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沉家客船?”


    第一聲石沉大海,岸上嬌娥再詢問。


    船家沉翁回神道:“正是,不知二位娘子……”


    旁邊楊萬山暗下猜想二女身份,但不敢確認。


    白衣嬌娥笑說:“我們是相君家婢,小奴名叫雪珠。與劉世才公子是故交,公子可來了?”


    “果然是神女……”


    楊萬山猜想證實後,禮道:“世才兄也來了,正在船房寫‘祭文’。”


    “今日我等此來,乃祭祀湖君,答謝君家仁義救民。”


    “還算有些良心。”


    粉衣嬌娥隨口一句。


    雪珠忙扯袖,欠身謝道:“難得公子來祭,今日廟中無人,容奴婢前去開門。”


    說著二女挽手飄飄上山。


    沉煉目送想起一些事,楊萬山仰望上山神女,有些詩意入心。


    正欲賦詩一首,聽身後說話。


    “相君有靈,感應你我到此,故遣侍女接引。”


    劉彥揭起‘祭文’出船房道:“今日祭祀,可要誠心。”


    楊萬山拱手領喏,接請他手中‘祭文’過目欣賞。


    其心竅文光與辭文字句交相呼應。


    有感劉世才這篇《九歌·相君》字字放光,乃真學書寫,通篇約用兩百文光。


    “世才祭文香火濃厚,鬼神氣衝我腦竅,字中文光猶如神目,醒我神思。可為上品辭賦。”


    “我到現在尚未攢夠兩百字文光,你一篇‘祭文’就耗費兩百!”


    說著,楊萬山指著祭文道:“世才莫非打算以真學文章祭神?”


    “既然祭神就要誠心,不然來做什麽?”


    劉彥望山廟說:“此文窮盡我文思,寫成後略有收獲,今夜回去就能補缺。等萬山入了真學,也就不會吝惜了。”


    楊萬山感君子氣度寬廣,灑脫豪放,追隨身後下船上山。


    來到山廟門前,雪珠巧笑相迎。


    “公子別來無恙?”


    “還好。”


    劉彥對她沒有禮數,當成舊交攀談:“相君可在水府?”


    雪珠搖頭說:“今日君王不在家,去了太湖還情。是我家郡主看見沉家船號,猜想公子會來,命我和粉珠迎接。”


    “公子隻管祭祀,君王感念香火,自會收到公子心意。”


    劉彥點頭隨她走入湖伯廟正殿。


    大殿紅牆黃簾,湖君塑像沒變,隻是香火冷清了。


    他率眾行一禮,展開手中‘祭文’遞給雪珠過目:“娘子看可以收嗎?”


    雪珠、粉珠齊頭並觀,眼眸被辭文照亮,文中鬼神之氣,任她們侍奉君家多年也沒見過。


    一時,各自口中無詞,隻把頭點點,眼觀劉公子。


    劉彥請楊萬山持燭,卷起‘祭文’點燃後投入火盆,對湖君塑像行一禮。


    見祭文燃盡後,從火盆掀起一股辭氣,猶如香火聚攏升旋。


    眾人仰望吸鼻子,似聞到澹雅文墨味,又含紙錢香火氣,二者合在一起奇異難說。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入了兩婢女口鼻,卻大不一樣。


    她們隻覺得異香撲鼻,深呼吸仰望飛上廟頂的文章氣,內中文光顯現山水湖泊,神人與疫鬼景象……


    與此同時,東湖水府。


    不知何處飄來一股香氣,園內王妃郡主皆嗅到此香。


    大王妃四顧道:“誰人祭祀?我聞異香中有香火氣、有文章氣,隱隱透著有一股古巫祭神之法,香火祭文有古楚韻味,乃上等香火。”


    二王妃和四位君主細品點頭。


    五百裏外,太湖水府。


    相君正與上君論救災之事,忽然感應劉彥燒來祭文。


    《九歌·相君》直入他神靈,使其靈思大振,神明如電!


    忍不住脫口稱讚:“好辭賦,劉世才這篇祭文,得屈原《山鬼》七分精髓,其辭氣飽滿,勝萬貫香火。”


    “他定是全文通用真學書寫,否則不能文光照我神靈。”


    “可惜文章落在水府,不能與君共賞佳作,嗅其辭文香氣。”


    說到此處,他不顧上君驚訝,神念與塑像感應。


    看見劉世才在和兩婢女談話,又一念回了水府與家中女眷指明異香出處。


    “剛才劉世才燒來祭文,其文章乃楚辭之風,文詞妙筆,辭氣生香。”


    “想來你們已聞見,速去待客答謝。祭文落在我房中,你等可看。”


    兩句吩咐,相君神靈收去。


    花園,眾王妃郡主各個起身,恍然明白異香來曆。


    大王妃轉對女兒吩咐:“相文相晴前去待客,莫忘了向他道謝。”


    “是。”


    三郡主、七郡主領命,一前一後出水府,攜手飄向山廟。


    廟內,劉彥剛才有感窺視,轉看相君塑像,不見神靈顯現。


    雪珠耳旁笑問:“公子懷疑我家君王不靈驗?感應不到你祭文?公子大可放心,你那祭文可以通神!”


    粉珠附和道:“公子祭文難得一見,勝過千人燒香。此時水府內,或許已然香氣滿園了。王妃郡主必然知道。”


    她話音剛落,便見三郡主相文、七郡主相晴結伴走入大殿,各都是雲鬟掠削,儀態清麗。


    楊公子明目雪亮,沉家伯侄愣神打量。


    “郡主來了……”


    雪珠伸手指引。


    劉彥顧首見上一禮,二郡主含笑欠身道謝,說起‘家中忽生異香……’


    相文與妹對視說:“起先都不知誰人焚祭香火?母親稱讚,香火含有文章之氣,有楚人巫祭之味,誇讚是上等香火……”


    “直到父親神念告知,才知異香出自公子祭文,乃公子辭賦生香。”


    相晴郡主道:“你誠心來祭,我家自當歡喜,但是禮敬太高了,隻怕我家廟小受用不起。”


    “一篇祭文而已,略表小生心意。”


    劉彥說:“如我當日所見,若非君家賑災,臨安已是鬼城。這點禮敬,實在不足一提。”


    相晴笑如花開,眼眸盯他:“之前我誤解你,講了些刻薄之言。現在與你賠情。”


    劉彥避開,拉來楊萬山引薦說:“萬山兄乃養學之士,家中太公是雲夢學士,長兄翰林院學士,不知比我高出幾何。”


    “此外,他還是知縣內親,此番代表官家敬拜君家。”


    “等臨安災過,官家會親率百姓祭祀相君,以謝神明山高仁義。”


    兩位郡主笑顏禮謝,如久旱逢甘露,莊家見收成。


    爹爹苦心為民,總算換來官家明白。


    楊萬山還禮道:“之前我內兄隻知治人,不知治鬼。今日午宴,世才兄一場點撥,內兄已明白如何治疫。”


    “借用世才之言,臨安瘟疫,人鬼同厄,治人也要治鬼。”


    “人除病疫,鬼拔瘟氣,如此方能解除災劫……”


    “劉世才,你真聰明!”


    七郡主相晴當麵誇獎,問他:“你可有除鬼瘟之法?”


    劉彥思量說:“我還沒想到。此番一來祭祀君家,二來便是請教治鬼良策。”


    相晴小嘴微嘟搖頭:“我家也無良策,不然早就用上了。”


    相文靈心微動:“不是全無辦法,但很難辦到。”


    “山廟冷清許久,沒有香茶待客。不如公子請回客船。容我姐妹回府備些茶點,不失我家禮數。”


    劉彥持扇謝道:“兩位郡主相迎,有何失禮?我另有一問,君家今夜是否施粥?”


    “今夜施粥。”


    相晴回他話,追問:“你們可是想來看看?”


    “這倒不是。”


    劉彥分看兩位郡主說:“臨安城外滋生妖孽,有一些野狗食百姓屍骨,妖變成大狗……”


    “今夜我等欲去殺此畜生,為避免衝撞災民疫鬼,打算等君家放粥時再去。”


    “屆時災鬼來此喝粥,可伺機而動,為百姓除害!”


    眾人說話走出大殿,背後相君塑像神靈感應,即傳神念對二女道:“邀劉世才明夜過府一敘。”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心本尊並收藏聊齋狐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