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笙笑:“我也深有同感。”
衛旻說:“那你覺得什麽才算好詩?”
箐笙想了想:“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向來文人品鑒作品,首先得服從定格,韻腳和平仄,方能算得上好詩。但我不以為然。”
衛旻眸子裏閃過一絲驚喜:“你說來聽聽。”
箐笙說:“典故納藏,詞藻優美自是好詩所需。但我認為,詩詞以定格為下,詞句為中,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閣,自成名句。古往名詩,之所以有獨絕者在此,又何須拘泥於同屬。”
衛旻大笑,他一拍腿:“箐笙師妹,我們果然該早些認識!我一直認為,怎樣的才算好詩?平仄工整辭藻華美?若是不能引人深思和共鳴,那就是一紙垃圾。若有意境,就算白話寫來,那也是好的。”
現代的詩歌,大多都沒有什麽格式。箐笙也覺得挺好麽。隻不過他們古代人多數還欣賞不了。沒想到衛旻卻有這份心胸。
他們頓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箐笙說:“你我當引為知己。”
衛旻說:“沒錯,來。我們今晚不醉不歸。”
說著衛旻又去拿來一翁酒來。
無舟在旁邊看著:“又準備撒酒瘋?”
“胡說,我什麽時候撒過酒瘋。你問她,昨晚我們是不是喝得好好的。”
箐笙嗬嗬一笑,娘喂,昨晚我是斷片兒了。但應該沒撒過酒瘋吧。
無舟看了她一眼,沒再說話。
“這酒跟昨天不同,這酒,**壽。算是藥酒一屬。”
箐笙喝了一口,又對著衛旻笑道:“這酒還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人們喝了他總能天南地北的闊論一番。”
衛旻舉著杯子:“你算是品出味來了。這一杯飲的是酒,兩杯飲的是情,三杯飲的便是天下事了。就像你我在此,飲的是詩詞歌賦。帝王朝堂上,飲的是政治權謀。敵人飲的是血,朋友飲的是義。這世態萬千,古今歡愁都盡在這一杯中了。”
箐笙頗受感觸。她抿了一口。舌尖有苦,有辣,有香,有醇。五味雜壇。對她而言不僅是古今歡愁,還有前世今生。就像一場醒時和醉時的夢。
箐笙說:“衛大哥,你既然是鬼族,為什麽卻如此懂得人心呢?”
聽聞這一句話,無舟神情微變。
衛旻淺笑:“我隻管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人心是非。”
箐笙看著他很是欽佩:“衛大哥,你應該是世上最灑脫的鬼了吧。”
衛旻大笑:“我隻當你在誇我。”
“也難怪這些詩詞入不了你眼了。”箐笙說:“什麽相思之情,離愁別苦。都些女兒家心思,對你來說太小氣了。”
箐笙想,他喜歡的當如詩仙太白,和蘇軾他們的詩吧。那般不羈。
衛旻說:“這彈的是詞,彈的也是自己心境。若無好詞,彈了也無趣。”
“你可以自寫一首譜曲啊?”
衛旻笑:“好。你來填。”
“我?”箐笙愣了一下。
“我們譜曲,你填詞,這不是很好麽。”
“但我怕寫不好,白的讓你們笑話。”
“今夜有月,有花,有酒,若是再有你的詩,我和無舟的琴簫,豈不是一件無比風雅之事?此情此景,人生難得幾回。”
箐笙被他一看,無法推辭。她說:“那我想想。”
箐笙會寫詩,但正如她所言。她並不太在意這些古詩詞的格律。她更在意的是詩意。
但寫什麽好呢?她望著這花前月下,最終目光落到酒盞上。她有了靈感。
無舟和衛旻都靜靜的坐在一旁,沒有出聲驚擾。
箐笙握著酒盞,各自思索。此情此景,沒有比這更符合意境的東西了。
她提筆,在紙上落下第一個字:酒。
箐笙落筆如雲煙,一行娟秀的簪花小楷落於紙上。是一首《一至七言詩》。她寫道:
酒,
竹炭,春壽。
喝古今,煮春秋。
一舉十觴,月剪竹牖。
醒時共酣宴,醉後獨歸樓。
一場大夢初醒,忘卻古今歡愁。
醉得百年三萬日,世人夢中可同否?
寫畢。衛旻和無舟同時看向她。
“箐笙師妹,你果然是詠絮之才。”衛旻驚訝的說:“我真是沒想到,一個女子竟也能作出這般詩來。著實讓我意外。醉得百年三萬日,世人夢中可同否?此問堪稱一絕。”
箐笙笑:“你也說了,今夜有月有花有酒有琴,是你的園子讓我有感而發。既要譜曲,當然得應景。”
“沒錯,順心而動,就是這個理!”衛旻大笑,對無舟說:“此詩甚好,磅礴大氣。就以這首詩譜曲,你沒意見吧?”
箐笙關注著無舟的態度。見他眼裏略有讚賞,他說:“好。”
今晚無舟師兄的話特別少。但就這一個字,讓箐笙高興了好幾天。無舟師兄要以她的詩作曲,要用唇邊的洞簫演奏!他吹簫時是不是就像在親吻她的詩,那親吻她的詩,是不是就像在親吻……
箐笙莫名其妙的紅了臉。
不過……顯然是她想太多了。等她回過神來,不由得扇了自己幾巴掌,自己什麽時候竟有如此齷齪的念頭了!
這首《一至七言詩》不像詞那樣原本就有曲調。所以他們得重新譜曲。衛旻和無舟對著詩詞時而商討,時而試奏。
“箐笙師妹,你既喜歡詩詞,我想下個月的上巳節,你會很感興趣。”衛旻試了幾個音,對她說。
“上巳節?”箐笙想了想:“我知道。每年三月三,踏春飲酒。”
“酆都城的上巳節,每年的這一日會設下一個宴會。一半是人,一半是鬼。而上巳宴當夜還有一項習俗,便是流觴曲水。介時,會有不少文人墨客到那,不管是人是鬼,都會以詩詞歌賦為雅事。”
“原來鬼族也會附庸風雅麽。”箐笙很感興趣:“那還真值得看看,不知鬼族作詩是個什麽模樣?但是……”
她看向無舟。無舟師兄那麽討厭鬼族。上次軍燼城開界,他也明確表示不會去的呐。
無舟抬起頭來,說:“我們去。”
“哎?原來你改主意了?”原來他也會改主意。
衛旻笑了笑:“箐笙師妹,以你之才,那上巳宴上定有你一席。”
衛旻優雅的雙手撫弦入音,泛起層層漣漪的樂聲。琴音抑揚抑挫,簫聲亦步亦趨。
我願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箐笙聽得入神。今夜花前月下,他們詩酒琴簫,此時此景人生難得幾回有?
衛旻說:“那你覺得什麽才算好詩?”
箐笙想了想:“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向來文人品鑒作品,首先得服從定格,韻腳和平仄,方能算得上好詩。但我不以為然。”
衛旻眸子裏閃過一絲驚喜:“你說來聽聽。”
箐笙說:“典故納藏,詞藻優美自是好詩所需。但我認為,詩詞以定格為下,詞句為中,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閣,自成名句。古往名詩,之所以有獨絕者在此,又何須拘泥於同屬。”
衛旻大笑,他一拍腿:“箐笙師妹,我們果然該早些認識!我一直認為,怎樣的才算好詩?平仄工整辭藻華美?若是不能引人深思和共鳴,那就是一紙垃圾。若有意境,就算白話寫來,那也是好的。”
現代的詩歌,大多都沒有什麽格式。箐笙也覺得挺好麽。隻不過他們古代人多數還欣賞不了。沒想到衛旻卻有這份心胸。
他們頓時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箐笙說:“你我當引為知己。”
衛旻說:“沒錯,來。我們今晚不醉不歸。”
說著衛旻又去拿來一翁酒來。
無舟在旁邊看著:“又準備撒酒瘋?”
“胡說,我什麽時候撒過酒瘋。你問她,昨晚我們是不是喝得好好的。”
箐笙嗬嗬一笑,娘喂,昨晚我是斷片兒了。但應該沒撒過酒瘋吧。
無舟看了她一眼,沒再說話。
“這酒跟昨天不同,這酒,**壽。算是藥酒一屬。”
箐笙喝了一口,又對著衛旻笑道:“這酒還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人們喝了他總能天南地北的闊論一番。”
衛旻舉著杯子:“你算是品出味來了。這一杯飲的是酒,兩杯飲的是情,三杯飲的便是天下事了。就像你我在此,飲的是詩詞歌賦。帝王朝堂上,飲的是政治權謀。敵人飲的是血,朋友飲的是義。這世態萬千,古今歡愁都盡在這一杯中了。”
箐笙頗受感觸。她抿了一口。舌尖有苦,有辣,有香,有醇。五味雜壇。對她而言不僅是古今歡愁,還有前世今生。就像一場醒時和醉時的夢。
箐笙說:“衛大哥,你既然是鬼族,為什麽卻如此懂得人心呢?”
聽聞這一句話,無舟神情微變。
衛旻淺笑:“我隻管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人心是非。”
箐笙看著他很是欽佩:“衛大哥,你應該是世上最灑脫的鬼了吧。”
衛旻大笑:“我隻當你在誇我。”
“也難怪這些詩詞入不了你眼了。”箐笙說:“什麽相思之情,離愁別苦。都些女兒家心思,對你來說太小氣了。”
箐笙想,他喜歡的當如詩仙太白,和蘇軾他們的詩吧。那般不羈。
衛旻說:“這彈的是詞,彈的也是自己心境。若無好詞,彈了也無趣。”
“你可以自寫一首譜曲啊?”
衛旻笑:“好。你來填。”
“我?”箐笙愣了一下。
“我們譜曲,你填詞,這不是很好麽。”
“但我怕寫不好,白的讓你們笑話。”
“今夜有月,有花,有酒,若是再有你的詩,我和無舟的琴簫,豈不是一件無比風雅之事?此情此景,人生難得幾回。”
箐笙被他一看,無法推辭。她說:“那我想想。”
箐笙會寫詩,但正如她所言。她並不太在意這些古詩詞的格律。她更在意的是詩意。
但寫什麽好呢?她望著這花前月下,最終目光落到酒盞上。她有了靈感。
無舟和衛旻都靜靜的坐在一旁,沒有出聲驚擾。
箐笙握著酒盞,各自思索。此情此景,沒有比這更符合意境的東西了。
她提筆,在紙上落下第一個字:酒。
箐笙落筆如雲煙,一行娟秀的簪花小楷落於紙上。是一首《一至七言詩》。她寫道:
酒,
竹炭,春壽。
喝古今,煮春秋。
一舉十觴,月剪竹牖。
醒時共酣宴,醉後獨歸樓。
一場大夢初醒,忘卻古今歡愁。
醉得百年三萬日,世人夢中可同否?
寫畢。衛旻和無舟同時看向她。
“箐笙師妹,你果然是詠絮之才。”衛旻驚訝的說:“我真是沒想到,一個女子竟也能作出這般詩來。著實讓我意外。醉得百年三萬日,世人夢中可同否?此問堪稱一絕。”
箐笙笑:“你也說了,今夜有月有花有酒有琴,是你的園子讓我有感而發。既要譜曲,當然得應景。”
“沒錯,順心而動,就是這個理!”衛旻大笑,對無舟說:“此詩甚好,磅礴大氣。就以這首詩譜曲,你沒意見吧?”
箐笙關注著無舟的態度。見他眼裏略有讚賞,他說:“好。”
今晚無舟師兄的話特別少。但就這一個字,讓箐笙高興了好幾天。無舟師兄要以她的詩作曲,要用唇邊的洞簫演奏!他吹簫時是不是就像在親吻她的詩,那親吻她的詩,是不是就像在親吻……
箐笙莫名其妙的紅了臉。
不過……顯然是她想太多了。等她回過神來,不由得扇了自己幾巴掌,自己什麽時候竟有如此齷齪的念頭了!
這首《一至七言詩》不像詞那樣原本就有曲調。所以他們得重新譜曲。衛旻和無舟對著詩詞時而商討,時而試奏。
“箐笙師妹,你既喜歡詩詞,我想下個月的上巳節,你會很感興趣。”衛旻試了幾個音,對她說。
“上巳節?”箐笙想了想:“我知道。每年三月三,踏春飲酒。”
“酆都城的上巳節,每年的這一日會設下一個宴會。一半是人,一半是鬼。而上巳宴當夜還有一項習俗,便是流觴曲水。介時,會有不少文人墨客到那,不管是人是鬼,都會以詩詞歌賦為雅事。”
“原來鬼族也會附庸風雅麽。”箐笙很感興趣:“那還真值得看看,不知鬼族作詩是個什麽模樣?但是……”
她看向無舟。無舟師兄那麽討厭鬼族。上次軍燼城開界,他也明確表示不會去的呐。
無舟抬起頭來,說:“我們去。”
“哎?原來你改主意了?”原來他也會改主意。
衛旻笑了笑:“箐笙師妹,以你之才,那上巳宴上定有你一席。”
衛旻優雅的雙手撫弦入音,泛起層層漣漪的樂聲。琴音抑揚抑挫,簫聲亦步亦趨。
我願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箐笙聽得入神。今夜花前月下,他們詩酒琴簫,此時此景人生難得幾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