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是……”


    小樓上。


    劉彥、孫瑜出門赴宴,樓閣隻剩下眾女。


    巧月和吳氏把手敘話,相談甚歡,得知她不懼鬼類,便請出阿九她們相見。


    吳氏分顧阿九、小倩、雲氏,見三女無不妍姿卓越,暗覺不像是鬼,更像狐仙。


    巧月介紹說:“這兩位乃先生婢妾。”


    “這位與我是同鄉,雲妹妹遭妖物哄騙,魂陷妖物洞府,是先生救她脫身。”


    “今夜便送雲妹妹還魂歸身。”


    吳氏聞言笑道:“相公、先生去堂兄家赴宴,不如我等也設一席,宴請兩位仙家和雲小姐。”


    “如此不失我家待客之禮,姐姐看如何?”


    巧月含笑點頭,阿九則看樓下說:“有人在下麵偷聽。”


    吳氏稍思,推測道:“許是穎兒在下麵。”


    說著,叫聲‘穎兒上來’。


    果然樓下小丫鬟呼應,快步上樓,環視四女。


    吳氏便與她引薦,後說起‘相公在台州的遭遇……’


    穎兒如聽坊間奇聞,眼眸隨著娘子講述走神。


    與此同時,劉彥主仆和孫瑜來到堂兄孫子岷府上。


    這大孫家府比小孫家大得多,前後加起來四進,祖上曾是溫州巨商,通商海外各國。


    現在家境雖不如從前,但家邸還在,乃溫州首屈一指的富戶。


    今夜孫子岷在南院設宴,請來兩位好友郭鬆、陶青作陪。


    這兩人秀才出生,家境平常,與孫子岷是同學。


    眾人閣樓相見,引薦後禮畢入席。


    郭鬆打量劉彥說:“我聞劉兄乃奇士,從妖魔手中救出子奇兄,劉兄可是修道之人?”


    劉彥道:“我與諸兄一樣,都是讀書之人,不修道術。救下子奇,非我之功,乃島上仙家之功。”


    陶青分視大孫道:“劉兄能請動仙家相助,足見結交廣大,情麵不小,似我等就無這顏麵。”


    劉彥笑了笑,知道他們心有好奇,便拿‘當日之事’作談資,隻講‘如何結交海公子’、‘怎被他奪走九郎’、‘當夜孫瑜又是如何脫身’。


    而後之事,一概不提。


    孫瑜也默契配合,隻說該說的話。


    即便如此,也讓郭鬆、陶青二秀才聽得興致勃勃,大談‘鬼神之事’。


    席間,劉彥問起‘甕妖’,向他們請教‘可知那妖物是何精類?’


    孫子岷、郭陶二人各說‘不甚清楚’。


    郭鬆道:“聽說‘甕妖’是器物成精。如何成精,卻不得而知。”


    陶青道:“我看並非器物成精。器物乃人所造,非天地造就,它欠缺靈秀,如何成得了精怪?”


    孫子岷道:“也不盡然,我讀誌怪之書,書中有提到‘器物成精’,隻看是何人造就的器物。”


    “有些匠人,造物之法近乎神奇,奪天地之造化。”


    “其所造之物,年深日久後,獲得陰陽之氣,便成妖成怪。”


    他的說法,劉彥認同,接言說:“的確要看造物之人,如丹青妙手,筆下人物可得真形。”


    “真形如同空殼,自能吸納天地精氣,時間一久就孕育出精靈。”


    “如山川之鬼神,亦是有形而有靈,有靈而成精。”


    “我曾讀一篇《畫馬》的典故,便是說‘畫中駿馬得真形,其形攝天地精氣,自修成妖’。”


    《仙木奇緣》


    “甕妖是否為器物成精,不好去猜測,但不無可能。”


    “嗯嗯,劉兄言之有理。”


    眾人附和,斟酒夾菜,接著談聊。


    劉彥道:“聽說‘甕妖’白天藏身甕缸之中,如何辨別‘哪個藏著甕妖’?”


    孫子岷把酒笑說:“我知道一種辨別之法,不知準不準,也未敢嚐試。我姑且說來,劉兄姑且聽之。”


    說著,他講一樁坊間傳聞作為引子。


    據說,數年前溫州城外項家莊鬧甕妖。


    起因是莊上有個小丫鬟受氣自溺於水缸。


    她死後有一個月,項家府內經常出現怪異之事。


    諸如‘瓦片無故掉落’,‘半夜聽見人哭泣’,‘水缸裏有人叫老爺’。


    項莊主認為是小丫鬟陰魂作祟,命人把舊水缸全部砸破換新的,又給丫鬟家裏送去不少銀子,請來道士做法驅鬼。


    如此,府上太平了兩三日。


    第四天晚上,有下人夜裏出門方便,聽見曬稻穀的院裏傳來碌碡碾地聲。


    他疑惑‘是誰半夜碾穀子’,就去那院裏查看。


    卻見個半人高的大甕在地上旋轉滾動,甕口露出一雙腿腳來。


    他一看到便跑,嚇得屁股尿流,那大甕便在後麵追他。


    下人害怕至極,情急之下跳入水缸中,用木蓋蓋住,躲在裏麵閉氣。


    本想等著妖物滾走,哪知一聲悶響,有重物壓在木蓋上!


    下人心知‘是妖物坐了上來’,用力拿頭頂缸蓋,想把缸蓋頂開,叫那瓷甕掉下去摔碎。


    這招果然奏效了,隻是瓷甕並沒摔破。


    那怪兩腳踩地,用甕底朝下人砸去。


    下人不及躲閃,被砸個頭破血流,翻出水缸大呼小叫,喊莊客仆人。


    眾人提棍棒趕來,聯手將那瓷甕打破,但見一黑影從甕中逃走。


    本以為妖物不會再來,結果次日夜裏又來一甕,與昨夜瓷甕造型一樣。


    府內下人和莊客聯手打碎瓷甕,妖物再次逃走。


    天亮,項莊主得知後叫苦。


    有位莊客拿著瓷片說:“兩個瓷甕大小一樣,許是出自同一家瓷窯,不如去江邊打聽。”


    “那怪大概就躲在窯廠內。”


    莊主便讓那莊客帶人去尋。


    果然在甌江邊一家瓷窯廠發現同樣大小的瓷甕,有數十個之多,都是不久前新燒的。


    細心的莊客發現,有個瓷甕倒立在地上,甕口朝下。


    他仰看天日,叫人買下此甕,當場砸破。


    說到此,孫子岷把酒環視同席眾目,笑道:“甕破之後,你猜如何?”


    陶青追問:“莫非妖物就藏在那倒立的甕中?”


    “不錯!”


    孫子岷說:“妖物便在其中躲藏。此甕一破,它便無處藏身,烈陽下化作黑煙散去!”


    “此後項家莊再無甕妖作祟。”


    郭鬆明白道:“你是說,辨別甕妖之法,是看甕是不是倒立,若是口朝下底朝上,就有可能是甕妖。”


    “妖物懼陽,白日當頭,不敢遭曬,故而把口朝下。”


    劉彥聽他們談論,確實頗有道理,舉杯談論幾句,又問起‘喬家鬧妖’。


    問郭、陶二人:“喬琮現在如何?”


    陶青歎氣道:“喬兄病入膏肓,他家人都已準備後事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心本尊並收藏聊齋狐婿最新章節