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鉤算是廢了,不過幸運的是,他釣到了一條魚,足以解燃眉之急,除此之外,還找到了另一種可以食用的果實。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保證暫時會有充足的食物。但這並不能達到他儲備食物的要求,所以他還必須要學會狩獵,去獵取那些動物,否則的話,一旦果實被他采摘完畢,等待他的就隻剩下挨餓等死了!
扛著魚,帶著一堆果子回到山洞,時間已經過了正午。和小五一起吃了新采來的果子,接著便宰魚烤肉幹,因為沒了釣魚的魚鉤,他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樣浪費,那些魚骨頭上帶著的碎肉也全被他給細細的剔下,丟到龍頭鍋裏,晚上就能喝上一頓美味的鮮魚湯了。
剩餘的骨頭架子全被他扔到一邊,準備當垃圾丟掉。不過,當他看到其中幾根魚骨頭的時候,忽然改變了主意。現在的他可謂是一窮二白,什麽都沒有,鐵器也是僅有的幾件而已,這些魚骨頭之所以能引起他的興趣,主要是因為魚腹部的骨頭,又尖又硬,還帶有一些韌性,在他看來,些骨頭很有可能會成為有用的工具。雖然現在他還不知道要怎麽使用,但他相信,這樣的東西,必定會有利用價值。
於是劉青就把這些魚骨頭又分類收集起來,用幾片葉片包著,放在角落。魚肉剔完後,鍋裏的水也燒開了,等著煮肉湯的時間,他開始用昨天帶回來的東西做箭矢。釣魚幾乎是獲取肉類食物最簡單的辦法了,但他現在把最重要的工具弄丟了,所以不得不把弓箭作為重點。
在這種環境裏,僅僅靠采集果實是根本不可能填飽肚子的,且不說尋找果實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單單果實類的季節性就已經限製了食物來源,而人類又不像那些動物一樣,隨便吃點草啊,樹葉啊之類的就能解決溫飽問題。除非他能種植農作物,但哪怕他有糧食種子,也得有足夠的時間和食物撐到農作物成熟才可以,所以,打獵是他必須要學會和掌握的技能。
與此同時,柴禾也接近告磐,喝完肉湯,又往火堆裏加了些柴,劉青便又出去了。他這次出去並不是打獵,而是去收集柴禾,天氣越來越冷,火堆一整天都不熄的話,洞裏的溫度還可以,即使如此,一到了晚上卻還是冷氣襲人。這裏距離海岸線比較近,晝夜溫差相對不是很大,否則的話,劉青怕是得睡在火堆邊才行。
山林裏樹木密集,卻不像那原始森林裏一樣高大,樹木相對要細小的多,但更密集,或許正是因為密集所以才長不大,或許也有可能是樹的品種不同,不論是哪種情況,這裏似乎確實更適合動物們居住。並不是那種巨型原始森林裏不能居住,劉青去過很多次,那裏空間更廣闊一些,但溫度太大,巨大的樹冠完全遮擋了陽光,接近地麵的部分都是濕漉漉的,不像這裏,雖然樹木很密集,但至少地麵也能見到一點陽光,濕度比起那裏要好的多。
說話間,劉青就收集了不少的柴禾,除去撿到那些幹枯的斷樹殘枝,還有一大部分是他用工兵鍬砍下來的樹枝甚至還有一些小樹。幹柴自然是最好的,不過濕柴也有好處,雖不容易點燃,卻能燒的更持久一些,夜裏他基本上就是用濕柴壓火,這樣到第二天火堆不會熄滅。
用藤蔓把收集到的柴禾捆好,拖拽著回到洞裏,接著又出去了,收集柴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在收集柴禾的過程中,還要時刻注意周邊環境,防止有動物突然襲擊。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問題的,除非是那種掠食類食肉動物,否則動物們隻要聽到有動靜早就跑的遠遠的,當然,那些體型巨大的恐龍們除外。
來來回回的跑了兩趟,劉青才收集到那麽一點柴禾,根本燒不了幾天,之前他基本上沒事就出去搞柴燒,日積月累之下,才有了洞裏那一堆存貨。可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隻能集中一定的時間去搞這些,之後才能集中精力辦大事。當然,所謂的大事也就是吃的了。
等柴禾堆到三堆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到山巔,劉青抬頭看看,感覺應該還能再整一捆,於是就又跑出去了。這次他走的略有些遠,並不是他不想在近處搞,除了燒火用的硬柴,他還需要大量引火用的幹草。畢竟他現在是在野外,火堆不可能每次都不會熄滅,有時候一不小心火堆滅了,他就需要重新把火生起來。
生火也是一個比較講究的活,先堆一些幹草之類易燃的東西,旁邊還要備上一些細小的枯枝,用打火機把這一小堆幹草點燃,之後再把枯枝壓在上麵,等把枯枝引燃了,就可以再往上麵加一些更粗的幹柴。否則的話,直接用打火機點枯枝既費力氣,又費火機,而且還不能保證一次成功。
並且前期隻能往火堆上加幹柴,等火堆真正的燒起來後,才可以往上麵放一些濕柴。
劉青這次跑到距離海岸線很近的地方,那裏長著許多茅草,那些枯死掉的茅草,柔軟幹燥,絕對是絕佳的引火物。當然,要是劉青連打火機都沒有,需要用鑽木取火的方式,那就需要更細碎的引火物了,這是後話,他以後會有機會的。
這裏有一大片長著茅草的沙地,或許是因為靠近海岸,沙子太多,不適合樹木生長,所以才被這些茅草占據了。他之前勘察地形的時候,發現了這一片沙地,後來占據了老虎的洞穴,他就是用這裏的茅草在洞裏鋪的床。
這些茅草也不知道是哪種植物,長的樣子有些類似於水稻,卻不結籽,柔軟又堅韌,幹枯之後也依然韌性實足,不過相對與那些藤蔓來說,還是不如藤蔓結實。也不知道它們在這裏生長了多少年,地上早已經有一層厚厚的死去的幹草,劉青每次來都是直接從上麵拉下一堆。也曾薅過這些正生長的,可惜憑他的力氣居然薅斷了都沒拔出來一根完整的。
今天這次他扒拉的比較多,露出了底下的沙地,劉青心想,這次可得好好挖一棵看看,人嘛,總有好奇心。工兵鍬直接開挖,沙地挖起來也快的很,不一會兒就露出根部。
挖開一看,可把劉青高興壞了,從上麵根本看不出來什麽,這茅草的根居然是塊根,長的樣子跟有些類似土豆,但個頭明顯要更大一些。這簡直是雪中送炭啊!他今天才剛把魚鉤給弄壞,正要為往後的吃食發愁,這就被他發現了這種塊根。但有一點,他還必須要確認一下,這種塊根有沒有毒,能不能吃。
扒拉出一大顆塊根,一隻手都拿不住,黃褐色的表皮,圓不溜溜的,從上麵生出一根硬硬的長根,長根連著的就是這種茅草。用匕首切下一塊,裏麵呈黃白色,且有淡白色汁水淌出,劉青試著舔了一下,汁液有些淡淡的甜味,似乎還有點類似於生薑的辣味。
嗯!劉青覺得這東西應該是沒有毒的,一般情況下,有毒的東西味道都比較奇怪,還會有苦味,這東西看起來和土豆很像,卻又和土豆的味道不太一樣,倒有些像生薑,那就叫它薑豆吧!哈哈!劉青自言自語的說著,他對這裏的一切幾乎都不認識,想要在這裏長期的生活下去,畢竟需要辨認許多東西,總不能一直這個那個的叫吧,索性自己給它們起一些名字。之前的迅猛龍,土狼,還有毒藤,他都給起了名字。小五本來打算叫“劍齒虎”,不過劍齒虎是一個種群的名字,所以就給它起了一個專屬的名字,小五。
接下來,劉青就開啟了快樂的挖掘之旅,旁邊已經打捆好了兩大捆幹茅草,連茅草捆都是直接用幹草搓成的繩子,既方便又結實。然後他就賣力的挖了起來。別看這沙土地挖起來快,可是這些薑豆草也不知道在這裏生長了多少年,下麵的根係早已是盤根錯節,加上草根也同樣堅韌,所以費了老大力氣,才開掘了一小塊。
可就是這一小塊,居然已經挖出來一堆薑豆了,看著挖出來的不少,天色也已經不早,劉青起身,從挖開的沙坑裏跳出來,結果卻傻眼了,這一堆怎麽帶回去?真是的,當時隻顧著興奮,挖起來一個就扔到身後的沙地上,這一堆看起來得有個七八十斤,一不小心居然挖了這麽多……
嗬嗬,劉青看著這一堆薑豆,忽然想起了一個小品,裏麵有一句是這樣的:土豆哪裏去挖,土豆這裏去挖,一挖一麻袋嗎?一挖一麻袋!
唉!劉青歎了口氣,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先不把它們帶回去了,隻帶上幾顆就夠。等回去試試,看到底能不能吃,反正這些薑豆草就長在這裏,也跑不掉,索性就把它們扔回沙坑裏,埋起來,等確認它們確實能吃了,再挖出來就行了。
背上背著兩捆幹茅草,挎包裏裝了一個大薑豆,另外又弄了四顆,兩捆幹茅草各塞兩顆。扛起茅草,鑽進高草堆裏,不見了。茫茫沙灘上,海風吹過,茅草葉子隨風起伏,綠波蕩漾。
(這兩天電線插板壞了,電腦用不了,這個理由夠充分了吧!是真的壞了,正好之前熬夜太久,補補覺。做個這樣的作者挺好,想寫就寫,想更就更,想斷就斷,簡直就是乞丐中的霸主!)
扛著魚,帶著一堆果子回到山洞,時間已經過了正午。和小五一起吃了新采來的果子,接著便宰魚烤肉幹,因為沒了釣魚的魚鉤,他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樣浪費,那些魚骨頭上帶著的碎肉也全被他給細細的剔下,丟到龍頭鍋裏,晚上就能喝上一頓美味的鮮魚湯了。
剩餘的骨頭架子全被他扔到一邊,準備當垃圾丟掉。不過,當他看到其中幾根魚骨頭的時候,忽然改變了主意。現在的他可謂是一窮二白,什麽都沒有,鐵器也是僅有的幾件而已,這些魚骨頭之所以能引起他的興趣,主要是因為魚腹部的骨頭,又尖又硬,還帶有一些韌性,在他看來,些骨頭很有可能會成為有用的工具。雖然現在他還不知道要怎麽使用,但他相信,這樣的東西,必定會有利用價值。
於是劉青就把這些魚骨頭又分類收集起來,用幾片葉片包著,放在角落。魚肉剔完後,鍋裏的水也燒開了,等著煮肉湯的時間,他開始用昨天帶回來的東西做箭矢。釣魚幾乎是獲取肉類食物最簡單的辦法了,但他現在把最重要的工具弄丟了,所以不得不把弓箭作為重點。
在這種環境裏,僅僅靠采集果實是根本不可能填飽肚子的,且不說尋找果實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單單果實類的季節性就已經限製了食物來源,而人類又不像那些動物一樣,隨便吃點草啊,樹葉啊之類的就能解決溫飽問題。除非他能種植農作物,但哪怕他有糧食種子,也得有足夠的時間和食物撐到農作物成熟才可以,所以,打獵是他必須要學會和掌握的技能。
與此同時,柴禾也接近告磐,喝完肉湯,又往火堆裏加了些柴,劉青便又出去了。他這次出去並不是打獵,而是去收集柴禾,天氣越來越冷,火堆一整天都不熄的話,洞裏的溫度還可以,即使如此,一到了晚上卻還是冷氣襲人。這裏距離海岸線比較近,晝夜溫差相對不是很大,否則的話,劉青怕是得睡在火堆邊才行。
山林裏樹木密集,卻不像那原始森林裏一樣高大,樹木相對要細小的多,但更密集,或許正是因為密集所以才長不大,或許也有可能是樹的品種不同,不論是哪種情況,這裏似乎確實更適合動物們居住。並不是那種巨型原始森林裏不能居住,劉青去過很多次,那裏空間更廣闊一些,但溫度太大,巨大的樹冠完全遮擋了陽光,接近地麵的部分都是濕漉漉的,不像這裏,雖然樹木很密集,但至少地麵也能見到一點陽光,濕度比起那裏要好的多。
說話間,劉青就收集了不少的柴禾,除去撿到那些幹枯的斷樹殘枝,還有一大部分是他用工兵鍬砍下來的樹枝甚至還有一些小樹。幹柴自然是最好的,不過濕柴也有好處,雖不容易點燃,卻能燒的更持久一些,夜裏他基本上就是用濕柴壓火,這樣到第二天火堆不會熄滅。
用藤蔓把收集到的柴禾捆好,拖拽著回到洞裏,接著又出去了,收集柴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在收集柴禾的過程中,還要時刻注意周邊環境,防止有動物突然襲擊。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問題的,除非是那種掠食類食肉動物,否則動物們隻要聽到有動靜早就跑的遠遠的,當然,那些體型巨大的恐龍們除外。
來來回回的跑了兩趟,劉青才收集到那麽一點柴禾,根本燒不了幾天,之前他基本上沒事就出去搞柴燒,日積月累之下,才有了洞裏那一堆存貨。可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隻能集中一定的時間去搞這些,之後才能集中精力辦大事。當然,所謂的大事也就是吃的了。
等柴禾堆到三堆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到山巔,劉青抬頭看看,感覺應該還能再整一捆,於是就又跑出去了。這次他走的略有些遠,並不是他不想在近處搞,除了燒火用的硬柴,他還需要大量引火用的幹草。畢竟他現在是在野外,火堆不可能每次都不會熄滅,有時候一不小心火堆滅了,他就需要重新把火生起來。
生火也是一個比較講究的活,先堆一些幹草之類易燃的東西,旁邊還要備上一些細小的枯枝,用打火機把這一小堆幹草點燃,之後再把枯枝壓在上麵,等把枯枝引燃了,就可以再往上麵加一些更粗的幹柴。否則的話,直接用打火機點枯枝既費力氣,又費火機,而且還不能保證一次成功。
並且前期隻能往火堆上加幹柴,等火堆真正的燒起來後,才可以往上麵放一些濕柴。
劉青這次跑到距離海岸線很近的地方,那裏長著許多茅草,那些枯死掉的茅草,柔軟幹燥,絕對是絕佳的引火物。當然,要是劉青連打火機都沒有,需要用鑽木取火的方式,那就需要更細碎的引火物了,這是後話,他以後會有機會的。
這裏有一大片長著茅草的沙地,或許是因為靠近海岸,沙子太多,不適合樹木生長,所以才被這些茅草占據了。他之前勘察地形的時候,發現了這一片沙地,後來占據了老虎的洞穴,他就是用這裏的茅草在洞裏鋪的床。
這些茅草也不知道是哪種植物,長的樣子有些類似於水稻,卻不結籽,柔軟又堅韌,幹枯之後也依然韌性實足,不過相對與那些藤蔓來說,還是不如藤蔓結實。也不知道它們在這裏生長了多少年,地上早已經有一層厚厚的死去的幹草,劉青每次來都是直接從上麵拉下一堆。也曾薅過這些正生長的,可惜憑他的力氣居然薅斷了都沒拔出來一根完整的。
今天這次他扒拉的比較多,露出了底下的沙地,劉青心想,這次可得好好挖一棵看看,人嘛,總有好奇心。工兵鍬直接開挖,沙地挖起來也快的很,不一會兒就露出根部。
挖開一看,可把劉青高興壞了,從上麵根本看不出來什麽,這茅草的根居然是塊根,長的樣子跟有些類似土豆,但個頭明顯要更大一些。這簡直是雪中送炭啊!他今天才剛把魚鉤給弄壞,正要為往後的吃食發愁,這就被他發現了這種塊根。但有一點,他還必須要確認一下,這種塊根有沒有毒,能不能吃。
扒拉出一大顆塊根,一隻手都拿不住,黃褐色的表皮,圓不溜溜的,從上麵生出一根硬硬的長根,長根連著的就是這種茅草。用匕首切下一塊,裏麵呈黃白色,且有淡白色汁水淌出,劉青試著舔了一下,汁液有些淡淡的甜味,似乎還有點類似於生薑的辣味。
嗯!劉青覺得這東西應該是沒有毒的,一般情況下,有毒的東西味道都比較奇怪,還會有苦味,這東西看起來和土豆很像,卻又和土豆的味道不太一樣,倒有些像生薑,那就叫它薑豆吧!哈哈!劉青自言自語的說著,他對這裏的一切幾乎都不認識,想要在這裏長期的生活下去,畢竟需要辨認許多東西,總不能一直這個那個的叫吧,索性自己給它們起一些名字。之前的迅猛龍,土狼,還有毒藤,他都給起了名字。小五本來打算叫“劍齒虎”,不過劍齒虎是一個種群的名字,所以就給它起了一個專屬的名字,小五。
接下來,劉青就開啟了快樂的挖掘之旅,旁邊已經打捆好了兩大捆幹茅草,連茅草捆都是直接用幹草搓成的繩子,既方便又結實。然後他就賣力的挖了起來。別看這沙土地挖起來快,可是這些薑豆草也不知道在這裏生長了多少年,下麵的根係早已是盤根錯節,加上草根也同樣堅韌,所以費了老大力氣,才開掘了一小塊。
可就是這一小塊,居然已經挖出來一堆薑豆了,看著挖出來的不少,天色也已經不早,劉青起身,從挖開的沙坑裏跳出來,結果卻傻眼了,這一堆怎麽帶回去?真是的,當時隻顧著興奮,挖起來一個就扔到身後的沙地上,這一堆看起來得有個七八十斤,一不小心居然挖了這麽多……
嗬嗬,劉青看著這一堆薑豆,忽然想起了一個小品,裏麵有一句是這樣的:土豆哪裏去挖,土豆這裏去挖,一挖一麻袋嗎?一挖一麻袋!
唉!劉青歎了口氣,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先不把它們帶回去了,隻帶上幾顆就夠。等回去試試,看到底能不能吃,反正這些薑豆草就長在這裏,也跑不掉,索性就把它們扔回沙坑裏,埋起來,等確認它們確實能吃了,再挖出來就行了。
背上背著兩捆幹茅草,挎包裏裝了一個大薑豆,另外又弄了四顆,兩捆幹茅草各塞兩顆。扛起茅草,鑽進高草堆裏,不見了。茫茫沙灘上,海風吹過,茅草葉子隨風起伏,綠波蕩漾。
(這兩天電線插板壞了,電腦用不了,這個理由夠充分了吧!是真的壞了,正好之前熬夜太久,補補覺。做個這樣的作者挺好,想寫就寫,想更就更,想斷就斷,簡直就是乞丐中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