,李嗣源下旨將我滿門抄斬,我慶幸自己當年將女兒送走的正確決定,又因連年戰火以至自己連女兒都找尋不見,自己孓然一身便回到了尺木崖。回到尺木崖後你已經出去了兩月有餘,師傅不知道患上了什麽怪病,沒過多久就死了,臨死前師傅將‘血蝴蝶’的秘密告知與我。”


    老人話語間聲音低沉,字字句句間透出那種無奈與憂傷。讓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來安慰他,但又覺他話語間經曆的種種無奈與憂傷才造就了這樣一個名動天下的他,將他所得之名與他的種種經曆遭遇結合起來又覺得那些遭遇都不值得一提。奇怪的是老人說到找尋不見自己女兒瀟玲的時候竟也沒有看一眼身邊的瀟玲,這與算的上是性情中人的他大相勁庭,可也沒有人發覺,之時坐在一旁的瀟玲不停的擦拭著自己的手掌心,當然這自然逃不過老人的眼睛,雖然老人現在以至花甲之年,人老眼花。


    “老爺.......。”一個家丁慌慌張張的破門而入結結巴巴的叫到。


    “我知道了,你去吧!”老人沒等家丁說完招招手讓他出去。府裏家丁進門之前府外一陣陣嘈雜的打鬥聲早已經傳到了大堂內眾人的耳中。而老婦人此時並沒有因為老人告知她師傅的死因而有任何的質問,哪怕是表個態,都沒有,隻是臉上不時泛起絲絲詭異而與淒寒的微笑,讓人看了之後即使在中午豔陽高照之時也會覺得脊背一陣發涼;老人卻一如常態,隻不過好像他的臉上也時不時的堆起點點的笑,這笑似得意之笑,又如絕望時候的笑,總之就是皮笑肉不笑,竟也無人看的清楚,猜的明白。


    其實在座者八人,每個人心裏都心知肚明外麵嘈雜的打鬥聲是何原因,但不知道為什麽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就此事說點什麽,隻是各自都靜靜的聽著院外的聲音,心裏卻都在為某一件事情焦急著。院外老人手下負責守鎮人和不知如何進得鎮來的另一波人正在火拚,你來我往,幾進幾出,好像都在伯仲之間,誰都沒有占了下風。


    “那龍脊穀底你為什麽不讓我們進龍門,你不是想要我死在墓中又是什麽?”老婦人不溫不慍的說道,對門外的的打鬥聲依舊隻字未提,就連之前一直表現得非常關心的師傅的死也隻字未提,隻是在問話的時候表情突然變得傲慢起來,心裏似乎在默默的說:我看你能說出什麽來,我拭目以待。


    老人並沒有急著回答她的話。隻聽得因剛才家丁出去之時沒有關好的門被一陣微風吹得吱吱作響,眾人的目光再一次朝門口處張望,隻有老人步履龐珊的走到供桌前的椅子上做了下來,端起已經涼透的茶水小口小口的喝了起來。著秋天都過去了大半,不知從什麽地方跑出一隻蚊子叮在老人手背上,貪婪的享受著老人的血液,老人察覺後用手掌一下將其拍死。本來拍死一隻蚊子是多麽尋常的事情,但老人在眾人都不知道因何故一直看著門口的緊張時刻拍死了那隻蚊子,如此安靜的時候顯得這一拍猶如天崩地裂一般巨響。眾人聞聲都立即將目光轉到老人身上,都被嚇得驚魂未定、大汗淋漓。老人看到此情景,在心裏偷偷的笑著,當然他的臉上並未表現出來。


    老人又喝了幾口冷茶水定了定心神道:“當年我和你、陰風老嫗、司馬頭陀還有林氏兩兄弟一道進的古墓,”說著看了看自己一旁的簫玲和林雲,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憤恨並夾帶著一絲絲的擔憂“我們六人一起度過了重重難關,曆經了無數生死險境才到達主墓室之外,當年師傅分別在四個不同時期的古墓中發現的‘血蝶’,將四塊拚至一起才能顯現‘天殘卷’的秘密,在龍脊穀底的龍門之前我們一起將四塊‘血蝶’拚在一起,在火光的照射下既然神奇的顯現出一排字,上麵有打開龍門的方法和告誡,[龍門定啟乾坤倒,冰天火地任逍遙],大家商議後才決定不能一起進去冒險,先進去兩個探探路,當時我並不知道龍門開啟後會立即關上,也不清楚上麵說的冰天火地是什麽意思。你們四人雖被大火驅趕,但你們原路返回也算是安然無恙,我與楓林老嫗進入龍門後一樣被不知道何處來的冰塊差點砸死凍死,雖然我們拿到‘天殘卷’並且出來了,但是師妹你也不能說我沒有與你共患難,還想害死你吧?”


    老婦人默不作聲,良久........


    “共患難是有,同甘苦就........除非師兄肯把‘天殘卷’上的秘密告知大夥兒。”老人並沒有答話,仿佛並沒有聽到剛才有人說話,而且還是衝著‘天殘卷’去的。


    “陰風老嫗,老朽所說並未撒謊吧?”老人將目光轉到簫玲身上,故作平靜的說道。


    此話一處,所有人都呆住了,就連那幾個生麵孔的人都一頭霧水,大家都麵麵相覷,一是漸漸都不知其中的所以然。當然,老婦人師徒和“簫玲”自然知道老人所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牧魂人,果然名不虛傳,老身佩服。”‘簫玲’抬起右手,長長的裙袖將臉隻那麽短暫的一遮,待放下手時,原本的簫玲竟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陰風老嫗。


    “師兄果然厲害,但似乎你知道的有些太晚了吧?”老婦人大笑著說道。這笑聲如冰天雪地裏的大風一般,瞬間將無知中的人都凍得瑟瑟發抖。


    老人也笑了笑道:“看師妹的樣子,我今天是逃不過這一劫了,可師妹似乎有些太心急了,你難道不想知道龍脊穀底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麽嗎?要我說出當年之事又有何難,但是在我告訴你之前你就不想重新把當年你與林氏兄弟、司馬頭陀在龍門外的是是非非、前因後果詳細的給你的愛徒說上一說?”林雲此時用無比深邃的眼神看著他的師傅,他似乎對這個充滿謊言與秘密的世界充滿了仇恨,此時此刻,他隻覺得自己猶如在冰雪之中一樣,冷的令人窒息。


    老婦人此時目光閃閃躲躲,似乎有意避開林雲的目光。但林雲似乎已然知道了自從師傅告訴他自己的殺父仇人是‘牧魂人’溫韜之後,這一個偌大的謊言騙局隻剛剛開始,他師傅最終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拿到‘天殘卷’。他隻很自己有眼無珠,看錯了人。


    “師妹你不說我來說,”老人沒有在意老婦人立即投過來的刀劍一般尖銳鋒利的目光,接著說道:“當年龍門之外熊熊大火將至,隻有把自己所帶的水全部澆到衣服上,躲進墓道兩側供奉銅佛的墓洞之中才可保不死,又因墓洞非常的小,每個坑洞隻能容納下一個人,四個人兩個墓洞,因為逃命心切,你師傅與司馬頭陀便將你父親與叔父殺死,自己才得以逃過一劫。”


    林雲聽後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語無倫次的走出大堂。或許因為他知道師傅本事比他了得,自己殺不了師傅;又或許他實在是不敢相信這個養了他這麽多年的人竟是自己的仇人,總之無論是什麽樣的理由,都足以將這個初出茅廬、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的心碾碎。


    “師兄,如今你挑撥我師徒間的關係,又有何用?”老婦人滿臉陰笑的問道。林雲出門去之後,老婦人好像之前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臉上竟還時不時的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好像逼走他的徒弟才是她不惜千辛萬苦來到寒煙鎮的目的。


    老人陪笑道:“我隻是想把當年的事情理個清楚說個明白而已。”老人很是詫異的看著老婦人那陰笑的臉,不知道她是故作鎮定,還是隻想在眾人麵前惺惺作態,自己給自己掙點顏麵。院外的嘈雜聲依舊時大時小的飄入大堂之中,不知道究竟是以老人為首的一邊技壓群雄還是另一波人力王狂瀾。老人全當什麽都沒有聽見,依舊悠然自得的說道:“師妹若不急於一時,能否讓我將龍脊穀底我與陰風老嫗在龍門中的所見所聞和你早已布置多年隻為得到‘天殘卷’的詭計給在座的各位講上一講?”


    “該死的,後麵這幾頁被誰撕去了?”我心中氣憤的罵道。本來正看得起勁,一下子就沒有了,心中真是很氣憤,但也無奈,隻得悻悻作罷。放下書,我心中既是遺憾萬分,又覺得疑惑重重,看起來如此古老的又被珍藏的如此隱蔽,不但用價值連城的寶石玉盒承載,而且裏外三層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書,為什麽書中內容竟會是識字之人都能看懂的白話文呢?他又有何重要之處,又是何人所寫並藏於此處的呢?被撕去的那幾頁定時書中故事的絕局,單看撕痕,撕去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到底是何人撕去的?無論故事的絕局是什麽樣的,我想都對藏書於此的人很重要,不然他定不會用這麽貴重的玉盒來裝這麽一本無聊的書。


    看完這本不知道是什麽人筆寫的書,天空已經開始泛白,我早已沒有了剛看時候的那股好奇勁兒,困的眼皮都睜不開,吹滅了快燒完的蠟燭,埋頭便沉沉的睡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殮魂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黎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黎禾並收藏殮魂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