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查出妖道藏匿南鄉,還得了一塊白豆腐。”</p>
“這一兩銀子使的值!”</p>
臨安東城門外,雪道上,劉彥、沉煉、楊萬山牽馬談笑,衣氅帽頂壓著些許雪片。</p>
他們一裏外下馬步行,離東城門不足十丈,可見街市薄煙造飯氣。</p>
萬山嗅聞煙火,肚裏便有些餓,指沉煉手中竹籃豆腐道:</p>
“不如晌午就吃它如何?”</p>
“雖說這糟豆腐身賤,乃下裏巴人所食,但豆腐內涵君子文章。”</p>
“世才之用心良謀,皆在其中……”</p>
劉彥顧頭看一眼笑說:“東西無分貴賤,貴賤隻在人心。”</p>
“就如做學問,難道真學隻在六經嗎?”</p>
“自然不是,如《青竹雅集》、《鬆山霧雪錄》中亦有道理。”</p>
“這些白話典故著成的書,如這豆腐一般。”</p>
“隻看食者、讀者如何去品味,看待角度不一樣,所獲各不相同。”</p>
“既然晌午想吃它,那便吃它個別出心裁。”</p>
“一會兒進東城酒樓,我去廚下監做,請庖夫做一桌豆腐宴。”</p>
“這籃豆腐七八斤,足夠做十味豆腐了。”</p>
萬山心明眼亮,劉世才總能與他帶來不同的道理,聞其言如飲酒品茶。</p>
但他更好奇,這奉義君子能監做出怎樣的豆腐菜?</p>
說話,三人進城來到東城酒樓。</p>
見一樓廳堂客滿,有幾桌乃外地客商。</p>
櫃台前,幾家大戶仆人與掌櫃攀談,等著取酒菜回府。</p>
劉彥他們牽馬立於門口,吸引眾多目光。</p>
其中華府老仆人華安最先反應,迎頭作揖見禮。</p>
酒樓邵掌櫃緊隨其後,如今臨安城裏誰人不識劉奉義?</p>
兩句寒暄,劉彥與掌櫃說明來意,道:“家裏小灶難做豆腐十味,今日想借貴灶烹製十道豆腐菜,與他二位品嚐,不知可方便?”</p>
“方便!”</p>
邵掌櫃先接下,但眼看竹籃豆腐,心裏了犯難。</p>
如實說:“我家酒樓隻會做三道豆腐,隻怕做不出十道來……”</p>
楊萬山接話:“你沒聽懂劉奉義的話,他是要親自下廚監做,隻需讓廚下聽命,依法烹製即可。”</p>
“你家庖夫學會了,將來也能與你酒樓添置幾道名菜。”</p>
“不可錯失良機。”</p>
掌櫃得點撥,新奇又欣喜,隨請他們入酒樓後廚,喊來小二牽馬。</p>
門口、堂內一眾百姓食客交頭接耳,不知‘劉奉義能把豆腐做出什麽文章來’。</p>
華府老仆人目送一眼,轉對身邊少壯說:“你腿腳利索,快回府稟告公子,就說‘世才公子在東城酒樓做豆腐’……”</p>
那少壯仆人領喏便走。</p>
出了東街,腳下跑的飛快。</p>
片刻跑回家宅,直入公子書房。</p>
書房內,華明淵和另外三人正用茶敘話,所談正是‘劉奉義劉世才’。</p>
剛不久,四人去槐花巷拜府,被告知‘公子不在,去南鄉了’。</p>
他們便回來華府,打算午後再去一趟。</p>
“我等來的著實不巧,趕一大早,卻撲了個空。”</p>
“不知下午能否得見劉奉義。”</p>
聽朋友之言,華明淵思說:“此事怪我考慮不周,我應當先送貼入府……”</p>
正說著,一仆人喘氣闖入,打斷敘話,轉述老仆人交代的話。</p>
四人各顯喜悅。</p>
華明淵起身對三位文客道:“世才兄做豆腐,內中必有文章,我等可去旁觀領教。晌午就在酒樓與君一敘。”</p>
“甚好!”</p>
一人撫掌說:“劉奉義真是奇士,我等當去觀摩。”</p>
另一人說:“如此是否唐突?我等未曾受邀,此番不請自去……”</p>
“之州多慮了,奉義不止仁義,且性情灑脫,不拘俗禮小節,你去了便知。”</p>
華明淵打消朋友顧慮,穿上外氅,腰帶都沒係便領他們出府。</p>
等一行四人來到東城酒樓,見聚著眾多百姓,踹手探頭,張望堂內。</p>
酒樓廳堂桌滿客滿,都等著邵掌櫃出來,向他請教‘劉奉義做何豆腐’。</p>
四人擠入酒樓時,恰巧邵掌櫃領兩個幫廚出來,安排他們去市上買來劉奉義所需輔料。</p>
兩人領喏,跟去櫃上取銀子。</p>
邵掌櫃送走他們,再看四周,見自己成了眾失之的,笑說:“諸位都先莫問,劉奉義今日借我酒樓灶火烹製豆腐,尚不知會作出幾道菜。”</p>
“那菜式……”</p>
話沒說完,一人高聲打斷道:“不管做多少道菜,也讓庖夫做給我品嚐,銀兩掌櫃來開。”</p>
經他帶動,堂內食客紛紛附和,都想一品‘奉義豆腐’。</p>
邵掌櫃不敢逆了眾心,笑顏說:“劉奉義隻是借用我家灶火,菜方乃他所思,需當他同意,方可做與諸位品嚐。”</p>
“說的也是。”</p>
一食客認同,又一人笑說:“那就請掌櫃問一問,可否做給我等品嚐。”</p>
“昔日劉奉義思量出‘湯圓’,與我鄉百姓添口福、添營生,我看街市上已經有人在賣湯圓。”</p>
“今日他造豆腐菜,多半也會割讓,隻要掌櫃懂點禮數,不怕求不來。”</p>
“嗯,說的在理,所言甚是!”</p>
一堂食客出聲讚同。</p>
邵掌櫃亦有此想,他剛從後廚出來,便想求得菜方,花個幾百兩也值。</p>
將來可以打著【奉義】名號當招牌菜。</p>
那時不止本縣,乃至州府都要揚名,這等名聲值萬貫。</p>
說話間,他見華府老東家公子在,忙上前見禮。</p>
明淵旁聽多時,以為那些食客說的在理,對掌櫃道:“小生此來是為見世才兄。隻管領我等進後廚,掌櫃所思,我自會幫襯一二。”</p>
</p>
邵掌櫃福至心靈,會意公子之言。</p>
也知道公子與劉奉義有交情,二話不說請著他們去後廚。</p>
此時廚房內造飯氣濃烈,一籃八斤豆腐被庖夫分成十份,有些切成條,有些切成片,有些搗碎與豬羊雞鴨魚肉混在一起,一切做法皆遵從奉義指點。</p>
劉彥看完那邊人炸豆腐,又教這邊人團丸子。</p>
遊走廚房各處,似學堂先生一般,教授他們做學問。</p>
萬山跟隨旁聽,時而插話詢問。</p>
沉煉則站立門邊,思量道:“世才兄做何事,都行雲流水,說話有章法,如同嫻熟拳路,且變化無窮。”</p>
“究其原因,在於真學,在於學以致用。”</p>
想到這裏,他似乎知道‘如何化用身中拳法’,暗在心中演練起來。</p>
這時掌櫃請著華明淵四人入灶房。</p>
他們頓覺暖熱拂麵,美食香氣入鼻腔,內中諸味雜糅,果然妙如文章。</p>
見劉世才正在指點庖夫烹製,他們去打攪,在一旁等著。</p>
還是楊萬山先發現添了四人,笑顏告知君子。</p>
劉彥轉頭,看明淵身邊三人,皆文士風貌,儀表堂堂,衣著上非寒士出身。</p>
雙方互視一番,明淵領著朋友見禮。</p>
隨指介紹道:“這三位仁兄皆為杭州、餘杭名士,他兩位乃西子城沉雲鶴、關子玉,這一位是餘杭縣賀之洲。”</p>
劉彥皆有耳聞,且都是舉人之才。</p>
“久聞三位大名,未曾登門拜會,今日一見甚是有幸。”</p>
“世才兄高看我等,論才學我等不及你萬一。”</p>
沉雲鶴接話,他與明淵交厚,知眼前之人乃真學,學問非他一個舉人可比。</p>
另外二人各有說詞,都是恭謹之言。</p>
劉彥不多寒暄,說:“四位既來,稍後可一同品嚐豆腐宴。灶房氣大,不妨先上樓用茶,我交代一些事宜,便與萬山上去相會。”</p>
四人本想留下觀看,但見劉奉義如此說,隻好應從他的話。</p>
他們走後,楊萬山說:“他們今日來臨安,若是與君求教真學。君當如何?”</p>
劉彥端起灶台大碗茶遞給他:“做真學猶如做菜,他們若都有誠意,我不會吝嗇菜方,隻看他們能不能做出對味的菜肴。”</p>
兩人相視而笑,各用一大口茶,繼續圍著灶台轉。</p>
……</p>
“這一兩銀子使的值!”</p>
臨安東城門外,雪道上,劉彥、沉煉、楊萬山牽馬談笑,衣氅帽頂壓著些許雪片。</p>
他們一裏外下馬步行,離東城門不足十丈,可見街市薄煙造飯氣。</p>
萬山嗅聞煙火,肚裏便有些餓,指沉煉手中竹籃豆腐道:</p>
“不如晌午就吃它如何?”</p>
“雖說這糟豆腐身賤,乃下裏巴人所食,但豆腐內涵君子文章。”</p>
“世才之用心良謀,皆在其中……”</p>
劉彥顧頭看一眼笑說:“東西無分貴賤,貴賤隻在人心。”</p>
“就如做學問,難道真學隻在六經嗎?”</p>
“自然不是,如《青竹雅集》、《鬆山霧雪錄》中亦有道理。”</p>
“這些白話典故著成的書,如這豆腐一般。”</p>
“隻看食者、讀者如何去品味,看待角度不一樣,所獲各不相同。”</p>
“既然晌午想吃它,那便吃它個別出心裁。”</p>
“一會兒進東城酒樓,我去廚下監做,請庖夫做一桌豆腐宴。”</p>
“這籃豆腐七八斤,足夠做十味豆腐了。”</p>
萬山心明眼亮,劉世才總能與他帶來不同的道理,聞其言如飲酒品茶。</p>
但他更好奇,這奉義君子能監做出怎樣的豆腐菜?</p>
說話,三人進城來到東城酒樓。</p>
見一樓廳堂客滿,有幾桌乃外地客商。</p>
櫃台前,幾家大戶仆人與掌櫃攀談,等著取酒菜回府。</p>
劉彥他們牽馬立於門口,吸引眾多目光。</p>
其中華府老仆人華安最先反應,迎頭作揖見禮。</p>
酒樓邵掌櫃緊隨其後,如今臨安城裏誰人不識劉奉義?</p>
兩句寒暄,劉彥與掌櫃說明來意,道:“家裏小灶難做豆腐十味,今日想借貴灶烹製十道豆腐菜,與他二位品嚐,不知可方便?”</p>
“方便!”</p>
邵掌櫃先接下,但眼看竹籃豆腐,心裏了犯難。</p>
如實說:“我家酒樓隻會做三道豆腐,隻怕做不出十道來……”</p>
楊萬山接話:“你沒聽懂劉奉義的話,他是要親自下廚監做,隻需讓廚下聽命,依法烹製即可。”</p>
“你家庖夫學會了,將來也能與你酒樓添置幾道名菜。”</p>
“不可錯失良機。”</p>
掌櫃得點撥,新奇又欣喜,隨請他們入酒樓後廚,喊來小二牽馬。</p>
門口、堂內一眾百姓食客交頭接耳,不知‘劉奉義能把豆腐做出什麽文章來’。</p>
華府老仆人目送一眼,轉對身邊少壯說:“你腿腳利索,快回府稟告公子,就說‘世才公子在東城酒樓做豆腐’……”</p>
那少壯仆人領喏便走。</p>
出了東街,腳下跑的飛快。</p>
片刻跑回家宅,直入公子書房。</p>
書房內,華明淵和另外三人正用茶敘話,所談正是‘劉奉義劉世才’。</p>
剛不久,四人去槐花巷拜府,被告知‘公子不在,去南鄉了’。</p>
他們便回來華府,打算午後再去一趟。</p>
“我等來的著實不巧,趕一大早,卻撲了個空。”</p>
“不知下午能否得見劉奉義。”</p>
聽朋友之言,華明淵思說:“此事怪我考慮不周,我應當先送貼入府……”</p>
正說著,一仆人喘氣闖入,打斷敘話,轉述老仆人交代的話。</p>
四人各顯喜悅。</p>
華明淵起身對三位文客道:“世才兄做豆腐,內中必有文章,我等可去旁觀領教。晌午就在酒樓與君一敘。”</p>
“甚好!”</p>
一人撫掌說:“劉奉義真是奇士,我等當去觀摩。”</p>
另一人說:“如此是否唐突?我等未曾受邀,此番不請自去……”</p>
“之州多慮了,奉義不止仁義,且性情灑脫,不拘俗禮小節,你去了便知。”</p>
華明淵打消朋友顧慮,穿上外氅,腰帶都沒係便領他們出府。</p>
等一行四人來到東城酒樓,見聚著眾多百姓,踹手探頭,張望堂內。</p>
酒樓廳堂桌滿客滿,都等著邵掌櫃出來,向他請教‘劉奉義做何豆腐’。</p>
四人擠入酒樓時,恰巧邵掌櫃領兩個幫廚出來,安排他們去市上買來劉奉義所需輔料。</p>
兩人領喏,跟去櫃上取銀子。</p>
邵掌櫃送走他們,再看四周,見自己成了眾失之的,笑說:“諸位都先莫問,劉奉義今日借我酒樓灶火烹製豆腐,尚不知會作出幾道菜。”</p>
“那菜式……”</p>
話沒說完,一人高聲打斷道:“不管做多少道菜,也讓庖夫做給我品嚐,銀兩掌櫃來開。”</p>
經他帶動,堂內食客紛紛附和,都想一品‘奉義豆腐’。</p>
邵掌櫃不敢逆了眾心,笑顏說:“劉奉義隻是借用我家灶火,菜方乃他所思,需當他同意,方可做與諸位品嚐。”</p>
“說的也是。”</p>
一食客認同,又一人笑說:“那就請掌櫃問一問,可否做給我等品嚐。”</p>
“昔日劉奉義思量出‘湯圓’,與我鄉百姓添口福、添營生,我看街市上已經有人在賣湯圓。”</p>
“今日他造豆腐菜,多半也會割讓,隻要掌櫃懂點禮數,不怕求不來。”</p>
“嗯,說的在理,所言甚是!”</p>
一堂食客出聲讚同。</p>
邵掌櫃亦有此想,他剛從後廚出來,便想求得菜方,花個幾百兩也值。</p>
將來可以打著【奉義】名號當招牌菜。</p>
那時不止本縣,乃至州府都要揚名,這等名聲值萬貫。</p>
說話間,他見華府老東家公子在,忙上前見禮。</p>
明淵旁聽多時,以為那些食客說的在理,對掌櫃道:“小生此來是為見世才兄。隻管領我等進後廚,掌櫃所思,我自會幫襯一二。”</p>
</p>
邵掌櫃福至心靈,會意公子之言。</p>
也知道公子與劉奉義有交情,二話不說請著他們去後廚。</p>
此時廚房內造飯氣濃烈,一籃八斤豆腐被庖夫分成十份,有些切成條,有些切成片,有些搗碎與豬羊雞鴨魚肉混在一起,一切做法皆遵從奉義指點。</p>
劉彥看完那邊人炸豆腐,又教這邊人團丸子。</p>
遊走廚房各處,似學堂先生一般,教授他們做學問。</p>
萬山跟隨旁聽,時而插話詢問。</p>
沉煉則站立門邊,思量道:“世才兄做何事,都行雲流水,說話有章法,如同嫻熟拳路,且變化無窮。”</p>
“究其原因,在於真學,在於學以致用。”</p>
想到這裏,他似乎知道‘如何化用身中拳法’,暗在心中演練起來。</p>
這時掌櫃請著華明淵四人入灶房。</p>
他們頓覺暖熱拂麵,美食香氣入鼻腔,內中諸味雜糅,果然妙如文章。</p>
見劉世才正在指點庖夫烹製,他們去打攪,在一旁等著。</p>
還是楊萬山先發現添了四人,笑顏告知君子。</p>
劉彥轉頭,看明淵身邊三人,皆文士風貌,儀表堂堂,衣著上非寒士出身。</p>
雙方互視一番,明淵領著朋友見禮。</p>
隨指介紹道:“這三位仁兄皆為杭州、餘杭名士,他兩位乃西子城沉雲鶴、關子玉,這一位是餘杭縣賀之洲。”</p>
劉彥皆有耳聞,且都是舉人之才。</p>
“久聞三位大名,未曾登門拜會,今日一見甚是有幸。”</p>
“世才兄高看我等,論才學我等不及你萬一。”</p>
沉雲鶴接話,他與明淵交厚,知眼前之人乃真學,學問非他一個舉人可比。</p>
另外二人各有說詞,都是恭謹之言。</p>
劉彥不多寒暄,說:“四位既來,稍後可一同品嚐豆腐宴。灶房氣大,不妨先上樓用茶,我交代一些事宜,便與萬山上去相會。”</p>
四人本想留下觀看,但見劉奉義如此說,隻好應從他的話。</p>
他們走後,楊萬山說:“他們今日來臨安,若是與君求教真學。君當如何?”</p>
劉彥端起灶台大碗茶遞給他:“做真學猶如做菜,他們若都有誠意,我不會吝嗇菜方,隻看他們能不能做出對味的菜肴。”</p>
兩人相視而笑,各用一大口茶,繼續圍著灶台轉。</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