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許青盤膝端坐一棵大榕樹下,雙眼微閉,呼吸綿密,一呼一吸間頗有章法,全身氣息渺渺,好似要融入這周圍的環境當中。
他正在嚐試感應這天地間的靈氣。
半晌,許青無奈地睜開眼,眉頭微皺,歎息道:“還是差一點。”
距離到花鳥市場采購那天,又過去三天了,這三天,對別人來說,日子依舊,對許青來說,卻多了些許變化。
先說一下空間裏的變化。
撒在地裏的蔬菜種子,第二天就已經發芽,破土而出,並且一天一個樣,個子竄得老快,綠秧秧的看著喜人,這一兩天就可以分苗移植了。
泡著的稻穀種子,更是誇張,第二天發芽,晚上白芽就抽出老長,許青不得不用了半天時間,提前開出一畝水田,將其撒進去。
為了省事,他連育秧這一步都省了,反正是在空間裏,何必費那事。
許青對比了一下,同樣的作物,在空間裏的生長速度要比外界快三四倍。
拿稻穀舉例,在外麵要三四個月才可以成熟,空間裏估計一個月後就可以收割了。
當然這也跟種植的都是普通作物有關,要是種的是人參首烏之類的大補藥材,生長速度恐怕就沒那麽快了。
空間有這個效果有點出乎許青的意料,畢竟青鬆老道一再強調地球靈氣稀薄,無形中,使他對空間的種植效果並沒有太大期待。
現在想來,應該是來自異界的青鬆心理標準太高了。
也是,須彌戒畢竟是法寶,有靈氣滋養,能催生作物不稀奇。
成熟周期縮短了,就是不知道品質如何,不過怎麽說都是用靈水澆灌出來的,按理說品質再怎麽也比外麵的強。
至於那些魚苗,精神倒是精神得很,一時半會還沒看出有太大的變化。
除了田地與池塘,其餘的空地裏,都長出了嫩嫩綠綠的小草,隻是許青並不認識那是什麽草。
然後是他的身體變化。
過了這幾天,通了氣脈的好處終於慢慢顯現出來了,許青能明顯感覺到,在丹田那小氣團的滋潤下,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感,感知力,耐力,力量等各種素質都一直在緩慢增長中。
這些增長都還在人類範圍內,並沒有誇張到能力舉千斤,想懟誰就懟誰的程度。
身體變強了,精神自然也就旺盛,精力充沛,睡眠質量提升之類的都是小事。
這些變化都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另一個變化。
他丹田裏的那個小氣團變小了很多,比起開始的時候,縮水了大半,如果說之前是乒乓球,那麽現在就是一鵪鶉蛋,看起來忒可憐。
滋養肉身需要消耗靈氣,看著這樣下去,再得不到補充的話,氣團就要消失了。
氣團一旦消散,沒了靈氣的滋養,那麽原本剛通的氣脈,就會再次閉塞。
許青自然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可他雖然通了氣脈,但那是開靈符之功,對於修煉,實際上是一竅不通。
既然如此,還能怎樣,不會?學唄。
這三天,他已經把《食氣法》和《行氣論》兩本古籍看完了。
雖說是文言文,但裏麵的內容都講述得比較淺顯,用詞簡潔,描述得當,盡管借用了一些道藏佛藏裏丹書佛經的一些術語,但還是較容易理解的。
想來青鬆老道撰寫時並沒有故作玄虛,寫些雲裏霧裏的東西。
老道士想留下門傳承也是不容易啊,既要精通兩界語言,充當翻譯,還要充分考慮到文化的差異,以免後人看不懂。
說起來許青是很佩服青鬆的,憑老道士的能耐,在那個迷信的時代,隻要他想,隨意就能開啟主角模式,攪動風雲,露幾手法術,別人都得納頭就拜,別說稱王作帝,就算是稱聖作祖,都不是什麽難事。
想想那劉邦起義,還要斬條白蛇糊弄下屬,就知道古代人們對於超凡力量的崇拜。
但青鬆從沒想過這回事,一心隻想回家,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行走在山林之間,形跡不顯,從曆史上的記載可以知道,他根本就沒有鬧出過什麽大動靜。
這是真的將功名利祿視若浮塵,這份心性,比之聖人不差。
佩服過後,再說回修煉。
《食氣法》和《行氣論》,是青鬆留下的兩本關於修行的最基礎法門。
《食氣法》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吸取靈氣,如吞食靈氣的步驟,時辰,地點,姿勢,呼吸等技巧。
《行氣論》講述的則是如何運用靈氣,如氣息流轉,大小周天運轉,淬煉身體等。
兩者一取一用,正好配合,相得益彰。
按照許青等情況,他先要修煉《食氣法》,食靈氣而充盈丹田,以免剛通的氣脈因沒有靈氣的滋養重新閉塞。
但他在初始入門——感應靈氣這一關就卡住了。
原因就是:心不夠靜。
修行一途,首重靜功,心靜,則神明,則體透,可映照己身,可體察天地,可謂妙不可言。
然而人心浮躁,複雜難測,往往一念未消,一念又起,如此反複,最終難免念頭叢生,無法平靜。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先修靜功,心足夠靜了,才能感應捕捉到那飄渺難測的靈氣,引氣入體,開靈通脈。
《食氣法》中也說了,靈符宗的弟子,真正踏入修行之前,往往都修了數年靜功,最遲的一個,足足用了十年,才成功做到引氣入體。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許青這麽幸運的,有開靈符幫助,哪怕是在靈符宗,開靈符也是相當珍貴的。
許青嚐試感應靈氣已經兩天了,但盡管他性格平和,雜念不多,加之通了氣脈,有了加成,也隻能模糊地感應到靈氣的存在,無法引氣入體。
看來我不是天才,再次失敗後,許青得出結論。
按理說開靈通脈後,想要感應靈氣,就相當容易了,沒想到還是不行,總是差了那麽一點。
隻能使用另外的方法了。
《食氣法》中有言,如果靜功不深,無法靜心,可使用一些輔助之物,如焚香,寫字,作畫,對弈,聽曲等,幫助入靜。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無法憑自身定力把心靜下來,那就給自己找一個目標,專注進去,慢慢地就可以達到靜心的效果了。
隻是,靠輔助之物入靜,比之自我入靜,效果就要差上不少。
許青當時就吐槽:沒想到修個行,還要附帶琴棋書畫技能,整得跟青樓入行標準似的。
原本想要試試自己的資質,現在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妖孽天才了,那還等什麽?
買筆墨紙硯,練字去!
他正在嚐試感應這天地間的靈氣。
半晌,許青無奈地睜開眼,眉頭微皺,歎息道:“還是差一點。”
距離到花鳥市場采購那天,又過去三天了,這三天,對別人來說,日子依舊,對許青來說,卻多了些許變化。
先說一下空間裏的變化。
撒在地裏的蔬菜種子,第二天就已經發芽,破土而出,並且一天一個樣,個子竄得老快,綠秧秧的看著喜人,這一兩天就可以分苗移植了。
泡著的稻穀種子,更是誇張,第二天發芽,晚上白芽就抽出老長,許青不得不用了半天時間,提前開出一畝水田,將其撒進去。
為了省事,他連育秧這一步都省了,反正是在空間裏,何必費那事。
許青對比了一下,同樣的作物,在空間裏的生長速度要比外界快三四倍。
拿稻穀舉例,在外麵要三四個月才可以成熟,空間裏估計一個月後就可以收割了。
當然這也跟種植的都是普通作物有關,要是種的是人參首烏之類的大補藥材,生長速度恐怕就沒那麽快了。
空間有這個效果有點出乎許青的意料,畢竟青鬆老道一再強調地球靈氣稀薄,無形中,使他對空間的種植效果並沒有太大期待。
現在想來,應該是來自異界的青鬆心理標準太高了。
也是,須彌戒畢竟是法寶,有靈氣滋養,能催生作物不稀奇。
成熟周期縮短了,就是不知道品質如何,不過怎麽說都是用靈水澆灌出來的,按理說品質再怎麽也比外麵的強。
至於那些魚苗,精神倒是精神得很,一時半會還沒看出有太大的變化。
除了田地與池塘,其餘的空地裏,都長出了嫩嫩綠綠的小草,隻是許青並不認識那是什麽草。
然後是他的身體變化。
過了這幾天,通了氣脈的好處終於慢慢顯現出來了,許青能明顯感覺到,在丹田那小氣團的滋潤下,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感,感知力,耐力,力量等各種素質都一直在緩慢增長中。
這些增長都還在人類範圍內,並沒有誇張到能力舉千斤,想懟誰就懟誰的程度。
身體變強了,精神自然也就旺盛,精力充沛,睡眠質量提升之類的都是小事。
這些變化都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另一個變化。
他丹田裏的那個小氣團變小了很多,比起開始的時候,縮水了大半,如果說之前是乒乓球,那麽現在就是一鵪鶉蛋,看起來忒可憐。
滋養肉身需要消耗靈氣,看著這樣下去,再得不到補充的話,氣團就要消失了。
氣團一旦消散,沒了靈氣的滋養,那麽原本剛通的氣脈,就會再次閉塞。
許青自然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可他雖然通了氣脈,但那是開靈符之功,對於修煉,實際上是一竅不通。
既然如此,還能怎樣,不會?學唄。
這三天,他已經把《食氣法》和《行氣論》兩本古籍看完了。
雖說是文言文,但裏麵的內容都講述得比較淺顯,用詞簡潔,描述得當,盡管借用了一些道藏佛藏裏丹書佛經的一些術語,但還是較容易理解的。
想來青鬆老道撰寫時並沒有故作玄虛,寫些雲裏霧裏的東西。
老道士想留下門傳承也是不容易啊,既要精通兩界語言,充當翻譯,還要充分考慮到文化的差異,以免後人看不懂。
說起來許青是很佩服青鬆的,憑老道士的能耐,在那個迷信的時代,隻要他想,隨意就能開啟主角模式,攪動風雲,露幾手法術,別人都得納頭就拜,別說稱王作帝,就算是稱聖作祖,都不是什麽難事。
想想那劉邦起義,還要斬條白蛇糊弄下屬,就知道古代人們對於超凡力量的崇拜。
但青鬆從沒想過這回事,一心隻想回家,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行走在山林之間,形跡不顯,從曆史上的記載可以知道,他根本就沒有鬧出過什麽大動靜。
這是真的將功名利祿視若浮塵,這份心性,比之聖人不差。
佩服過後,再說回修煉。
《食氣法》和《行氣論》,是青鬆留下的兩本關於修行的最基礎法門。
《食氣法》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吸取靈氣,如吞食靈氣的步驟,時辰,地點,姿勢,呼吸等技巧。
《行氣論》講述的則是如何運用靈氣,如氣息流轉,大小周天運轉,淬煉身體等。
兩者一取一用,正好配合,相得益彰。
按照許青等情況,他先要修煉《食氣法》,食靈氣而充盈丹田,以免剛通的氣脈因沒有靈氣的滋養重新閉塞。
但他在初始入門——感應靈氣這一關就卡住了。
原因就是:心不夠靜。
修行一途,首重靜功,心靜,則神明,則體透,可映照己身,可體察天地,可謂妙不可言。
然而人心浮躁,複雜難測,往往一念未消,一念又起,如此反複,最終難免念頭叢生,無法平靜。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先修靜功,心足夠靜了,才能感應捕捉到那飄渺難測的靈氣,引氣入體,開靈通脈。
《食氣法》中也說了,靈符宗的弟子,真正踏入修行之前,往往都修了數年靜功,最遲的一個,足足用了十年,才成功做到引氣入體。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許青這麽幸運的,有開靈符幫助,哪怕是在靈符宗,開靈符也是相當珍貴的。
許青嚐試感應靈氣已經兩天了,但盡管他性格平和,雜念不多,加之通了氣脈,有了加成,也隻能模糊地感應到靈氣的存在,無法引氣入體。
看來我不是天才,再次失敗後,許青得出結論。
按理說開靈通脈後,想要感應靈氣,就相當容易了,沒想到還是不行,總是差了那麽一點。
隻能使用另外的方法了。
《食氣法》中有言,如果靜功不深,無法靜心,可使用一些輔助之物,如焚香,寫字,作畫,對弈,聽曲等,幫助入靜。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無法憑自身定力把心靜下來,那就給自己找一個目標,專注進去,慢慢地就可以達到靜心的效果了。
隻是,靠輔助之物入靜,比之自我入靜,效果就要差上不少。
許青當時就吐槽:沒想到修個行,還要附帶琴棋書畫技能,整得跟青樓入行標準似的。
原本想要試試自己的資質,現在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妖孽天才了,那還等什麽?
買筆墨紙硯,練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