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障礙對於徐遙來說自然是不存在的,先不說徐遙本身骨齡就隻有二十三四,全天下能比徐遙小的先天巔峰的修士估計都找不出幾個,更不要說徐遙身負重明血脈,又修有《九轉金身》這等巫族聖典,哪怕是隻有區區一重的境界,突破個真丹境界肉身也沒有絲毫的壓力。
這說完了真丹境突破前的要求,接下來自然要說說真丹境之上的風景,此界之中由於實力極限不高的原因,所以對於真丹一境的劃分,也是頗為粗糙,隻是簡簡單單從一重劃分到九重,從先天巔峰突破到真丹境界乃是第一重武道天塹所在,但凡能凝結武道真丹的人物,就算是一名無根無憑的散修,也有資格開宗立派,自成宗師,已經是當世一流高手。
這等人物就算走到各個江湖頂尖勢力的地盤,隻要自己不作死,一般也會得到應有的尊重,江湖地位與先天期武者再也不可同日而語。
真丹三重到真丹四重乃是武道第二重天塹所在,跨過了這重天塹的武者,已然可以稱作大宗師,其中的佼佼者,足可以爭奪宗師榜上當世最強五十人之列,例如之前被徐遙誆過來的鮑修遠,虞建白兩人便是如此。
真丹六重與真丹七重之間乃是武道第三重天塹所在,度過這第三重天塹的武者,那已經可稱絕世,基本上已經是宗師榜前十的人物,當然,例如黑蓮聖王這一代身份特殊,又歸於上一輩的人物,宗師榜對於其來說,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意義,所以說這天底下的絕世宗師,也不是一定就是十指之數而已。
而且在真丹六重與七重之間,還有一種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手執絕世神兵的真丹六重巔峰武者,這等人物本來就與真丹七重隻有一牆之隔,再有與其秉性相合的絕世神通相助的話,是可以短暫地打破這第三重武道壁壘,與真丹七重的武者抗衡比肩的。
這也是之前為什麽南宮玉堂與徐子墨能夠以真丹六重巔峰進入宗師榜前十的原因,當然,隨著翠微湖那驚世一戰,徐子墨已經摘掉了偽絕世宗師的帽子,現在宗師榜前十上,也隻有吊車尾的南宮玉堂在苦苦支撐。
此界之中對於真丹一境的劃分,大概就是這樣,但是在傳承明顯更為完整,整體實力強盛不知道多少倍的瀾滄修仙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其他的暫且不說,就說
這剛剛凝結,隻有一重天境界的金丹,便有九品之說。九品之中,一、二、三為上等,四、五、六為中等,七、八、九為下等,如果修士不想這元丹期就是自己修道生涯的終點,那麽凝結金丹的時候至少也要凝結七品金丹,這樣才能堪堪達到龍虎交匯的最低門檻,以後才有一絲化出元神,得望大道的可能。
當然,七品金丹說起來也隻是下等金丹,隻不過保留了冥冥之中的那一絲再進一步的可能性而已,真正要靠著七品金丹修煉到元丹巔峰,再化出元神,那是比登天還要難,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萬裏挑一。
但就算如此,也比那最為低等的九品雜丹跟八品陰陽丹好了不知多少,如果凝結了八品陰陽丹,或者九品雜丹,那基本上可以不用掙紮,修成元神基本就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修士就算是修煉相同的功法,所凝結的金丹品質也各有不同,這是為何?原因自然是在修士本身。例如凡間學堂裏,同一個教書先生,教的是一樣的經書,有的過目不忘,七步成詩,有的天資駑鈍,學了兩三年,抄寫經書都是錯字連篇,這凡間科舉一道尚且如此,修仙一途要體悟天地大道,這種現象隻會更加明顯。
渾天界之中因為實力上限過低,傳承也多有殘缺,隻知道這武道資質乃由天定,有的人生下來便可修煉武道,有的人便是耗費再多靈丹寶藥,都修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其等尋找自己宗門傳承苗裔的時候,也是頗為麻煩,隻能讓門中強者定時外出尋找看起來便筋骨強健,或天資聰慧的凡間孩童,再傳下功法,由其等的修煉表現再來一一甄選。
但在瀾滄修仙界之中,這修煉天資一事,早就已經不是秘密,並將這些能夠修煉的大道天資統稱為靈根、道體等等。
如果要談到資質,靈根作為修士吐納靈氣,蛻卻凡胎的依憑,自然是避不開的一點。金、木、水、火、土五係靈根代表天地間可由修士吐納的五種基本靈氣屬性,其威能屬性既然各有不同,自然修士所需要修行的功法也就不同。但無論是哪種靈氣,都需要修士用自己相符的靈根進行吐納,才能蛻卻凡胎。
靈根越蕪雜,則吐納靈氣的效果越差,同時因為在煉氣期乃肉體凡胎,大多隻能修煉一種屬性的真氣,那麽,對於擁有多種靈根屬性的煉氣弟子來
說,本來吐納靈氣的速度就慢,辛辛苦苦精煉的靈氣,還必須將不屬於自己修行真氣屬性的靈氣全部從身體中排出去。
這一來一去,日積月累之下,同輩弟子的修為相差往往天差地別。而徐遙在初入南滄宗之時,乃是三靈根的資質,自然也不是什麽天賦異稟之人,隻能說堪堪能夠煉氣修行,但在南滄宗同輩弟子之中,不乏有靈根資質極其出色之人。如那靈根屬性單一的天靈根,便有三人之多,地靈根也不在少數。
凡是單一屬性的靈根資質,統稱為天靈根,其在煉氣期吐納靈氣極快,因為吐納靈氣精純,修煉時體內雜質也因此大大減少,所以在元丹之前幾乎也遇不到任何瓶頸,畢竟煉氣期乃是吐納靈氣,蛻卻凡胎的大道之始,而煉氣下一個境界凝脈則是聚生靈脈,凝成道基,都是一個純化靈氣,與肉身相契合之後,以求在凝脈巔峰,能龍虎交匯,成就元丹,以窺大道的過程。
所以有天靈根資質的修士在這兩境之中能占多大的便宜,可想而知,在瀾滄修仙界一旦被發現,往往都會引起附近修仙宗門的震動,往往門中強者親自降臨,從而帶回宗門。而地靈根乃是不同屬性的靈根以奇特的比例相耦合,修煉合適的功法神通往往能發揮出超過自身境界本身的極大威能,所以其靈根屬性雖然往往沒有天靈根修士在兩境修煉上占盡便宜。
但大道之途,一路往上都是爭殺不斷,而地靈根修士因其靈根修出的真氣靈力威力往往非同尋常,所以鬥戰之能往往遠超同儕,自然也被各大宗門爭相拉攏。
如風火雙靈根異變為的雷靈根,風水異變為的冰靈根,都是典型的地靈根,修煉速度雖然沒有天靈根那麽暢通無阻,但修煉境界修煉到高深處,其護道之法一般都威力都奇大,所以也是為瀾滄各宗所重的修煉資質。
靈根雖然重要,但萬千造化,在修煉資質中,靈根隻是最為基礎的一種,修士的體質,也占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徐遙之前,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天魔秘境,從而同化了錢海那具肉身,這具肉身,就是是一具根基有損的先天水德之身。
人族先天五德之身乃是與先天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的五行靈屬體質,如徐遙現在同化了錢海的先天水德之身,猶得天地間水屬性靈氣的青睞。
這說完了真丹境突破前的要求,接下來自然要說說真丹境之上的風景,此界之中由於實力極限不高的原因,所以對於真丹一境的劃分,也是頗為粗糙,隻是簡簡單單從一重劃分到九重,從先天巔峰突破到真丹境界乃是第一重武道天塹所在,但凡能凝結武道真丹的人物,就算是一名無根無憑的散修,也有資格開宗立派,自成宗師,已經是當世一流高手。
這等人物就算走到各個江湖頂尖勢力的地盤,隻要自己不作死,一般也會得到應有的尊重,江湖地位與先天期武者再也不可同日而語。
真丹三重到真丹四重乃是武道第二重天塹所在,跨過了這重天塹的武者,已然可以稱作大宗師,其中的佼佼者,足可以爭奪宗師榜上當世最強五十人之列,例如之前被徐遙誆過來的鮑修遠,虞建白兩人便是如此。
真丹六重與真丹七重之間乃是武道第三重天塹所在,度過這第三重天塹的武者,那已經可稱絕世,基本上已經是宗師榜前十的人物,當然,例如黑蓮聖王這一代身份特殊,又歸於上一輩的人物,宗師榜對於其來說,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意義,所以說這天底下的絕世宗師,也不是一定就是十指之數而已。
而且在真丹六重與七重之間,還有一種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手執絕世神兵的真丹六重巔峰武者,這等人物本來就與真丹七重隻有一牆之隔,再有與其秉性相合的絕世神通相助的話,是可以短暫地打破這第三重武道壁壘,與真丹七重的武者抗衡比肩的。
這也是之前為什麽南宮玉堂與徐子墨能夠以真丹六重巔峰進入宗師榜前十的原因,當然,隨著翠微湖那驚世一戰,徐子墨已經摘掉了偽絕世宗師的帽子,現在宗師榜前十上,也隻有吊車尾的南宮玉堂在苦苦支撐。
此界之中對於真丹一境的劃分,大概就是這樣,但是在傳承明顯更為完整,整體實力強盛不知道多少倍的瀾滄修仙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其他的暫且不說,就說
這剛剛凝結,隻有一重天境界的金丹,便有九品之說。九品之中,一、二、三為上等,四、五、六為中等,七、八、九為下等,如果修士不想這元丹期就是自己修道生涯的終點,那麽凝結金丹的時候至少也要凝結七品金丹,這樣才能堪堪達到龍虎交匯的最低門檻,以後才有一絲化出元神,得望大道的可能。
當然,七品金丹說起來也隻是下等金丹,隻不過保留了冥冥之中的那一絲再進一步的可能性而已,真正要靠著七品金丹修煉到元丹巔峰,再化出元神,那是比登天還要難,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萬裏挑一。
但就算如此,也比那最為低等的九品雜丹跟八品陰陽丹好了不知多少,如果凝結了八品陰陽丹,或者九品雜丹,那基本上可以不用掙紮,修成元神基本就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修士就算是修煉相同的功法,所凝結的金丹品質也各有不同,這是為何?原因自然是在修士本身。例如凡間學堂裏,同一個教書先生,教的是一樣的經書,有的過目不忘,七步成詩,有的天資駑鈍,學了兩三年,抄寫經書都是錯字連篇,這凡間科舉一道尚且如此,修仙一途要體悟天地大道,這種現象隻會更加明顯。
渾天界之中因為實力上限過低,傳承也多有殘缺,隻知道這武道資質乃由天定,有的人生下來便可修煉武道,有的人便是耗費再多靈丹寶藥,都修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其等尋找自己宗門傳承苗裔的時候,也是頗為麻煩,隻能讓門中強者定時外出尋找看起來便筋骨強健,或天資聰慧的凡間孩童,再傳下功法,由其等的修煉表現再來一一甄選。
但在瀾滄修仙界之中,這修煉天資一事,早就已經不是秘密,並將這些能夠修煉的大道天資統稱為靈根、道體等等。
如果要談到資質,靈根作為修士吐納靈氣,蛻卻凡胎的依憑,自然是避不開的一點。金、木、水、火、土五係靈根代表天地間可由修士吐納的五種基本靈氣屬性,其威能屬性既然各有不同,自然修士所需要修行的功法也就不同。但無論是哪種靈氣,都需要修士用自己相符的靈根進行吐納,才能蛻卻凡胎。
靈根越蕪雜,則吐納靈氣的效果越差,同時因為在煉氣期乃肉體凡胎,大多隻能修煉一種屬性的真氣,那麽,對於擁有多種靈根屬性的煉氣弟子來
說,本來吐納靈氣的速度就慢,辛辛苦苦精煉的靈氣,還必須將不屬於自己修行真氣屬性的靈氣全部從身體中排出去。
這一來一去,日積月累之下,同輩弟子的修為相差往往天差地別。而徐遙在初入南滄宗之時,乃是三靈根的資質,自然也不是什麽天賦異稟之人,隻能說堪堪能夠煉氣修行,但在南滄宗同輩弟子之中,不乏有靈根資質極其出色之人。如那靈根屬性單一的天靈根,便有三人之多,地靈根也不在少數。
凡是單一屬性的靈根資質,統稱為天靈根,其在煉氣期吐納靈氣極快,因為吐納靈氣精純,修煉時體內雜質也因此大大減少,所以在元丹之前幾乎也遇不到任何瓶頸,畢竟煉氣期乃是吐納靈氣,蛻卻凡胎的大道之始,而煉氣下一個境界凝脈則是聚生靈脈,凝成道基,都是一個純化靈氣,與肉身相契合之後,以求在凝脈巔峰,能龍虎交匯,成就元丹,以窺大道的過程。
所以有天靈根資質的修士在這兩境之中能占多大的便宜,可想而知,在瀾滄修仙界一旦被發現,往往都會引起附近修仙宗門的震動,往往門中強者親自降臨,從而帶回宗門。而地靈根乃是不同屬性的靈根以奇特的比例相耦合,修煉合適的功法神通往往能發揮出超過自身境界本身的極大威能,所以其靈根屬性雖然往往沒有天靈根修士在兩境修煉上占盡便宜。
但大道之途,一路往上都是爭殺不斷,而地靈根修士因其靈根修出的真氣靈力威力往往非同尋常,所以鬥戰之能往往遠超同儕,自然也被各大宗門爭相拉攏。
如風火雙靈根異變為的雷靈根,風水異變為的冰靈根,都是典型的地靈根,修煉速度雖然沒有天靈根那麽暢通無阻,但修煉境界修煉到高深處,其護道之法一般都威力都奇大,所以也是為瀾滄各宗所重的修煉資質。
靈根雖然重要,但萬千造化,在修煉資質中,靈根隻是最為基礎的一種,修士的體質,也占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徐遙之前,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天魔秘境,從而同化了錢海那具肉身,這具肉身,就是是一具根基有損的先天水德之身。
人族先天五德之身乃是與先天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的五行靈屬體質,如徐遙現在同化了錢海的先天水德之身,猶得天地間水屬性靈氣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