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身後的人群不但沒有散去,反而嘈雜聲越來越大。
吳界轉過身,竟看到人群分散開來,一條粉紅色的隊伍從人群中間穿過。
“製服!”
吳界不禁感歎道。
當他定眼一看,才發現這是一支全是女子的隊伍,統一穿著粉色宮女服。而站在這支隊伍最前排的,竟是益月。
吳界走後,官員便來到了益月家,這天就是益月進宮之日。
沒想到兩人的重逢如此之快,本應當是歡愉之事,卻不料多了幾分悲劇色彩。當益月發現站在城門前的吳界時,便不顧那千萬雙眼睛驚異的目光,提著裙擺向他奔去,一路上灑落掉幾顆晶瑩透明的淚珠。
吳界看到向他奔來的人兒,心中有一絲慌張。他本想留下那封信,就此告別這位妹妹,卻不料這京城實在太小,小到容不下一場‘錯過’。
益月來到吳界跟前,什麽話也沒說,便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吳界。
在吳界留下的信中,他表明了自己的特殊性。月兒不懂什麽是穿越者,便把吳界理解成是天上掉下來的哥哥,知曉許多新的知識。
吳界還在信中寫道自己找到劉洋後便會從這個時代消失,於是月兒便趕緊寫了一封信,想碰碰運氣看能否再見到吳界,可當真的見麵了,她在信中的那些話卻沒了說出的勇氣。
益月隻好眼巴巴的看著吳界,卻見他遲遲沒有打開信封,因為吳界此刻並沒有心思去顧忌這些兒女情長,劉洋已經進了皇宮,而自己必須想辦法通過那道正陽門。
此時一個官員模樣的人從後邊的隊伍中向兩人走來。
“這位是?”
官員邊走邊說道。
“喔,這位是我的親哥哥,益日。”
月兒說道,她輕輕碰了一下吳界的衣袖,示意他要好好配合。
“哥哥聽說我今天進宮,特地來送我的。”
官員猶豫了下,打量了一眼吳界。
“原來是這樣……那送到這裏就行了吧……前邊就是皇宮了。閑人不能進去。”
這時吳界也碰了一下月兒的裙擺。
“沒關係吧大人,我都是皇上的妃子了,我哥哥也就不是什麽外人。”
月兒機靈的說道,並轉頭向吳界露出了微笑。
“……益妃說的都算。”
官員似乎畏懼月兒的地位,不敢再繼續為難。於是吳界便跟隨著這支宮女隊伍,一同進入了皇城。
通過正陽門,裏邊則是一座浩大的皇城,錯綜複雜的布局裏,一座座大殿和城牆擾的吳界眼花繚亂。
而到了這裏,益月再也幫不上什麽忙,剩下的路都得吳界自己走了。益月正和官人談著話,剛好走到一個拐角處,吳界便趁兩人不注意停下了腳步,從這支宮女隊伍的最前端移動到了最末端,徹底脫離了這隻隊伍。
他在皇宮裏轉悠了幾圈,沿途不停躲避士兵的巡邏,但這樣瞎轉悠根本不是個辦法,他必須得想一個法子打探到劉洋的動向。
忽然,吳界看到前方路口上出現了一張熟悉的臉。
他著一身大紅袍,英姿颯爽地向這邊走來。可吳界怎麽會認識明朝的人呢?
吳界有些不確定,他打開黑色包袱拿出曆史書,果然,來者就是那位‘航海王’鄭和!
剛想著叫他名字,吳界卻遲疑了,這鄭和可不認識自己,要是胡亂叫他一番,指不定會被當做神經病!
他觀察到身後走來了兩個巡邏的士兵,突然想到了一個法子。吳界握緊了手中的拳頭……
這鄭和興許是遇上了什麽升官發財的大喜事,走路都忍不住在笑,可轉過一個拐角,眼前的景象卻著實把他嚇一跳!
隻見吳界正穿著胄甲,躺在地上,身體被繩子捆綁住,嘴還被一團草紙堵住。
鄭和趕緊走到吳界身旁,取下那團草紙。
“有刺客!”
剛一鬆口,吳界便喊道,眼珠子瞪得和牛一樣大,一副驚慌的神情,卻見鄭和呆在了原地,一頭霧水。
“知府!知府是假的!”
這麽一說,鄭和明白了。知府今天要覲見皇上,宮裏可是人盡皆知。這小兵的意思,那可是有刺客假扮知府要刺殺皇上!
“知府估計現在已經在金鑾殿了……這可怎麽辦?”
鄭和說道,無意間向吳界透露了劉洋的動向。
“我們趕緊去啊!”
“我們?你一個衛兵去幹嘛。”
正在鄭和疑問之際,卻見吳界竟站了起來,原來那根繩子早被劉洋砍斷了,吳界躺在地上時,身體壓住了斷裂處,所以鄭和才沒發現。
就在這時,兩人聽到了遠方有動靜,像是大群軍隊行動的腳步聲。
“走啊!還愣著幹嘛!”
吳界一個小兵,反而搭起了官腔,他心裏一陣過癮。這曆史書上的大人物,如今還得聽自己的號令。
……
劉洋進了金鑾殿後,便被這氣派的景象震撼了。耀眼地可以反光的金磚!如刷過一層亮漆的楠木巨柱!還有殿內正中一座雕刻有九條金色翔龍的寶座!其上端坐的,則是黃袍裹身的當今聖上——明成主朱棣。
“你父親身體近來可好啊?”
朱棣問道。
雖說劉洋穿越到明朝已經接近一年了,但平日裏最多就跟著‘轉生教’搞個什麽秘密儀式,或是去占領個‘廟堂’,這種小場合他倒是應付得綽綽有餘。可如今真見了如此宏大壯觀的場麵,竟讓他說不出話來。
“朕聽說,你不是啞巴啊?”
“要真是啞巴……這事可就麻煩了……”
朱棣撩了撩冕版前的垂珠,嘀咕了一番,看著眼前這個遠房親戚發愁。
“啞巴知府,難怪上告的市民那麽多,朕也壓不下去啊。”
“可看在你父親的份上……哎……”
因為自己的‘怯場’而吃了一頓‘啞巴虧’,殿階下的劉洋一股怒火湧上心頭。
他伸手握住了藏在褲兜裏的匕首。一個疾步便衝上了金鑾寶座,朱棣還沒來得及反應,那把匕首就架在了他脖子上,寒氣刺骨。這知府怎麽一眨眼就變刺客了。一旁的宦官都看傻了眼,張大嘴巴呆在原地,
可這把刀卻久久沒有刺下去。
朱棣感覺到握著匕首的那隻手在不停的發抖……他心想著這小子原來下不了手。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狐狸,他意識到保命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趁著劉洋猶豫之際偷偷招手示意宦官們去找護衛來,並試著說話來瓦解劉洋的殺氣,他說道:
“小兄弟,有話好好說!你想啊,殺了朕,你什麽好處都得不到,可要是放了朕,你想要什麽榮華富貴朕都賜給你!”
可劉洋現在哪還有心思考慮這些得失,刀都已經拔了,可不能反悔了,他隻是遲疑著這刀是否該刺下去。
其實做刺客這一年來,劉洋從沒殺過人,‘轉生教’派給他的任務,也都是些亮亮刀鞘嚇唬人的事情罷了。雖然這是虛擬穿越,但這世界裏的人可都是活生生的。他們有血有肉,有父母親戚,他們或富或貴,或貧或賤,可都在真實的活著。劉洋良心尚存,不願意去奪走他們的生命。
可這次教主為了檢驗劉洋這一年受的洗腦教育是否成功,不惜許他以‘轉生教’最高的榮譽‘長生不死’,讓劉洋真動刀子弑君!
君可殺,為民除害?君不可殺,世人皆不可殺?
就在這騎虎難下的緊要關頭,護衛士兵不斷湧向大殿裏,劉洋越來越緊張,手裏的匕首晃動幅度也變得大起來,朱棣生怕劉洋把持不住誤傷到他。
這時一支鋼筆卻從殿外扔了進了,劃破空氣形成一道優美的拋物線,就在它將要落地粉碎之時,卻被人接住了。
朱棣回過神來,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那把匕首已經不見了。接住那隻鋼筆的人,正是劉洋!
“劉洋!行了,別鬧了!”
吳界聲嘶力竭的喊道,朱棣見殿前出現了兩個人,正彎曲著身子氣喘籲籲。
見情況有所好轉,朱棣立刻命令護衛上前抓拿這位刺客,可劉洋此時竟捧著手中的鋼筆,哭成了一個淚人。
吳界沒想到,這支鋼筆還真派上了用場。
劉洋的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劉洋一直被他外公外婆撫養。也因此,劉洋從小就被冠上了“缺愛”,“留守兒童”的名詞,生活在一些優越感強烈的人的嘲笑中。
劉洋發奮要出人頭地,他咬緊牙關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可本以為找工作應當順順利利,卻硬是被“關係戶”搶走了位子,隻能去一些平凡的崗位就業。這種挫敗感讓他對生活充滿了失望。
他曾強烈的渴望被認同,卻被平凡的洪流無情地拍打在岸邊,
於是他選擇了時光機,穿越到遙遠的明朝重新開始生活。
那支鋼筆,是他父母從外地趕回家,陪他過十歲生日時送的禮物。那之後,劉洋上了寄宿中學,又去外地上了大學,與父母見麵的時間屈指可數。因此他十分珍惜這支鋼筆,母親得知兒子穿越後,從劉洋租住的房子中找到了鋼筆,並把它交給了老板娘。
這支鋼筆,仿佛讓劉洋感覺到了那‘穿越時空的思念’,他回顧起自己這一年孤身一人在明朝闖蕩的辛酸經曆,突然想起了父母日漸衰老的臉,兩老還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著他。
此時他再也不想要什麽功名利祿,什麽長生不老……他隻想回家。
吳界並不知道這些,老板娘沒來得及向他解釋鋼筆的用途。
但吳界相信老板娘不會無端給他這件東西,於是便對它的用處思來想去,最後揣摩出它應當是劉洋重要的信物。
……
方才被威脅的朱棣可沒有閑著,看著一群護衛因為這個刺客古怪的行為而呆在原地,他又一次下達了命令。
“抓拿住刺客者,朕賞金封侯。”
情歸情,命歸命,見護衛們向自己湧來,劉洋也拭幹了眼角的淚水,提起匕首準備迎戰。雖然敵眾我寡,但這一年的功夫可不是白練的。
“等等!”
這時吳界身旁的鄭和卻發話了,眾人都看向了他,尤其是明成主朱棣,那眼睛瞪得和牛似的,不知道鄭和要搞個什麽名堂。
鄭和跌跌撞撞的跑上金鑾寶座前的台階,跪在朱棣身邊向他低語一番:
吳界轉過身,竟看到人群分散開來,一條粉紅色的隊伍從人群中間穿過。
“製服!”
吳界不禁感歎道。
當他定眼一看,才發現這是一支全是女子的隊伍,統一穿著粉色宮女服。而站在這支隊伍最前排的,竟是益月。
吳界走後,官員便來到了益月家,這天就是益月進宮之日。
沒想到兩人的重逢如此之快,本應當是歡愉之事,卻不料多了幾分悲劇色彩。當益月發現站在城門前的吳界時,便不顧那千萬雙眼睛驚異的目光,提著裙擺向他奔去,一路上灑落掉幾顆晶瑩透明的淚珠。
吳界看到向他奔來的人兒,心中有一絲慌張。他本想留下那封信,就此告別這位妹妹,卻不料這京城實在太小,小到容不下一場‘錯過’。
益月來到吳界跟前,什麽話也沒說,便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吳界。
在吳界留下的信中,他表明了自己的特殊性。月兒不懂什麽是穿越者,便把吳界理解成是天上掉下來的哥哥,知曉許多新的知識。
吳界還在信中寫道自己找到劉洋後便會從這個時代消失,於是月兒便趕緊寫了一封信,想碰碰運氣看能否再見到吳界,可當真的見麵了,她在信中的那些話卻沒了說出的勇氣。
益月隻好眼巴巴的看著吳界,卻見他遲遲沒有打開信封,因為吳界此刻並沒有心思去顧忌這些兒女情長,劉洋已經進了皇宮,而自己必須想辦法通過那道正陽門。
此時一個官員模樣的人從後邊的隊伍中向兩人走來。
“這位是?”
官員邊走邊說道。
“喔,這位是我的親哥哥,益日。”
月兒說道,她輕輕碰了一下吳界的衣袖,示意他要好好配合。
“哥哥聽說我今天進宮,特地來送我的。”
官員猶豫了下,打量了一眼吳界。
“原來是這樣……那送到這裏就行了吧……前邊就是皇宮了。閑人不能進去。”
這時吳界也碰了一下月兒的裙擺。
“沒關係吧大人,我都是皇上的妃子了,我哥哥也就不是什麽外人。”
月兒機靈的說道,並轉頭向吳界露出了微笑。
“……益妃說的都算。”
官員似乎畏懼月兒的地位,不敢再繼續為難。於是吳界便跟隨著這支宮女隊伍,一同進入了皇城。
通過正陽門,裏邊則是一座浩大的皇城,錯綜複雜的布局裏,一座座大殿和城牆擾的吳界眼花繚亂。
而到了這裏,益月再也幫不上什麽忙,剩下的路都得吳界自己走了。益月正和官人談著話,剛好走到一個拐角處,吳界便趁兩人不注意停下了腳步,從這支宮女隊伍的最前端移動到了最末端,徹底脫離了這隻隊伍。
他在皇宮裏轉悠了幾圈,沿途不停躲避士兵的巡邏,但這樣瞎轉悠根本不是個辦法,他必須得想一個法子打探到劉洋的動向。
忽然,吳界看到前方路口上出現了一張熟悉的臉。
他著一身大紅袍,英姿颯爽地向這邊走來。可吳界怎麽會認識明朝的人呢?
吳界有些不確定,他打開黑色包袱拿出曆史書,果然,來者就是那位‘航海王’鄭和!
剛想著叫他名字,吳界卻遲疑了,這鄭和可不認識自己,要是胡亂叫他一番,指不定會被當做神經病!
他觀察到身後走來了兩個巡邏的士兵,突然想到了一個法子。吳界握緊了手中的拳頭……
這鄭和興許是遇上了什麽升官發財的大喜事,走路都忍不住在笑,可轉過一個拐角,眼前的景象卻著實把他嚇一跳!
隻見吳界正穿著胄甲,躺在地上,身體被繩子捆綁住,嘴還被一團草紙堵住。
鄭和趕緊走到吳界身旁,取下那團草紙。
“有刺客!”
剛一鬆口,吳界便喊道,眼珠子瞪得和牛一樣大,一副驚慌的神情,卻見鄭和呆在了原地,一頭霧水。
“知府!知府是假的!”
這麽一說,鄭和明白了。知府今天要覲見皇上,宮裏可是人盡皆知。這小兵的意思,那可是有刺客假扮知府要刺殺皇上!
“知府估計現在已經在金鑾殿了……這可怎麽辦?”
鄭和說道,無意間向吳界透露了劉洋的動向。
“我們趕緊去啊!”
“我們?你一個衛兵去幹嘛。”
正在鄭和疑問之際,卻見吳界竟站了起來,原來那根繩子早被劉洋砍斷了,吳界躺在地上時,身體壓住了斷裂處,所以鄭和才沒發現。
就在這時,兩人聽到了遠方有動靜,像是大群軍隊行動的腳步聲。
“走啊!還愣著幹嘛!”
吳界一個小兵,反而搭起了官腔,他心裏一陣過癮。這曆史書上的大人物,如今還得聽自己的號令。
……
劉洋進了金鑾殿後,便被這氣派的景象震撼了。耀眼地可以反光的金磚!如刷過一層亮漆的楠木巨柱!還有殿內正中一座雕刻有九條金色翔龍的寶座!其上端坐的,則是黃袍裹身的當今聖上——明成主朱棣。
“你父親身體近來可好啊?”
朱棣問道。
雖說劉洋穿越到明朝已經接近一年了,但平日裏最多就跟著‘轉生教’搞個什麽秘密儀式,或是去占領個‘廟堂’,這種小場合他倒是應付得綽綽有餘。可如今真見了如此宏大壯觀的場麵,竟讓他說不出話來。
“朕聽說,你不是啞巴啊?”
“要真是啞巴……這事可就麻煩了……”
朱棣撩了撩冕版前的垂珠,嘀咕了一番,看著眼前這個遠房親戚發愁。
“啞巴知府,難怪上告的市民那麽多,朕也壓不下去啊。”
“可看在你父親的份上……哎……”
因為自己的‘怯場’而吃了一頓‘啞巴虧’,殿階下的劉洋一股怒火湧上心頭。
他伸手握住了藏在褲兜裏的匕首。一個疾步便衝上了金鑾寶座,朱棣還沒來得及反應,那把匕首就架在了他脖子上,寒氣刺骨。這知府怎麽一眨眼就變刺客了。一旁的宦官都看傻了眼,張大嘴巴呆在原地,
可這把刀卻久久沒有刺下去。
朱棣感覺到握著匕首的那隻手在不停的發抖……他心想著這小子原來下不了手。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狐狸,他意識到保命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趁著劉洋猶豫之際偷偷招手示意宦官們去找護衛來,並試著說話來瓦解劉洋的殺氣,他說道:
“小兄弟,有話好好說!你想啊,殺了朕,你什麽好處都得不到,可要是放了朕,你想要什麽榮華富貴朕都賜給你!”
可劉洋現在哪還有心思考慮這些得失,刀都已經拔了,可不能反悔了,他隻是遲疑著這刀是否該刺下去。
其實做刺客這一年來,劉洋從沒殺過人,‘轉生教’派給他的任務,也都是些亮亮刀鞘嚇唬人的事情罷了。雖然這是虛擬穿越,但這世界裏的人可都是活生生的。他們有血有肉,有父母親戚,他們或富或貴,或貧或賤,可都在真實的活著。劉洋良心尚存,不願意去奪走他們的生命。
可這次教主為了檢驗劉洋這一年受的洗腦教育是否成功,不惜許他以‘轉生教’最高的榮譽‘長生不死’,讓劉洋真動刀子弑君!
君可殺,為民除害?君不可殺,世人皆不可殺?
就在這騎虎難下的緊要關頭,護衛士兵不斷湧向大殿裏,劉洋越來越緊張,手裏的匕首晃動幅度也變得大起來,朱棣生怕劉洋把持不住誤傷到他。
這時一支鋼筆卻從殿外扔了進了,劃破空氣形成一道優美的拋物線,就在它將要落地粉碎之時,卻被人接住了。
朱棣回過神來,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那把匕首已經不見了。接住那隻鋼筆的人,正是劉洋!
“劉洋!行了,別鬧了!”
吳界聲嘶力竭的喊道,朱棣見殿前出現了兩個人,正彎曲著身子氣喘籲籲。
見情況有所好轉,朱棣立刻命令護衛上前抓拿這位刺客,可劉洋此時竟捧著手中的鋼筆,哭成了一個淚人。
吳界沒想到,這支鋼筆還真派上了用場。
劉洋的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劉洋一直被他外公外婆撫養。也因此,劉洋從小就被冠上了“缺愛”,“留守兒童”的名詞,生活在一些優越感強烈的人的嘲笑中。
劉洋發奮要出人頭地,他咬緊牙關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可本以為找工作應當順順利利,卻硬是被“關係戶”搶走了位子,隻能去一些平凡的崗位就業。這種挫敗感讓他對生活充滿了失望。
他曾強烈的渴望被認同,卻被平凡的洪流無情地拍打在岸邊,
於是他選擇了時光機,穿越到遙遠的明朝重新開始生活。
那支鋼筆,是他父母從外地趕回家,陪他過十歲生日時送的禮物。那之後,劉洋上了寄宿中學,又去外地上了大學,與父母見麵的時間屈指可數。因此他十分珍惜這支鋼筆,母親得知兒子穿越後,從劉洋租住的房子中找到了鋼筆,並把它交給了老板娘。
這支鋼筆,仿佛讓劉洋感覺到了那‘穿越時空的思念’,他回顧起自己這一年孤身一人在明朝闖蕩的辛酸經曆,突然想起了父母日漸衰老的臉,兩老還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著他。
此時他再也不想要什麽功名利祿,什麽長生不老……他隻想回家。
吳界並不知道這些,老板娘沒來得及向他解釋鋼筆的用途。
但吳界相信老板娘不會無端給他這件東西,於是便對它的用處思來想去,最後揣摩出它應當是劉洋重要的信物。
……
方才被威脅的朱棣可沒有閑著,看著一群護衛因為這個刺客古怪的行為而呆在原地,他又一次下達了命令。
“抓拿住刺客者,朕賞金封侯。”
情歸情,命歸命,見護衛們向自己湧來,劉洋也拭幹了眼角的淚水,提起匕首準備迎戰。雖然敵眾我寡,但這一年的功夫可不是白練的。
“等等!”
這時吳界身旁的鄭和卻發話了,眾人都看向了他,尤其是明成主朱棣,那眼睛瞪得和牛似的,不知道鄭和要搞個什麽名堂。
鄭和跌跌撞撞的跑上金鑾寶座前的台階,跪在朱棣身邊向他低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