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監新頒布的這條禁令讓秦殊和範勇俱皆麵露愁容,因為齊監吏的想法與他們二人恰好相悖。
齊監吏的想法是先治標再治本,利用嚴苛的法令限製居民出行,及時遏製住天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再從容不迫的去尋找天災之眼,平息災厄;
秦殊和範勇則主張直接根除天災,治本而不治標,盡快找出天災之眼,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隻是如今雙方想法衝突,秦殊、範勇卻沒有斡旋的機會,畢竟他們皆是白身,並無資格去左右巡查監下達的命令。
唯一能做的隻有通過韓監吏這層關係,試圖去得到巡查監的通融。
秦殊低聲道:“韓監吏,我理解這條禁令的初衷,齊監吏是想以嚴刑製止百姓暴亂,從而減少傷亡。但這大霧隻能蠱惑不學之人,我們既然不會被大霧影響,是不是就不必遵守禁令了?這樣一來,我們也能盡快找出天災之眼,平息災厄啊。”
範勇也隨聲附和道:“秦兄說的沒錯,此項禁令應隻用於不學之人。韓監吏,我們若也被禁令限製,隻能在霧散之時走動,那何時才能找到這天災之眼,平息天災?”
<a href="http://m.fqxsw.org" id="wzsy">fqxsw.org</a>
韓月聞言點頭,也覺得他二人言之成理,當即走向齊監吏,抬頭稟告道:“齊師兄,這禁令是否隻針對不學之人?如今各家學派中已有部分門徒奔赴天災來平息災厄,倘若對他們也實施禁令,恐怕反倒會耽誤正事吧?”
然而齊監吏卻是大搖其頭,冷聲道:
“韓師妹,你既是我法家‘明察境’的門徒,怎能說出如此荒唐淺薄之語?我法家先賢有雲:‘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那些法令之所以得不到執行,就是因為上層人員頻頻為自己謀求特權,不能做好表率!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更何況這些百家門徒了!倘若我對他們網開一麵,讓他們在這大霧之中恣意行走,被柳街中的百姓看見了,誰還會心服口服的執行這條禁令?”
韓月出身法家,自然明白齊師兄這番話的道理。
法家先賢韓非子有雲:“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既然製定法律,就是為了規範百姓言行,禁止他們恣意妄為。而如今秦殊和範勇本意雖好,所謀求的也無外乎是一種違犯法令的“私道”。
想清楚這一點,韓月朝著齊監吏欠身一禮,誠懇道:“多謝師兄教誨,此事是我唐突了。”
齊監吏微微頷首,隨後頗有不滿的瞥了秦殊、範勇一眼,沉聲對韓月道:“‘儒者以文亂法,俠者以武犯禁’,韓師妹,我們法家中人,還是該對其他學派門徒敬而遠之的才好。”
話至此處,霧氣漸起,齊監吏當即朗聲嗬斥道:“大霧將起,速速回家關門閉戶!霧起時有膽敢出門者,格殺勿論!”
韓月連忙轉身對秦殊、範勇道:“二位也聽到了,法令上行下效,巡查監也不能批給你們特權,既如此,還是暫且去我家中避一避吧。”
秦殊雖然也能理解齊監吏方才說的那番話,但對於他的決策卻仍有微詞,一邊不情不願的往韓月家中走去,一邊沉聲道:“倘若按照齊監吏的安排,等到這條禁令貫徹之後再去尋找天災之眼,怕是已經貽誤戰機了。”
範勇也點頭道:“是啊,天災時刻壯大,一日強過一日,巡查監處事如此拖泥帶水,當真不會釀成大禍?”
韓月無奈歎息,勸解道:“我固然知道齊師兄的做法絕非最佳良策,但法令既已頒布,吾等就該遵守,此時若去強行違逆法令,非但不能解決天災,反倒先導致內亂了。”
“也隻能如此了。”秦殊歎道。
就在叁人返回院中的同時,巡查監的監吏們再度沿街宣讀法令:
“巡查監有令——柳街中霧起禁行,霧散方可走動!大霧起時務必避於家中,不可踏出院門半步!違令者,當街問斬!”
此時東叁巷中適才死了老狗、老伴的老翁聽見動靜,察覺到有新的監吏造訪,慌忙整理衣冠,從院中亦步亦趨推門而出。
“監吏大人在上,老朽要伸冤呐!”
見到這群騎著高頭大馬的監吏,老翁如遇救星,跪地嚎啕道:“老朽要檢舉那東叁巷中的女監吏——顛倒黑白、是非不分、仗勢欺人、草菅人命!勾結入室行竊的歹人,逼死了我那苦命的老伴!監吏大人在上,還望您替小民伸冤呐!”
話音甫落,大霧已濃,東叁巷中霧靄蒙蒙,遠處景物漸漸藏匿在一片白茫茫之中。
韓月的院子裏,秦殊豎起耳朵聽見遠處的哭喊聲,分辨片刻,對韓月說道:“你聽,似乎是那養狗的老翁在向其他監吏告你的狀。”
韓月不以為意,澹然應道:“即便今日不告,等這大霧散了,他也會去巡查監告我。齊師兄他們來了,反倒省得這老翁再跑一趟了。”
秦殊笑笑,剛欲再聽聽這老翁還要說些什麽,一雙耳朵卻猛然捕捉到一聲利刃出鞘的清冷聲。
“唰——!”
小巷之中。
一名監吏策馬抽刀,疾馳衝向跪倒在門口的佝僂老翁。
“吾已再叁申明,霧起不可出門,你這老翁是聾了嗎?目無法紀,其罪當誅!”
監吏麵若寒霜,手中雁翎刀高高舉起,待黑鬃駿馬奔馳到老翁麵前的刹那,手起刀落,一道金色光芒帶起了一蓬血雨!
老翁雙手扶地,口中仍數說著韓監吏的種種罪行,雙目中噙著熱淚,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可下一瞬,這表情豐富的頭顱便高高揚起,在半空中翻了幾圈,再重重摔在地上,咕嚕嚕滾到濃霧深處。
騎馬監吏拿帕子擦幹淨雁翎刀上的血汙,還刀入鞘,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踱步走入霧中,彎腰撿起不遠處老翁的首級,走回來拴在坐騎嶄新精致的轡頭之下,又小心翼翼的調整了一下老翁麵孔的朝向,讓他以正臉示人,再心滿意足的翻身騎回馬上。
“哼,待霧散之後將這首級遊街示眾,屆時再看誰還敢無視我巡查監的法令!”
齊監吏的想法是先治標再治本,利用嚴苛的法令限製居民出行,及時遏製住天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再從容不迫的去尋找天災之眼,平息災厄;
秦殊和範勇則主張直接根除天災,治本而不治標,盡快找出天災之眼,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隻是如今雙方想法衝突,秦殊、範勇卻沒有斡旋的機會,畢竟他們皆是白身,並無資格去左右巡查監下達的命令。
唯一能做的隻有通過韓監吏這層關係,試圖去得到巡查監的通融。
秦殊低聲道:“韓監吏,我理解這條禁令的初衷,齊監吏是想以嚴刑製止百姓暴亂,從而減少傷亡。但這大霧隻能蠱惑不學之人,我們既然不會被大霧影響,是不是就不必遵守禁令了?這樣一來,我們也能盡快找出天災之眼,平息災厄啊。”
範勇也隨聲附和道:“秦兄說的沒錯,此項禁令應隻用於不學之人。韓監吏,我們若也被禁令限製,隻能在霧散之時走動,那何時才能找到這天災之眼,平息天災?”
<a href="http://m.fqxsw.org" id="wzsy">fqxsw.org</a>
韓月聞言點頭,也覺得他二人言之成理,當即走向齊監吏,抬頭稟告道:“齊師兄,這禁令是否隻針對不學之人?如今各家學派中已有部分門徒奔赴天災來平息災厄,倘若對他們也實施禁令,恐怕反倒會耽誤正事吧?”
然而齊監吏卻是大搖其頭,冷聲道:
“韓師妹,你既是我法家‘明察境’的門徒,怎能說出如此荒唐淺薄之語?我法家先賢有雲:‘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那些法令之所以得不到執行,就是因為上層人員頻頻為自己謀求特權,不能做好表率!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更何況這些百家門徒了!倘若我對他們網開一麵,讓他們在這大霧之中恣意行走,被柳街中的百姓看見了,誰還會心服口服的執行這條禁令?”
韓月出身法家,自然明白齊師兄這番話的道理。
法家先賢韓非子有雲:“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既然製定法律,就是為了規範百姓言行,禁止他們恣意妄為。而如今秦殊和範勇本意雖好,所謀求的也無外乎是一種違犯法令的“私道”。
想清楚這一點,韓月朝著齊監吏欠身一禮,誠懇道:“多謝師兄教誨,此事是我唐突了。”
齊監吏微微頷首,隨後頗有不滿的瞥了秦殊、範勇一眼,沉聲對韓月道:“‘儒者以文亂法,俠者以武犯禁’,韓師妹,我們法家中人,還是該對其他學派門徒敬而遠之的才好。”
話至此處,霧氣漸起,齊監吏當即朗聲嗬斥道:“大霧將起,速速回家關門閉戶!霧起時有膽敢出門者,格殺勿論!”
韓月連忙轉身對秦殊、範勇道:“二位也聽到了,法令上行下效,巡查監也不能批給你們特權,既如此,還是暫且去我家中避一避吧。”
秦殊雖然也能理解齊監吏方才說的那番話,但對於他的決策卻仍有微詞,一邊不情不願的往韓月家中走去,一邊沉聲道:“倘若按照齊監吏的安排,等到這條禁令貫徹之後再去尋找天災之眼,怕是已經貽誤戰機了。”
範勇也點頭道:“是啊,天災時刻壯大,一日強過一日,巡查監處事如此拖泥帶水,當真不會釀成大禍?”
韓月無奈歎息,勸解道:“我固然知道齊師兄的做法絕非最佳良策,但法令既已頒布,吾等就該遵守,此時若去強行違逆法令,非但不能解決天災,反倒先導致內亂了。”
“也隻能如此了。”秦殊歎道。
就在叁人返回院中的同時,巡查監的監吏們再度沿街宣讀法令:
“巡查監有令——柳街中霧起禁行,霧散方可走動!大霧起時務必避於家中,不可踏出院門半步!違令者,當街問斬!”
此時東叁巷中適才死了老狗、老伴的老翁聽見動靜,察覺到有新的監吏造訪,慌忙整理衣冠,從院中亦步亦趨推門而出。
“監吏大人在上,老朽要伸冤呐!”
見到這群騎著高頭大馬的監吏,老翁如遇救星,跪地嚎啕道:“老朽要檢舉那東叁巷中的女監吏——顛倒黑白、是非不分、仗勢欺人、草菅人命!勾結入室行竊的歹人,逼死了我那苦命的老伴!監吏大人在上,還望您替小民伸冤呐!”
話音甫落,大霧已濃,東叁巷中霧靄蒙蒙,遠處景物漸漸藏匿在一片白茫茫之中。
韓月的院子裏,秦殊豎起耳朵聽見遠處的哭喊聲,分辨片刻,對韓月說道:“你聽,似乎是那養狗的老翁在向其他監吏告你的狀。”
韓月不以為意,澹然應道:“即便今日不告,等這大霧散了,他也會去巡查監告我。齊師兄他們來了,反倒省得這老翁再跑一趟了。”
秦殊笑笑,剛欲再聽聽這老翁還要說些什麽,一雙耳朵卻猛然捕捉到一聲利刃出鞘的清冷聲。
“唰——!”
小巷之中。
一名監吏策馬抽刀,疾馳衝向跪倒在門口的佝僂老翁。
“吾已再叁申明,霧起不可出門,你這老翁是聾了嗎?目無法紀,其罪當誅!”
監吏麵若寒霜,手中雁翎刀高高舉起,待黑鬃駿馬奔馳到老翁麵前的刹那,手起刀落,一道金色光芒帶起了一蓬血雨!
老翁雙手扶地,口中仍數說著韓監吏的種種罪行,雙目中噙著熱淚,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可下一瞬,這表情豐富的頭顱便高高揚起,在半空中翻了幾圈,再重重摔在地上,咕嚕嚕滾到濃霧深處。
騎馬監吏拿帕子擦幹淨雁翎刀上的血汙,還刀入鞘,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
踱步走入霧中,彎腰撿起不遠處老翁的首級,走回來拴在坐騎嶄新精致的轡頭之下,又小心翼翼的調整了一下老翁麵孔的朝向,讓他以正臉示人,再心滿意足的翻身騎回馬上。
“哼,待霧散之後將這首級遊街示眾,屆時再看誰還敢無視我巡查監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