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殊這一夜過得很沉重。
平息天災並不足以喜悅,但收殮遇難者的遺體卻足以悲傷。
尤其是韓月、齊監吏、小轆兒他們,一一講述出這些死者生前的往事,讓秦殊了解到,他們雖年紀不同、性別不同、家境不同,卻都各自熱愛著自己的生活。
即便是那個每日跑到虞寡婦門前言語輕薄的登徒子,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在外雖是個潑皮無賴,在家卻是個孝子。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是他日複一日的悉心照料,最後他妻子嫌他母親拖累,威脅要帶著兩個孩子改嫁他人,他卻仍不願放棄自己羸弱的母親,毅然一紙休書解除了婚約。
若沒聽過他們的故事,那麽這些人隻是寫在遇難者名錄裏的一個個冰冷陌生的名字,可一旦了解了他們的人生,這些名字就變成了一個個鮮活靈動的生命。
當夜色謝幕,天光熹微的時候,秦殊站在巷子口,眺望著東方緩緩升起的紅日,久久無法釋懷。
這一刻,他在心中,立下了一個宏願。
“我要這世界,再無天災!”
……
日始時分,秦殊和範勇便辭別了韓監吏,從青陽內城而出,往青陽書院返回。
此時正巧遇上儒生們晨讀歸來,二人與同窗們在書院門外交匯。
見兩人徹夜未歸,同學們都頗為好奇,其中有消息靈通者更是問詢道:“秦兄、範兄,聞說昨夜青陽城內有天災臨現,此言當真?”
範勇馬上興奮道:“確有此事,非但如此,我與秦兄還恰好征伐了這場天災!”
“什麽?”同窗聞言驚愕不已,忙問道,“這青陽城中昨夜萌生的天災,竟又是你與秦兄攜手平息的?”
範勇平素少有這大出風頭的機會,此前征伐曹家村天災歸來,也沒能好好呈呈威風,這次好不容易得了機會,免不得挺起胸膛,高昂頭顱,盡量擺出一派從容姿態,語調沉穩的說:“不錯,這天災正是被我與秦兄聯手平定。”
說罷又很嚴謹的補充了一句:“不過還有巡查監的監吏從中協助,並非隻是我二人平息了天災。”
即便如此,秦殊與範勇接連平定天災,也足以令同窗欣羨。
旁人一年中能征伐兩次天災,便已經是大造化了,秦殊和範勇卻是一月之間平定了兩起天災。
此時一名同學羨慕的說:“秦兄、範兄真是好運氣,竟接連撞見兩處剛剛臨現的天災,想必這天災萌生不久,征伐起來定然也沒那麽凶險吧。”
眾所周知,天災存在時間越久,征伐難度也就越高。
剛剛降臨的天災,比起長期存在的天災的確要弱上一籌。
但範勇卻不服氣的說道:“便是剛剛臨現的天災,也同樣凶險無比,莫要小覷了這柳街天災,六名兵家門徒便喪命其中了。若非我與秦兄謹慎小心,怕是也難全身而退。”
秦殊也微微頷首道:“凡是天災,必多凶厄,莫因為天災隻是剛剛臨現便掉以輕心,否則吃虧的隻會是自己。”
同學們聞言連忙欠身道:“受教了。”
範勇清了清嗓子,剛欲再說幾句,人群中一道身影走出,沉聲道:“天災不可妄議!天災不可妄議!爾等站在此處談笑風生,可曾想過那些在天災中無辜喪命之人?出於尊重,吾等也該慎言才對!”
秦殊和範勇根本不用看,便知道是李季來了。
範勇撇了撇嘴,心中雖微有不快,卻也沒當場發作。
秦殊則朝著迎麵走來的李季拱了拱手,招呼道:“李兄。”
“秦兄。”李季回了個禮,祝賀道,“恭喜秦兄再次平定天災,非但救城中百姓於水火,還可建功立德,提升修為。”
“謝過李兄。”秦殊微笑道。
李季輕輕頷首,隨後又道:“夫子有言,讓你回來之後便去書齋見他,他找你有事。”
“哦?”秦殊頗為意外,詫異道,“夫子因何事找我?”
範勇揣測道:“難道夫子得知秦兄你再度征伐了天災,想要詢問其中細節?”
“非也。”李季搖頭道,“夫子昨晚便差遣我去喚秦兄了,隻是秦兄遲遲未歸,因此才耽擱到現在。”
“既是昨夜找我,與天災應無關係。”秦殊沉吟道,“罷了,不管何事,去見了夫子便清楚了。”
說罷邁步就往書齋走去。
李季卻連忙伸手攔住,提醒道:“秦兄,你莫非打算赤膊去見夫子?”
秦殊的儒衫在征伐天災的時候撕爛了,此時無衣蔽體,按照禮節,他的確該去換上一件新衣,再去書齋赴約,但他既然非一般儒生,自是不在乎這些細節。
“赤膊又如何?真君子當坦誠相見。”
說罷他大步流星進了院門,朝著夫子的書齋瀟灑走去。
望著秦殊背影,李季無奈搖頭,同時心中不免忖度道:“這才不到月餘,夫子便兩次召秦殊登堂入室了,我焚膏繼晷,日夜苦讀,卻從未有機會步入夫子的書齋……”
一旁範勇見李季表情複雜,望著秦殊背影怔然不語,不禁小聲問道:“嘻,夫子又召秦兄入書齋,李兄可是嫉妒了?”
“嫉妒?”李季忙正色道,“君子無所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怎會嫉妒秦兄?”
“見賢思齊焉……”範勇笑眯眯道,“李兄這是承認秦兄是賢者了?”
“這……”李季頓時啞口無言,回頭瞪著範勇,半晌後才怒容道,“範兄啊範兄,你這木訥靦腆之人,終日跟著秦殊廝混,如今竟也變得如此油嘴滑舌了,唉!”
說罷他滿麵痛惜的搖了搖頭,拂袖往院中走去。
……
另一邊。
秦殊打著赤膊來到夫子書齋門口,敲了敲門後便聽見夫子和煦的聲音響起:“進來。”
秦殊推門進去,隻見董夫子正端坐在書桉前批注書籍。
他並未催促,也未出言打擾,隻是站在一旁等候。
董夫子批完了手中書卷,這才置筆抬頭,微笑著說道:“聽聞你與範勇昨夜又平定一處天災,此乃大功德,恭喜了。”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謝過夫子。”秦殊欠身回禮。
平息天災並不足以喜悅,但收殮遇難者的遺體卻足以悲傷。
尤其是韓月、齊監吏、小轆兒他們,一一講述出這些死者生前的往事,讓秦殊了解到,他們雖年紀不同、性別不同、家境不同,卻都各自熱愛著自己的生活。
即便是那個每日跑到虞寡婦門前言語輕薄的登徒子,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在外雖是個潑皮無賴,在家卻是個孝子。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是他日複一日的悉心照料,最後他妻子嫌他母親拖累,威脅要帶著兩個孩子改嫁他人,他卻仍不願放棄自己羸弱的母親,毅然一紙休書解除了婚約。
若沒聽過他們的故事,那麽這些人隻是寫在遇難者名錄裏的一個個冰冷陌生的名字,可一旦了解了他們的人生,這些名字就變成了一個個鮮活靈動的生命。
當夜色謝幕,天光熹微的時候,秦殊站在巷子口,眺望著東方緩緩升起的紅日,久久無法釋懷。
這一刻,他在心中,立下了一個宏願。
“我要這世界,再無天災!”
……
日始時分,秦殊和範勇便辭別了韓監吏,從青陽內城而出,往青陽書院返回。
此時正巧遇上儒生們晨讀歸來,二人與同窗們在書院門外交匯。
見兩人徹夜未歸,同學們都頗為好奇,其中有消息靈通者更是問詢道:“秦兄、範兄,聞說昨夜青陽城內有天災臨現,此言當真?”
範勇馬上興奮道:“確有此事,非但如此,我與秦兄還恰好征伐了這場天災!”
“什麽?”同窗聞言驚愕不已,忙問道,“這青陽城中昨夜萌生的天災,竟又是你與秦兄攜手平息的?”
範勇平素少有這大出風頭的機會,此前征伐曹家村天災歸來,也沒能好好呈呈威風,這次好不容易得了機會,免不得挺起胸膛,高昂頭顱,盡量擺出一派從容姿態,語調沉穩的說:“不錯,這天災正是被我與秦兄聯手平定。”
說罷又很嚴謹的補充了一句:“不過還有巡查監的監吏從中協助,並非隻是我二人平息了天災。”
即便如此,秦殊與範勇接連平定天災,也足以令同窗欣羨。
旁人一年中能征伐兩次天災,便已經是大造化了,秦殊和範勇卻是一月之間平定了兩起天災。
此時一名同學羨慕的說:“秦兄、範兄真是好運氣,竟接連撞見兩處剛剛臨現的天災,想必這天災萌生不久,征伐起來定然也沒那麽凶險吧。”
眾所周知,天災存在時間越久,征伐難度也就越高。
剛剛降臨的天災,比起長期存在的天災的確要弱上一籌。
但範勇卻不服氣的說道:“便是剛剛臨現的天災,也同樣凶險無比,莫要小覷了這柳街天災,六名兵家門徒便喪命其中了。若非我與秦兄謹慎小心,怕是也難全身而退。”
秦殊也微微頷首道:“凡是天災,必多凶厄,莫因為天災隻是剛剛臨現便掉以輕心,否則吃虧的隻會是自己。”
同學們聞言連忙欠身道:“受教了。”
範勇清了清嗓子,剛欲再說幾句,人群中一道身影走出,沉聲道:“天災不可妄議!天災不可妄議!爾等站在此處談笑風生,可曾想過那些在天災中無辜喪命之人?出於尊重,吾等也該慎言才對!”
秦殊和範勇根本不用看,便知道是李季來了。
範勇撇了撇嘴,心中雖微有不快,卻也沒當場發作。
秦殊則朝著迎麵走來的李季拱了拱手,招呼道:“李兄。”
“秦兄。”李季回了個禮,祝賀道,“恭喜秦兄再次平定天災,非但救城中百姓於水火,還可建功立德,提升修為。”
“謝過李兄。”秦殊微笑道。
李季輕輕頷首,隨後又道:“夫子有言,讓你回來之後便去書齋見他,他找你有事。”
“哦?”秦殊頗為意外,詫異道,“夫子因何事找我?”
範勇揣測道:“難道夫子得知秦兄你再度征伐了天災,想要詢問其中細節?”
“非也。”李季搖頭道,“夫子昨晚便差遣我去喚秦兄了,隻是秦兄遲遲未歸,因此才耽擱到現在。”
“既是昨夜找我,與天災應無關係。”秦殊沉吟道,“罷了,不管何事,去見了夫子便清楚了。”
說罷邁步就往書齋走去。
李季卻連忙伸手攔住,提醒道:“秦兄,你莫非打算赤膊去見夫子?”
秦殊的儒衫在征伐天災的時候撕爛了,此時無衣蔽體,按照禮節,他的確該去換上一件新衣,再去書齋赴約,但他既然非一般儒生,自是不在乎這些細節。
“赤膊又如何?真君子當坦誠相見。”
說罷他大步流星進了院門,朝著夫子的書齋瀟灑走去。
望著秦殊背影,李季無奈搖頭,同時心中不免忖度道:“這才不到月餘,夫子便兩次召秦殊登堂入室了,我焚膏繼晷,日夜苦讀,卻從未有機會步入夫子的書齋……”
一旁範勇見李季表情複雜,望著秦殊背影怔然不語,不禁小聲問道:“嘻,夫子又召秦兄入書齋,李兄可是嫉妒了?”
“嫉妒?”李季忙正色道,“君子無所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怎會嫉妒秦兄?”
“見賢思齊焉……”範勇笑眯眯道,“李兄這是承認秦兄是賢者了?”
“這……”李季頓時啞口無言,回頭瞪著範勇,半晌後才怒容道,“範兄啊範兄,你這木訥靦腆之人,終日跟著秦殊廝混,如今竟也變得如此油嘴滑舌了,唉!”
說罷他滿麵痛惜的搖了搖頭,拂袖往院中走去。
……
另一邊。
秦殊打著赤膊來到夫子書齋門口,敲了敲門後便聽見夫子和煦的聲音響起:“進來。”
秦殊推門進去,隻見董夫子正端坐在書桉前批注書籍。
他並未催促,也未出言打擾,隻是站在一旁等候。
董夫子批完了手中書卷,這才置筆抬頭,微笑著說道:“聽聞你與範勇昨夜又平定一處天災,此乃大功德,恭喜了。”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謝過夫子。”秦殊欠身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