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箐笙笑聲不斷,屋外艾筱卻沒有一絲笑意。
他靠在門後,想起幾天前。他守在人中穀外,等著師父救治箐笙的場景。
那時的人中穀,起了風雨。
雨不大,但隨著箐笙入穀,一連下了好幾天。
穀外,無舟打量著那孤零零的身影。細雨浸透了他的衣衫,顯然在這裏已經等了很久。
艾筱問他:“她出了什麽事?”
無舟目色深沉,打量著艾筱:“你們是什麽關係?”
一個天縱之才,光華奪目;一個不堪頑石,默默無聞。就像鏡子的兩麵,光鮮與斑駁,但偏偏看上去很協調。
艾筱冷聲道:“她的病是不是你害的?”
艾筱完全沒有理會輩分禮節,盯著無舟的眼睛充滿敵意,右手握上劍柄。
無舟問:“如果是我,你打算怎麽做?”
艾筱堅定的道:“當然是血債血償。”
他絲毫沒有顧忌眼前的這人,是軍燼城中最難測得那位。
無舟道:“勇氣可嘉,可惜你找錯了人。”
“那你怎麽知道她病了?”
“這當然有原因,但你現在沒有必要知道。我來隻是告訴你一件事。”
“什麽?”
無舟緩緩的說:“就算是廣成師叔,能保住她的眼睛,也保不了壽命。她活不過十年了。”
艾筱身板僵硬:“你說什麽?”
無舟說:“廣成師叔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你。但我認為,你應該知道。”
艾筱以為就算箐笙是個凡人,也至少可以平安的陪她走完這一世。但沒有想到,死亡的紅線會突然離他們這麽近,觸手可及。十年,又是一個十年。
這件事箐笙還不知道吧。門外,艾筱的眉頭越蹙越緊。
……
今日天朗澄碧,天空上連一絲浮絮也沒有。
樊素扶著箐笙,走在路上。
“你的眼睛還不方便,該在屋裏休息才是。”素師姐溫婉的說。
箐笙杵著一根木棍探路:“這幾天都困在屋裏,我都快發黴了。這種天氣再不出來曬曬,豈不是辜負春光。”
“再好的春光你現在也看不見呀。”
箐笙笑著說:“但我可以聽鳥鳴,感受陽光溫暖。自從失明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
“哪裏不一樣?”
“總感覺多了一層維度,就像……直覺一樣。”
素師姐笑道:“這才幾天,就多了點東西,若是失明個十年八年,你豈不是大豐收?”
“師姐,你正兒八經的胡說八道起來也挺專業的。”
“好了好了,你想出來走走也好。”素師姐問:“不過,今天怎麽想到來拜佛?你一向不修佛的呀。”
箐笙沉默了一會,摸了摸自己的眼睛:“沒什麽。就是覺得回來後,倒黴得很。就趕緊來拜拜,去去晦氣。我讓艾筱幫我算過了,今天是這個月的黃道吉日,特別適合祭祀。”
素師姐皺眉:“你這臨時抱佛腳的,要是修佛都像你這樣修法,咱們佛院的弟子們怕是要被氣死了。”
“這個……佛祖不是大慈大悲麽,我這次心可誠了,萬一他就原諒我了呢。而且我聽徐豈師兄說,佛院後山的這一尊佛是最靈驗的。”
素師姐再次歎道:“大慈大悲的那是觀世音菩薩。徐豈師兄說的這一尊,是作明佛母。佛和菩薩可不一樣的。”
“有什麽不一樣?”
“嗯……我也懂得不多。隻知二者雖同出佛門,但宗派不同。作明佛母是出自密宗。修行這個宗派的弟子很少。所以往來這後山的人也不多。若不是這尊佛有些名氣,恐怕是沒有人來這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既然都說靈驗,拜了總比不拜好。”
“你呀,無非是圖個心安吧。”素師姐扶著她往佛院後山走去:“這作明佛母是密宗掌管權威和懷法的本尊。圓滿各種世間與出世間之事業。尤其在求取姻緣方麵,聽說很靈。”
“師姐,咱們修道界的自然生育率,那可是相當低。大家都是一心修行的人,誰沒事跑來算這個。要是這位佛母的專職隻是牽線結緣,恐怕早得失業了。”
素師姐噗嗤一笑:“說的也是。”
走到觀佛壁前,素師姐停下。她麵向箐笙,開始替她整理頭發衣衫,並介紹周邊環境:“這裏就到了。你的前麵是觀佛壁,往左走是一棵千年古榕樹。往右走十來步就能看到佛像了。這尊作明佛母沒有廟宇,隻供了一尊佛龕。雖然小是小了點,但咱們還是得端莊儀容,這樣佛祖才能看到咱們的虔心不是?”
箐笙豎著耳朵聽:“師姐,這裏好清靜啊。”
隻聞鳥鳴蟲語,沒有往來人聲。
“這尊佛雖有名,但畢竟不是主佛。佛院弟子們的課業也都在前山。這裏沒有人來也是正常的。”
箐笙點點頭:“這樣好。”
素師姐整理好箐笙的儀容,又問:“你帶酥油燈了嗎?”
箐笙搖頭:“我隻是來拜一拜,還需要供燈麽?”
“既然來了,當然是要做齊全。”素師姐想了想:“你在這等著。我去前麵佛院給你求一盞燈來,等會你拜完了,給佛母供上。”
“不用這麽麻煩吧?”
素師姐嗔笑:“平時你又不燒香,這第一次見麵就求佛母辦事。要是再不給點見麵禮,人家哪會理你。”
箐笙啞然。
“好了,你在這等一會,我去去就來。”
樊素交代完,就轉身走了。隨著她的離去,四周更顯得清淨。
風吹過,樹葉摩挲。箐笙感受著從樹葉間的縫隙漏下的陽光。林木散發著香味,觀佛壁上的銅鈴,叮當悅耳。幾隻剛剛長齊羽毛的小鳥,在樹和花的縫隙中來回騰躍。
雖然她看不見,但亦能感受到:晨露幽林,歲月靜好。
箐笙想了想,點著木棍,往右走去。
右邊十來步就是佛像吧。“嘀嘀嗒嗒”木棍在石板上,緩緩前行,走過斑駁的樹影和靜默的時光。
小鳥們都好奇的注視著這個姑娘。同樣,一個人影坐在榕樹下,也看到了這個姑娘正向自己走來。
箐笙心裏估摸著走出十來步。佛像應該就是這了吧。
無舟握著一卷書,安靜的看著箐笙走到自己麵前來。
箐笙自然不曉得麵前還有個人,她蹲下身,摸了摸地麵,然後跪下來。
箐笙沒有拜過佛,不知道該怎麽開始,她想了半天,才說:“嗯……佛祖,您好。”
無舟挑挑眉,盯著跪坐在前的箐笙,沒有說話。
他靠在門後,想起幾天前。他守在人中穀外,等著師父救治箐笙的場景。
那時的人中穀,起了風雨。
雨不大,但隨著箐笙入穀,一連下了好幾天。
穀外,無舟打量著那孤零零的身影。細雨浸透了他的衣衫,顯然在這裏已經等了很久。
艾筱問他:“她出了什麽事?”
無舟目色深沉,打量著艾筱:“你們是什麽關係?”
一個天縱之才,光華奪目;一個不堪頑石,默默無聞。就像鏡子的兩麵,光鮮與斑駁,但偏偏看上去很協調。
艾筱冷聲道:“她的病是不是你害的?”
艾筱完全沒有理會輩分禮節,盯著無舟的眼睛充滿敵意,右手握上劍柄。
無舟問:“如果是我,你打算怎麽做?”
艾筱堅定的道:“當然是血債血償。”
他絲毫沒有顧忌眼前的這人,是軍燼城中最難測得那位。
無舟道:“勇氣可嘉,可惜你找錯了人。”
“那你怎麽知道她病了?”
“這當然有原因,但你現在沒有必要知道。我來隻是告訴你一件事。”
“什麽?”
無舟緩緩的說:“就算是廣成師叔,能保住她的眼睛,也保不了壽命。她活不過十年了。”
艾筱身板僵硬:“你說什麽?”
無舟說:“廣成師叔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你。但我認為,你應該知道。”
艾筱以為就算箐笙是個凡人,也至少可以平安的陪她走完這一世。但沒有想到,死亡的紅線會突然離他們這麽近,觸手可及。十年,又是一個十年。
這件事箐笙還不知道吧。門外,艾筱的眉頭越蹙越緊。
……
今日天朗澄碧,天空上連一絲浮絮也沒有。
樊素扶著箐笙,走在路上。
“你的眼睛還不方便,該在屋裏休息才是。”素師姐溫婉的說。
箐笙杵著一根木棍探路:“這幾天都困在屋裏,我都快發黴了。這種天氣再不出來曬曬,豈不是辜負春光。”
“再好的春光你現在也看不見呀。”
箐笙笑著說:“但我可以聽鳥鳴,感受陽光溫暖。自從失明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
“哪裏不一樣?”
“總感覺多了一層維度,就像……直覺一樣。”
素師姐笑道:“這才幾天,就多了點東西,若是失明個十年八年,你豈不是大豐收?”
“師姐,你正兒八經的胡說八道起來也挺專業的。”
“好了好了,你想出來走走也好。”素師姐問:“不過,今天怎麽想到來拜佛?你一向不修佛的呀。”
箐笙沉默了一會,摸了摸自己的眼睛:“沒什麽。就是覺得回來後,倒黴得很。就趕緊來拜拜,去去晦氣。我讓艾筱幫我算過了,今天是這個月的黃道吉日,特別適合祭祀。”
素師姐皺眉:“你這臨時抱佛腳的,要是修佛都像你這樣修法,咱們佛院的弟子們怕是要被氣死了。”
“這個……佛祖不是大慈大悲麽,我這次心可誠了,萬一他就原諒我了呢。而且我聽徐豈師兄說,佛院後山的這一尊佛是最靈驗的。”
素師姐再次歎道:“大慈大悲的那是觀世音菩薩。徐豈師兄說的這一尊,是作明佛母。佛和菩薩可不一樣的。”
“有什麽不一樣?”
“嗯……我也懂得不多。隻知二者雖同出佛門,但宗派不同。作明佛母是出自密宗。修行這個宗派的弟子很少。所以往來這後山的人也不多。若不是這尊佛有些名氣,恐怕是沒有人來這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既然都說靈驗,拜了總比不拜好。”
“你呀,無非是圖個心安吧。”素師姐扶著她往佛院後山走去:“這作明佛母是密宗掌管權威和懷法的本尊。圓滿各種世間與出世間之事業。尤其在求取姻緣方麵,聽說很靈。”
“師姐,咱們修道界的自然生育率,那可是相當低。大家都是一心修行的人,誰沒事跑來算這個。要是這位佛母的專職隻是牽線結緣,恐怕早得失業了。”
素師姐噗嗤一笑:“說的也是。”
走到觀佛壁前,素師姐停下。她麵向箐笙,開始替她整理頭發衣衫,並介紹周邊環境:“這裏就到了。你的前麵是觀佛壁,往左走是一棵千年古榕樹。往右走十來步就能看到佛像了。這尊作明佛母沒有廟宇,隻供了一尊佛龕。雖然小是小了點,但咱們還是得端莊儀容,這樣佛祖才能看到咱們的虔心不是?”
箐笙豎著耳朵聽:“師姐,這裏好清靜啊。”
隻聞鳥鳴蟲語,沒有往來人聲。
“這尊佛雖有名,但畢竟不是主佛。佛院弟子們的課業也都在前山。這裏沒有人來也是正常的。”
箐笙點點頭:“這樣好。”
素師姐整理好箐笙的儀容,又問:“你帶酥油燈了嗎?”
箐笙搖頭:“我隻是來拜一拜,還需要供燈麽?”
“既然來了,當然是要做齊全。”素師姐想了想:“你在這等著。我去前麵佛院給你求一盞燈來,等會你拜完了,給佛母供上。”
“不用這麽麻煩吧?”
素師姐嗔笑:“平時你又不燒香,這第一次見麵就求佛母辦事。要是再不給點見麵禮,人家哪會理你。”
箐笙啞然。
“好了,你在這等一會,我去去就來。”
樊素交代完,就轉身走了。隨著她的離去,四周更顯得清淨。
風吹過,樹葉摩挲。箐笙感受著從樹葉間的縫隙漏下的陽光。林木散發著香味,觀佛壁上的銅鈴,叮當悅耳。幾隻剛剛長齊羽毛的小鳥,在樹和花的縫隙中來回騰躍。
雖然她看不見,但亦能感受到:晨露幽林,歲月靜好。
箐笙想了想,點著木棍,往右走去。
右邊十來步就是佛像吧。“嘀嘀嗒嗒”木棍在石板上,緩緩前行,走過斑駁的樹影和靜默的時光。
小鳥們都好奇的注視著這個姑娘。同樣,一個人影坐在榕樹下,也看到了這個姑娘正向自己走來。
箐笙心裏估摸著走出十來步。佛像應該就是這了吧。
無舟握著一卷書,安靜的看著箐笙走到自己麵前來。
箐笙自然不曉得麵前還有個人,她蹲下身,摸了摸地麵,然後跪下來。
箐笙沒有拜過佛,不知道該怎麽開始,她想了半天,才說:“嗯……佛祖,您好。”
無舟挑挑眉,盯著跪坐在前的箐笙,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