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
咄咄怪事!
起先聽到秦殊胡言亂語,曲解《論語》中聖賢之言,身旁同學們無不捧腹大笑,忍俊不禁。董夫子則被氣得當場破防,指著秦殊劈頭蓋臉一通批判。
豈知隨著秦殊歪解《論語》,他身上竟迸發異象,這本是儒生學有所成,頓悟儒道之征兆,可這異象又分明與其他儒生頓悟的異象迥然不同。
尋常儒生有所頓悟,胸中漸漸積蓄浩然正氣,頭頂則會亮起點點青芒;秦殊這次“頓悟”,卻是肉身得到錘煉,身材變得高大,體格變得魁偉,肌肉變得飽滿。
董夫子被眼前的奇景所震驚,胸中的怒氣也瞬間煙消雲散,他止住對秦殊的嗬責,眯起眼睛,左右踱步,屏息凝神的打量著眼前這個“怪胎”。
同窗們更是詫異莫名,歪頭側目的暗中觀察——原本一個唇紅齒白的俊雅儒生,怎麽突然就穿上了一副猙獰魁梧的肌肉鎧甲?更為震撼的是連身上的衣衫都被撐爆,露出盤虯臥龍般的胸腹肌肉。
好怪!
再看幾眼!
不過最為震驚的並非董夫子,也不是同學們,而是秦殊自己。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三言兩語之間,竟然脫胎換骨,將身體素質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好家夥……瞧瞧這肌肉純度,上一世即便我天天加倍擼鐵,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水平!難道這就是來自《論語》的力量?我突然開竅,頓悟了傳說中的儒道?
不過我這悟道路徑,似乎和其他同學們不太一樣,他們都是胸前冒正氣,頭頂亮青光,我卻是直接提升肉身力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們走的都是法師路線,我卻是個戰士?”
此時董夫子深深吐納,穩住心神,然後邁步走到秦殊身旁,伸出手來,忐忑且好奇的捏了捏他粗壯健碩的臂膀。
一張威嚴肅穆的臉上,隱隱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驚喜。
“我傳道授業近三十年,還從未見過以如此荒誕方式悟道之人,但若非悟道,又無法解釋你身上的變化。罷了,‘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悟道並非隻有一條路,肉身悟道,也是悟道。”
秦殊雖然沒什麽文化,但也能聽懂董夫子這番話算是認可了他的悟道方式,換句話說,他對《論語》的這番簡單粗暴的“直譯”,被董夫子所接受了。
“這也太神奇了吧!”秦殊心中暗歎,“本來隻是看惡搞視頻圖個樂,沒想到這視頻裏的翻譯還真的幫了我大忙,看來聖賢之言並沒有一定的答案,隻要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就稱得上頓悟。”
然而就在此時,方才得到董夫子嘉許的學霸李季突然長身而起,執言道:“董夫子,秦殊適才所言,分明是歪理邪說,不僅曲解了《論語》,更褻瀆了聖賢。即便他身負異象,也並不意味著他的言論是正確的。”
董夫子聞言轉向李季,撚須不語。
李季繼續說道:“更何況我儒家創派數百年,曆代儒生悟道,皆是以胸中浩然正氣、頂上湛湛青芒為體現,秦殊曲解《論語》,以肉身顯現異象,分明是邪魔外道,非我儒家正途!”
這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馬上引起不少同窗的讚同。一些儒生交頭接耳,對肉身悟道的秦殊指指點點。
但也有一些同學並不認可李季的說法,認為他對儒道的理解過於片麵、狹隘,而秦殊的悟道方式,反而給他們打開了新的思路。
此時董夫子悠悠然開了口:“儒家之核心,在乎於‘仁’,李季,我問你,何為‘仁’?”
李季當即答道:“仁者,人也,仁即是人。這人既是自己,也是他人。君子修身提升自己,是為仁,君子愛人,幫助他人,亦為仁。因此儒道真諦,在乎於人。”
這話說完,李季頭頂再次泛起青芒,這一次青芒比之前更盛,竟映照的竹林深處一派敞亮。
同時一道浩然正氣自李季胸前鼓蕩而起,掠過竹林,吹拂向遠處的河麵,激起層層漣漪。
同學們無不驚歎。
“李季對儒道的體悟,竟已經達到了如此高深的境界!”
“難怪董夫子說他不日即可破境。”
“秦殊聽好了,這才是領悟儒道真諦的正確方式。”
李季答完此問,也是沾沾自喜,雙手背負,傲然獨立。
董夫子卻並未馬上給出點評,而是轉身看向立在另一側的秦殊,出言發問:“秦殊,你說,這儒道中的‘仁’字,當作何解?”
秦殊笑了笑,晃了晃鬥大的拳頭,豪邁的說:“你們看啊,這仁字有兩部分——一個是人,一個是二,很顯然,‘仁’指的就是一種把人一分為二的技術!”
話音未落,他身形再次暴漲,身高增高了幾寸,肌肉也變得更加厚實了幾分,與麵前身材消瘦單薄的董夫子、李季相比,秦殊簡直巍峨如山,恐怖的壓迫感令人窒息!
聽到這番解釋,董夫子啞然失笑。
李季則嗤之以鼻,眼神中大有輕蔑之意。
隨後董夫子當即問眾人:“對於這‘仁’字的兩種解釋,爾等更偏向於誰?是認可李季的說法,還是讚成秦殊的闡述?”
眾儒生麵麵相覷,猶豫再三後作出判斷。
大部分人選擇支持李季,抬手指向這位博聞強記、能言善辯的學霸;個別同學躊躇不定,放棄選擇,保持中立;最後三兩個人敢於標新立異,大著膽子指向了揚言要把人一分為二的秦殊。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董夫子麵露微笑,說道:“仁無定法。李季給出的解釋,可以稱之為仁,秦殊給出的解釋,又何嚐不是仁呢?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至於這仁究竟為何,還請諸位日後身體力行,然後再找出答案。”
說罷,董夫子拂袖宣布晨讀結束,遣散了各位學生。
秦殊鬆了口氣,好歹是熬完了穿越之後的第一堂課,未曾想上一世的九漏魚居然能在這個世界,靠著一部《掄語》蒙混過關。
盡管班上的學霸對自己百般瞧不起,但自己畢竟是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野路子。
伸了個懶腰,秦殊便想趁著春日裏暖陽融融,回屋再補上一覺,興許睡夢中能夠得到神秘力量的幫助,再穿越回曾經那個讓他無比留戀的時空。
不料還沒動身,一隻手突然輕輕搭上了他健碩粗壯的胳膊,緊接著背後傳來一道羞怯的聲音:“秦兄,請留步……”
咄咄怪事!
起先聽到秦殊胡言亂語,曲解《論語》中聖賢之言,身旁同學們無不捧腹大笑,忍俊不禁。董夫子則被氣得當場破防,指著秦殊劈頭蓋臉一通批判。
豈知隨著秦殊歪解《論語》,他身上竟迸發異象,這本是儒生學有所成,頓悟儒道之征兆,可這異象又分明與其他儒生頓悟的異象迥然不同。
尋常儒生有所頓悟,胸中漸漸積蓄浩然正氣,頭頂則會亮起點點青芒;秦殊這次“頓悟”,卻是肉身得到錘煉,身材變得高大,體格變得魁偉,肌肉變得飽滿。
董夫子被眼前的奇景所震驚,胸中的怒氣也瞬間煙消雲散,他止住對秦殊的嗬責,眯起眼睛,左右踱步,屏息凝神的打量著眼前這個“怪胎”。
同窗們更是詫異莫名,歪頭側目的暗中觀察——原本一個唇紅齒白的俊雅儒生,怎麽突然就穿上了一副猙獰魁梧的肌肉鎧甲?更為震撼的是連身上的衣衫都被撐爆,露出盤虯臥龍般的胸腹肌肉。
好怪!
再看幾眼!
不過最為震驚的並非董夫子,也不是同學們,而是秦殊自己。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三言兩語之間,竟然脫胎換骨,將身體素質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好家夥……瞧瞧這肌肉純度,上一世即便我天天加倍擼鐵,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水平!難道這就是來自《論語》的力量?我突然開竅,頓悟了傳說中的儒道?
不過我這悟道路徑,似乎和其他同學們不太一樣,他們都是胸前冒正氣,頭頂亮青光,我卻是直接提升肉身力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們走的都是法師路線,我卻是個戰士?”
此時董夫子深深吐納,穩住心神,然後邁步走到秦殊身旁,伸出手來,忐忑且好奇的捏了捏他粗壯健碩的臂膀。
一張威嚴肅穆的臉上,隱隱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驚喜。
“我傳道授業近三十年,還從未見過以如此荒誕方式悟道之人,但若非悟道,又無法解釋你身上的變化。罷了,‘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悟道並非隻有一條路,肉身悟道,也是悟道。”
秦殊雖然沒什麽文化,但也能聽懂董夫子這番話算是認可了他的悟道方式,換句話說,他對《論語》的這番簡單粗暴的“直譯”,被董夫子所接受了。
“這也太神奇了吧!”秦殊心中暗歎,“本來隻是看惡搞視頻圖個樂,沒想到這視頻裏的翻譯還真的幫了我大忙,看來聖賢之言並沒有一定的答案,隻要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就稱得上頓悟。”
然而就在此時,方才得到董夫子嘉許的學霸李季突然長身而起,執言道:“董夫子,秦殊適才所言,分明是歪理邪說,不僅曲解了《論語》,更褻瀆了聖賢。即便他身負異象,也並不意味著他的言論是正確的。”
董夫子聞言轉向李季,撚須不語。
李季繼續說道:“更何況我儒家創派數百年,曆代儒生悟道,皆是以胸中浩然正氣、頂上湛湛青芒為體現,秦殊曲解《論語》,以肉身顯現異象,分明是邪魔外道,非我儒家正途!”
這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馬上引起不少同窗的讚同。一些儒生交頭接耳,對肉身悟道的秦殊指指點點。
但也有一些同學並不認可李季的說法,認為他對儒道的理解過於片麵、狹隘,而秦殊的悟道方式,反而給他們打開了新的思路。
此時董夫子悠悠然開了口:“儒家之核心,在乎於‘仁’,李季,我問你,何為‘仁’?”
李季當即答道:“仁者,人也,仁即是人。這人既是自己,也是他人。君子修身提升自己,是為仁,君子愛人,幫助他人,亦為仁。因此儒道真諦,在乎於人。”
這話說完,李季頭頂再次泛起青芒,這一次青芒比之前更盛,竟映照的竹林深處一派敞亮。
同時一道浩然正氣自李季胸前鼓蕩而起,掠過竹林,吹拂向遠處的河麵,激起層層漣漪。
同學們無不驚歎。
“李季對儒道的體悟,竟已經達到了如此高深的境界!”
“難怪董夫子說他不日即可破境。”
“秦殊聽好了,這才是領悟儒道真諦的正確方式。”
李季答完此問,也是沾沾自喜,雙手背負,傲然獨立。
董夫子卻並未馬上給出點評,而是轉身看向立在另一側的秦殊,出言發問:“秦殊,你說,這儒道中的‘仁’字,當作何解?”
秦殊笑了笑,晃了晃鬥大的拳頭,豪邁的說:“你們看啊,這仁字有兩部分——一個是人,一個是二,很顯然,‘仁’指的就是一種把人一分為二的技術!”
話音未落,他身形再次暴漲,身高增高了幾寸,肌肉也變得更加厚實了幾分,與麵前身材消瘦單薄的董夫子、李季相比,秦殊簡直巍峨如山,恐怖的壓迫感令人窒息!
聽到這番解釋,董夫子啞然失笑。
李季則嗤之以鼻,眼神中大有輕蔑之意。
隨後董夫子當即問眾人:“對於這‘仁’字的兩種解釋,爾等更偏向於誰?是認可李季的說法,還是讚成秦殊的闡述?”
眾儒生麵麵相覷,猶豫再三後作出判斷。
大部分人選擇支持李季,抬手指向這位博聞強記、能言善辯的學霸;個別同學躊躇不定,放棄選擇,保持中立;最後三兩個人敢於標新立異,大著膽子指向了揚言要把人一分為二的秦殊。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董夫子麵露微笑,說道:“仁無定法。李季給出的解釋,可以稱之為仁,秦殊給出的解釋,又何嚐不是仁呢?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至於這仁究竟為何,還請諸位日後身體力行,然後再找出答案。”
說罷,董夫子拂袖宣布晨讀結束,遣散了各位學生。
秦殊鬆了口氣,好歹是熬完了穿越之後的第一堂課,未曾想上一世的九漏魚居然能在這個世界,靠著一部《掄語》蒙混過關。
盡管班上的學霸對自己百般瞧不起,但自己畢竟是走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野路子。
伸了個懶腰,秦殊便想趁著春日裏暖陽融融,回屋再補上一覺,興許睡夢中能夠得到神秘力量的幫助,再穿越回曾經那個讓他無比留戀的時空。
不料還沒動身,一隻手突然輕輕搭上了他健碩粗壯的胳膊,緊接著背後傳來一道羞怯的聲音:“秦兄,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