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三元,這會兒應該叫她“李牧”了,李牧愕然了。
難道,這就叫養虎為患?宋病秧子看似懶洋洋、冷冰冰的,整日少言寡語,實際上整天在肚裏琢磨她?人心叵測啊!
她在對麵藤椅上坐下,托著腮,心裏琢磨著要不要給他講講自己的傳奇經曆捏?如果講出來的話算不算泄露天機捏?泄露天機會不會遭雷劈捏?
還有,宋病秧子會不會相信這荒誕的事實捏?
她蹙尖了眉頭,拿手指在桌上畫圈圈,末了,苦惱的看了宋病秧子一眼,攤開兩手道:“同你講了也是白費口舌,你也不會懂,你們,所有的這些人都不會懂…我太倒黴了,唉……”說罷,她不勝鬱卒的歎了口長氣,眼望虛空,神情寂寥起來……
宋病秧子不為所動,那端然的姿勢分明的在顯示著他的態度——不要故弄玄虛!
她好不容易走出那個夢的陰影,恢複了正常的心態,所以此時十分不想再就這個話題糾纏下去,她見宋病秧子還是好整以暇的看著自己,並沒有放棄追問的打算。心裏不由得有些焦躁和惱怒。
她決定盡快的息事寧人,所以便轉而用一種坦誠而肅穆的目光直視著宋病秧子道:“宋公子,我雖然叫你一聲‘官人’,但你應該十分清楚那是怎麽回事。你我之間若沒有那個約定,恐怕也就是路人而已。你又何必要知道我的過往呢?你的事情我就從來不問!左右不過一年半載,你我就要分道揚鑣、橋歸橋路歸路了,所以,你我又何必為彼此的過往而糾結呢,萬事,不過都是浮雲而已……”
她說著說著控製不住的抒情了一把,頓覺自己穿了一回,變得詩意了……
宋病秧子聽罷,怫然不悅起來,臉竟隱隱有些漲紅,不過倒沒有再多問。
宋病秧子自從傷口結痂後,每日晚飯後必要在院子裏練一會兒劍的。所以他緊抿著唇,提劍去了院子裏。
而康三元依然要做些針線,不過她現在主要經營二手家具,所以針線上便做的少了。因為天氣漸漸轉冷,她隻做些暖暖的枕頭和抱枕、棉手套之類的,和銀姐的混在一起賣。更多的時間則是在趕製秋冬的衣服、被褥、鞋襪等。
康三元最頭疼的是量衣服的尺寸,銀姐手把手教了她好幾個晚上,她才終於了悟。
現在她端出簸籮筐子,從裏麵拿出一件嶄新的月白色細棉布男式中衣開始忙活——這中衣乃宋病秧子之物。
這三個月來,宋病秧子一般是洗澡的時候,自己順便將衣服丟在水裏,泡一泡再拎出來,晾一夜繼續穿。
愛幹淨的康三元終於看不下去了,在給自己做了三套內外衣、十幾雙襪子之後,終於於心不忍起來。
某一天中午,喊住宋病秧子,要替他量體裁衣。
宋病秧子同棵樹一般高高大大的,康三元給他量尺寸頗費了些力氣,擺弄半天,累出了一身熱汗,連宋病秧子都被倒騰的冒汗,飽滿的唇吻愈的嫣紅。
一回生兩回熟,後來再給他量鞋子的尺寸時,就自然多了。
現在這件中衣隻剩了最後一隻袖筒還未縫好,康三元就著小油燈,不慌不忙的穿針引線,一邊瞄一眼院子裏舞劍的宋病秧子宋崖。
舞的太快,康三元看不清,但她對自己不懂得東西都存有敬畏之心的,因此覺得宋病秧子舞的一定不錯,可見他也是有一技之長的,不是個廢人……
她低頭用牙齒將棉線咬斷,再抬頭,宋病秧子也緩緩收住身勢,看來要中場休息了。正好可以試試新衣,不合適的話,她現在就可以改過來。
於是她抖抖衣服心情平靜的喊宋病秧子:“哎,官人,歇歇吧,來試一下衣服~”
宋病秧子每次聽她喊“官人”似乎都會僵一僵,不過三個多月過來了,他,也已經習慣成自然了,略頓了頓便轉身,將劍劃了個漂亮的弧夾在腋下,回到了堂屋。
畢竟重傷初愈,體力還是差了些,臉上有剛運動過後的紅潤。康三元將手中的衣衫抖了抖道:“呐,你現在到裏間去換上試一試,若哪裏不合適,我再改改”
宋病秧子將劍放到桌上,忽然古怪而客氣的道:“有勞”言罷,一本正經的拿著衣服自去試去了。康三元一時倒愣了。
其後的許多天,宋病秧子一直古怪著,一會兒冷淡,一會兒客氣,一會兒冷冰冰,一會兒又頗為溫和有禮。康三元非常懷疑,他出去了一趟是不是受什麽刺激了。
康三元當時同那鋪子的主人約定的是七天之後交錢接鋪子,所以這些天她一直跑前跑後的囤積貨品,廣傳單,為開業做準備。
銀姐的那個外甥從上個月開始便跟著康三元出去收貨,他叫吳小山,剛滿十九歲,看起來高大結實,人也很勤快,性格活潑愛說笑,康三元對吳小山甚是滿意,吳小山第一次見她便叫她“師傅”,康三元聽了覺得這個稱呼比“老板”或者“主家”都親切,便沒叫他改,並且熟了之後也喜歡叫吳小山“徒兒”了。
現在這一對師徒在渝州城的幾條較繁華的大街上,漸漸地有了名氣,原因很簡單,兩個年齡相仿、樣貌周正的男女,以師徒之稱整日同進同出的穿梭於大街小巷,難免惹人關注。
康三元覺得這樣很好,等於提前打響了自己的店的名號,說起自己的家具店,康三元已經想好了名字,就叫“康大家具鋪”又爽口又簡便……
後來再出門收購家具,康三元便做了張木牌子,寫上“康大”二字,掛於車把上,走街串巷更有了招牌。
康三元一邊收貨,趕上廟會,也會和吳小山一起去擺攤,盡量出脫一部分貨物,收回成本,不致資金短缺。吳小山天生做生意的料,在康三元的點撥下,越來越會和顧客兜搭。
而康三元的堂哥康望福,偶爾在街上或廟會上遇到康三元師徒,也總是伴著他們走一小段,說上一會兒話,這樣,就很少有地痞流氓打他們的主意了。康三元明白堂哥的用心,心裏很溫暖,畢竟是一家人啊。
這天傍晚,天又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康三元和吳小山兩人一前一後,**的推著車子回到了家裏。將貨都卸在東屋裏,吳小山便欲回去了,康三元怕過會兒雨大了,天黑路滑不好走,便塞了幾塊烙餅到他懷裏,叫他去了。
開了堂屋的門,宋病秧子竟然又不在了,桌上,有張墨跡未幹的字條——
更新滴分割線
康三元拿起碗底下的字條,定睛細看,紙條上隻有幾個宋體繁體字“勿尋,不日當歸”
康三元心說,多虧自己當年頗看了幾本古書,認了些繁體字在肚裏,今日果然派上了用場,可見學,即有所用。
又細觀了一遍這幾個字,人都說字如其人,從這些字的形體上來看,宋病秧子應該是個儒雅俊逸之人,隻是,其人之於字,偏於冷峻了些。
這樣臆測著,康三元隨手將紙團團成團,扔進案上一隻空了的茶桶裏。自己則擦擦頭,收拾一下家務,宋病秧子不在,她終於不用做飯、熬藥、燒兩份洗澡水了。心中舒適,於是準備隨便對付著吃一些剩飯,然後帶著針線去找銀姐聊一會兒。
康三元習慣性的先進裏間去收拾宋病秧子的臥室,這半間屋子足有二十幾個平方,新修葺過房子之後,這裏也煥然一新,地磚幹淨,牆紙雪白,舊蚊帳撤下來了,寬大的雙人木床上,下鋪著新茅草編結的厚床墊,粗氈布,氈布之上鋪的是康三元新做的被褥。
一色兒白底杏黃麵的被褥,看起來清新幹淨,枕頭也是一樣的花色,具是康三元的手工。裏麵填了蕎麥皮,很酥軟。
這床想來還是康三元的爹娘當年用的,雖老舊,卻很結實。
室內除了這張床,還有一桌一椅,桌子是康三元收進來的舊貨,因太笨重,幾次賣不掉,索性就留在這裏給宋病秧子當書桌使,桌前有一方凳,是康家舊物。康三元拿桐油新漆過了,看著倒也幹淨。
書桌上有上次買來的筆墨紙硯之類的,還有一隻盛著剩茶的舊茶碗。康三元整理了一下桌子,將茶碗端出去,就算收拾好了。她從來沒有替他整理床鋪的意識,宋病秧子倒也知趣,從沒有指使過她。
將家裏的雞鴨等活物都喂過一遍之後,康三元方坐在屋裏就著剩菜啃了一塊烙餅,便欲起身收拾針線去銀姐家。就在這時,忽聽院子裏的柴門吱嘎一聲響,來人了。
康三元開了屋門一看,原來是王大嬸,打著傘,推開柴門走進來,康三元忙喊道:“嬸子,小心腳下點兒,院子裏有個水坑——”——這個坑是康三元一手造出來的,她連著幾個月都在院子正中央坐著洗家具,洗的久了那地兒就成了坑,一下雨便積滿了水……
王大嬸的腿腳自上次磕了之後便不靈便,此時走來一步一滑,康三元怕她滑到,忙去院裏領她,一邊問“嬸子,吃飯了沒有?”
王大嬸今日似有心事,說話也不似往日那般大嗓門,微笑道:“剛吃過啦,你官人的身子大好了?唉,我這腿摔得,前些日子不能下地,還累你去看我幾趟,我心裏怪過意不去的”
康三元忙道:“嬸子別這樣說,我也沒做什麽。”一邊讓她進來坐下,一邊倒茶水,又問:“冕知弟弟在家做什麽呢?”
王大嬸接了茶水,道:“這不,過大半個月就要大比了,他這連月來每夜都要溫書到深夜,我來那會兒,他正吃完飯要寫字啦”
康三元笑道:“冕知弟弟既勤奮又孝順,嬸子你有福了,大比是在咱渝州城裏麽?”
王大嬸聞言麵帶憂愁的歎氣道:“唉,往年我們城陽省的大比,貢院都是設在咱渝州城的。今年卻改在西麵的江陵城,說是皇上的旨意,渝州城今年要建什麽湯沐浴場,以前考生的號舍這幾日都要拆除——”
湯沐浴場?康三元心說,難道是長公主來渝州溫泉沐浴了一次,心情舒爽,要在這兒建個專用的浴場了?勞民傷財,真作孽吆……
王大嬸歎了口氣,繼續道:“往年這大比都是九月份就開始,今年也不知因為什麽,推遲到了十一月份,天寒地凍的,去江陵城路又遠,冕知那孩子從沒出過遠門,我真擔心啊”
康三元回想起王冕知靦腆愛臉紅的樣子,心裏也有些擔憂,便道:“最好有同窗一起走,走遠路有個伴安全些”
王大嬸道:“我也是這麽想,紫堂街那邊有三四個學生,湊錢雇了兩輛馬車,我心裏想著讓冕知也同那幾個一起,隻是這一注又要幾兩銀子打點。我攢了些錢,誰承想前些日子又摔了腿,不花不花的,將冕知的路費錢花了個七七八八,這些日子,我正為此事愁得吃不下飯去——”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王大嬸說道這裏,似乎很難往下說下去,便低頭喝了一口水,轉而打量了一下屋子問道:“你官人不在家?”
康三元點頭道:“嗯,他出去找朋友散心去了——”
王大嬸似乎鬆了一口氣,兩隻手略有些局促的攥在一起,輕輕的磨著繼續道:“唉,論輩分,你是我侄女,我就是再難,也不應該向你開這個口…隻是因了我這腿的事兒,將能借的親朋都借遍了,這幾條街上,再也找不出能幫我們娘倆的人了,這才求到侄女這兒——”
康三元聽她上麵的話,已經猜到王大嬸的意思了,不過她心裏也很為難,因為自己手裏隻有五十餘兩的現錢,是預備著後天付鋪子的租金的,王冕知去江陵城參加秋闈,至少得個三四十兩銀子,若要認認師門,小做打點,又何止幾百兩,自己怕是有心無力——
三更新
不過王大嬸既然向自己一個晚輩開口,自然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康三元看著王大嬸斑白的兩鬢,殷切的神情,心裏一陣難過,仿若看到了那一世裏自己的父母,也曾經這樣為了孩子的學費而低頭求人。
康三元忙止住王大嬸道:“嬸子莫著急,不要說這些見外的話,我手裏現在還有些餘錢。你稍等,我去拿——”說著她忙起身快步走到西屋,從枕頭下掏出錢袋子,掂了一掂,全部拎回了堂屋——她知道王大嬸傷腿這一出鐵定是將她所有的積蓄花光了,往後這些日子,王大嬸自己的日常用度怕是都有問題。
而自己好壞還有一院子的貨,可以一邊賣著一邊度日,隻是那的“康大家具鋪”,近期怕是籌不出租金來了,違約的話,那二兩銀子定金也會打水漂了。
康三元想現在也顧不得這許多,從渝州城到江陵有五六天的車程,王冕知應該盡快啟程才對,這大比三年才一次,機會難得,不能誤了。
回到堂屋,她將銀子都倒出來,留下了二兩碎銀,一兩要日常花銷用;一兩要給吳小山工資的。然後將剩下的六十兩全部遞給了王大嬸,道:“不知道這些夠不夠?若嬸子早些來找我,還能多一些,可惜我今日剛進了一批貨,花掉了許多。”
王大嬸接過銀子,眼中泛出淚花來道:“三元,你好不容易攢這些,嬸子不能都拿著,冕知去江陵,四十兩也應該夠了——”
康三元推回去笑道:“嬸子莫擔心我,我這些貨一出脫,錢就有了。俗話說,窮家富路,路費帶足些總是沒錯的。況且天冷,多治些厚衣服也是好的”
兩人正說著,隻聽院門又響,卻是銀姐帶著針線來了。
兩人遂停住話頭,王大嬸將銀子收好了,又同銀姐說了會兒話,這才告辭走了。康三元送到大門外,王大嬸拉著她的手猶說:“我日後多兼些差事,可以多攢些錢還你,我曉得這是你做生意的本錢……”
康三元知道王大嬸平日是個爽利要強的人,必是緊急著想多攬活盡快還自己,便認真的道:“嬸子,我一則真不等錢用;二則你這腿還沒長好,若太操勞了怕是不妥。冕知弟弟知道了也必不安心走路的。等冕知弟弟此去高中了,你想還我多少不行的?”
說的王大嬸方笑了。
銀姐以為宋病秧子已經歇下了,倒沒有多問。同康三元一邊做針線,一邊講說些染坊裏的事情。坐到一更天,孫大哥打著傘來接人,說小孫福在家鬧著找娘,銀姐笑罵了一句。便收拾了針線,同孫大哥並肩打傘走了。
康三元站在門口看著銀姐兩口子遠去,小院頓時又安靜下來。
她回到屋裏,忽然抓心撓肝的想起夏風來。
夏風——夏捕頭,家喻戶曉的清乾四大名捕之一,俠肝義膽……
難道,這就叫養虎為患?宋病秧子看似懶洋洋、冷冰冰的,整日少言寡語,實際上整天在肚裏琢磨她?人心叵測啊!
她在對麵藤椅上坐下,托著腮,心裏琢磨著要不要給他講講自己的傳奇經曆捏?如果講出來的話算不算泄露天機捏?泄露天機會不會遭雷劈捏?
還有,宋病秧子會不會相信這荒誕的事實捏?
她蹙尖了眉頭,拿手指在桌上畫圈圈,末了,苦惱的看了宋病秧子一眼,攤開兩手道:“同你講了也是白費口舌,你也不會懂,你們,所有的這些人都不會懂…我太倒黴了,唉……”說罷,她不勝鬱卒的歎了口長氣,眼望虛空,神情寂寥起來……
宋病秧子不為所動,那端然的姿勢分明的在顯示著他的態度——不要故弄玄虛!
她好不容易走出那個夢的陰影,恢複了正常的心態,所以此時十分不想再就這個話題糾纏下去,她見宋病秧子還是好整以暇的看著自己,並沒有放棄追問的打算。心裏不由得有些焦躁和惱怒。
她決定盡快的息事寧人,所以便轉而用一種坦誠而肅穆的目光直視著宋病秧子道:“宋公子,我雖然叫你一聲‘官人’,但你應該十分清楚那是怎麽回事。你我之間若沒有那個約定,恐怕也就是路人而已。你又何必要知道我的過往呢?你的事情我就從來不問!左右不過一年半載,你我就要分道揚鑣、橋歸橋路歸路了,所以,你我又何必為彼此的過往而糾結呢,萬事,不過都是浮雲而已……”
她說著說著控製不住的抒情了一把,頓覺自己穿了一回,變得詩意了……
宋病秧子聽罷,怫然不悅起來,臉竟隱隱有些漲紅,不過倒沒有再多問。
宋病秧子自從傷口結痂後,每日晚飯後必要在院子裏練一會兒劍的。所以他緊抿著唇,提劍去了院子裏。
而康三元依然要做些針線,不過她現在主要經營二手家具,所以針線上便做的少了。因為天氣漸漸轉冷,她隻做些暖暖的枕頭和抱枕、棉手套之類的,和銀姐的混在一起賣。更多的時間則是在趕製秋冬的衣服、被褥、鞋襪等。
康三元最頭疼的是量衣服的尺寸,銀姐手把手教了她好幾個晚上,她才終於了悟。
現在她端出簸籮筐子,從裏麵拿出一件嶄新的月白色細棉布男式中衣開始忙活——這中衣乃宋病秧子之物。
這三個月來,宋病秧子一般是洗澡的時候,自己順便將衣服丟在水裏,泡一泡再拎出來,晾一夜繼續穿。
愛幹淨的康三元終於看不下去了,在給自己做了三套內外衣、十幾雙襪子之後,終於於心不忍起來。
某一天中午,喊住宋病秧子,要替他量體裁衣。
宋病秧子同棵樹一般高高大大的,康三元給他量尺寸頗費了些力氣,擺弄半天,累出了一身熱汗,連宋病秧子都被倒騰的冒汗,飽滿的唇吻愈的嫣紅。
一回生兩回熟,後來再給他量鞋子的尺寸時,就自然多了。
現在這件中衣隻剩了最後一隻袖筒還未縫好,康三元就著小油燈,不慌不忙的穿針引線,一邊瞄一眼院子裏舞劍的宋病秧子宋崖。
舞的太快,康三元看不清,但她對自己不懂得東西都存有敬畏之心的,因此覺得宋病秧子舞的一定不錯,可見他也是有一技之長的,不是個廢人……
她低頭用牙齒將棉線咬斷,再抬頭,宋病秧子也緩緩收住身勢,看來要中場休息了。正好可以試試新衣,不合適的話,她現在就可以改過來。
於是她抖抖衣服心情平靜的喊宋病秧子:“哎,官人,歇歇吧,來試一下衣服~”
宋病秧子每次聽她喊“官人”似乎都會僵一僵,不過三個多月過來了,他,也已經習慣成自然了,略頓了頓便轉身,將劍劃了個漂亮的弧夾在腋下,回到了堂屋。
畢竟重傷初愈,體力還是差了些,臉上有剛運動過後的紅潤。康三元將手中的衣衫抖了抖道:“呐,你現在到裏間去換上試一試,若哪裏不合適,我再改改”
宋病秧子將劍放到桌上,忽然古怪而客氣的道:“有勞”言罷,一本正經的拿著衣服自去試去了。康三元一時倒愣了。
其後的許多天,宋病秧子一直古怪著,一會兒冷淡,一會兒客氣,一會兒冷冰冰,一會兒又頗為溫和有禮。康三元非常懷疑,他出去了一趟是不是受什麽刺激了。
康三元當時同那鋪子的主人約定的是七天之後交錢接鋪子,所以這些天她一直跑前跑後的囤積貨品,廣傳單,為開業做準備。
銀姐的那個外甥從上個月開始便跟著康三元出去收貨,他叫吳小山,剛滿十九歲,看起來高大結實,人也很勤快,性格活潑愛說笑,康三元對吳小山甚是滿意,吳小山第一次見她便叫她“師傅”,康三元聽了覺得這個稱呼比“老板”或者“主家”都親切,便沒叫他改,並且熟了之後也喜歡叫吳小山“徒兒”了。
現在這一對師徒在渝州城的幾條較繁華的大街上,漸漸地有了名氣,原因很簡單,兩個年齡相仿、樣貌周正的男女,以師徒之稱整日同進同出的穿梭於大街小巷,難免惹人關注。
康三元覺得這樣很好,等於提前打響了自己的店的名號,說起自己的家具店,康三元已經想好了名字,就叫“康大家具鋪”又爽口又簡便……
後來再出門收購家具,康三元便做了張木牌子,寫上“康大”二字,掛於車把上,走街串巷更有了招牌。
康三元一邊收貨,趕上廟會,也會和吳小山一起去擺攤,盡量出脫一部分貨物,收回成本,不致資金短缺。吳小山天生做生意的料,在康三元的點撥下,越來越會和顧客兜搭。
而康三元的堂哥康望福,偶爾在街上或廟會上遇到康三元師徒,也總是伴著他們走一小段,說上一會兒話,這樣,就很少有地痞流氓打他們的主意了。康三元明白堂哥的用心,心裏很溫暖,畢竟是一家人啊。
這天傍晚,天又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康三元和吳小山兩人一前一後,**的推著車子回到了家裏。將貨都卸在東屋裏,吳小山便欲回去了,康三元怕過會兒雨大了,天黑路滑不好走,便塞了幾塊烙餅到他懷裏,叫他去了。
開了堂屋的門,宋病秧子竟然又不在了,桌上,有張墨跡未幹的字條——
更新滴分割線
康三元拿起碗底下的字條,定睛細看,紙條上隻有幾個宋體繁體字“勿尋,不日當歸”
康三元心說,多虧自己當年頗看了幾本古書,認了些繁體字在肚裏,今日果然派上了用場,可見學,即有所用。
又細觀了一遍這幾個字,人都說字如其人,從這些字的形體上來看,宋病秧子應該是個儒雅俊逸之人,隻是,其人之於字,偏於冷峻了些。
這樣臆測著,康三元隨手將紙團團成團,扔進案上一隻空了的茶桶裏。自己則擦擦頭,收拾一下家務,宋病秧子不在,她終於不用做飯、熬藥、燒兩份洗澡水了。心中舒適,於是準備隨便對付著吃一些剩飯,然後帶著針線去找銀姐聊一會兒。
康三元習慣性的先進裏間去收拾宋病秧子的臥室,這半間屋子足有二十幾個平方,新修葺過房子之後,這裏也煥然一新,地磚幹淨,牆紙雪白,舊蚊帳撤下來了,寬大的雙人木床上,下鋪著新茅草編結的厚床墊,粗氈布,氈布之上鋪的是康三元新做的被褥。
一色兒白底杏黃麵的被褥,看起來清新幹淨,枕頭也是一樣的花色,具是康三元的手工。裏麵填了蕎麥皮,很酥軟。
這床想來還是康三元的爹娘當年用的,雖老舊,卻很結實。
室內除了這張床,還有一桌一椅,桌子是康三元收進來的舊貨,因太笨重,幾次賣不掉,索性就留在這裏給宋病秧子當書桌使,桌前有一方凳,是康家舊物。康三元拿桐油新漆過了,看著倒也幹淨。
書桌上有上次買來的筆墨紙硯之類的,還有一隻盛著剩茶的舊茶碗。康三元整理了一下桌子,將茶碗端出去,就算收拾好了。她從來沒有替他整理床鋪的意識,宋病秧子倒也知趣,從沒有指使過她。
將家裏的雞鴨等活物都喂過一遍之後,康三元方坐在屋裏就著剩菜啃了一塊烙餅,便欲起身收拾針線去銀姐家。就在這時,忽聽院子裏的柴門吱嘎一聲響,來人了。
康三元開了屋門一看,原來是王大嬸,打著傘,推開柴門走進來,康三元忙喊道:“嬸子,小心腳下點兒,院子裏有個水坑——”——這個坑是康三元一手造出來的,她連著幾個月都在院子正中央坐著洗家具,洗的久了那地兒就成了坑,一下雨便積滿了水……
王大嬸的腿腳自上次磕了之後便不靈便,此時走來一步一滑,康三元怕她滑到,忙去院裏領她,一邊問“嬸子,吃飯了沒有?”
王大嬸今日似有心事,說話也不似往日那般大嗓門,微笑道:“剛吃過啦,你官人的身子大好了?唉,我這腿摔得,前些日子不能下地,還累你去看我幾趟,我心裏怪過意不去的”
康三元忙道:“嬸子別這樣說,我也沒做什麽。”一邊讓她進來坐下,一邊倒茶水,又問:“冕知弟弟在家做什麽呢?”
王大嬸接了茶水,道:“這不,過大半個月就要大比了,他這連月來每夜都要溫書到深夜,我來那會兒,他正吃完飯要寫字啦”
康三元笑道:“冕知弟弟既勤奮又孝順,嬸子你有福了,大比是在咱渝州城裏麽?”
王大嬸聞言麵帶憂愁的歎氣道:“唉,往年我們城陽省的大比,貢院都是設在咱渝州城的。今年卻改在西麵的江陵城,說是皇上的旨意,渝州城今年要建什麽湯沐浴場,以前考生的號舍這幾日都要拆除——”
湯沐浴場?康三元心說,難道是長公主來渝州溫泉沐浴了一次,心情舒爽,要在這兒建個專用的浴場了?勞民傷財,真作孽吆……
王大嬸歎了口氣,繼續道:“往年這大比都是九月份就開始,今年也不知因為什麽,推遲到了十一月份,天寒地凍的,去江陵城路又遠,冕知那孩子從沒出過遠門,我真擔心啊”
康三元回想起王冕知靦腆愛臉紅的樣子,心裏也有些擔憂,便道:“最好有同窗一起走,走遠路有個伴安全些”
王大嬸道:“我也是這麽想,紫堂街那邊有三四個學生,湊錢雇了兩輛馬車,我心裏想著讓冕知也同那幾個一起,隻是這一注又要幾兩銀子打點。我攢了些錢,誰承想前些日子又摔了腿,不花不花的,將冕知的路費錢花了個七七八八,這些日子,我正為此事愁得吃不下飯去——”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王大嬸說道這裏,似乎很難往下說下去,便低頭喝了一口水,轉而打量了一下屋子問道:“你官人不在家?”
康三元點頭道:“嗯,他出去找朋友散心去了——”
王大嬸似乎鬆了一口氣,兩隻手略有些局促的攥在一起,輕輕的磨著繼續道:“唉,論輩分,你是我侄女,我就是再難,也不應該向你開這個口…隻是因了我這腿的事兒,將能借的親朋都借遍了,這幾條街上,再也找不出能幫我們娘倆的人了,這才求到侄女這兒——”
康三元聽她上麵的話,已經猜到王大嬸的意思了,不過她心裏也很為難,因為自己手裏隻有五十餘兩的現錢,是預備著後天付鋪子的租金的,王冕知去江陵城參加秋闈,至少得個三四十兩銀子,若要認認師門,小做打點,又何止幾百兩,自己怕是有心無力——
三更新
不過王大嬸既然向自己一個晚輩開口,自然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康三元看著王大嬸斑白的兩鬢,殷切的神情,心裏一陣難過,仿若看到了那一世裏自己的父母,也曾經這樣為了孩子的學費而低頭求人。
康三元忙止住王大嬸道:“嬸子莫著急,不要說這些見外的話,我手裏現在還有些餘錢。你稍等,我去拿——”說著她忙起身快步走到西屋,從枕頭下掏出錢袋子,掂了一掂,全部拎回了堂屋——她知道王大嬸傷腿這一出鐵定是將她所有的積蓄花光了,往後這些日子,王大嬸自己的日常用度怕是都有問題。
而自己好壞還有一院子的貨,可以一邊賣著一邊度日,隻是那的“康大家具鋪”,近期怕是籌不出租金來了,違約的話,那二兩銀子定金也會打水漂了。
康三元想現在也顧不得這許多,從渝州城到江陵有五六天的車程,王冕知應該盡快啟程才對,這大比三年才一次,機會難得,不能誤了。
回到堂屋,她將銀子都倒出來,留下了二兩碎銀,一兩要日常花銷用;一兩要給吳小山工資的。然後將剩下的六十兩全部遞給了王大嬸,道:“不知道這些夠不夠?若嬸子早些來找我,還能多一些,可惜我今日剛進了一批貨,花掉了許多。”
王大嬸接過銀子,眼中泛出淚花來道:“三元,你好不容易攢這些,嬸子不能都拿著,冕知去江陵,四十兩也應該夠了——”
康三元推回去笑道:“嬸子莫擔心我,我這些貨一出脫,錢就有了。俗話說,窮家富路,路費帶足些總是沒錯的。況且天冷,多治些厚衣服也是好的”
兩人正說著,隻聽院門又響,卻是銀姐帶著針線來了。
兩人遂停住話頭,王大嬸將銀子收好了,又同銀姐說了會兒話,這才告辭走了。康三元送到大門外,王大嬸拉著她的手猶說:“我日後多兼些差事,可以多攢些錢還你,我曉得這是你做生意的本錢……”
康三元知道王大嬸平日是個爽利要強的人,必是緊急著想多攬活盡快還自己,便認真的道:“嬸子,我一則真不等錢用;二則你這腿還沒長好,若太操勞了怕是不妥。冕知弟弟知道了也必不安心走路的。等冕知弟弟此去高中了,你想還我多少不行的?”
說的王大嬸方笑了。
銀姐以為宋病秧子已經歇下了,倒沒有多問。同康三元一邊做針線,一邊講說些染坊裏的事情。坐到一更天,孫大哥打著傘來接人,說小孫福在家鬧著找娘,銀姐笑罵了一句。便收拾了針線,同孫大哥並肩打傘走了。
康三元站在門口看著銀姐兩口子遠去,小院頓時又安靜下來。
她回到屋裏,忽然抓心撓肝的想起夏風來。
夏風——夏捕頭,家喻戶曉的清乾四大名捕之一,俠肝義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