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機關組成三法司主要官員的陸續入場,這場由宣威帝親自安排三司會審便正式開始。
徐遙作為這場三司會審的主角,自然是壓軸的人物,不會第一時間上場,一開始來這場上的,自然是攔下皇城司的李高傑的那兩名發小。
這兩名也是權貴子弟,一名乃是建極殿大學士膝下所出,另一名則是吏部左侍郎的公子,兩人情知到這個份上,再做隱瞞已經沒有絲毫的意義,隨即把自己之前與李高傑在瀟湘樓內密謀的事情,事無巨細,一五一十,全都說了出來。
對於兩人口中的證詞,之前在場諸人早有風聞,此時雖然對自詡文人雅士的李高傑,為了一青樓女子大動幹戈還是感到有些驚異,但既然其人已經死了,再糾結這些,自然沒有絲毫意義。
接下來審的卻又是一些當時在場的人,其中重點便是徐遙麾下幾人,與李高傑帶來的一行人。再又了解一番當時的經過之後,就終於把徐遙這個正主,提到了堂上來。
徐遙雖然這段時間早已經是聲名鵲起,但在場的都是在北齊朝廷之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對小輩的事情,不會關注太多,徐遙的名字雖然在他們那裏有印象,但絕大多數,還是根本沒有見過徐遙的。
所以當徐遙即將踏入這大堂內的時候,在場諸人目光,倒是十有**都在注意著門口,俱是想看看將李高傑當街一箭就此射殺的徐遙,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
隻見一名身長八尺七寸,生得劍眉星目,容止出眾的青年在一幹禁衛的押解下,來到了大堂之中,隻見其雖然身著囚服,百人押解,卻宛如閑庭信步,雖處於萬人矚目之中,前途未卜,麵色卻怡然自若,任在場諸人久居高位,都是閱人無數,此時心中也不免暗讚一聲俊俏人物,這徐遙不論別的,就這風采氣度,已經不屬凡俗。
然而徐遙儀表再是出眾,現在也不被在場之人看好,李同甫乃是百官之首,其膝下獨子現在死在了徐遙的手中,就算崔進為了顧忌自己的顏麵,要護持一二,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場三司會審李同甫不需要勝,隻需要拖,隻要讓徐遙不要在此次三司會審之後成了自由身,在大獄之中,李同甫自然有的是手段讓徐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至於崔進其現在跟李同甫打打嘴仗實屬正常,之前兩人便有
些摩擦,但以眾人對崔進的了解,其是絕無可能放下身段,時時看顧徐遙的,最多等徐遙被李同甫弄死之後,再去報複李同甫一番,最後再占一點便宜,這才是崔進的作風。
果然,在徐遙一臉平靜地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之後,李同甫就跟崔進打起了嘴仗,彼此互不相讓,而本來該作為此案主審的三法司主官,此時卻根本控製不了局麵。
當然這也實屬正常,就算三法司之中,官階最高的刑部尚書,麵對在場爭執不休的兩人,哪一個都是他不能得罪的大佬,換個場合,自己去給這兩人提鞋都不配,哪裏輪得到他說話。
好在李同甫知道上麵坐著的三個人,多多少少算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在阻止了崔進用近乎“無賴”的方式插手此案之後,李同甫最後還是把話語權交還給了主審三司。
此事案情並不複雜,李高傑雖然違律在先,但畢竟已經身隕,徐遙雖然是被動反擊,但李高傑都逃了那麽遠了,按大齊律例,如未能當場格殺者,就不允許在臨沂的街道上繼續大動幹戈。
而徐遙不依不饒地又補上了一箭,自然是有罪的,再想到李同甫百官之首的身份,自己等人還要在其手下做事,三法司一陣琢磨之後,便眼觀鼻鼻觀心,作出了將徐遙收入大獄,刑期一年的審判決議。
三法司都是官場上的老油子,這麽判,自然是雙方的情緒都有所照顧。首先作為李同甫來說,其要的不是讓三法司馬上開了狗頭鍘,就地把徐遙給鍘了,一是於法不合,其二崔進也不會給這個麵子。
隻要將徐遙投入大獄,崔進自然沒有那麽多閑心來過問,之後將徐遙如何炮製,就是李同甫自己的事情了,折一些麵皮,對於現在複仇心切的李同甫來說,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在三法司看來,對於崔進來說,此事無非是其剛剛吩咐下來的差事,便被人尋上門來挑釁了一番,覺得折了幾分麵子,心中不滿,現在對方人已經死了,自己手下這名捕頭,隻判了一年,怎麽看也是六扇門一方抖了威風,大賺特賺,崔進也會心滿意足,就此罷手才對。
而對於徐遙來說,這樣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落入刑部大獄,對於常人來說,再想出來,自然是難如登天,但對於擁有壺中境,其中還有遁地之能的小金來說,自然不癡人說夢。
雖然因天地法則所限,小金遁地之能達不到在瀾滄修仙界那般隨心所欲的高度,但區區幾堵牆壁,自然還是難不倒小金的,所以徐遙也是一臉平靜。
就在大家以為這驚堂木一落,這件事就要告一段落了時候,一直在旁久久未曾出聲的諸葛無名卻是站了出來,“慢著”,剛剛還想起身就此將此事定案的三法司心中咯噔一下,心中暗歎該來的還是要來,隨即看向了諸葛無名。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三位大人秉公執法,無名自然是無話可說,但此案並非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其中乃是另有隱情,我六扇門既領朝廷稽查之責,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來人,把這兩個箱子給我打開”諸葛無名越眾一步,開口說道。
隨即便上來兩個的捕頭,將一開始就抬了到了大堂之上的兩個箱子打開,打開之後,裏麵卻不是什麽稀奇事物,一個晶瑩潔白,有如細沙,便是尋常百姓家也多有貯藏的食鹽,另一物麵目漆黑,身帶棱角,乃是北齊特有的黑鐵礦石。
見眾人將疑惑的眼光投來,諸葛無名微微一笑,接著說道,“知曉諸位滿腹疑惑,且待無名一一道來,我臨沂乃是天朝上都,神州中樞,自古便是天下商旅雲集,極盡繁華之地,陛下自登基以來,更是勵精圖治,於外整修官道,驅逐陸匪,於內設立皇城司,嚴禁刀兵”
“於是臨沂城才有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的美名,但在三年前,卻發生西域小國前來我臨沂朝貢的使者,在官道上被人劫殺一事,不知諸位可還記得?”
諸葛無名話音落下,在場諸人頓時嘩然,三年前西域來使被劫殺一事極為轟動,不僅讓北齊失去了一個番屬國,在西域的綏靖政策正式宣告失敗,更是讓北齊朝廷威嚴受損,被天下人恥笑。
宣威帝龍顏大怒之下,除了六扇門與四鎮等常規力量,更是調動了一部份皇室供奉前往捉拿嫌犯,最後那一個動手的馬幫自然是毫無懸念全軍覆沒,此事也就到此為止。
現在諸葛無名舊事重提,分明是當年那件案子如今還有些瓜葛,這樣一來眾人自然是心中震撼,要知道當年此事發生之後,田弘毅極為震怒,蒙亦名在西域打開一番局麵之後,便著手實施田弘毅的綏靖政策,對於西域諸國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徐遙作為這場三司會審的主角,自然是壓軸的人物,不會第一時間上場,一開始來這場上的,自然是攔下皇城司的李高傑的那兩名發小。
這兩名也是權貴子弟,一名乃是建極殿大學士膝下所出,另一名則是吏部左侍郎的公子,兩人情知到這個份上,再做隱瞞已經沒有絲毫的意義,隨即把自己之前與李高傑在瀟湘樓內密謀的事情,事無巨細,一五一十,全都說了出來。
對於兩人口中的證詞,之前在場諸人早有風聞,此時雖然對自詡文人雅士的李高傑,為了一青樓女子大動幹戈還是感到有些驚異,但既然其人已經死了,再糾結這些,自然沒有絲毫意義。
接下來審的卻又是一些當時在場的人,其中重點便是徐遙麾下幾人,與李高傑帶來的一行人。再又了解一番當時的經過之後,就終於把徐遙這個正主,提到了堂上來。
徐遙雖然這段時間早已經是聲名鵲起,但在場的都是在北齊朝廷之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對小輩的事情,不會關注太多,徐遙的名字雖然在他們那裏有印象,但絕大多數,還是根本沒有見過徐遙的。
所以當徐遙即將踏入這大堂內的時候,在場諸人目光,倒是十有**都在注意著門口,俱是想看看將李高傑當街一箭就此射殺的徐遙,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
隻見一名身長八尺七寸,生得劍眉星目,容止出眾的青年在一幹禁衛的押解下,來到了大堂之中,隻見其雖然身著囚服,百人押解,卻宛如閑庭信步,雖處於萬人矚目之中,前途未卜,麵色卻怡然自若,任在場諸人久居高位,都是閱人無數,此時心中也不免暗讚一聲俊俏人物,這徐遙不論別的,就這風采氣度,已經不屬凡俗。
然而徐遙儀表再是出眾,現在也不被在場之人看好,李同甫乃是百官之首,其膝下獨子現在死在了徐遙的手中,就算崔進為了顧忌自己的顏麵,要護持一二,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場三司會審李同甫不需要勝,隻需要拖,隻要讓徐遙不要在此次三司會審之後成了自由身,在大獄之中,李同甫自然有的是手段讓徐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至於崔進其現在跟李同甫打打嘴仗實屬正常,之前兩人便有
些摩擦,但以眾人對崔進的了解,其是絕無可能放下身段,時時看顧徐遙的,最多等徐遙被李同甫弄死之後,再去報複李同甫一番,最後再占一點便宜,這才是崔進的作風。
果然,在徐遙一臉平靜地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之後,李同甫就跟崔進打起了嘴仗,彼此互不相讓,而本來該作為此案主審的三法司主官,此時卻根本控製不了局麵。
當然這也實屬正常,就算三法司之中,官階最高的刑部尚書,麵對在場爭執不休的兩人,哪一個都是他不能得罪的大佬,換個場合,自己去給這兩人提鞋都不配,哪裏輪得到他說話。
好在李同甫知道上麵坐著的三個人,多多少少算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在阻止了崔進用近乎“無賴”的方式插手此案之後,李同甫最後還是把話語權交還給了主審三司。
此事案情並不複雜,李高傑雖然違律在先,但畢竟已經身隕,徐遙雖然是被動反擊,但李高傑都逃了那麽遠了,按大齊律例,如未能當場格殺者,就不允許在臨沂的街道上繼續大動幹戈。
而徐遙不依不饒地又補上了一箭,自然是有罪的,再想到李同甫百官之首的身份,自己等人還要在其手下做事,三法司一陣琢磨之後,便眼觀鼻鼻觀心,作出了將徐遙收入大獄,刑期一年的審判決議。
三法司都是官場上的老油子,這麽判,自然是雙方的情緒都有所照顧。首先作為李同甫來說,其要的不是讓三法司馬上開了狗頭鍘,就地把徐遙給鍘了,一是於法不合,其二崔進也不會給這個麵子。
隻要將徐遙投入大獄,崔進自然沒有那麽多閑心來過問,之後將徐遙如何炮製,就是李同甫自己的事情了,折一些麵皮,對於現在複仇心切的李同甫來說,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在三法司看來,對於崔進來說,此事無非是其剛剛吩咐下來的差事,便被人尋上門來挑釁了一番,覺得折了幾分麵子,心中不滿,現在對方人已經死了,自己手下這名捕頭,隻判了一年,怎麽看也是六扇門一方抖了威風,大賺特賺,崔進也會心滿意足,就此罷手才對。
而對於徐遙來說,這樣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落入刑部大獄,對於常人來說,再想出來,自然是難如登天,但對於擁有壺中境,其中還有遁地之能的小金來說,自然不癡人說夢。
雖然因天地法則所限,小金遁地之能達不到在瀾滄修仙界那般隨心所欲的高度,但區區幾堵牆壁,自然還是難不倒小金的,所以徐遙也是一臉平靜。
就在大家以為這驚堂木一落,這件事就要告一段落了時候,一直在旁久久未曾出聲的諸葛無名卻是站了出來,“慢著”,剛剛還想起身就此將此事定案的三法司心中咯噔一下,心中暗歎該來的還是要來,隨即看向了諸葛無名。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三位大人秉公執法,無名自然是無話可說,但此案並非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其中乃是另有隱情,我六扇門既領朝廷稽查之責,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來人,把這兩個箱子給我打開”諸葛無名越眾一步,開口說道。
隨即便上來兩個的捕頭,將一開始就抬了到了大堂之上的兩個箱子打開,打開之後,裏麵卻不是什麽稀奇事物,一個晶瑩潔白,有如細沙,便是尋常百姓家也多有貯藏的食鹽,另一物麵目漆黑,身帶棱角,乃是北齊特有的黑鐵礦石。
見眾人將疑惑的眼光投來,諸葛無名微微一笑,接著說道,“知曉諸位滿腹疑惑,且待無名一一道來,我臨沂乃是天朝上都,神州中樞,自古便是天下商旅雲集,極盡繁華之地,陛下自登基以來,更是勵精圖治,於外整修官道,驅逐陸匪,於內設立皇城司,嚴禁刀兵”
“於是臨沂城才有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的美名,但在三年前,卻發生西域小國前來我臨沂朝貢的使者,在官道上被人劫殺一事,不知諸位可還記得?”
諸葛無名話音落下,在場諸人頓時嘩然,三年前西域來使被劫殺一事極為轟動,不僅讓北齊失去了一個番屬國,在西域的綏靖政策正式宣告失敗,更是讓北齊朝廷威嚴受損,被天下人恥笑。
宣威帝龍顏大怒之下,除了六扇門與四鎮等常規力量,更是調動了一部份皇室供奉前往捉拿嫌犯,最後那一個動手的馬幫自然是毫無懸念全軍覆沒,此事也就到此為止。
現在諸葛無名舊事重提,分明是當年那件案子如今還有些瓜葛,這樣一來眾人自然是心中震撼,要知道當年此事發生之後,田弘毅極為震怒,蒙亦名在西域打開一番局麵之後,便著手實施田弘毅的綏靖政策,對於西域諸國拉攏一批,打壓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