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找不見荀姐姐了?”


    “青兒快幫我找找……”


    高府北園。


    此園有二三十丈方圓,名為‘五亭園’,乃參考前朝畫聖所繪《五亭圖》建造。


    園內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以及正東方位各造一所涼亭。


    五亭造型各異、各有其名。


    東南名為‘望月亭’,西南名為‘落日亭’,西北名曰‘七星亭’,東北名曰‘太白亭’,正東則叫‘白鶴亭’。


    五亭中間是書場,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高老便糾集全府眾狐在此讀書誦經,今日詩會主場就設在這裏。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la">小書亭</a>


    而待客酒席設在五所涼亭內,一亭設三桌席位,每桌可待客九人。


    封三娘領侄女進來後,四顧找尋舫主身影。


    隻見五亭皆是賓客,談話聲沸沸揚揚,也不知荀姐姐在哪,擔心她負氣走了。


    三娘不知道,荀舫主一入此園就隱去了氣息,隻叫身旁人瞧見,離得遠根本無處尋找。


    倒是侄女青兒眼力好,一眼瞧見東南望月亭裏的劉彥,扯三姑袖子指說:“姑姑看,姨夫還在呢。荀姨指定沒走。”


    “哪個姨夫?”封三娘隨她手指一看,笑戳額頭:“瞎說,那不是荀姐姐的夫婿。若被姐姐聽到,怪我教你不學好!”


    “哎呦,又不是我說的,是大姑姑說的。”


    小青兒手捂額頭,跟著姑姑去向望月亭。


    亭內三桌賓客,約有二十餘人,彼此引薦寒暄。


    劉彥這桌除了王山君、荀舫主,另有廣平本府四位公子,分別是:李少卿、張子初,王文玉,柳泰清。


    這四人號稱‘廣平四傑’。


    他們通曉君子六藝,皆是舉人進士之才,最大不過二十四,最小隻有十六。


    劉彥這個二十七年的老秀才與他們同桌,隻覺汗顏。


    “原來姐姐在這裏,小妹以為你被氣走了。”


    封三娘到亭外才看到荀舫主,歡喜湊進去說話。


    舫主牽手笑道:“我就算有氣也不會拋下妹妹。妹妹坐……”


    “不了姐姐,小妹隻擔心你。我還要去那邊見本家姐妹,稍後再來陪姐姐。姐姐可別怪我。”


    封三娘與她耳鬢斯磨,撒嬌親昵,似貓兒蹭腦。


    劉彥看個滿眼,這封三娘比書中更討喜。


    目送她離開後,荀舫主問君:“公子覺得我三娘妹妹如何?”


    “甚是可愛。”


    劉彥不吝讚賞說:“封三娘天真爛漫,即便剛才左右為難時,也不忘舫主,辭了那邊立即來尋。可謂待人真誠。”


    荀舫主望正東的白鶴亭,點頭道:“三娘最讓我喜愛之處,正是她待人真心,嬌氣不嬌媚。”


    “公子如有心,妾身幫你做成一場好事如何?”


    劉彥聞聽笑道:“舫主美意小生心領,我對三娘隻有欣賞,並無其他念想。賞花之人未必會去折花。”


    “不知詩會何時開始?我看中間會場排著一盞盞燈籠,有何作用?”


    “那是‘得勝燈’。”


    同桌的‘廣平四傑’之一王文玉搭話,說起燈籠的作用。


    所謂‘得勝燈’,顧名思義就是‘鬥詩勝出後獲得一盞燈籠’,即算作‘一彩’。


    等到詩會結束,計算眾人所得燈數,得彩最多者便是本次詩會的魁首,拿最大的彩頭!


    劉彥明白了,一掃場上的燈數,正好五十盞。


    “就是說,今夜詩會共有五十題?”


    “不錯,劉兄可有信心奪來幾盞?給我們這桌添彩?”


    李少卿含笑詢問。


    他對這位臨安書生很好奇,能被王山君看中結交之人,不會是尋常才子。


    劉彥笑了笑,從場中收回目光:“小生才疏學淺。能否添彩,應看四位以及王兄。我隻做個陪客。”


    “劉兄過謙!”四傑之一張子初接道:“今夜能來赴會之人,絕非泛泛之輩,不知劉兄是哪年的進士?”


    “進士?”劉彥心笑:“我連舉人都沒中,二十七年的老秀才,要是說出來估計你們要捏鼻子、換桌了。”


    咣——


    場中一聲銅鑼震響,打斷眾人話音,五亭皆靜下來。


    看會場有一人四方見禮,高聲說:“嶽翁年邁,命我代為主持詩會。”


    “今夜‘重陽詩會’能請到諸君赴約,乃我家榮幸,稍後詩會開場,請諸君盡展文采。”


    “此外,嶽翁欲借今年詩會,為三女擇一位良夫,無妻室者可參與競爭。”


    “隻要在詩會奪得一彩,便能入候選名列,由我家親眾擇取一人登科。”


    “高家三女?她不是已然轉世了?”


    “不錯,三小姐已經轉世,我聽說她投胎到白帝城莫夫子家中。”


    “我聞此女才貌出眾,當世不可多得,高老真舍得嫁人?”


    “該不會是招贅吧?”


    五亭賓客議論紛紛,已有人躍躍欲試了。


    場中主持道:“諸君且放心,嶽翁隻為女招夫,絕非招贅。諸位誰人有幸脫穎而出,我家陪嫁資萬貫,為君修府!”


    ……


    “陪嫁萬貫,好大手筆!”


    望月亭。


    李少卿感歎,環視眾友道:“我有溫娘,各位都未娶妻,不妨一試。那高三小姐乃非常女子,不是她家大姐、二姐可比。”


    周圍三友各有所思。


    最小的柳泰清說:“不知高家三姐姐多大,可別娶個奶奶回去。”


    亭內眾人歡笑。


    他有此顧慮也正常,今夜來赴會的書生才士,有不少人知道高府底細。


    廣平四傑乃本府人士,豈不知高家是狐仙世族?


    “泰清無需顧慮,三小姐今年不過十六,剛好與你同歲。”


    “那小弟當一試!”


    柳泰清意氣風發,鄰桌其他才子各有動心者。


    劉彥旁聽問山君:“我看高老足有八十高壽,為何高三小姐隻有十六?”


    王寅傳音道:“這高家非尋常人家,乃修道的狐族。高老三女十六年前脫了狐身,現已轉世投胎為人,說她十六是指為人的年歲,不算前世狐身。”


    劉彥對此頗為好奇,又問:“高三小姐既已修成仙家,又何故轉世成凡人?”


    這一問戳中王寅心中憂愁。


    他歎說:“天下異類成仙,最多隻是精怪罷了。而人不同,即便是凡人都有諸天竅穴,這中間有太多玄奧道理,一時難以細說,待閑暇我再和你講。”


    “賢弟隻需知道,如今的高三小姐已非狐類。高老隻算她前身之父。”


    劉彥心頭明了,不再追問。


    彼時,銅鑼再次敲響,詩會開場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心本尊並收藏聊齋狐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