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敢於說閑話的人,基本被北齊先帝殺了個幹幹淨淨,而田弘毅在屠了自己幾個兄弟滿門之後,當初數量龐大的北齊皇室,已經凋零得不成樣子,以至於田弘毅登基的時候,滿朝皇親國戚,竟然隻剩一位向來不理朝政的王爺。
況且當時田弘毅是自己掌握了軍權,在北齊內部已經是一呼百應,做事自然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但熊穆不同,當年南楚皇帝死的時候,熊穆隻不過是一個宮女所生,無權無勢的六皇子,在南楚先帝身死,九龍奪嫡的時候,熊穆更是連被提及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現在熊穆既然坐上了這個位子,其他人墳頭上的草,基本都有三尺高了。不過比起田弘毅登基之後就能乾坤獨斷,熊穆所麵臨的局麵,就要複雜得多。
這也是熊穆當初登位之時借勢太多的造成的不良後果,不過熊穆當時也實在沒有辦法,當初田弘毅雖然也不是北齊皇子之中最為強大的那一位,但擋不住其有其氣運所在,在掩匿身份闖蕩江湖之後,結識了兩位異性兄弟,無一不是當世豪傑。
其中貴為六扇門門主,號稱“鐵麵無私”崔進就不用多說了,絕世宗師的武道修為,宗師榜前十的江湖地位,一路上不知道為田弘毅挫敗了多少強手。
而最後與田弘毅鬧掰的“七星判官”諸葛無名武功上雖然沒有崔進那麽驚才絕豔,但也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其不僅智計出眾,而且猶擅於揣摩人心,當初田弘毅沒有少在諸葛無名的謀算下,行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好事。
而後田弘毅更是把持了一幹兄弟都看不起的商路,在羽翼漸豐之後,便直接掌握了北齊一部份軍權,這才有後來殺父弑兄,黃袍加身的實力與底蘊。
但熊穆當初可就真的隻是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一文不名的窮酸皇子,能聯合起各個江湖門派之後,再取得上一輩宗親的支持,熊穆已然算得上是手段了得。而且北齊先帝雖然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但對於軍事的重視卻是不言而喻的。
南楚先皇雖然也是混蛋一個,但擋不住愛好偏於文雅,說來說去都是妙筆丹青,美人絲竹一類的東西,上行下效之下,南楚自然是軍備廢弛,朝綱不振,
當然,這北強南弱,也跟地理位置有著天然的關係,在
大一統的前朝統治期間,北方遊牧民族都是一直揮之不去的心頭大患,其來去如風,縱橫劫掠,便是被迎頭痛擊,休養生息一陣之後,又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所以五百年前北齊與南楚劃江而治,但畫風卻一直都有些不盡相同,北地大多苦寒,民風彪悍,兼之不時又有外敵入侵,所以北齊雖然物產不豐,國力不甚強盛,但軍隊一直都保持著相當強悍的戰鬥力。
而怒龍江以南自古以來便是土地肥沃,水旱從人的富饒地域,而江南郡更是有魚米之鄉,甲於天下的美名,這條件一好起來了,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為什麽就一定要性命相搏呢?
南楚不是沒有出現過賢明君主,但這些君主每每想要改革時弊,卻發現自己才剛剛上手,就好像與整個南楚都站在了對立麵,回頭一看,自己手下的臣子與皇親國戚穿的都是綾羅綢緞,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這些東西從哪裏來?還不是借著手中那點權力,吃拿卡要而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任你九五至尊,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動大家的奶酪,自然是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在等著你,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南楚本來大多數時候都較為勢弱,本身又能經得起多少動蕩?所以這些君王對此大多是淺嚐輒止,最後往往也就得過且過了。
而這樣的困境,在熊穆登上皇位的時候,更是到達了頂點,因為前朝皇帝昏庸,南楚本來就有些不太穩固的皇權已然被徹底掏空,熊穆又是借勢上位,受到的掣肘隻會更多。
所以田弘毅與熊穆幾乎是同時登基,但兩人登基之後,所能做的事情,卻不可同日而語。
田弘毅在登基為帝,收拾了朝中殘局之後,便著手建立了八大皇商與北齊四鎮,於北橫擊匈奴三千裏,之前還讓北齊各軍馬革裹屍的匈奴遊騎,直接被打得幾乎滅族,最後一點殘餘勢力,龜縮在漠北荒原,已經嚇破了膽,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西將內亂百餘年的隴西之地牢牢納入掌控之中,破滅西域數個小國滿載而歸,於東大破沿海倭寇,讓其至今還派來使者,在臨沂城內年年朝貢。
如此武功,自然是天下震駭,在南征北戰數十年後,北齊便開始了漫長的休養生息,而其國力漸漸強盛之後,往昔便已經初露崢嶸的四鎮也是強者輩出,無論是領軍將領,
還是底層軍士,素質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雖然田弘毅暫時收攏了自己的獠牙,但其所欲為何,熊穆自然知曉,在田弘毅南征北戰,秣馬厲兵的時候,熊穆也沒有閑著,但其身處的環境,注定是跟不上田弘毅南征北戰的步伐。
在大肆分封江山的同時,熊穆卻也在悄然改變,到了現在北齊固然是一家獨大,但南楚也不再是當初的南楚,雖然現在南楚朝廷嚴格說起來,隻有江南郡一郡的實際控製地域,其餘地方隻是納些賦稅而已,但現在的南楚朝廷,內部也隻有了一個聲音。
雖然熊穆的政令依然出不了江南郡,但至少相對於以前南楚朝廷的各個君王,熊穆對於南楚朝廷的控製權,已經到了一個全所未有的地步。之前各個君王雖然名義上是怒龍江以北的天子,但誰又敢說真正是把南楚所有的土地完全握在自己手裏的呢?
而熊穆把自己的江山全部分封出去,也隻不過是把南楚最後一層遮羞布拿掉而已,各個江湖勢力投桃報李之下,賦稅也相比於之前隻多不少,說起來南楚朝廷隻是失了麵子,得了裏子。
畢竟南楚朝廷自開國之君以來,對各個尾大不掉的地方勢力控製力就偏弱,後來又被熊穆的老子這一折騰,基本上更是影響力全無,熊穆分封江山看似是迫於田弘毅強大壓力下的敗家之舉,又何嚐不是壯士斷腕,刮骨療毒?
在南楚朝廷被擰成鐵板一塊之後,相對於之前幾代國君,熊穆手裏的權勢,已然達到了頂點,不然像之前一樣,南楚皇帝名為天子,其實不過是一幹利益集團的傀儡而已。
現在熊穆掌控的地盤雖然與前幾任南楚皇帝縮小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對於自己實際控製地盤的掌控力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即使熊穆勵精圖治之下,手中已經有了些可觀的力量,擺脫了南楚皇帝一直身為傀儡的命運,但與北方雄才大略,東征西討的田弘毅相比,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在一開始,熊穆剛剛登基不久的時候,朝中便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熊穆身為趙王時,就頗為恩愛的結發妻子難產而死,雖然最後孩子得以保全,但熊穆還是有些難以接受,據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熊穆一直對自己唯一的子嗣熊彪冷漠非常,基本上是放在東宮不聞不問。
況且當時田弘毅是自己掌握了軍權,在北齊內部已經是一呼百應,做事自然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但熊穆不同,當年南楚皇帝死的時候,熊穆隻不過是一個宮女所生,無權無勢的六皇子,在南楚先帝身死,九龍奪嫡的時候,熊穆更是連被提及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現在熊穆既然坐上了這個位子,其他人墳頭上的草,基本都有三尺高了。不過比起田弘毅登基之後就能乾坤獨斷,熊穆所麵臨的局麵,就要複雜得多。
這也是熊穆當初登位之時借勢太多的造成的不良後果,不過熊穆當時也實在沒有辦法,當初田弘毅雖然也不是北齊皇子之中最為強大的那一位,但擋不住其有其氣運所在,在掩匿身份闖蕩江湖之後,結識了兩位異性兄弟,無一不是當世豪傑。
其中貴為六扇門門主,號稱“鐵麵無私”崔進就不用多說了,絕世宗師的武道修為,宗師榜前十的江湖地位,一路上不知道為田弘毅挫敗了多少強手。
而最後與田弘毅鬧掰的“七星判官”諸葛無名武功上雖然沒有崔進那麽驚才絕豔,但也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其不僅智計出眾,而且猶擅於揣摩人心,當初田弘毅沒有少在諸葛無名的謀算下,行那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好事。
而後田弘毅更是把持了一幹兄弟都看不起的商路,在羽翼漸豐之後,便直接掌握了北齊一部份軍權,這才有後來殺父弑兄,黃袍加身的實力與底蘊。
但熊穆當初可就真的隻是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一文不名的窮酸皇子,能聯合起各個江湖門派之後,再取得上一輩宗親的支持,熊穆已然算得上是手段了得。而且北齊先帝雖然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但對於軍事的重視卻是不言而喻的。
南楚先皇雖然也是混蛋一個,但擋不住愛好偏於文雅,說來說去都是妙筆丹青,美人絲竹一類的東西,上行下效之下,南楚自然是軍備廢弛,朝綱不振,
當然,這北強南弱,也跟地理位置有著天然的關係,在
大一統的前朝統治期間,北方遊牧民族都是一直揮之不去的心頭大患,其來去如風,縱橫劫掠,便是被迎頭痛擊,休養生息一陣之後,又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所以五百年前北齊與南楚劃江而治,但畫風卻一直都有些不盡相同,北地大多苦寒,民風彪悍,兼之不時又有外敵入侵,所以北齊雖然物產不豐,國力不甚強盛,但軍隊一直都保持著相當強悍的戰鬥力。
而怒龍江以南自古以來便是土地肥沃,水旱從人的富饒地域,而江南郡更是有魚米之鄉,甲於天下的美名,這條件一好起來了,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為什麽就一定要性命相搏呢?
南楚不是沒有出現過賢明君主,但這些君主每每想要改革時弊,卻發現自己才剛剛上手,就好像與整個南楚都站在了對立麵,回頭一看,自己手下的臣子與皇親國戚穿的都是綾羅綢緞,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這些東西從哪裏來?還不是借著手中那點權力,吃拿卡要而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任你九五至尊,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動大家的奶酪,自然是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在等著你,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南楚本來大多數時候都較為勢弱,本身又能經得起多少動蕩?所以這些君王對此大多是淺嚐輒止,最後往往也就得過且過了。
而這樣的困境,在熊穆登上皇位的時候,更是到達了頂點,因為前朝皇帝昏庸,南楚本來就有些不太穩固的皇權已然被徹底掏空,熊穆又是借勢上位,受到的掣肘隻會更多。
所以田弘毅與熊穆幾乎是同時登基,但兩人登基之後,所能做的事情,卻不可同日而語。
田弘毅在登基為帝,收拾了朝中殘局之後,便著手建立了八大皇商與北齊四鎮,於北橫擊匈奴三千裏,之前還讓北齊各軍馬革裹屍的匈奴遊騎,直接被打得幾乎滅族,最後一點殘餘勢力,龜縮在漠北荒原,已經嚇破了膽,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西將內亂百餘年的隴西之地牢牢納入掌控之中,破滅西域數個小國滿載而歸,於東大破沿海倭寇,讓其至今還派來使者,在臨沂城內年年朝貢。
如此武功,自然是天下震駭,在南征北戰數十年後,北齊便開始了漫長的休養生息,而其國力漸漸強盛之後,往昔便已經初露崢嶸的四鎮也是強者輩出,無論是領軍將領,
還是底層軍士,素質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雖然田弘毅暫時收攏了自己的獠牙,但其所欲為何,熊穆自然知曉,在田弘毅南征北戰,秣馬厲兵的時候,熊穆也沒有閑著,但其身處的環境,注定是跟不上田弘毅南征北戰的步伐。
在大肆分封江山的同時,熊穆卻也在悄然改變,到了現在北齊固然是一家獨大,但南楚也不再是當初的南楚,雖然現在南楚朝廷嚴格說起來,隻有江南郡一郡的實際控製地域,其餘地方隻是納些賦稅而已,但現在的南楚朝廷,內部也隻有了一個聲音。
雖然熊穆的政令依然出不了江南郡,但至少相對於以前南楚朝廷的各個君王,熊穆對於南楚朝廷的控製權,已經到了一個全所未有的地步。之前各個君王雖然名義上是怒龍江以北的天子,但誰又敢說真正是把南楚所有的土地完全握在自己手裏的呢?
而熊穆把自己的江山全部分封出去,也隻不過是把南楚最後一層遮羞布拿掉而已,各個江湖勢力投桃報李之下,賦稅也相比於之前隻多不少,說起來南楚朝廷隻是失了麵子,得了裏子。
畢竟南楚朝廷自開國之君以來,對各個尾大不掉的地方勢力控製力就偏弱,後來又被熊穆的老子這一折騰,基本上更是影響力全無,熊穆分封江山看似是迫於田弘毅強大壓力下的敗家之舉,又何嚐不是壯士斷腕,刮骨療毒?
在南楚朝廷被擰成鐵板一塊之後,相對於之前幾代國君,熊穆手裏的權勢,已然達到了頂點,不然像之前一樣,南楚皇帝名為天子,其實不過是一幹利益集團的傀儡而已。
現在熊穆掌控的地盤雖然與前幾任南楚皇帝縮小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對於自己實際控製地盤的掌控力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即使熊穆勵精圖治之下,手中已經有了些可觀的力量,擺脫了南楚皇帝一直身為傀儡的命運,但與北方雄才大略,東征西討的田弘毅相比,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在一開始,熊穆剛剛登基不久的時候,朝中便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熊穆身為趙王時,就頗為恩愛的結發妻子難產而死,雖然最後孩子得以保全,但熊穆還是有些難以接受,據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熊穆一直對自己唯一的子嗣熊彪冷漠非常,基本上是放在東宮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