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路,往後卻不想退,好不容易來到了第四座山峰,眼看前方就是終點,如何甘心退去。
吳起坐在地上,用手撐著腦袋,後悔自己沒學習一門禦刀之術,想來等碰到了那位十三前輩,那一定會讓他教自己一手。
梁三靠在一棵樹下,看著前方雲卷雲舒,卻別有一番滋味,心中暗暗想著:常年待在那高牆之內,何時見過這番風景,這趟江湖沒有白走。
白生將紫檀從背上取下,抽出這把江湖盛名的十大寶劍之一,居然開始演練飛星劍術,一招一招,又一招,神色極為認真。
從跳河那天開始,白生的修為不說一日千裏,卻也進步顯著,短短幾日之內,已經連破兩境,如今已經成為一位武夫八品的小高手。
拋開吳起這位變態不說,以十五歲之齡晉升武夫八品,那絕對是一位天才,在加上他學有各種武藝,其中有吳起剛剛傳授的飛星、七絕拳以及他自己創出的刀術“方寸”。
現在的白生就是一個爐子,體內容納著百家之技,若是淬煉的當,今後怕也是一代宗師人物。
白生練劍,一旁老蓋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起先被嚇到,或者登山累了,躺在遠離平台之處,已經鼾聲大起。
看樣子,這四人是暫時不打算離開了。
吳起看著一直在練習劍術的白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無聊了,開始出聲教導,使得白生的飛星劍術,進步越來越快。
太陽東升西落,夜幕漸漸降臨,在這裏待了半日,眾人卻一點頭緒都沒有。
升了一堆火,原本想從山打些野味來吃,卻發現什麽都沒用,四個人隻好吃著攜帶的幹糧。
“若是明日還沒有想到辦法,我們就下山吧!”
吳起居然放棄了。
“也行,與其在這裏耽擱時間,還不如先行離開,若是還想去那道門,等明年五月初五來就行了。”
梁三同意到,其實他早就想離開了。
“道門設下的這四道關卡,果然非比尋常,我們也算是運氣好,才連過三關,想來這最後一關才是真正的考驗。”
白生吃著幹糧,望著已經隱藏在夜幕當中的道門之地,心中生畏。
老蓋卻一臉如常,對於他來說遠不如吃一頓飽飯來的實在。
......
第二日
天還未亮,四個人便已經醒了,看著遠處天邊出現一橫暗紅色,不由感歎這世間萬物的神奇,那是初陽升起的征兆。
嘎嘎...
一聲聲白鶴的鳴叫聲從遠處傳來,四人隻見前方雲霧當中,居然出現了一群白鶴,迎著初陽排成一豎排,向著自己這裏而來。
“這是?”
四人看著這無比壯觀的景象,一臉震驚。
隻見四隻白鶴從天上落下,龐大的身驅讓人瞠目結舌,它們站在平台之上隨後蹲下,對著白生他們發出一聲鳴叫。
“他這是要我們騎著他們。”
白生說道。
原本已經失望的吳起,在這一刻整個人都興奮了,直接飛身落在白鶴身上,那隻白鶴立刻振翅飛起。
“哈哈,原來就是第四關的路”。
梁三大笑,心情十分激動,爬到白鶴身上安穩坐下。
“走咯”。
白生、老蓋先後騎著一隻白鶴飛起。。
“哈哈,古有仙人騎白鶴而飛升,今有我們四人騎白鶴而入道門。”
梁三來的興致,一聲高呼。
“啊哦,飛天咯。”
白生和吳起兩人一臉興奮,高聲大喊。
然而他們轉頭看到老蓋卻死死抓住白鶴,一臉驚恐,那裏來的高興之色,滿臉的驚恐。
“哈哈,老蓋抓緊咯!”
嘎.....
白鶴發出一聲鳴叫,迎著朝陽一飛衝天,穿梭在雲層當中,向著前方那座巍峨大山而去。
當白生他們靠近大山,才看到山中盡是亭台樓閣,隱藏在山林之間,周圍少不了的雲霧遮蓋,已有一群群白鶴飛舞。
這就是道門
......
道門,在這世間當中是最為神秘的地方,唯有每年五月初五才大開道門,接引那些想要來虔誠焚香的香客們。
其餘時間則大門緊閉,唯有闖過那四道關卡才可入的道門。
道門的神秘,猶如一團迷霧,無法看透。
要知道一個王朝在久也不過幾百年,因為隨著時間的侵蝕,在強大的王朝也會腐朽倒塌,然而道門卻仿佛永恒存在。
隻是當一個東西存在的越久,那就會越遭到別人的窺視。
史書在曾經記載,在幾百年前曾有一個強大的王朝,想到侵占道門,隻是還未等他們攻打上山,卻猶如受到天譴,整個王朝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還有記載,一位自喻為高手的人在道門當中撒野,卻被一個巨大的手掌從天而降,一掌拍死。
這些雖然存在於史書當中,但是不可否認這個道門的神秘,因為越是神秘的地方,就越讓人敬畏。
趙長啟,這位道門如今的掌教,年齡比那位武聖人還大,不知道活了多少歲月,他的徒子徒孫換來一代又一代,他卻一直未曾西去。
如今這位老掌教卻依然紅光滿麵,鶴發童顏,一點沒有老態龍鍾的模樣。
被世人稱為真正的:老神仙。
老掌教在幾十年前,還經常出現在眾生眼前,為那些前來道門之人解惑、授道。隻是隨著他在三十年前代師收了一位年輕的師叔祖後,就很少出現了,而這為人解惑之事、授道之事,也交給了這位最為年輕的師叔祖。
哪怕是祭祀道祖這種大事,都交予給這位年輕的師叔祖來辦理。
想來下一位道門掌教,便是這位師叔祖了。
這位年輕的師叔祖,姓呂,名成道,人稱呂小天師。
隻是這位呂成道師叔祖修道不修身,每一次出現不是衣服亂穿就是發髻亂帶,弄得那些小輩都要先為他整理衣衫才行。
而且不修身就算了,這位師叔祖還不修口,修道講究的是清心寡欲,無欲無求,隻是呂成道每天大魚大肉外加美酒,逍遙自在。
當然眾人也佩服這位師叔祖,別看到他文文弱弱,肩上沒有百斤力,但是做起事來卻極為專心。
這不,呂成道獨自在後山半山腰用了三年的時間了蓋了三間竹林小屋,那時他十三歲。
然後周圍種上了竹子,幾年過去了,便成了一片綠油油的竹海,同時在門前的小溪前開墾了一個菜園,每天就開始專心打理的他的菜園。
之後呂成道借著修道的借口,將道門的大小事交給了下代弟子,唯有遇到大事才到這竹林小屋來請教他這位年輕的師叔祖。
這位師叔祖逍遙了三十年,可是在前些日子,道門來了一位劍仙級別的高人,那人想要找這位年輕的師叔祖解惑,隻是不知道呂成道和那位劍仙發生了何事,被那劍仙暴打了一頓,還搶走了師叔祖最愛的綠竹酒。
有人想要去追,卻被這位師叔祖攔了下來,眾人才知道這位劍仙是他的朋友,隻是依然沒有搞懂為何那人要打師叔祖,後來聽呂成道說了一句聽不懂的話。
“曾經的因,如今的果,該還的始終要還。”
可是那些小道童在呂成道喝醉之後,卻聽到師叔祖酒醉之言:“柳十三,要不是貧道打不贏你,絕對將你打成豬頭。”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師叔祖是打不過,也知道了那位劍仙叫做柳十三,聽說來自劍廬。
......
白鶴駝著四人飛到大山的半山腰處,來到一處平台上方,四人則看到下方平台之上,有一位小道童正仰著頭看著他們,就仿佛是在等待他們似的。
當白鶴落在平台之上,那位小道童便走了過來,雖然是位孩童,但是卻老氣橫秋地說道:“小道在此恭候四位貴客多時。”
四人不由吃驚,心中暗想不愧是道門,居然知道他們會來。
“拜見道長。”
四人連忙失禮。
“四位貴客請跟小道來,師叔祖已經等待多時。”
四人心中暗暗思量,想來小道童口中的師叔祖一定是位得道高人,提前得知他們要來。
小道童帶著四人走過刻有“道門”兩字的牌坊,便來到登山口,那一階階由玉石搭建而成台階,猶如長龍一般直入山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
登山是件體力活,那些前來道門焚香的香客,基本上都將大半的時間用在這登山之上,而真正登上山頂,做那焚香禱告之事,也不過幾個呼吸之事。
道門開放隻有一日的時間,一旦時間到了道門就會封門,那些沒有離開的香客,隻能呆在道門一年,等來年五月初五才能離開,所以一般來說,香客都是清晨來,傍晚便已經散去。
吳起這位武道高手,小小台階對他來說,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隻見他一步一階氣息絲毫沒有混亂,一旁的白生也有武學底子,再加上被熬煉已久的身體,登山這種體力活,還是很輕鬆的。隻是梁三和老蓋卻不行了,大約才走了三分之一便要求歇息,此時已經氣喘連連。
“時間尚早,不必著急,慢慢來即可。”
小道童出聲說道,隻見他氣息如常,麵色沒有絲毫改變,四人對道門又加深了幾分敬畏,一位小道童當屬如此,那麽那些得道高人,恐怕境界更高。
待梁三和老蓋歇息夠,又開始登山,在途中他們曾看到,三三兩兩的道人,正在清掃階梯上的落葉。
從清晨幾乎走到了快午時,在這登山途中,梁三和老蓋歇息了數次,最後兩人實在是走不動了,便有吳起和白生一人駝著一個登山。
當登山到頂,望著山下看去,有著一覽眾山小之感,那刻有“道門”的牌坊已經形如螞蟻,可見這山之高。
來到山頂,則是一片寬闊的平台,至少能夠容納幾千人,不然也不會承受那些如蝗蟲一般的香客,隻是如此巨大的平台,在五月初五那天也著實不夠。
在那平台中央擺放的一口大鼎,怕是有千斤之重。
鼎,自然是雙耳四足鼎。
大鼎當中插著一根一人高,有成年人手臂般粗的香,此時正香煙繚繞,隨風升天而去。
在大鼎後方便是一片亭台樓閣,建立在山峰之間,在最前方是一座宏偉的宮殿,上方刻有。
“玉虛”兩字。
想來這便是道門的主殿,傳說當中的“玉虛宮”。
小道在一旁為四人介紹,玉虛宮是掌門修道之地,若無掌門的召喚,無人能進。
看過了道門最主要之處,小道童便帶著四人繞過前方樓閣,走在一條山道小路之上,左拐右拐,給人的感覺像是在下山。
隨著視野開闊,四人便看到前方一片雲海,下方則有一片竹海,原來真是下山。
“這是主峰的後山,下麵便是師叔祖修道之處。”
梁三和老蓋麵露苦像,先是上山,現在又是下山,天啊!兩人隻感覺雙腿打顫,仿佛一個不小心就會失足掉下山去。
白生和吳起到沒有什麽感覺,有著內力的支持,這點路途沒什麽困難的。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
吳起和白生最後還是將兩人背著,如果在耽擱下去,怕是天黑都走不到。
小道童仿佛也有些著急了,腳下開始健步如飛,在這下山之路上,比上山還要快,吳起和白生也加快腳步,追趕而上。
不多時,終於來到半山腰那片竹海前。
跟在小道童身後,走在竹林小道之中,四人隻感覺到周圍寂靜無聲卻讓人心境平和。
穿過竹海,前方是三間由竹子搭建而成的小屋,小屋前則是一塊菜園,菜園的前方是一條小溪。
此時正見一位年輕的道人在河水當中捕魚,沒有拿任何捕魚的工具,就空手在河中抓魚,想來應該是那位師叔祖的高徒。
“師叔祖,貴客來了。”
小道童一聲呼喊,讓白生四人大跌眼鏡,說好的得道高人,怎麽如此年輕。
聽到小道童的呼喊,這位師叔祖才從河中起來,手裏正抓著一條大鯉魚,河水打濕了他的道袍,卻絲毫不在意,臉上掛著平易近人的笑容,發髻隨意綁著,隻是走一近一看,便看到這位師叔祖的雙眼青一塊紫一塊,仿佛被什麽人打了。
四人麵麵相據,怎麽感覺這位師叔祖不怎麽靠譜。
“去吧!”
小道童連忙告退,滿臉歡喜。
雖然感覺不靠譜,但是此人輩份極高,四人連忙施禮。
“見過道長。”
“你們來的正好,我剛抓了一條大鯉魚,今天你們有口福了。”
這位年輕的師叔祖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帶著四人來到竹屋,便將他們丟在此地,自己則一頭鑽進廚房,開始搗鼓那條大鯉魚。
“不是說修道之人講究清心寡欲,無欲無求嗎?怎麽這位師叔祖還吃肉。”
白生看著廚房內的師叔祖低聲說道。
“我那裏知道。”
梁三摸不著頭腦,隻當這些高人做事不是常人所能理解,雖然他聽說過道門有位年輕的師叔祖,但是向著那位掌門的年齡,想來這位師叔祖年齡也應該不小才對,可是如今見到真人,卻發現是真的年輕。
四人坐在竹屋外等待,沒過多久就從廚房內傳來一陣香味,真讓人口水長流。真沒有想到這位師叔祖居然有如此手藝。
“開飯咯。”
年輕的師叔祖端魚上桌,同時還弄了幾樣蔬菜,一人一碗大米飯,看得讓人食欲大振,隻是原本以吃為大的吳起,居然破天荒的沒用猴急動筷子,和白生他們一起等待這位師叔祖。
“對了,好酒好肉怎麽沒有酒呢。”
年輕的師叔祖自顧自說著,連忙起身來到屋內,提著一壇美酒而來。
“哎,原本我釀了兩壇的,隻是前些日子被一個強盜,搶走了一壇,現在隻能省著點喝了。”
這位師叔祖帶著一臉哀怨的表情說道。
四人一聽,便想到江湖傳言十三前輩出道門是提著一壺酒,原來是搶了這位師叔祖的。想到此處四人看著師叔祖那被人揍過的雙眼,不由暗暗吃驚,難道是被十三前輩揍的,這也太生猛了,連道門的師叔祖也敢揍。
起開封酒的木塞,一股濃鬱的酒香立刻傳來,聞者便知這是上好的美酒,怪不得十三前輩要搶走一壇。
“有朋自遠方來不已樂乎,來來喝一杯貧道自己釀製的綠竹酒。”
年輕的師叔祖給四人滿上,自己卻抱著酒壇直接喝了起來。
說好的省著點喝呢?
“這......”
四人隻感覺這位師叔祖行事太非常人了,根本沒有一點高人風範。
吳起坐在地上,用手撐著腦袋,後悔自己沒學習一門禦刀之術,想來等碰到了那位十三前輩,那一定會讓他教自己一手。
梁三靠在一棵樹下,看著前方雲卷雲舒,卻別有一番滋味,心中暗暗想著:常年待在那高牆之內,何時見過這番風景,這趟江湖沒有白走。
白生將紫檀從背上取下,抽出這把江湖盛名的十大寶劍之一,居然開始演練飛星劍術,一招一招,又一招,神色極為認真。
從跳河那天開始,白生的修為不說一日千裏,卻也進步顯著,短短幾日之內,已經連破兩境,如今已經成為一位武夫八品的小高手。
拋開吳起這位變態不說,以十五歲之齡晉升武夫八品,那絕對是一位天才,在加上他學有各種武藝,其中有吳起剛剛傳授的飛星、七絕拳以及他自己創出的刀術“方寸”。
現在的白生就是一個爐子,體內容納著百家之技,若是淬煉的當,今後怕也是一代宗師人物。
白生練劍,一旁老蓋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起先被嚇到,或者登山累了,躺在遠離平台之處,已經鼾聲大起。
看樣子,這四人是暫時不打算離開了。
吳起看著一直在練習劍術的白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無聊了,開始出聲教導,使得白生的飛星劍術,進步越來越快。
太陽東升西落,夜幕漸漸降臨,在這裏待了半日,眾人卻一點頭緒都沒有。
升了一堆火,原本想從山打些野味來吃,卻發現什麽都沒用,四個人隻好吃著攜帶的幹糧。
“若是明日還沒有想到辦法,我們就下山吧!”
吳起居然放棄了。
“也行,與其在這裏耽擱時間,還不如先行離開,若是還想去那道門,等明年五月初五來就行了。”
梁三同意到,其實他早就想離開了。
“道門設下的這四道關卡,果然非比尋常,我們也算是運氣好,才連過三關,想來這最後一關才是真正的考驗。”
白生吃著幹糧,望著已經隱藏在夜幕當中的道門之地,心中生畏。
老蓋卻一臉如常,對於他來說遠不如吃一頓飽飯來的實在。
......
第二日
天還未亮,四個人便已經醒了,看著遠處天邊出現一橫暗紅色,不由感歎這世間萬物的神奇,那是初陽升起的征兆。
嘎嘎...
一聲聲白鶴的鳴叫聲從遠處傳來,四人隻見前方雲霧當中,居然出現了一群白鶴,迎著初陽排成一豎排,向著自己這裏而來。
“這是?”
四人看著這無比壯觀的景象,一臉震驚。
隻見四隻白鶴從天上落下,龐大的身驅讓人瞠目結舌,它們站在平台之上隨後蹲下,對著白生他們發出一聲鳴叫。
“他這是要我們騎著他們。”
白生說道。
原本已經失望的吳起,在這一刻整個人都興奮了,直接飛身落在白鶴身上,那隻白鶴立刻振翅飛起。
“哈哈,原來就是第四關的路”。
梁三大笑,心情十分激動,爬到白鶴身上安穩坐下。
“走咯”。
白生、老蓋先後騎著一隻白鶴飛起。。
“哈哈,古有仙人騎白鶴而飛升,今有我們四人騎白鶴而入道門。”
梁三來的興致,一聲高呼。
“啊哦,飛天咯。”
白生和吳起兩人一臉興奮,高聲大喊。
然而他們轉頭看到老蓋卻死死抓住白鶴,一臉驚恐,那裏來的高興之色,滿臉的驚恐。
“哈哈,老蓋抓緊咯!”
嘎.....
白鶴發出一聲鳴叫,迎著朝陽一飛衝天,穿梭在雲層當中,向著前方那座巍峨大山而去。
當白生他們靠近大山,才看到山中盡是亭台樓閣,隱藏在山林之間,周圍少不了的雲霧遮蓋,已有一群群白鶴飛舞。
這就是道門
......
道門,在這世間當中是最為神秘的地方,唯有每年五月初五才大開道門,接引那些想要來虔誠焚香的香客們。
其餘時間則大門緊閉,唯有闖過那四道關卡才可入的道門。
道門的神秘,猶如一團迷霧,無法看透。
要知道一個王朝在久也不過幾百年,因為隨著時間的侵蝕,在強大的王朝也會腐朽倒塌,然而道門卻仿佛永恒存在。
隻是當一個東西存在的越久,那就會越遭到別人的窺視。
史書在曾經記載,在幾百年前曾有一個強大的王朝,想到侵占道門,隻是還未等他們攻打上山,卻猶如受到天譴,整個王朝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還有記載,一位自喻為高手的人在道門當中撒野,卻被一個巨大的手掌從天而降,一掌拍死。
這些雖然存在於史書當中,但是不可否認這個道門的神秘,因為越是神秘的地方,就越讓人敬畏。
趙長啟,這位道門如今的掌教,年齡比那位武聖人還大,不知道活了多少歲月,他的徒子徒孫換來一代又一代,他卻一直未曾西去。
如今這位老掌教卻依然紅光滿麵,鶴發童顏,一點沒有老態龍鍾的模樣。
被世人稱為真正的:老神仙。
老掌教在幾十年前,還經常出現在眾生眼前,為那些前來道門之人解惑、授道。隻是隨著他在三十年前代師收了一位年輕的師叔祖後,就很少出現了,而這為人解惑之事、授道之事,也交給了這位最為年輕的師叔祖。
哪怕是祭祀道祖這種大事,都交予給這位年輕的師叔祖來辦理。
想來下一位道門掌教,便是這位師叔祖了。
這位年輕的師叔祖,姓呂,名成道,人稱呂小天師。
隻是這位呂成道師叔祖修道不修身,每一次出現不是衣服亂穿就是發髻亂帶,弄得那些小輩都要先為他整理衣衫才行。
而且不修身就算了,這位師叔祖還不修口,修道講究的是清心寡欲,無欲無求,隻是呂成道每天大魚大肉外加美酒,逍遙自在。
當然眾人也佩服這位師叔祖,別看到他文文弱弱,肩上沒有百斤力,但是做起事來卻極為專心。
這不,呂成道獨自在後山半山腰用了三年的時間了蓋了三間竹林小屋,那時他十三歲。
然後周圍種上了竹子,幾年過去了,便成了一片綠油油的竹海,同時在門前的小溪前開墾了一個菜園,每天就開始專心打理的他的菜園。
之後呂成道借著修道的借口,將道門的大小事交給了下代弟子,唯有遇到大事才到這竹林小屋來請教他這位年輕的師叔祖。
這位師叔祖逍遙了三十年,可是在前些日子,道門來了一位劍仙級別的高人,那人想要找這位年輕的師叔祖解惑,隻是不知道呂成道和那位劍仙發生了何事,被那劍仙暴打了一頓,還搶走了師叔祖最愛的綠竹酒。
有人想要去追,卻被這位師叔祖攔了下來,眾人才知道這位劍仙是他的朋友,隻是依然沒有搞懂為何那人要打師叔祖,後來聽呂成道說了一句聽不懂的話。
“曾經的因,如今的果,該還的始終要還。”
可是那些小道童在呂成道喝醉之後,卻聽到師叔祖酒醉之言:“柳十三,要不是貧道打不贏你,絕對將你打成豬頭。”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師叔祖是打不過,也知道了那位劍仙叫做柳十三,聽說來自劍廬。
......
白鶴駝著四人飛到大山的半山腰處,來到一處平台上方,四人則看到下方平台之上,有一位小道童正仰著頭看著他們,就仿佛是在等待他們似的。
當白鶴落在平台之上,那位小道童便走了過來,雖然是位孩童,但是卻老氣橫秋地說道:“小道在此恭候四位貴客多時。”
四人不由吃驚,心中暗想不愧是道門,居然知道他們會來。
“拜見道長。”
四人連忙失禮。
“四位貴客請跟小道來,師叔祖已經等待多時。”
四人心中暗暗思量,想來小道童口中的師叔祖一定是位得道高人,提前得知他們要來。
小道童帶著四人走過刻有“道門”兩字的牌坊,便來到登山口,那一階階由玉石搭建而成台階,猶如長龍一般直入山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
登山是件體力活,那些前來道門焚香的香客,基本上都將大半的時間用在這登山之上,而真正登上山頂,做那焚香禱告之事,也不過幾個呼吸之事。
道門開放隻有一日的時間,一旦時間到了道門就會封門,那些沒有離開的香客,隻能呆在道門一年,等來年五月初五才能離開,所以一般來說,香客都是清晨來,傍晚便已經散去。
吳起這位武道高手,小小台階對他來說,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隻見他一步一階氣息絲毫沒有混亂,一旁的白生也有武學底子,再加上被熬煉已久的身體,登山這種體力活,還是很輕鬆的。隻是梁三和老蓋卻不行了,大約才走了三分之一便要求歇息,此時已經氣喘連連。
“時間尚早,不必著急,慢慢來即可。”
小道童出聲說道,隻見他氣息如常,麵色沒有絲毫改變,四人對道門又加深了幾分敬畏,一位小道童當屬如此,那麽那些得道高人,恐怕境界更高。
待梁三和老蓋歇息夠,又開始登山,在途中他們曾看到,三三兩兩的道人,正在清掃階梯上的落葉。
從清晨幾乎走到了快午時,在這登山途中,梁三和老蓋歇息了數次,最後兩人實在是走不動了,便有吳起和白生一人駝著一個登山。
當登山到頂,望著山下看去,有著一覽眾山小之感,那刻有“道門”的牌坊已經形如螞蟻,可見這山之高。
來到山頂,則是一片寬闊的平台,至少能夠容納幾千人,不然也不會承受那些如蝗蟲一般的香客,隻是如此巨大的平台,在五月初五那天也著實不夠。
在那平台中央擺放的一口大鼎,怕是有千斤之重。
鼎,自然是雙耳四足鼎。
大鼎當中插著一根一人高,有成年人手臂般粗的香,此時正香煙繚繞,隨風升天而去。
在大鼎後方便是一片亭台樓閣,建立在山峰之間,在最前方是一座宏偉的宮殿,上方刻有。
“玉虛”兩字。
想來這便是道門的主殿,傳說當中的“玉虛宮”。
小道在一旁為四人介紹,玉虛宮是掌門修道之地,若無掌門的召喚,無人能進。
看過了道門最主要之處,小道童便帶著四人繞過前方樓閣,走在一條山道小路之上,左拐右拐,給人的感覺像是在下山。
隨著視野開闊,四人便看到前方一片雲海,下方則有一片竹海,原來真是下山。
“這是主峰的後山,下麵便是師叔祖修道之處。”
梁三和老蓋麵露苦像,先是上山,現在又是下山,天啊!兩人隻感覺雙腿打顫,仿佛一個不小心就會失足掉下山去。
白生和吳起到沒有什麽感覺,有著內力的支持,這點路途沒什麽困難的。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
吳起和白生最後還是將兩人背著,如果在耽擱下去,怕是天黑都走不到。
小道童仿佛也有些著急了,腳下開始健步如飛,在這下山之路上,比上山還要快,吳起和白生也加快腳步,追趕而上。
不多時,終於來到半山腰那片竹海前。
跟在小道童身後,走在竹林小道之中,四人隻感覺到周圍寂靜無聲卻讓人心境平和。
穿過竹海,前方是三間由竹子搭建而成的小屋,小屋前則是一塊菜園,菜園的前方是一條小溪。
此時正見一位年輕的道人在河水當中捕魚,沒有拿任何捕魚的工具,就空手在河中抓魚,想來應該是那位師叔祖的高徒。
“師叔祖,貴客來了。”
小道童一聲呼喊,讓白生四人大跌眼鏡,說好的得道高人,怎麽如此年輕。
聽到小道童的呼喊,這位師叔祖才從河中起來,手裏正抓著一條大鯉魚,河水打濕了他的道袍,卻絲毫不在意,臉上掛著平易近人的笑容,發髻隨意綁著,隻是走一近一看,便看到這位師叔祖的雙眼青一塊紫一塊,仿佛被什麽人打了。
四人麵麵相據,怎麽感覺這位師叔祖不怎麽靠譜。
“去吧!”
小道童連忙告退,滿臉歡喜。
雖然感覺不靠譜,但是此人輩份極高,四人連忙施禮。
“見過道長。”
“你們來的正好,我剛抓了一條大鯉魚,今天你們有口福了。”
這位年輕的師叔祖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帶著四人來到竹屋,便將他們丟在此地,自己則一頭鑽進廚房,開始搗鼓那條大鯉魚。
“不是說修道之人講究清心寡欲,無欲無求嗎?怎麽這位師叔祖還吃肉。”
白生看著廚房內的師叔祖低聲說道。
“我那裏知道。”
梁三摸不著頭腦,隻當這些高人做事不是常人所能理解,雖然他聽說過道門有位年輕的師叔祖,但是向著那位掌門的年齡,想來這位師叔祖年齡也應該不小才對,可是如今見到真人,卻發現是真的年輕。
四人坐在竹屋外等待,沒過多久就從廚房內傳來一陣香味,真讓人口水長流。真沒有想到這位師叔祖居然有如此手藝。
“開飯咯。”
年輕的師叔祖端魚上桌,同時還弄了幾樣蔬菜,一人一碗大米飯,看得讓人食欲大振,隻是原本以吃為大的吳起,居然破天荒的沒用猴急動筷子,和白生他們一起等待這位師叔祖。
“對了,好酒好肉怎麽沒有酒呢。”
年輕的師叔祖自顧自說著,連忙起身來到屋內,提著一壇美酒而來。
“哎,原本我釀了兩壇的,隻是前些日子被一個強盜,搶走了一壇,現在隻能省著點喝了。”
這位師叔祖帶著一臉哀怨的表情說道。
四人一聽,便想到江湖傳言十三前輩出道門是提著一壺酒,原來是搶了這位師叔祖的。想到此處四人看著師叔祖那被人揍過的雙眼,不由暗暗吃驚,難道是被十三前輩揍的,這也太生猛了,連道門的師叔祖也敢揍。
起開封酒的木塞,一股濃鬱的酒香立刻傳來,聞者便知這是上好的美酒,怪不得十三前輩要搶走一壇。
“有朋自遠方來不已樂乎,來來喝一杯貧道自己釀製的綠竹酒。”
年輕的師叔祖給四人滿上,自己卻抱著酒壇直接喝了起來。
說好的省著點喝呢?
“這......”
四人隻感覺這位師叔祖行事太非常人了,根本沒有一點高人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