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飽肚子回到書院,範勇便下意識往書房的方向走去。


    秦殊一把拉住,問道:“範兄幹嘛去?”


    “當然是去抄書。”範勇不假思索的答道,“趁著天色未暗,我還能再謄抄一些國史,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可不能辜負了這天光。”


    秦殊卻搖頭連連道:“範兄,路走歪了。”


    “哦?”範勇對秦殊的意見相當重視,因此聽他這麽一說,馬上肅容問道,“秦兄此言何意?願聞其詳。”


    秦殊活動了一下寬闊的臂膀,說:“範兄,我們是肉身悟道的儒生,和那些讀書悟道的儒生走的壓根就不是一個路子。我們讀國史隻是為了了解這個世界的背景,而不是為了修行悟道,你在國史上花費太多時間,反倒是南轅北轍了。”


    範勇聽完細一琢磨,覺得秦殊言之成理,當即點頭道:“受教了。”


    之後問道:“那秦兄,我們該如何修行?”


    秦殊道:“早上才和你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怎麽現在就忘了?”


    範勇羞愧不已,一拍腦門道:“是我愚鈍了,我們每天都該三次錘煉身體,活動活動筋骨。”


    “這就對了。”秦殊滿意的點點頭。


    “那秦兄,我們怎麽錘煉身體呢?”範勇又問。


    同樣的問題秦殊也在思考,古代儒生講究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其中射和禦,一個是射箭,一個是駕駛戰車,都是能夠錘煉身體的項目。但比起後世的健身方式,這兩種鍛煉方式對肌肉訓練的係統性和科學性都欠佳。因此他必須開發出新的鍛煉方式。


    好在作為一名體校生,秦殊在健身這方麵還算有所心得,目光環視周圍,他馬上有了主意。書院門口一左一右兩個石獅子引起了他的興趣,這不就是現成的大號壺鈴嗎?


    壺鈴健身,能夠簡單有效的提高身體的爆發力和核心力量,因此壺鈴是武者和格鬥家最心儀的運動器材。秦殊當即伸手一指,說道:“來,範兄,咱們遛遛這兩頭石獅子。”


    範勇聞言一怔,心想隻聽說過遛狗遛馬,什麽時候連石獅子也能遛了?


    沒等他發問,秦殊已經邁步走到石獅子前麵,馬步紮下,雙臂將其環抱,陡然發力,口中喊了一聲“起”!


    原本在端坐在書院門前的石獅子,竟被秦殊給生拔了起來,隻見他氣定神閑,臉色不變,呼吸勻暢,穩穩端著石獅子,瀟灑轉身,踏著青陽書院門口三十六級台階拾級而上,走入院門,再原地轉身,踏著台階一步一步邁步而下,最後穩穩將石獅子放歸原處,如同從未挪動過一般。


    這一番動作下來,秦殊隻覺得身體熱了不少,微笑道:“範兄看清楚了嗎?這就是遛石獅子的方法。”


    範勇麵色駭然,驚詫不已,感慨道:“秦兄神力,我恐怕有所不及,但不妨勉力一試。”


    說完邁步走到石獅子麵前,學著秦殊的樣子紮穩馬步,雙臂環抱,用力一提,大喊道:“起!”


    石獅子聞聲而動,但卻隻是離地七寸,並未被完全舉起,範勇的臉頰也漲的通紅,明顯已經達到極限,無法像秦殊那樣抱著石獅子爬上爬下。


    堅持了幾個呼吸,範勇便將石獅子放下了,此時他額頭上已經滲出點點汗珠,喘息也變得急促了不少,他一邊用衣袖抹著汗水,一邊搖頭歎道:“以我的力氣果然做不到秦兄這一步,舉起這石獅子就已經很勉強了。”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秦殊鼓勵的拍了拍範勇肩膀,道:“不必著急,鍛煉身體講究循序漸進,你現在不妨就原地抱著石獅子深蹲,每五次一組,做完一組休息片刻,再進行下一組。等到力量漸漸增強,再來挑戰更難的鍛煉方式。”


    範勇微微欠身道:“謹遵秦兄教誨。”


    說完果然抱著石獅子開始深蹲,以五次為一組,做完一組便原地休息。


    秦殊則采用更加繁重的訓練方式,抱持石獅子上下台階,以一個來回為一組,上下一趟共跋涉台階七十二級。


    於是這兩個人便守著書院的門口,一左一右的“蹂躪”著兩座無辜的石獅子,這對可憐的吉祥物原本在書院門前屹立了數百年風雨不倒,未成想卻遇上了這兩個天降災星。


    轉眼兩天過去,秦殊和範勇兩個儒門異類除了早晨參加一下不能缺席的竹林晨讀之外,其他時間都在進行著與其他儒生截然不同的修行。


    晨讀結束之後,兩人就跑到書院門口蹂躪石獅子,蹂躪到精疲力竭,便去書房讀讀史書緩解疲勞,等到哺時去廚房開小灶,吃個肚兒圓,沿著書院的花圃散步消食,之後再繼續去書院門口蹂躪石獅子。


    兩天下來,秦殊的肌肉越來越結實,範勇的體格也漸漸魁梧起來,兩個人一左一右站在書院門口,除了臉上光潔、沒有胡須之外,赫然就是一對鷹揚虎視的門神。


    就連董夫子都忍不住調侃道:“你們兩個若是把門口這對石獅子給玩壞了,我就罰你們給我日夜守在書院門口,當一對‘活門神’,為書院祛噩辟邪。”


    不過隨著在肉身悟道的路子上越走越遠,秦殊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那便是肉身悟道的境界該如何劃分。


    諸子百家悟道的路徑各不相同,境界自然也不同,以儒門為例,循序漸進依次為:儒童、君子、賢者、立命、鴻儒、明德、證道、聖賢……據說聖賢境上還有一境,隻不過從古至今未有人能企及,因此也無人知曉名字。


    而秦殊開創的以《掄語》肉身悟道,卻是前無古人,也因為如此,沒人知道這一途徑的境界該怎麽界定,每個境界的破境綱領是什麽,每個境界比起儒道其他境界又有何不同、有何優勢。


    這一切都要靠秦殊自己去摸索。


    摸著自己腹部愈發分明的肌肉,秦殊喃喃自語:“我現在所處的,不知是肉身悟道的第幾個境界……不過考慮到前幾天剛一拳擊敗君子境的李季,我現在的境界,至少也該不低於他吧?是不是該給這個境界想個名字呢?肌肉這麽霸道,不然叫‘肌霸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好以德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在村口燙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在村口燙頭並收藏吾好以德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