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勇與秦殊坐而論道,很快就得到了啟發,並且有了初步的成效。原本一個白白胖胖的少年,竟轉瞬之間變得挺拔健碩了起來。


    此時一些儒生尚未從河畔離開,仍三五成群的立於竹林中探討儒家典籍,其中有人不經意間看向秦殊和範勇,馬上便慧眼如炬的看出了範勇身上的變化。


    “你們快看,範勇竟也有了異象!想是得到了秦殊的提點,對《論語》有了新的體悟!”


    其他同學聞言紛紛往那邊看去,臉上不免露出羨慕神色。


    “範勇天資本不出眾,竟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有此突破,可見秦殊的見解的確有著可取之處。”


    “秦殊方才所言淺顯易懂,遠比夫子平日裏艱難晦澀的教導要簡單的多,也難怪以範勇這般資質,都能輕鬆悟道。”


    “看來秦殊對範勇是傾囊相授了,嘖嘖,雖說他的見解過於粗俗,難登大雅之堂,但他並不藏私,肯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悟,這一點便值得讚賞。”


    “……”


    儒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到最後,竟然都有些好奇。


    一人忽而提議道:“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既然秦殊不介意與人分享,我們何不一起去聽聽二人論道?”


    大家連連點頭,邁步朝著秦殊和範勇走去。


    此時秦殊正侃侃而談,對範勇認真的進行著教(xi)導(nao):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說:你學了我的武功,不學我的思想,就會迷惘;學了我的思想,不學我的武功,就會被人打死!”


    範勇聽罷皺眉凝思,一時間還無法消化掉這句話。


    周圍漸漸聚集起來的同學們也不以為然,覺得秦殊這句話的解釋多少有些牽強附會了。


    但秦殊的解釋並未結束,他繼續說道:“換句話說,學文是為了和人講道理,而學武,是為了確保別人肯乖乖坐下聽你講道理!誰要是不講道理,那就用拳頭讓他們知道,什麽才是道理!”


    這番話一出口,範勇才幡然醒悟,一拍腦門,激動的說:“我懂了!原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這個意思!秦兄,大賢!大賢啊!”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話音甫落,範勇的兩條胳膊又粗壯了幾分,從初現肌肉輪廓,變得肌肉豐碩。


    周圍同學也是如醍醐灌頂,在這一刻領悟到了秦殊見解中的精髓。


    “秦殊所言,竟頗具哲理!”


    “不得不說,秦殊對於這句話,的確是有著真知灼見的。”


    隨著這句話逐漸被人所接受,人群中又有兩名儒生與範勇一樣,身體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從一個瘦削不堪的書生,變得稍微壯實、魁梧了一些。


    如此快速有效的悟道讓他們嚐到了甜頭,對秦殊的欽佩感也油然而生,這兩名儒生果斷上前懇請加入這次論道,想讓秦殊也對他們提點一二。


    秦殊自然是來者不拒,畢竟其他人悟道之後,是會向他反饋“版權費”的,換句話說,以《掄語》悟道的人越多,秦殊的實力也就越強。


    “歡迎歡迎,大家都是同學,不用這麽客氣,我這人從不藏私,你們盡管來問,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張開雙臂,熱情的說。


    如此慷慨的姿態很快引起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也讓更多的人接受了秦殊對《論語》別出心裁的見解。越來越多的儒生圍坐在秦殊身畔,向他詢問《論語》中那些聖賢留下來的隻言片語。


    “秦兄,‘有教無類’,該做何解?”


    秦殊淡然一笑:“我教訓你的時候,不在乎你是誰!”


    “秦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何解釋?”


    秦殊大手一揮:“喊上遠方的朋友一起來打群架,是多麽快樂的一件事啊!”


    “秦兄秦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何解?”


    秦殊十指交叉,身體前傾,勾起嘴角,沉聲道:“該知道的自然會讓你知道,不該知道的你也別瞎打聽,知道嗎?”


    儒生們聞言茅塞頓開,如獲至寶,反複推敲秦殊給出的解釋,時而低頭沉思,時而喃喃自語,時而麵露喜色,時而愁眉不展,各種姿態,不一而足。


    片刻過後,人群中又有幾人頓悟《掄語》,覺醒異象,肌肉純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而但凡有人肉身得到進步,便會反饋回一些來到秦殊的身上,這讓秦殊的肌肉變得愈發的飽滿,身材也越來越魁梧,坐在人群當中,巍峨如山嶽,不怒而自威。


    正值此時,剛剛追去向董夫子請教問題的學霸李季轉身折返回來,定睛一看,隻見河畔一群儒生正圍坐一處,坐而論道,而在這群儒生的中間,有個強壯如牛的猛男子侃侃而談,不正是那個離經叛道的秦殊嗎?


    “荒唐!這不學無術的家夥到底在幹什麽?他的那些歪理邪說分明荒誕至極,隻會引人誤入歧途,怎麽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竟還公然宣揚,禍害同窗!”


    想到這裏,李季隻覺得義憤填膺!


    “不行,我絕不允許這種奸佞之人敗壞儒門風氣!大家是來讀聖賢書的,吾等所求,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不是嘩眾取寵,投機取巧!”


    他越想越生氣,隻覺得積鬱著的浩然正氣隨時要炸裂胸膛。三兩步衝向河畔,李季一聲怒吼道:“秦殊!你休要在這裏妖言惑眾!大家學的乃是聖賢之道,豈容你這番粗魯淺薄言論的玷汙!”


    秦殊聽到這話,緩緩從石頭上站起身來,一瞬間挺拔魁偉的身材背著陽光投下陰影,交錯縱橫的肌肉如長槍大戟般威懾十足!


    “李季,董夫子都說了,仁無定法。你的領悟是對的,我的領悟未必就是錯的,為何你還要執著於否定我的看法,難道你比董夫子還懂嗎?”


    李季冷笑一聲,板著臉道:“你自己不學無術,想怎麽領悟儒道我管不著,但你不能蠱惑同窗,帶壞了一眾同學!”


    秦殊輕笑道:“是非曲直,同學們心中自有分寸。他們都是自願來與我坐而論道的,又不是我脅迫他們來的,何談蠱惑?何談帶壞?”


    “休要狡辯了,秦殊,你終究隻是淺薄之輩,隻要我向大家證明這一點,他們自然不會受你蠱惑。拔劍吧,你我這就切磋一番,我倒要看看你這邪魔外道,如何勝得過我正統儒學!”


    說話間李季倏地從腰間拔出三尺長劍,左手二指抹過劍鋒,朗聲吟誦道:“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語畢,一道青芒衝天而起,照亮了半條河水,浩然正氣席卷而去,吹折了數根翠竹,緊接著李季身上的青芒與浩然正氣合為一處,凝聚成一道薄薄的青霧,縈繞在他身體四周,隱約間竟有化虛為實之感。


    目睹這一幕,現場眾人無不愕然。


    “青芒與浩然正氣融會貫通,李季他居然……破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好以德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在村口燙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在村口燙頭並收藏吾好以德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