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縣東南十裏,有一石堰村,依山傍水,村人五百戶。</p>
村周圍名勝頗多,東有落天瀑,西有雨化潭,北有羅漢寺,南有神仙崗。</p>
神仙崗與北嶺山相接。</p>
此時,劉彥、劉平正在崗上眺望。</p>
清早卯時他們受了吳家恩謝,便告辭離開下嶺村,走有二十裏山路,穿過北嶺來到此處。</p>
目光俯視,見陽光灑照山下村落,炊煙鳥鳥,美景環抱,使人心曠神怡,宛若世外桃源。</p>
劉平道:“不知這村有沒有那怪香火?”</p>
劉彥收回目光,轉頭沿路下山,邊走邊說:“你見過城皇廟邊有小鬼廟?”</p>
劉平牽馬跟著道:“城皇廟邊怎可能有鬼廟?就是有人敢立,鬼也不敢住。”</p>
</p>
“相公是說,此地有郡君,北嶺山精不敢在此設廟收香火?”</p>
晨起,劉彥把‘昨夜之事’與他說了一遍,告知今日主要行程,便是拜訪天台縣郡君。</p>
那郡君祠堂就在羅漢寺東邊二三裏處,每天早上都有集市。</p>
劉彥點頭眼望前路,道:“以我昨夜所見,那怪對本地郡君頗敬,他就算占上為王,受用五村香火,也不會膽大到越界,把手伸到郡家封土之上。”</p>
劉平笑著說:“也是,郡君雖不是正職,卻是受泰山祿的正神。那怪在北嶺稱大王,到底不過是個野神。”</p>
“不知那郡君有何功德,死後能食泰山俸祿,配享這般陰福。”</p>
劉彥對此也好奇,昨夜敘話並沒細問,隻知老郡君姓【錢】。</p>
主仆一路交談下山,經過石堰村、羅漢寺,又走了二裏地,看到東邊郡君祠及集市。</p>
集上頗為熱鬧,四鄉八村之人都來此買賣東西,喧囂傳出一裏地。</p>
他們橫穿集市向東,走了百步便到郡君祠門前。</p>
堂外石牆生滿青苔,一小門敞開著,裏麵不大,前後兩進,四房一堂。</p>
少有一些鄉人進祠堂上香。</p>
劉彥觀望道:“你在門外守著,我去敬一炷香。”</p>
說話他步入祠堂內,徑直來到後院。</p>
兩個守堂人看他麵生,一人上前禮問:“足下有何貴幹?”</p>
劉彥還禮說:“來與老郡君敬香。”</p>
另一守堂人打量,試問:“足下…可是劉彥昌?”</p>
劉彥含笑點頭,兩人相視一眼,請他入堂上香。</p>
等禮敬之後,其中一守堂人說:“小人錢楓,這是我堂弟錢重。我倆皆是郡君後輩族親,昨夜郡君托夢與我等。”</p>
“叫小人在此迎候先生,一盡地主之誼。”</p>
其弟錢重跟著說:“老祖宗叮囑,必要好生招待,不得輕慢先生。”</p>
“若先生無落了腳處,可來我村暫居,縣城亦有閑宅。”</p>
劉彥笑著分視他們,先謝待客之情,後問道:“郡君陰邸在何處?”</p>
錢楓回答:“就在我錢家村後山之上,先生可是要去祭祀?”</p>
劉彥點頭出堂,說:“今日我欲拜訪郡君,想先送一封拜帖,祭祀一番,顯我禮數。”</p>
“錢姓以外之人,可許祭祀?”</p>
錢氏兩兄弟各說‘許得’,心說:“果然非凡士,此人能通鬼神,不是俗人!”</p>
說話他們一起出祠堂。</p>
錢楓找來家仆守祠堂,與兄弟先回村中準備,告知村老族親。</p>
劉彥主仆則在集上買香火祭品,裝了一籮筐,讓毛驢馱著,沿東山路向錢家村而去。</p>
錢家村有三百戶人家,多數姓錢,乃郡君的族親後人。</p>
當劉彥、劉平來到村外。</p>
隻見村口有幾十人迎候,眾人長者在前、中青少年在後,按照族輩分而排。</p>
村內更有不少婦孺童兒夾道相迎。</p>
這等禮遇程度,讓劉彥甚是意外。</p>
他原本隻是想拜祭郡君,燒一封拜帖,然後暮時拜訪陰邸。</p>
這在他看來很平常,卻使得一族老小出迎,此等禮敬對他來說過大。</p>
他卻不知,天亮前郡君親自托夢,交代族人:“明日若聞劉彥昌來到,且不可失了禮敬,那相公非是等閑,乃鬼神相敬之士。”</p>
於是錢氏族人一大清早,便在村裏廟堂議論此事。</p>
方才錢楓、錢重跑回來告訴長幼:‘果有一位劉相公要來拜訪,他要祭祀郡君。”</p>
眾人無不重視,便有了眼下舉族相迎的陣仗。</p>
劉氏主仆與村口錢氏眾人兩相視,錢楓帶著堂弟迎上見禮,請貴客進村。</p>
劉彥心胸放開,麵迎錢氏族人的熱情,麵對長者禮厚,麵對中青同輩禮輕,對於少年幼童各點頭。</p>
其謙和、灑然之風,使得男女老少欣賞。</p>
他在前麵走,後麵眾說稱讚。</p>
不多久,劉彥主仆在錢氏兄弟相請下,來到村後的小山上,在北邊見到一座大墓。</p>
此墓方圓三丈,石頭墳,周圍一圈青石牆,墓碑上刻著【天台錢氏祖·蔡錢氏·受封始平郡君】等字樣。</p>
劉彥轉顧四周,隻有這一個墳,不見郡君夫墓。</p>
他有所思量,問錢楓:“郡君乃朝廷冊封?”</p>
錢楓揚起神采,回話道:“正是,乃百年前大周天子冊封。”</p>
劉平暗下滴咕:“我倒是泰山所封,原來是天子封哩。這麽看來,他家郡君比我家老夫人祿位低。”</p>
劉彥又問:“如何不見夫墓?”</p>
一旁錢重接話:“我家郡君在世時不曾婚配,故而隻有一獨墓。”</p>
劉彥較為好奇,禮道:“可否相告,郡君在世的功德?”</p>
錢氏眾人中,有長者出來相告,講自家郡君‘濟世救民之功’。</p>
劉彥聽罷取來紙筆,就地在墳前寫拜帖。</p>
一帖寫了兩百多字,綜合所聞‘郡君功績’對其恭維,猶如一篇短賦。</p>
最後【劉彥拜上】四字則降入真學。</p>
帖成,便投入火圈中焚燒,後引燃清香,插在香爐上。</p>
彼時,書香氣在老郡君陰邸彌散開,侍婢仙奴伸手一招虛空,接下降來的拜帖,托著呈與郡君過目。</p>
老郡君讀著這位真儒拜帖,笑不合口。</p>
但見留名,寫著【劉彥拜上】。</p>
她有些不解,問旁邊龍秀:“這裏麵是何意?該不會少寫一字?”</p>
龍秀看著熠熠放光的名字,神思道:“他用真學降名字,其意是在說‘劉彥’才是真名!”</p>
“而劉彥昌,或許不是真名,乃他的化名。”</p>
“娘親見這名字,可覺得耳熟?”</p>
老郡君口中反複念著‘劉彥’之名,絲毫想不起來哪裏聽到過。</p>
“我女知道他?”</p>
龍秀笑道:“隻是聽過,還需問明。”</p>
……</p>
村周圍名勝頗多,東有落天瀑,西有雨化潭,北有羅漢寺,南有神仙崗。</p>
神仙崗與北嶺山相接。</p>
此時,劉彥、劉平正在崗上眺望。</p>
清早卯時他們受了吳家恩謝,便告辭離開下嶺村,走有二十裏山路,穿過北嶺來到此處。</p>
目光俯視,見陽光灑照山下村落,炊煙鳥鳥,美景環抱,使人心曠神怡,宛若世外桃源。</p>
劉平道:“不知這村有沒有那怪香火?”</p>
劉彥收回目光,轉頭沿路下山,邊走邊說:“你見過城皇廟邊有小鬼廟?”</p>
劉平牽馬跟著道:“城皇廟邊怎可能有鬼廟?就是有人敢立,鬼也不敢住。”</p>
</p>
“相公是說,此地有郡君,北嶺山精不敢在此設廟收香火?”</p>
晨起,劉彥把‘昨夜之事’與他說了一遍,告知今日主要行程,便是拜訪天台縣郡君。</p>
那郡君祠堂就在羅漢寺東邊二三裏處,每天早上都有集市。</p>
劉彥點頭眼望前路,道:“以我昨夜所見,那怪對本地郡君頗敬,他就算占上為王,受用五村香火,也不會膽大到越界,把手伸到郡家封土之上。”</p>
劉平笑著說:“也是,郡君雖不是正職,卻是受泰山祿的正神。那怪在北嶺稱大王,到底不過是個野神。”</p>
“不知那郡君有何功德,死後能食泰山俸祿,配享這般陰福。”</p>
劉彥對此也好奇,昨夜敘話並沒細問,隻知老郡君姓【錢】。</p>
主仆一路交談下山,經過石堰村、羅漢寺,又走了二裏地,看到東邊郡君祠及集市。</p>
集上頗為熱鬧,四鄉八村之人都來此買賣東西,喧囂傳出一裏地。</p>
他們橫穿集市向東,走了百步便到郡君祠門前。</p>
堂外石牆生滿青苔,一小門敞開著,裏麵不大,前後兩進,四房一堂。</p>
少有一些鄉人進祠堂上香。</p>
劉彥觀望道:“你在門外守著,我去敬一炷香。”</p>
說話他步入祠堂內,徑直來到後院。</p>
兩個守堂人看他麵生,一人上前禮問:“足下有何貴幹?”</p>
劉彥還禮說:“來與老郡君敬香。”</p>
另一守堂人打量,試問:“足下…可是劉彥昌?”</p>
劉彥含笑點頭,兩人相視一眼,請他入堂上香。</p>
等禮敬之後,其中一守堂人說:“小人錢楓,這是我堂弟錢重。我倆皆是郡君後輩族親,昨夜郡君托夢與我等。”</p>
“叫小人在此迎候先生,一盡地主之誼。”</p>
其弟錢重跟著說:“老祖宗叮囑,必要好生招待,不得輕慢先生。”</p>
“若先生無落了腳處,可來我村暫居,縣城亦有閑宅。”</p>
劉彥笑著分視他們,先謝待客之情,後問道:“郡君陰邸在何處?”</p>
錢楓回答:“就在我錢家村後山之上,先生可是要去祭祀?”</p>
劉彥點頭出堂,說:“今日我欲拜訪郡君,想先送一封拜帖,祭祀一番,顯我禮數。”</p>
“錢姓以外之人,可許祭祀?”</p>
錢氏兩兄弟各說‘許得’,心說:“果然非凡士,此人能通鬼神,不是俗人!”</p>
說話他們一起出祠堂。</p>
錢楓找來家仆守祠堂,與兄弟先回村中準備,告知村老族親。</p>
劉彥主仆則在集上買香火祭品,裝了一籮筐,讓毛驢馱著,沿東山路向錢家村而去。</p>
錢家村有三百戶人家,多數姓錢,乃郡君的族親後人。</p>
當劉彥、劉平來到村外。</p>
隻見村口有幾十人迎候,眾人長者在前、中青少年在後,按照族輩分而排。</p>
村內更有不少婦孺童兒夾道相迎。</p>
這等禮遇程度,讓劉彥甚是意外。</p>
他原本隻是想拜祭郡君,燒一封拜帖,然後暮時拜訪陰邸。</p>
這在他看來很平常,卻使得一族老小出迎,此等禮敬對他來說過大。</p>
他卻不知,天亮前郡君親自托夢,交代族人:“明日若聞劉彥昌來到,且不可失了禮敬,那相公非是等閑,乃鬼神相敬之士。”</p>
於是錢氏族人一大清早,便在村裏廟堂議論此事。</p>
方才錢楓、錢重跑回來告訴長幼:‘果有一位劉相公要來拜訪,他要祭祀郡君。”</p>
眾人無不重視,便有了眼下舉族相迎的陣仗。</p>
劉氏主仆與村口錢氏眾人兩相視,錢楓帶著堂弟迎上見禮,請貴客進村。</p>
劉彥心胸放開,麵迎錢氏族人的熱情,麵對長者禮厚,麵對中青同輩禮輕,對於少年幼童各點頭。</p>
其謙和、灑然之風,使得男女老少欣賞。</p>
他在前麵走,後麵眾說稱讚。</p>
不多久,劉彥主仆在錢氏兄弟相請下,來到村後的小山上,在北邊見到一座大墓。</p>
此墓方圓三丈,石頭墳,周圍一圈青石牆,墓碑上刻著【天台錢氏祖·蔡錢氏·受封始平郡君】等字樣。</p>
劉彥轉顧四周,隻有這一個墳,不見郡君夫墓。</p>
他有所思量,問錢楓:“郡君乃朝廷冊封?”</p>
錢楓揚起神采,回話道:“正是,乃百年前大周天子冊封。”</p>
劉平暗下滴咕:“我倒是泰山所封,原來是天子封哩。這麽看來,他家郡君比我家老夫人祿位低。”</p>
劉彥又問:“如何不見夫墓?”</p>
一旁錢重接話:“我家郡君在世時不曾婚配,故而隻有一獨墓。”</p>
劉彥較為好奇,禮道:“可否相告,郡君在世的功德?”</p>
錢氏眾人中,有長者出來相告,講自家郡君‘濟世救民之功’。</p>
劉彥聽罷取來紙筆,就地在墳前寫拜帖。</p>
一帖寫了兩百多字,綜合所聞‘郡君功績’對其恭維,猶如一篇短賦。</p>
最後【劉彥拜上】四字則降入真學。</p>
帖成,便投入火圈中焚燒,後引燃清香,插在香爐上。</p>
彼時,書香氣在老郡君陰邸彌散開,侍婢仙奴伸手一招虛空,接下降來的拜帖,托著呈與郡君過目。</p>
老郡君讀著這位真儒拜帖,笑不合口。</p>
但見留名,寫著【劉彥拜上】。</p>
她有些不解,問旁邊龍秀:“這裏麵是何意?該不會少寫一字?”</p>
龍秀看著熠熠放光的名字,神思道:“他用真學降名字,其意是在說‘劉彥’才是真名!”</p>
“而劉彥昌,或許不是真名,乃他的化名。”</p>
“娘親見這名字,可覺得耳熟?”</p>
老郡君口中反複念著‘劉彥’之名,絲毫想不起來哪裏聽到過。</p>
“我女知道他?”</p>
龍秀笑道:“隻是聽過,還需問明。”</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