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趙倩兒分開的徐遙很快就將此事拋在了腦後,非是其不懂察言觀色,但是在徐遙的心中,漂亮的女人就等於麻煩,漂亮又聰明還有手段的女人,更是麻煩中的大麻煩,眼下形勢雖然不得不合作,徐遙卻沒有與其深交的意思。
大韓以軍立國,卻是沒有那麽多的繁文縟節,一番進殿之後,便是當朝禮部尚書主持,在這大韓皇宮中定了場地,開始比試起來。大韓天子雖然不在此處,但是若是有特別出彩之人,自會得到天子垂目,這也是之前幾屆科舉已經印證過的事情。
故凡是心中有所打算的舉子,俱是賣了十二分的力氣,好要搏出一個前程出來。然而與徐遙想象中的龍爭虎鬥不同,徐遙再看這些比試,卻感覺頗有些一般,心中暗暗掂量了一下,其中能讓自己另眼相看的人可謂寥寥,走遍全場,也不過二三人讓自己微微有些強手的感覺,眼中不僅露出些疑惑之色。
其實倒是徐遙小覷了自己,其一番造化之後,早已是今非昔比,不然也不會得韓君與趙倩兒之流另眼相看。要知道趙倩兒與韓君俱是天魔宗新一代練氣弟子的翹楚之輩,趙倩兒身出天魔宗大族,更身具天音魔體,自出生便在家族之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本身實力也十分出眾,韓君更是天魔宗一有名狠人座下唯一的弟子,根骨也十分不凡,其等實力與跟腳在天魔宗之中俱是頂尖,眼界何等之高,徐遙能入得其等眼中,已經是很能說明問題了。
而天魔宗何等聲威,在瀾滄宗隱隱為第一宗門,除了素來與世無爭神秘莫測,觸角遍布瀾滄修仙界的尚雲閣外,其餘宗門莫不是隱隱矮其一頭,若不是天魔宗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一副不思進取的模樣,這瀾滄修仙界早就換了一番天地了。
徐遙一路走來,不知不覺中,已經與瀾滄修仙界練氣期最為翹楚的一撮修士相提並論了,其高屋建瓴之下,其餘練氣期修士能讓其感到些許強勁的自是鳳毛麟角。
這一次的天魔秘境品階雖高,這一屆科舉又群英薈萃,凝聚了整個大韓王朝練氣期的精華,但以徐遙現在的境界實力,有二三人讓其感到威脅,已經是大韓底蘊深厚的表現了。
徐遙雖然頗有些不自知的感覺,但場中眾人卻對其實力卻是頗有了解,與徐遙對上的修士莫不是愁眉苦臉,上台之後走不上幾招便落敗,不但徐遙覺得甚是無趣,其一幹對手也是神色不甚自然,大感麵上無光。然而勢比人強,其等雖然大呼倒黴,卻也對徐遙的手段心服口服。
很快第一輪就過去了,場中的形勢卻越發分明起來,隱隱分為三個階層。第一層則是科舉的普通舉子,修為普遍達到練氣後期,有幾分出采手段,但時運不濟遇上徐遙這一撮人等。第二層則是各大世家中的強手與草莽之中真正的豪傑之輩,這在往屆應該充當主角的一群人現如今卻麵臨著不得不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第三層則是這這屆中詭異出現的以八侯嫡脈子弟為主,夾雜著一個常廣郡主與以“黑馬”姿態出現的徐遙的奇怪組合。這群人中,王侯子弟不用說,已經是大韓王朝的頂級權貴早已進無可進,拿這科舉名次自是毫無用處,而就算是出身略差一些的徐遙,也是那執掌一城諸侯世家的嫡脈子弟,背後更是隱隱站著大韓最為強盛的邊軍,想要步入仕途不用參加這科舉也能一路順風順水,平步青雲。
對著這一幹“閑雜”人等占著茅坑不拉屎在場眾人心中都是暗恨不矣,卻又不敢說出來,免得得罪了這些又有背景又有實力的二世祖,免得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徐遙自是不會對在場眾人是何心理有什麽反應,其心中再細細過了一遍剛才自己觀察到值得注意的對手。第一位,自然是徐遙的“老熟人”胡明傳了,其淩厲手段即使現在徐遙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也不敢說穩勝,自然是對其留了個心眼。
第二位,則是剛剛與徐遙達成同盟的常廣郡主了,此女身份特殊,背景手段強些的自不會因為這等小事得罪她,畢竟其是出了名的刁蠻任性,常廣郡王又是對其寵溺非常。而手段一般一點的,根本就探不出其一點根底,上去走不過幾招便莫民昏迷了被人抬了下來。饒是如此,徐遙也是因為其手段莫測,將其列為此次科舉中自己最為強勁的對手之一。
第三位乃是隱隱為八侯子弟之首的壯碩青年,與其同伴俱是一聲紋章華服不同,其一身儒衫,麵貌頗為老成,若是光看其外貌,怎麽也聯係不到八侯嫡脈這種身份。不說除胡明傳外其餘八侯子弟隱隱以其為首的態度,其幾番上台俱是幹脆利落一拳撂下,對麵的敵手俱是斷胳膊斷腿狂吐鮮血的結局。
從速度到力量上俱是一副平平無奇的模樣,場麵也與凡夫俗子打架無絲毫差別,但就是如此,其對手沒有一人能躲過這有氣無力的一拳的。徐遙自是不會如此膚淺得隻看這招表麵,在這馬姓青年動手之時,就連佇立擂台之下觀戰的徐遙都察覺到一絲絲危險,怎會不知這馬姓青年這一拳根本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
至於招式上的樸素徐遙根本就采取了無視,其實徐遙某種意義上也是這種實用風格的忠實支持者,別看徐遙現在出手俱是劍光縱橫雷光璀璨,端的是瀟灑從容,極具神韻氣度。但如果可以更快速的解決敵人,徐遙是不會在乎自己到底是用的絕世法寶還是一根燒火棍的,甚至讓徐遙赤手空拳的上去,也不是不行。
再在心中暗暗回想了剛才所看到的幾幕,徐遙默默在心中給自己製定方案起來,雖然粗略的觀察之下,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收獲,但其等的風格與手段卻可以多幾分揣測。
此舉雖談不上什麽料敵先機,卻是徐遙一路從雜役院帶來的習慣,竭盡全力尋找任何一絲成功的可能,也正是這種習慣,才得以支持徐遙修煉到如今的高度。
似乎察覺到徐遙在做什麽,趙倩兒卻微微撇了撇嘴,在其心中這等細枝末節卻上不得台麵,且不說這等無用功實在是徒廢心力。再則,鬥戰之時修士手段變化莫測,就連修士自己也無法完全預料,二則再怎麽機關算盡,修士之間也是強弱有別,以趙倩兒的眼力來看,徐遙這一身實力,若自己不動真格的,在這場中已然可以橫推一切,沒有必要這樣小心翼翼,失了心中格局。
以趙倩兒的身份與經曆來說,其有這等想法卻也無可厚非,其一出生便是天子驕子,一路笑傲同輩之餘,更有長輩耳提麵命,目光自是早早放在了龍虎元丹甚至元神大道上,對於練氣期的鬥勇爭狠自是不會放在心上,有了對手用實力碾壓便是,哪用苦心孤詣地盤算良多。
然而徐遙出身清苦,曾經不知道多少次以弱敵強,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魂滅的局麵,就算最後隻剩河麵的一根稻草,也是會竭盡全力抓住的。如一顆丹藥,如趙倩兒之流看到首先會想到這顆丹藥到底有沒有資格讓自己服用,而徐遙的第一想法則是能不能掰成兩顆來用,自己用不上,賣出去也是好的,這也是兩人的意識上的差別所在了。
大韓以軍立國,卻是沒有那麽多的繁文縟節,一番進殿之後,便是當朝禮部尚書主持,在這大韓皇宮中定了場地,開始比試起來。大韓天子雖然不在此處,但是若是有特別出彩之人,自會得到天子垂目,這也是之前幾屆科舉已經印證過的事情。
故凡是心中有所打算的舉子,俱是賣了十二分的力氣,好要搏出一個前程出來。然而與徐遙想象中的龍爭虎鬥不同,徐遙再看這些比試,卻感覺頗有些一般,心中暗暗掂量了一下,其中能讓自己另眼相看的人可謂寥寥,走遍全場,也不過二三人讓自己微微有些強手的感覺,眼中不僅露出些疑惑之色。
其實倒是徐遙小覷了自己,其一番造化之後,早已是今非昔比,不然也不會得韓君與趙倩兒之流另眼相看。要知道趙倩兒與韓君俱是天魔宗新一代練氣弟子的翹楚之輩,趙倩兒身出天魔宗大族,更身具天音魔體,自出生便在家族之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本身實力也十分出眾,韓君更是天魔宗一有名狠人座下唯一的弟子,根骨也十分不凡,其等實力與跟腳在天魔宗之中俱是頂尖,眼界何等之高,徐遙能入得其等眼中,已經是很能說明問題了。
而天魔宗何等聲威,在瀾滄宗隱隱為第一宗門,除了素來與世無爭神秘莫測,觸角遍布瀾滄修仙界的尚雲閣外,其餘宗門莫不是隱隱矮其一頭,若不是天魔宗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一副不思進取的模樣,這瀾滄修仙界早就換了一番天地了。
徐遙一路走來,不知不覺中,已經與瀾滄修仙界練氣期最為翹楚的一撮修士相提並論了,其高屋建瓴之下,其餘練氣期修士能讓其感到些許強勁的自是鳳毛麟角。
這一次的天魔秘境品階雖高,這一屆科舉又群英薈萃,凝聚了整個大韓王朝練氣期的精華,但以徐遙現在的境界實力,有二三人讓其感到威脅,已經是大韓底蘊深厚的表現了。
徐遙雖然頗有些不自知的感覺,但場中眾人卻對其實力卻是頗有了解,與徐遙對上的修士莫不是愁眉苦臉,上台之後走不上幾招便落敗,不但徐遙覺得甚是無趣,其一幹對手也是神色不甚自然,大感麵上無光。然而勢比人強,其等雖然大呼倒黴,卻也對徐遙的手段心服口服。
很快第一輪就過去了,場中的形勢卻越發分明起來,隱隱分為三個階層。第一層則是科舉的普通舉子,修為普遍達到練氣後期,有幾分出采手段,但時運不濟遇上徐遙這一撮人等。第二層則是各大世家中的強手與草莽之中真正的豪傑之輩,這在往屆應該充當主角的一群人現如今卻麵臨著不得不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第三層則是這這屆中詭異出現的以八侯嫡脈子弟為主,夾雜著一個常廣郡主與以“黑馬”姿態出現的徐遙的奇怪組合。這群人中,王侯子弟不用說,已經是大韓王朝的頂級權貴早已進無可進,拿這科舉名次自是毫無用處,而就算是出身略差一些的徐遙,也是那執掌一城諸侯世家的嫡脈子弟,背後更是隱隱站著大韓最為強盛的邊軍,想要步入仕途不用參加這科舉也能一路順風順水,平步青雲。
對著這一幹“閑雜”人等占著茅坑不拉屎在場眾人心中都是暗恨不矣,卻又不敢說出來,免得得罪了這些又有背景又有實力的二世祖,免得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徐遙自是不會對在場眾人是何心理有什麽反應,其心中再細細過了一遍剛才自己觀察到值得注意的對手。第一位,自然是徐遙的“老熟人”胡明傳了,其淩厲手段即使現在徐遙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也不敢說穩勝,自然是對其留了個心眼。
第二位,則是剛剛與徐遙達成同盟的常廣郡主了,此女身份特殊,背景手段強些的自不會因為這等小事得罪她,畢竟其是出了名的刁蠻任性,常廣郡王又是對其寵溺非常。而手段一般一點的,根本就探不出其一點根底,上去走不過幾招便莫民昏迷了被人抬了下來。饒是如此,徐遙也是因為其手段莫測,將其列為此次科舉中自己最為強勁的對手之一。
第三位乃是隱隱為八侯子弟之首的壯碩青年,與其同伴俱是一聲紋章華服不同,其一身儒衫,麵貌頗為老成,若是光看其外貌,怎麽也聯係不到八侯嫡脈這種身份。不說除胡明傳外其餘八侯子弟隱隱以其為首的態度,其幾番上台俱是幹脆利落一拳撂下,對麵的敵手俱是斷胳膊斷腿狂吐鮮血的結局。
從速度到力量上俱是一副平平無奇的模樣,場麵也與凡夫俗子打架無絲毫差別,但就是如此,其對手沒有一人能躲過這有氣無力的一拳的。徐遙自是不會如此膚淺得隻看這招表麵,在這馬姓青年動手之時,就連佇立擂台之下觀戰的徐遙都察覺到一絲絲危險,怎會不知這馬姓青年這一拳根本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
至於招式上的樸素徐遙根本就采取了無視,其實徐遙某種意義上也是這種實用風格的忠實支持者,別看徐遙現在出手俱是劍光縱橫雷光璀璨,端的是瀟灑從容,極具神韻氣度。但如果可以更快速的解決敵人,徐遙是不會在乎自己到底是用的絕世法寶還是一根燒火棍的,甚至讓徐遙赤手空拳的上去,也不是不行。
再在心中暗暗回想了剛才所看到的幾幕,徐遙默默在心中給自己製定方案起來,雖然粗略的觀察之下,很難有什麽實質性的收獲,但其等的風格與手段卻可以多幾分揣測。
此舉雖談不上什麽料敵先機,卻是徐遙一路從雜役院帶來的習慣,竭盡全力尋找任何一絲成功的可能,也正是這種習慣,才得以支持徐遙修煉到如今的高度。
似乎察覺到徐遙在做什麽,趙倩兒卻微微撇了撇嘴,在其心中這等細枝末節卻上不得台麵,且不說這等無用功實在是徒廢心力。再則,鬥戰之時修士手段變化莫測,就連修士自己也無法完全預料,二則再怎麽機關算盡,修士之間也是強弱有別,以趙倩兒的眼力來看,徐遙這一身實力,若自己不動真格的,在這場中已然可以橫推一切,沒有必要這樣小心翼翼,失了心中格局。
以趙倩兒的身份與經曆來說,其有這等想法卻也無可厚非,其一出生便是天子驕子,一路笑傲同輩之餘,更有長輩耳提麵命,目光自是早早放在了龍虎元丹甚至元神大道上,對於練氣期的鬥勇爭狠自是不會放在心上,有了對手用實力碾壓便是,哪用苦心孤詣地盤算良多。
然而徐遙出身清苦,曾經不知道多少次以弱敵強,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魂滅的局麵,就算最後隻剩河麵的一根稻草,也是會竭盡全力抓住的。如一顆丹藥,如趙倩兒之流看到首先會想到這顆丹藥到底有沒有資格讓自己服用,而徐遙的第一想法則是能不能掰成兩顆來用,自己用不上,賣出去也是好的,這也是兩人的意識上的差別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