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苦笑:“大娃, 你剛才還說我是你的好兄弟呢。”
“我現在也沒說你不是啊。”鍾大娃不明白, “你為什麽會這樣想?”
宋招娣解釋道:“你把自立當兄弟,還說他被玩,有你這麽當兄弟嗎?”
“可是我說的是實話啊。”鍾大娃道,“難道要我說自立沒玩過翻花繩, 不會玩才一直輸給三娃?明明是自立笨,三娃獨贏。”
自立無語:“大娃, 我不笨。”
“好吧,你的手笨。”大娃看向宋招娣, “娘,我這麽說可以嗎?”
宋招娣:“你問自立,我又不是自立,沒法替他回答。”
“自立, 是你笨還是你的手笨?”大娃問。
自立不想跟他說話, 夾一個餃子塞嘴裏。
宋招娣挺意外, 轉向鍾建國,這小孩知道發脾氣,使性子了?
鍾建國也沒想到,遞給宋招娣一個韭菜盒子:“吃飯, 再不吃就涼了。”
宋招娣掰一半還給鍾建國:“我吃不完。”
“娘,五個餃子吃完了。”鍾三娃扯扯宋招娣的衣服,“我還餓。”不等宋招娣開口,“我不喜歡吃餃子。”
宋招娣:“那我給你泡一碗奶粉。”
鍾三娃傻眼,他家什麽時候有這麽多吃的?
“我也不想喝奶粉。”鍾三娃連忙說, 恐怕慢一點宋招娣真去了。
宋招娣從善如流:“那你的奶粉給哥哥們喝吧。”
“不行。”鍾三娃脫口而出。
宋招娣經常在孩子麵前念叨,牛奶對身體好,年前出去置辦年貨,就買了五包奶粉,五個孩子一人一包。
三娃不想喝奶粉,因為島上像他這麽大的小孩都不吃了。可他想長高,不但很寶貝屬於他的那包奶粉,還總想法子弄一點哥哥們的奶粉。
在三娃看來,哥哥們喝的少,他喝得多,他長得比哥哥們快,過幾年就能長得跟哥哥們一樣高了。
三娃的小心思,宋招娣和鍾建國很清楚。發現大娃由著三娃騙他的奶粉,他們當父母的也沒出麵幹涉。
宋招娣也是知道這一點,才特意扯出奶粉:“那就吃點韭菜盒子。”
“娘……”三娃撲向宋招娣。
宋招娣連忙伸手摟住他:“嗯,我聽見了。”
“娘,我要哭了啊。”三娃望著宋招娣,眼裏沒有淚水,盡是狡黠。
宋招娣道:“你哭我也沒辦法,豆腐皮都被你哥哥吃完了。”
“吃完了?”三娃愣住,意識到她說什麽,猛地扭頭,碟子裏幹幹淨淨,他大哥鍾大娃正夾著餃子蘸醬,“娘!”
宋招娣:“你就是想吃涼的,我知道。但是,鍾三娃,你才三歲,腸胃弱,吃了有油的韭菜盒子,再吃太多生的菜會拉肚子。等你長大了,想吃多少,娘給你做多少。”
鍾三娃想說,長大也不吃。
鍾建國咳嗽一聲,小孩連忙回去坐好,把碗推給宋招娣。
宋招娣給他夾三個餃子:“夠嗎?”
鍾三娃癟癟嘴,不甘不願的點一下頭。
宋招娣無語,也沒管他,省得他以為撒撒嬌就能達到目的。
翌日,農曆正月十三,鍾家也沒蒸飯炒菜,早上和晌午把昨兒包的餃子吃了,晚上喝點菠菜湯,吃點韭菜盒子,一天就過了。
宋招娣已經答應孩子們,元宵節做紅燒肉,正月十四那天就沒去副食廠買肉,一家人吃青菜和醃菜對付一天。
正月十五,早上,宋招娣帶著一串孩子,到副食廠門口就引起眾人側目。
有的人眼中是同情,有的人眼中是佩服,有的人眼中是幸災樂禍……宋招娣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麽,也懶得管外人怎麽看她。
宋招娣前世因有貴人幫助,圈裏圈外的人都嘲諷她有金/主。後來她幫恩人的兒女設計衣服,圈裏的人看出她背靠大樹,關於她有金/主,爬老頭子床的惡語才消失殆盡。
跟前世比起來,今生那些複雜的眼神,在宋招娣看來就是這群人眼睛有病。
話說回來,要不是因為她穿越到農村,還是六十年代農村,哪怕鍾建國的三個孩子智商破表,可愛到爆,鍾建國本人是師長,她也不會嫁給鍾建國。
不過,這麽一說就扯遠了。
宋招娣走到豬肉攤前,拿出五斤豬肉票和錢遞給賣豬肉的男人。
男人下意識說:“宋老師,這個月還有十天呢。”
今天陽曆二月二十,對於他的提醒,宋招娣說一聲謝謝,就說:“幾個孩子要一次吃完,那就一次吃完,省得他們天天惦記。”
“你,你真寵孩子。”男人以前聽同事說過,小宋老師會寵孩子,他當時也不信。可鍾建國和宋招娣三天兩頭過來買魚和鴨子以及大骨棒,副食廠的職工想不信都不行。
這幾年上麵提出“向雷鋒同誌學習”,副食廠主任也跟工人們開過“向雷鋒同誌學習”的座談會。但如今日子不寬裕,有人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宋招娣對鍾建國的三個孩子好,又在外麵撿來兩個孩子,副食廠的工人聊到鍾家的事,心疼宋招娣,更多的是佩服。
賣豬肉的男人便是其中之一。
趁著別人沒注意,男人拿起稱隨便稱一下,高聲道:“剛剛好,宋老師,拿好。”
“謝謝。”宋招娣不認識稱,但她知道秤杆是平的就代表剛剛好,秤杆往上翹,說明東西多了。打眼一看,便知道人家又多給她一點豬肉。怕眼尖的人看出什麽,宋招娣把豬肉扔到背簍裏就抱起三娃去買魚。
鍾大娃攥著五毛錢,帶著哥哥弟弟們買蔬菜。
半個小時左右,一家六口在門口集合。
片刻,鍾建國開著吉普車來了。
下車看到地上的背簍裏麵全是菜,而大娃身上還背一個小背簍,鍾建國驚訝:“你們怎麽買這麽多?”
“因為咱們家人多啊。”大娃指著更生和二娃,“你們跟爸爸和三娃回去,我們還有點事。”
二娃問:“去買吃的嗎?”
宋招娣微微頷首:“是的。”
“那你們去吧。”二娃對吃的東西不感興趣,反正父母不偏不倚,他不爭不搶,該是他的也不會跑進他哥肚子裏,拉著更生就往車上爬。
鍾建國提醒道:“大娃,把你的背簍也給我。”
“我背簍裏什麽都沒有。”鍾大娃擺擺手,“爸爸,你們快回去吧。”
宋招娣笑道:“我們去供銷社,不是去幹什麽壞事。”
大娃膽子大,他要去海邊撿海螺和螃蟹,自立怕他一個人偷偷跑去,趁著大娃不在,自立就把這事告訴宋招娣。
宋招娣也怕大娃個貪吃鬼去海邊,今天早上做飯,大娃幫著宋招娣燒火,宋招娣就說,回頭領他去漁民家裏換海螺和螃蟹。
油票、布票和肉票稀缺,宋招娣不舍得用這些票,就去供銷社買一斤糖放背簍裏。隨後,領著倆孩子去名聲比較好,大娃也認識的漁民家中。
島上的漁民三天兩頭出海,家裏最不缺海螺和螃蟹。宋招娣的運氣也不錯,到漁民家中就看到一盆扇貝和一盆螃蟹。
宋招娣很驚訝,細問之下才知道,為了今天的元宵節,島上的漁民昨晚出海了,今天早上才回來。
宋招娣一邊把糖拿出來,一邊說明來意。
這個時代不準民眾私下交易,但允許民眾以物換物。
漁民也不缺那一點點海產,宋招娣誠意十足,漁民想著自家小輩經常跟鍾家的孩子玩,便給宋招娣十來個螃蟹,一半扇貝,還要給宋招娣一條帶魚。
宋招娣說孩子小,不能吃帶魚,他們家買鱸魚了,漁民才把魚拿回去。不過,四五斤扇貝,和十來隻冬蟹,還是讓宋招娣吃了一驚。
晌午,宋招娣清蒸螃蟹,炒了扇貝,做了紅燒肉,做個鱸魚燉豆腐,又炒個山藥。一家人吃飽喝足,宋招娣就讓大娃再去漁民家一趟。
大娃下意識問:“娘,還換東西?”
“別做夢了。”宋招娣道,“晌午這種吃法,一年最多兩次。櫃子裏有兩盆醃的蒜瓣和胡蘿卜菜,你和自立給人家送去。”
大娃不動彈:“娘,你自己都不想吃的東西,叫我給人家送去?我不去,要去你去。”
“我什麽時候不想吃了?”宋招娣瞪著眼睛,“快點!”
鍾大娃巋然不動:“不去。”
“大娃,聽話。”鍾建國揉著肚子站起來,“島上的漁民三天兩頭出海,在海上的時候都是蒸點米飯,吃點自家醃的東西對付一下。
“咱們今兒早上還吃過蒜瓣和胡蘿卜絲,算不上把咱家不吃的東西給人家。再說了,櫃子裏的胡蘿卜絲和蒜瓣是你娘晌午撈出來的,又不是咱家吃剩的。”
鍾大娃:“娘早上還說不想吃了。”
“你娘說不想吃,是因為吃一個冬天了。甭說醃的菜,就算吃肉也吃膩了。”鍾建國道,“自立,去把菜端出來。”
自立拉一下大娃:“走啦。”
鍾大娃還是不動彈:“娘,你讓我摘點青菜,我就去。”
宋招娣笑道:“你看哪棵生菜長得大,哪棵菠菜長得好,你自己拿著鋤頭砍。想砍多少砍多少。”
鍾大娃一喜,突然想到:“也不能砍太多,咱家還得吃呢。”
鍾建國突然覺得大兒子很煩,很想一腳把他踢海裏,“要砍菜的人是你,不舍得的還是你。你去不去?不去叫二娃去。”
“去去去,現在就去。”鍾大娃叫自立去端菜,他拿著小鋤頭砍菠菜和生菜。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半個多小時,鍾大娃回來,放下背簍就躺在椅子上。
宋招娣見他有氣無力,神情萎靡,又注意到背簍往外滴水,瞬間想到他怎麽了,故意問:“大娃,怎麽了?”
鍾大娃擺擺手:“別跟我說話,我不想說話。”
“哥哥,有人欺負你?”鍾三娃跑到大娃跟前,“跟我說是誰。”
宋招娣問:“你幫你哥收拾人家?三娃,給我過來。”
“大哥一定是生病了。”二娃猜測,“自立哥,樓上抽屜裏有藥,給哥吃一片,哥就好了。”
鍾大娃抬腿一腳把二娃踢開:“你才有病,滾一邊去。”
“你才滾一邊去!”二娃踉蹌了一下,抬腳給大娃一下,就躲到更生身後。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
“我現在也沒說你不是啊。”鍾大娃不明白, “你為什麽會這樣想?”
宋招娣解釋道:“你把自立當兄弟,還說他被玩,有你這麽當兄弟嗎?”
“可是我說的是實話啊。”鍾大娃道,“難道要我說自立沒玩過翻花繩, 不會玩才一直輸給三娃?明明是自立笨,三娃獨贏。”
自立無語:“大娃, 我不笨。”
“好吧,你的手笨。”大娃看向宋招娣, “娘,我這麽說可以嗎?”
宋招娣:“你問自立,我又不是自立,沒法替他回答。”
“自立, 是你笨還是你的手笨?”大娃問。
自立不想跟他說話, 夾一個餃子塞嘴裏。
宋招娣挺意外, 轉向鍾建國,這小孩知道發脾氣,使性子了?
鍾建國也沒想到,遞給宋招娣一個韭菜盒子:“吃飯, 再不吃就涼了。”
宋招娣掰一半還給鍾建國:“我吃不完。”
“娘,五個餃子吃完了。”鍾三娃扯扯宋招娣的衣服,“我還餓。”不等宋招娣開口,“我不喜歡吃餃子。”
宋招娣:“那我給你泡一碗奶粉。”
鍾三娃傻眼,他家什麽時候有這麽多吃的?
“我也不想喝奶粉。”鍾三娃連忙說, 恐怕慢一點宋招娣真去了。
宋招娣從善如流:“那你的奶粉給哥哥們喝吧。”
“不行。”鍾三娃脫口而出。
宋招娣經常在孩子麵前念叨,牛奶對身體好,年前出去置辦年貨,就買了五包奶粉,五個孩子一人一包。
三娃不想喝奶粉,因為島上像他這麽大的小孩都不吃了。可他想長高,不但很寶貝屬於他的那包奶粉,還總想法子弄一點哥哥們的奶粉。
在三娃看來,哥哥們喝的少,他喝得多,他長得比哥哥們快,過幾年就能長得跟哥哥們一樣高了。
三娃的小心思,宋招娣和鍾建國很清楚。發現大娃由著三娃騙他的奶粉,他們當父母的也沒出麵幹涉。
宋招娣也是知道這一點,才特意扯出奶粉:“那就吃點韭菜盒子。”
“娘……”三娃撲向宋招娣。
宋招娣連忙伸手摟住他:“嗯,我聽見了。”
“娘,我要哭了啊。”三娃望著宋招娣,眼裏沒有淚水,盡是狡黠。
宋招娣道:“你哭我也沒辦法,豆腐皮都被你哥哥吃完了。”
“吃完了?”三娃愣住,意識到她說什麽,猛地扭頭,碟子裏幹幹淨淨,他大哥鍾大娃正夾著餃子蘸醬,“娘!”
宋招娣:“你就是想吃涼的,我知道。但是,鍾三娃,你才三歲,腸胃弱,吃了有油的韭菜盒子,再吃太多生的菜會拉肚子。等你長大了,想吃多少,娘給你做多少。”
鍾三娃想說,長大也不吃。
鍾建國咳嗽一聲,小孩連忙回去坐好,把碗推給宋招娣。
宋招娣給他夾三個餃子:“夠嗎?”
鍾三娃癟癟嘴,不甘不願的點一下頭。
宋招娣無語,也沒管他,省得他以為撒撒嬌就能達到目的。
翌日,農曆正月十三,鍾家也沒蒸飯炒菜,早上和晌午把昨兒包的餃子吃了,晚上喝點菠菜湯,吃點韭菜盒子,一天就過了。
宋招娣已經答應孩子們,元宵節做紅燒肉,正月十四那天就沒去副食廠買肉,一家人吃青菜和醃菜對付一天。
正月十五,早上,宋招娣帶著一串孩子,到副食廠門口就引起眾人側目。
有的人眼中是同情,有的人眼中是佩服,有的人眼中是幸災樂禍……宋招娣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麽,也懶得管外人怎麽看她。
宋招娣前世因有貴人幫助,圈裏圈外的人都嘲諷她有金/主。後來她幫恩人的兒女設計衣服,圈裏的人看出她背靠大樹,關於她有金/主,爬老頭子床的惡語才消失殆盡。
跟前世比起來,今生那些複雜的眼神,在宋招娣看來就是這群人眼睛有病。
話說回來,要不是因為她穿越到農村,還是六十年代農村,哪怕鍾建國的三個孩子智商破表,可愛到爆,鍾建國本人是師長,她也不會嫁給鍾建國。
不過,這麽一說就扯遠了。
宋招娣走到豬肉攤前,拿出五斤豬肉票和錢遞給賣豬肉的男人。
男人下意識說:“宋老師,這個月還有十天呢。”
今天陽曆二月二十,對於他的提醒,宋招娣說一聲謝謝,就說:“幾個孩子要一次吃完,那就一次吃完,省得他們天天惦記。”
“你,你真寵孩子。”男人以前聽同事說過,小宋老師會寵孩子,他當時也不信。可鍾建國和宋招娣三天兩頭過來買魚和鴨子以及大骨棒,副食廠的職工想不信都不行。
這幾年上麵提出“向雷鋒同誌學習”,副食廠主任也跟工人們開過“向雷鋒同誌學習”的座談會。但如今日子不寬裕,有人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宋招娣對鍾建國的三個孩子好,又在外麵撿來兩個孩子,副食廠的工人聊到鍾家的事,心疼宋招娣,更多的是佩服。
賣豬肉的男人便是其中之一。
趁著別人沒注意,男人拿起稱隨便稱一下,高聲道:“剛剛好,宋老師,拿好。”
“謝謝。”宋招娣不認識稱,但她知道秤杆是平的就代表剛剛好,秤杆往上翹,說明東西多了。打眼一看,便知道人家又多給她一點豬肉。怕眼尖的人看出什麽,宋招娣把豬肉扔到背簍裏就抱起三娃去買魚。
鍾大娃攥著五毛錢,帶著哥哥弟弟們買蔬菜。
半個小時左右,一家六口在門口集合。
片刻,鍾建國開著吉普車來了。
下車看到地上的背簍裏麵全是菜,而大娃身上還背一個小背簍,鍾建國驚訝:“你們怎麽買這麽多?”
“因為咱們家人多啊。”大娃指著更生和二娃,“你們跟爸爸和三娃回去,我們還有點事。”
二娃問:“去買吃的嗎?”
宋招娣微微頷首:“是的。”
“那你們去吧。”二娃對吃的東西不感興趣,反正父母不偏不倚,他不爭不搶,該是他的也不會跑進他哥肚子裏,拉著更生就往車上爬。
鍾建國提醒道:“大娃,把你的背簍也給我。”
“我背簍裏什麽都沒有。”鍾大娃擺擺手,“爸爸,你們快回去吧。”
宋招娣笑道:“我們去供銷社,不是去幹什麽壞事。”
大娃膽子大,他要去海邊撿海螺和螃蟹,自立怕他一個人偷偷跑去,趁著大娃不在,自立就把這事告訴宋招娣。
宋招娣也怕大娃個貪吃鬼去海邊,今天早上做飯,大娃幫著宋招娣燒火,宋招娣就說,回頭領他去漁民家裏換海螺和螃蟹。
油票、布票和肉票稀缺,宋招娣不舍得用這些票,就去供銷社買一斤糖放背簍裏。隨後,領著倆孩子去名聲比較好,大娃也認識的漁民家中。
島上的漁民三天兩頭出海,家裏最不缺海螺和螃蟹。宋招娣的運氣也不錯,到漁民家中就看到一盆扇貝和一盆螃蟹。
宋招娣很驚訝,細問之下才知道,為了今天的元宵節,島上的漁民昨晚出海了,今天早上才回來。
宋招娣一邊把糖拿出來,一邊說明來意。
這個時代不準民眾私下交易,但允許民眾以物換物。
漁民也不缺那一點點海產,宋招娣誠意十足,漁民想著自家小輩經常跟鍾家的孩子玩,便給宋招娣十來個螃蟹,一半扇貝,還要給宋招娣一條帶魚。
宋招娣說孩子小,不能吃帶魚,他們家買鱸魚了,漁民才把魚拿回去。不過,四五斤扇貝,和十來隻冬蟹,還是讓宋招娣吃了一驚。
晌午,宋招娣清蒸螃蟹,炒了扇貝,做了紅燒肉,做個鱸魚燉豆腐,又炒個山藥。一家人吃飽喝足,宋招娣就讓大娃再去漁民家一趟。
大娃下意識問:“娘,還換東西?”
“別做夢了。”宋招娣道,“晌午這種吃法,一年最多兩次。櫃子裏有兩盆醃的蒜瓣和胡蘿卜菜,你和自立給人家送去。”
大娃不動彈:“娘,你自己都不想吃的東西,叫我給人家送去?我不去,要去你去。”
“我什麽時候不想吃了?”宋招娣瞪著眼睛,“快點!”
鍾大娃巋然不動:“不去。”
“大娃,聽話。”鍾建國揉著肚子站起來,“島上的漁民三天兩頭出海,在海上的時候都是蒸點米飯,吃點自家醃的東西對付一下。
“咱們今兒早上還吃過蒜瓣和胡蘿卜絲,算不上把咱家不吃的東西給人家。再說了,櫃子裏的胡蘿卜絲和蒜瓣是你娘晌午撈出來的,又不是咱家吃剩的。”
鍾大娃:“娘早上還說不想吃了。”
“你娘說不想吃,是因為吃一個冬天了。甭說醃的菜,就算吃肉也吃膩了。”鍾建國道,“自立,去把菜端出來。”
自立拉一下大娃:“走啦。”
鍾大娃還是不動彈:“娘,你讓我摘點青菜,我就去。”
宋招娣笑道:“你看哪棵生菜長得大,哪棵菠菜長得好,你自己拿著鋤頭砍。想砍多少砍多少。”
鍾大娃一喜,突然想到:“也不能砍太多,咱家還得吃呢。”
鍾建國突然覺得大兒子很煩,很想一腳把他踢海裏,“要砍菜的人是你,不舍得的還是你。你去不去?不去叫二娃去。”
“去去去,現在就去。”鍾大娃叫自立去端菜,他拿著小鋤頭砍菠菜和生菜。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半個多小時,鍾大娃回來,放下背簍就躺在椅子上。
宋招娣見他有氣無力,神情萎靡,又注意到背簍往外滴水,瞬間想到他怎麽了,故意問:“大娃,怎麽了?”
鍾大娃擺擺手:“別跟我說話,我不想說話。”
“哥哥,有人欺負你?”鍾三娃跑到大娃跟前,“跟我說是誰。”
宋招娣問:“你幫你哥收拾人家?三娃,給我過來。”
“大哥一定是生病了。”二娃猜測,“自立哥,樓上抽屜裏有藥,給哥吃一片,哥就好了。”
鍾大娃抬腿一腳把二娃踢開:“你才有病,滾一邊去。”
“你才滾一邊去!”二娃踉蹌了一下,抬腳給大娃一下,就躲到更生身後。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